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空调罢工的午后-《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

  天热得像被扔进了一口烧红的铁锅,走在太阳底下,皮肤能感觉到空气在滋滋作响。这种热法持续了快半个月,每天早上睁开眼,窗帘缝隙里透进来的光都是烫的,摸一把席子,能烙得人猛地缩回手。

  我家那台空调是三年前买的,当时图便宜,选了个小牌子。往年夏天偶尔开开,倒也没出什么岔子。可今年不一样,从早上六点到夜里两点,它就没停过。压缩机嗡嗡的响声成了生活背景音,有时半夜醒过来,听见那声音突然顿一下,心里都会揪一下,怕它撑不住。

  出事那天是周六。早上起来就觉得不对劲,出风口的风带着股若有若无的暖意,不像之前那样能立刻在面前堆出一片凉雾。我调了调温度,从26度降到24度,又按了强风键,机器发出一阵更响的嗡鸣,风却还是温吞的。

  “可能是滤网该洗了。”我安慰自己,搬了凳子站上去,拆开面板。滤网确实积了层灰,不算太离谱,冲干净晾着的时候,空调还在断断续续出风。等滤网晾干装回去,再开,风彻底成了室温,带着股塑料被烤热的味道。

  我盯着空调看了两分钟,它像个累垮的牲口,只喘气不出力。拿起手机查维修,附近的家电维修店要么显示忙线,要么说师傅都出去了,最早要下午才能过来。挂了电话,才发现额头上全是汗,顺着下巴往下滴,砸在手机屏幕上。

  屋里开始像个蒸笼。十点多的太阳斜斜照进来,落在地板上,能看到空气里浮动的热浪。我把所有窗帘都拉上,厚棉布挡住了阳光,却挡不住热量,反而像给屋子盖了层棉被,闷得人喘不上气。

  打开风扇,扇叶转得飞快,吹出来的风却是热的,刮在皮肤上像小刀子。我搬了把椅子坐在风扇前,看着影子被吹得摇摇晃晃,汗还是顺着脖子往下淌,把t恤洇出一片深色。

  想出去待着,换了件干净衣服,刚走到门口,拉开门就被一股热浪顶了回来。楼道里比屋里还热,墙壁都是烫的。小区里空荡荡的,平时在楼下乘凉的老人和追跑的小孩都没了踪影,只有几只流浪猫蜷在车底下,伸着舌头喘气。

  回屋喝了杯冰水,冰块在杯子里没两分钟就化了一半。喝下去的水好像直接变成了汗,顺着后背往下流,黏糊糊的难受。我开始在屋里踱步,从客厅走到卧室,又从卧室走到阳台,阳台的窗户被晒得滚烫,摸一下能烫得跳起来。

  手机屏幕亮了,维修店发来消息,说师傅十二点左右能到。看看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把家里的凉席铺在客厅地板上,躺在上面,席子刚接触皮肤时还有点凉意,没十分钟就被体温焐热了。翻个身,听见自己的衣服和席子摩擦发出沙沙声,像砂纸在蹭木头。

  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响,平时不觉得,这会儿却格外清楚,每一声都像敲在神经上。我盯着秒针转了一圈又一圈,汗从发际线流进眼睛里,涩得睁不开,抬手去擦,胳膊上的汗蹭到脸上,更黏了。

  终于听见敲门声,我几乎是从地上弹起来跑去开门。维修师傅背着工具包站在门口,额头上全是汗,t恤湿透了贴在身上。“天太热了,”他进门就说,“今天坏空调的特别多,上午已经跑了四家了。”

  他走到空调前,打开面板看了看,又摸了摸外机的位置,“压缩机过热保护了,长时间开着没停,散热跟不上。”他拿出万用表测了测,“还好没烧,歇歇可能还能用,但最好换个电容,不然容易反复出问题。”

  “能修吗?”我问,声音有点发紧。

  “能修,我带了配件,就是得等外机凉下来点,现在太烫,动手容易出事。”师傅擦了把汗,从包里掏出个小风扇,插在插座上吹自己,“你这屋里是真够热的,比外面还闷。”

  我给师傅倒了杯水,他接过去一口喝了大半。我们俩就坐在风扇前,看着那台坏空调,听着窗外的蝉鸣。蝉好像也热疯了,叫声又急又响,连成一片,吵得人脑仁疼。

  等了一个多小时,师傅说可以了。他搬了梯子出去,打开外机罩子,阳光晒在外机上,反光刺眼。我站在屋里,听见外面传来工具碰撞的声音和师傅偶尔的咳嗽声。过了大概二十分钟,他走进来,擦着手说:“试试吧。”

  我按了开机键,空调沉默了两秒,然后发出一声比平时轻一点的嗡鸣,出风口慢慢开始有风。先是温的,过了几十秒,渐渐透出凉意,越来越明显,最后终于有了那股熟悉的、带着湿气的冷风。

  我把手伸到风口前,冰凉的风扫过掌心,舒服得差点叹气。师傅收拾工具的时候,我看见他后背的衣服湿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天太热,别让它一直转,开两三个小时关会儿,让它歇歇。”他嘱咐我,“不然再好的机器也扛不住。”

  送走师傅,关上门,屋里的温度一点点降下来。我坐在空调底下,看着冷气在面前形成的白雾,终于松了口气。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还是难受,但心里那股焦躁的火气慢慢散了。

  窗外的太阳还很毒,蝉鸣依旧聒噪,但空调的嗡鸣声重新响起时,听起来不再像负担,反而有种踏实的安稳。我拿起遥控器,把温度调到27度,又按了定时,决定让它和我都歇歇。有些东西,再可靠,也经不住连轴转的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