第188章 房产交割-《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夕阳的余晖早已褪尽,客栈的灯火次第亮起。郑孝胥与仆人郑大回到客栈踏入套房,一股熟悉的檀香味迎面而来。郑二正踮着脚在窗边张望,见二人回来,忙不迭地迎上前去。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郑二一边接过郑孝胥手中的包裹,一边抱怨道,"大哥和老爷出去办事儿,徒留我一个人在客栈看行李,好生无聊!"

  郑大闻言,眉头一皱,语气严厉:"二弟,规矩呢?老爷面前不得放肆!"

  郑孝胥摆摆手,和颜悦色地打圆场:"好了好了,郑大。你弟弟性子向来如此,活泼些也好。"他转向郑二,笑道:"日后再慢慢让你兄长教教你规矩就是了。"

  郑二冲兄长吐了吐舌头,识趣地闭上了嘴。郑大这才缓和了脸色,低声道:"老爷,热水已经备好了。"

  郑孝胥点点头,走向内室。郑二手脚麻利地取来温水,伺候郑孝胥洗漱。铜盆里的水汽氤氲,映得郑孝胥的面容愈发清癯。洗漱完毕,郑二又取来一套崭新的藏青色长衫,小心翼翼地帮郑孝胥更衣。

  "老爷,这套衣裳还是在沪上新做的呢,您试试怎么样?"郑二边整理衣领边说道。

  郑孝胥对着铜镜照了照,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剪裁合身。"他转过身,见郑二仍站在一旁,便问道:"还有事?"

  郑二忙道:"没、没了!"随即又忍不住小声嘀咕,"就是觉得老爷您不在的时候,这客栈里真是无聊透顶......"

  郑大"咳"了一声,郑二立刻噤声。

  郑孝胥也不做理会径直走向书桌,从抽屉里取出宣纸和毛笔。烛光摇曳下,他提笔蘸墨,开始写信。先是几封书信,告知昔日同僚自己已在北京购置宅院,日后方便相聚;又写了数张请柬,准备邀请在京的旧友来新宅做客,以贺乔迁之喜。

  “重要的是告知此次自己回京的目的,是打算全心为皇上太后效力。如今已接到内务府任命书,于内务府供职日后好常相聚,以求群策群力为皇上太后出谋划策。”

  "如今住宅已定,也该让旧友同僚们知晓了。"郑孝胥边写边自语道。

  写毕,郑孝胥将信笺仔细叠好,火漆封口盖上私印。对郑大吩咐:"这些信明日一早送到邮局寄出。请柬则由你亲自送去,务必当面交给各位大人府上的管事。"

  郑大恭敬地接过信件:"老爷放心,小的一定办妥。"

  说着,郑大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展开来是今日下午采购的物品清单:"老爷,这是今日订购的物品明细,请您过目。"

  郑孝胥接过清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

  "瑞蚨祥:湖绸被面两匹,青花瓷餐具一套,茶具一套......其余散碎碗碟数量,还有床帐被褥各色几套。"

  "聚宝斋:炭盆两只,银骨炭十斤......"

  "蜡烛多少根,柴火多少斤,大米,白面各五十斤,其余配好油盐酱醋茶,又是各色对应的质量品质等级。"

  "琉璃厂:徽墨两方,湖笔五支,宣纸一刀......"

  他粗略扫过,笑道:"这些我心中有数。你呀,也别总绷着张脸。"说着,指了指清单最后一行,"这些购置都是该用的,不必太过计较。"

  郑大仍是一本正经:"老爷,这几日共花费纹银一百三十二两三钱,虽都是必要开支,但还是要向您报备。"

  郑孝胥挥挥手:"老爷我自有分寸。"

  正说话间,郑二在门外探头进来:"老爷,晚膳已经让店家准备好了。您看是在房间用,还是去大堂?"

