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航空时代来临:炎国国际航空公司-《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1925年秋,奉天中央机场。

  初秋的朝阳为辽阔的机场跑道铺上了一层金辉,远处环绕的群山默然矗立,如同沉默的见证者。

  今日,这里没有硝烟,没有战机的呼啸,却聚集了比任何一次胜利阅兵都更加多样化的人群:

  帝国军政要员、身穿锦袍的商会巨贾、来自世界各大报纸的记者(他们的镜头焦灼地等待着),以及那些目光中混合着好奇与敬畏的普通奉天市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跑道尽头那架庞然大物上。

  那是一架线条流畅、泛着金属冷光的银色巨鸟。

  修长的机身,宽大的机翼下悬挂着四台大功率星型活塞发动机,机尾喷涂着威严的山海青鸾徽章,以及一行硕大、自信的汉字:炎国国际航空公司 。

  这是帝国航空工业的最新结晶——“鹏程”-1型远程民用客机。

  机场塔台飘扬着帝国的旗帜,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首席张扬的身影出现,立刻引来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他面带微笑,挥手致意,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架即将改变世界的飞机。

  他没有发表冗长的演讲,只是走到麦克风前,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机场每一个角落,也通过无线电波,传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帝国的公民们,世界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并非庆祝一场战争的胜利,而是庆祝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我们征服了高山,跨越了大洋,如今,我们将征服天空!”

  他手臂一挥,指向那架“鹏程”-1:

  “它,不仅仅是一架飞机。它是连接帝国血脉的桥梁,是传递友谊与繁荣的信使,是我们炎国人智慧与力量的象征!从今天起,距离将被重新定义,天涯不再咫尺!”

  “我宣布,炎国国际航空公司,正式启航!

  帝国的鹰,将飞越所有大陆,连接所有海洋!”

  在雷鸣般的掌声和无数闪光灯中,张扬亲自为首航仪式剪彩。

  一位身着笔挺IYA制服的机长,小跑上前,庄严地敬礼,从张扬手中接过了象征性的“首航钥匙”。

  地勤人员撤走轮挡,四台发动机依次启动,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震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胸膛。

  巨大的螺旋桨搅动空气,形成强大的气流。

  “鹏程”-1型客机开始滑行,速度越来越快,最终机头轻盈地抬起,巨大的身影脱离地面,冲向蔚蓝的天空。

  它在机场上空盘旋一周,机翼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向大地告别,随后便向着南方,朝着它的首航目的地——新加坡,稳健地飞去。

  观礼台上,财政总长王永江对身旁的内政总长赵铭低声道:

  “一条航线,比十个师的驻军更能体现统治。

  虎币买路,钢铁铸翼,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赵铭颔首:

  “然也。人员往来,货物其流,政令朝发夕至。

  疆域虽广,如在咫尺。只是……所费亦是不赀。”

  “投入虽巨,回报更巨。”

  军事总长张毅插话,目光锐利。

  “一旦有事,这些民航机队和机场,就是最好的战略运输力量。

  平时赚钱,战时运兵,一本万利。”

  情报总长张作相则沉默地注视着天空,心中盘算的却是:

  哪些重要人物会乘坐这些航班?哪些货物需要优先运输?航线经过的国家,又有哪些机场可以发展为情报站点?

  IYA的建立,是帝国“凤凰计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最高成就。它绝非简单的商业行为:

  “鹏程”-1的性能远超同时代任何客机,无声地炫耀着帝国航空工业的绝对领先。

  所有核心技术和标准皆出自帝国,他国若想发展民航,必将深度依赖帝国。

  以奉天为中心,辐射西伯利亚、中亚、东南亚、欧大陆、美洲的航线网络迅速规划完毕。

  这张“空中帝国高速公路网”,极大地强化了帝国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力和全球资源的调配速度。

  航权谈判即是政治博弈。

  IYA的航班在哪里降落、在哪里享有特权,帝国的影响力便延伸到哪里。

  一座IYA航站楼,就是一个微缩的帝国前哨。

  高昂的运费和票价为帝国汲取巨额利润,同时通过控制高端物流命脉,进一步掌握了全球贸易的节奏。

  银鹰每日降临世界各地,本身就是最直观的实力广告,持续塑造着帝国强大、先进、不可挑战的形象。

  首航的“鹏程”-1号,载着帝国的技术精英、雄心勃勃的商人和几名“幸运”的外国记者,经过数小时的平稳飞行,穿越山川湖海,精准地降落在新加坡樟宜的帝国航空枢纽。

  迎接它的是更加盛大的仪式。

  热带阳光下,当地贵族、帝国总督、以及从各地赶来的显要人物齐聚一堂。

  记者们的相机再次疯狂工作,将帝国银鹰降临南洋的消息传遍世界。

  从这一天起,世界地图上多了一张由奉天编织的、无形的空中蛛网。

  帝国的力量,拥有了翅膀。

  天空,不再是阻隔,成为了帝国统治体系中最耀眼、最快捷的新维度。

  航空时代,随着山海青鸾旗的指引,正式降临。

  而引领者,唯有炎国。

  喜欢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