  郑孝胥略一思索:"就在房间吧,让店小二送上来便是。"

  "是!"郑二欢快地应了一声,转身跑出门去。

  郑大收拾好清单和信件,轻声道:"老爷,小的明日去安排邮寄信件和送请柬的事了,那明日让小二子跟着您,交割房产若有不方便的让他去跑腿儿。"

  “哎!不过是接收房产哪里就如此麻烦,况且有房牙子及坊官做见证,你就安心办你的差事即可。”

  “况且这大清二品官都做的,又不是那十指不沾阳春水五谷不分的穷秀才。还怕他们蒙骗了不成。”

  “等老爷我安定好了,有的是差事,让你们两办。”

  “小的也是担心老爷,有小二子在跟前总是好些。”

  郑孝胥点点头,走到窗前,望着京城渐暗的夜色。新宅已定,旧友将至,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轻抚着案上的宣纸,嘴角泛起一丝满意的微笑。

  不一会儿,店小二便敲门送来了晚膳。五菜一汤,虽不奢华,也有鱼有肉,却也精致可口。郑孝胥在窗前的八仙桌旁坐下,由郑大伺候着,独自享用着这顿简单的晚餐,思绪却已飘向了即将开始的京城生活。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漫进客栈房间,为木板地面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色。

  郑孝胥从一夜安眠中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昨日的疲惫一扫而空。窗外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与客栈外隐约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初夏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气。

  "老爷,辰时已到。"郑大轻声叩门,随后端着铜盆进来,里面盛着温热的洗脸水。

  郑孝胥漱洗完毕,郑二已经在房内整理行李,见老爷出来,忙笑着问安:"老爷早安!您这一觉可睡得安稳?"

  "甚好。"郑孝胥点点头,在桌前坐下,郑二立即奉上一盏清茶。茶香袅袅中,郑孝胥翻开怀表一看,已是巳时将近。

  用过早膳,郑孝胥整了整衣冠,对郑二道:"你且留在客栈看管行李,我与郑大出去一趟。"

  郑二连忙应下:"老爷放心,我一定看顾好行李。"

  郑孝胥主仆二人走出客栈,清晨的街道上行人渐多。郑孝胥与郑大各自叫了一辆人力车。

  "郑大,你先去最近的西单邮局将这些书信寄出。"郑孝胥吩咐道,"至于这些请柬,需要你对照昨夜给你的地址名单。"

  郑大点头应下,嘱咐车夫:"先去西单邮局。"

  郑孝胥的车夫则问:"老爷,去哪儿?"

  "老虎庙胡同三十四号。"郑孝胥答道,随即又补充,"时间有点赶,劳烦快些!"

  “好嘞,您坐好了!”

  两辆人力车在客栈门口分道扬镳。郑孝胥坐在车上,掀起车棚望着一路的街景。北京的清晨总是异常忙碌,店铺大多早早开门,早点铺子早早飘出阵阵香气。

  郑孝胥想起昨夜写好的那些书信请柬,心中不免有些期待——不知旧友同僚们收到消息后,会作何反应?

  郑大的车夫将车赶到西单邮局。郑大下车后,在柜台购买了大量邮票,当每一封信都贴上邮票后,才将十几封信件交给柜台伙计,特别叮嘱:"这些书信务必当尽快寄出去。"

  邮局伙计接过信件,点头应下:"您放心,我们这就安排专人投递寄出。"

  随后,郑大在西单邮局外又坐上另一辆人力车,吩咐车夫:"挨个去这些府邸送请柬。"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十几位在京同僚的住址,报给车夫。

  而此时的郑孝胥,在车夫的快速奔跑下,人力车已停在老虎庙胡同口。他付了车钱,整了整衣冠,迈步走进胡同。胡同深处,一座规整的二进四合院静静矗立,门楣上"老虎庙胡同34号"的木牌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

  却说天还未亮时,老虎庙胡同三十四号宅院里已有了动静。前房主刘明远披着件灰色长衫,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院子里还笼罩着一层薄雾,几只麻雀在屋檐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夫人,该起了。"刘明远低声唤道。

  里屋很快亮起了灯,刘夫人揉着眼睛走出来,身后跟着两个老仆。四人轻手轻脚地在各个房间里穿梭,将细软衣物、金银首饰等值钱的私人物品一一收拾进早已准备好的包袱里。

  "这些老物件,就留给新房主吧。"刘明远看着床上铺着的旧床笼被罩,摇了摇头,"反正他们也用得上,他们此次回乡养老,这些东西实在笨重繁杂。"

  巳时初,胡同口传来一阵人力车的车轮声。修二准时到了宅院外,他站在门口,整了整衣冠,向门内张望。不一会儿,一辆人力车匆匆停在院门前,郑孝胥从车上下来,整了整衣襟。

  院门口,修二已等候了一会。见郑孝胥到来,他快步迎上前,拱手行礼:"郑老爷,您可算来了!刘家夫妇正在收拾行李。"

  "修二兄早。"郑孝胥拱手还礼笑道。

  两人相视一笑,共同迈入这座即将开启新生活的宅院。胡同深处,阳光正好。

  二人一同走进宅院。主院里,刘明远正指挥着两个老仆将最后几个包袱捆好。见郑孝胥和修二来了,刘明远快步迎上前,拱手行礼:"郑老爷,修二爷,您二位来得正好。我和仆人们的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

  他转头吩咐一个老仆:"你去胡同找找昨日做中人的坊官,让他过来做个见证。"

  老仆领命而去。郑孝胥从袖中取出宅院买卖契约,微笑道:"刘兄,我们依约来交割宅院。"

  三人一同查看宅院。修二熟门熟路地带着他们检查房屋结构,郑孝胥则仔细打量着那些约定要留下的家具摆设。一应物件都完好无损,连昨日郑孝胥特别嘱咐要留意的青花瓷瓶也好好地摆在原处。

  不多时,那坊官匆匆赶到。这是个六十来岁的老者,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长衫,虽如此打扮,但做起事来仍一丝不苟。

  "老朽来迟,还望郑老爷海涵。"坊官拱手行礼。

  "坊官言重了。"郑孝胥连忙还礼,"请与修二兄一同见证交割。"

  在坊官和修二的见证下,众人再次仔细清点。刘明远指着院中的石桌石凳:"这些原是先父留下的,按规矩当留给新房主。"

  郑孝胥摆摆手:"刘兄客气了,既在宅中,自然都是宅院的物件。"

  点验完毕,双方确认无误。就在此时,刘明远忽然开口道:"郑老爷,实不相瞒,此次卖掉宅院,是要回乡安居。行李实在太多,我们只带些衣物钱财等私人物品。至于这些旧的床笼被罩、瓷器等生活用品......"

  他顿了顿,看了看坊官和修二,继续道:"按以往惯例,前房主若有无法带走或不要的物品,当问过新房主是否接受后,再做决断。"

  郑孝胥沉吟片刻。昨日采购时,他确实买齐了所需物品,但想到还要雇个烧火做饭的老婆子,两个仆人郑大郑二也需要些家什,便点头道:"刘兄不必客气,这些用不上的物件,若刘兄不嫌弃,我倒是可以收下。"

  刘明远大喜:"那就有劳郑老爷了。这些物件虽旧,但都还能用。"

  在坊官和修二的见证下,双方对这些留下来的物品进行了估价。床笼被罩、碗碟瓷器等加起来,共作价十块大洋。

  "公平合理。"坊官点头道。

  郑孝胥取出一张十元银票递给刘明远。刘明远接过银票,又从袖中取出一串钥匙,一并交给郑孝胥:"这是宅院各处门户的备用钥匙,郑老爷收好。"

  刘夫人指挥着老仆将包袱行李搬上早已等候在胡同口的人力车。临行前,刘明远再次向郑孝胥拱手:"郑老爷,这宅院就拜托您了。日后若有需要,尽管遣人送来书信。"

  “老朽此番离京还不知未来如何!以后皇上太后就全仰仗老哥了。”

  刘明远同郑孝胥在买卖房产过程中,了解到郑孝胥此番回京乃是为了协助皇上太后,在内务府担任要职,这可是汉人的头一遭。

  两人同为前清朝臣,虽然未曾共事,但也惺惺相惜。刘明远便告知了郑孝胥此番回乡的详细住址,以便日后书信来往。

  郑孝胥还礼:"刘兄客气了,一路顺风。日后若有需要定当致信。"

  宅院交割完毕,郑孝胥修二同坊官一起给刘老爷道别送行,再刘明远夫妇带着行李及仆人坐着人力车拐出胡同后,三人才收了心神回到宅院中。

  随着人力车的车轮声渐渐远去,老虎庙胡同34号宅院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修二站在院中,看着郑孝胥接过来的备用钥匙,不禁笑道:"郑老爷,这下可算是乔迁新居了。"

  郑孝胥握着沉甸甸的钥匙,望着这座规整的二进四合院,嘴角泛起一丝满意的微笑。此时宅院显得格外宁静祥和,仿佛预示着一段新生活的开始。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