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嘉十九年五月初五,端午节,秦王姚继业率军抵达兰州城,当日晚间于城内宴请诸将,犒赏诸军,庆贺此次大胜。
兰州府衙的正堂不大,能与姚继业同堂而坐的只有各军指挥使。姚继业左手边第一位坐的是兰州左军指挥使,老将贺元希,其次则是兰州右军指挥使葛荣与宁夏右军指挥使马洪。
姚继业右手边第一位则是此次的兰州统军元帅,西京中军指挥使李若璞,此次则是跟随姚继业一同前来的西京左军指挥使孙元功,再次是西京右军指挥使史道远。
此次姚继业领着一万四千人的大军前出,骑军是他亲领,一万步卒皆是西京前后两军,但两军的指挥使倒是一个没带,反而让左军指挥使孙元功暂领。
其余的指挥同知在两侧偏房内设宴,其余都统只能在院落内设席。酒宴开始后,各军的指挥同知和都统们轮流进入正堂向姚继业敬了一番酒,之后的正堂内就只有君臣七人了。
即是端午晚宴,雄黄酒和粽子自然是少不了的,今日筵席众人分案而坐,除了雄黄酒和粽子,其它的菜肴倒是尽显西北的豪放之气,大块的牛羊肉,还有一只烤羊腿,丁点素色都没有。
常年身处军中,姚继业对此倒是颇为满意,吃到兴起,竟直接抓起羊腿啃了一大口。姚继业如此狂放的姿态倒是令大堂内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几位指挥使也开始放松吃喝起来。
但即便如此,贺元希几人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毕竟之前几人一同威逼李若璞出战一事,终归是有些不将眼前这位主君放在眼里的意思。
酒至半酣,贺元希起身提起一杯酒,借着敬酒向姚继业请罪:“王上,臣等之前不解王上深意,擅自出城野战,请王上降罪!”
贺元希说完,葛荣、史道远和马洪也跟着起身请罪。李若璞稍慢一步,跟着起身只是没有言语,大堂内六位指挥使五位都站起来了,孙元功也不好再坐着,也跟着起身端起了酒杯,只是相较其余五人低头俯首的样子,孙元功站的笔直,目不斜视。
姚继业端起酒杯,与众人一同饮了一杯雄黄酒,然后笑着摆手示意几人坐下。贺元希几人见此也是松了一口气,觉着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今日是端午佳节,饮雄黄,还要吃粽子。”姚继业等几人坐定才开口说话,“几位应该都清楚这粽子是为了纪念何人吧?”姚继业说着捻起一只粽子。
听得姚继业这话,贺元希几人不禁心中一凛,谁也不会认为此时的姚继业会无的放矢。但主君已然发话了,臣子自然要答话,眼看李若璞低头垂目如老僧入定,在场臣子中资历最老的贺元希自然要接话。
微微想了一下,贺元希拱手答道:“王上,臣等虽为武将,不曾读过许多书,但也是知道这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子流传下来的风俗,听说在南方,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嗯!”姚继业点了点头,手上缓缓动作拨着粽叶,“屈子,先秦时的人物,到今天,得有一千六百年了吧。一个一千六百年年前的投水之人,何以能得百姓千百年的怀念?”
姚继业说着已经将手上的粽子剥开,加了蜜枣的糯米粽托在粽叶之上,姚继业用手一挥,一旁的侍从立即上前,捧着这只剥开的粽子送到了贺元希的桌案之上。
贺元希立即微微欠身,双手接过粽子,放在身前。那边姚继业抛出那个问题,也不等人回答,手上接着拿起一只粽子剥了起来,“世人纪念屈子,我想就是因为他的一个‘忠’字!”
这句话一出,贺元希几人顿时心中一紧,以为姚继业是要敲打他们,又想起身请罪,只是姚继业说完手上的动作不停,又是拨好了一个粽子,示意侍从将粽子送给了李若璞。
众人见状,明白姚继业的话还没说完,请罪也不能这个时候请,只得耐着性子坐好,等着姚继业的下文。
“然而,屈子的忠不是忠于主君一人的愚忠,否则千百年来多少愚忠之辈,有谁能跟屈子相提并论。屈子的忠是忠于天下,忠于社稷苍生。”
姚继业说着又一只粽子被送出,“刚才贺老将军请罪,说是不解我的深意,擅自出战。其实我当时派应之(李若璞字)来兰州时也是心思不定,猜测蒙古人会偷袭固原,所以留在那。担心兰州出事,所以派一向谨慎的应之前来,当然也是想着若是兰州这边蒙古人是佯攻,那么能不打则不打,保存实力。”
“应之走后,我才发觉没有与他交代清楚,想派人追上去与他说明,但又怕他多想。这些年应之因为自己党项人的身份,一直谨慎小心,我都清楚。所以后来干脆就不再画蛇添足,想着应之一向谨慎,贺老将军也是百战之将,终归是出不了什么大事,结果也确是如此,你们顶住了都哇,也小有斩获,而且几无伤亡,但凡有错,也是我处事不当,与你等无关!”
“贺老将军想要出战,为的也是我大虞的江山百姓,想着打残了蒙古人,永绝后患。不因为应之是我派来的就一味盲从,这不是错,这是如屈子一样的忠!”
这等夸奖,惹得贺元希一阵脸红,心中既是感动也是忐忑,但姚继业手上不停,嘴上也不停,不给贺元希插嘴的机会,“固原之战后,有人询问我是否马上向朝廷报捷,被我否了。拿下岷州、洮州、河州之后也有人建议我报捷,也被我否了。”
“今日在场的几位皆是我秦国的砥柱重臣,我思量再三,还是要与你们推心置腹的明言。昔我父祖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征战十数载创立我大虞基业,然而奸佞小人趁太祖北伐骤然崩逝之际,矫诏篡位!”
“矫诏篡位!!”
“矫诏篡位!!!”
姚继业的声音不大,一直在以一种平缓的语气缓缓道来,但最后那四个字一出,听在众人耳中,不亚于惊雷炸响于耳畔,震得几人的耳朵嗡嗡作响。那四个字如同被敲响的黄铜大钟的钟声一般,久久在众人的耳边回荡。
贺元希等人皆是呼吸一顿,瞳孔骤缩,这时姚继业剥好的第六只粽子被送到了排在末位的宁夏右军指挥使马洪身前,马洪欠身接过时,双手都在止不住的颤抖。
姚继业说完此等惊世骇俗之言,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众人一个喘息的时间。而后姚继业伸手拿起自己案上的最后一只粽子,缓缓剥开,嘴中继续说道:“屈子投江前,曾作《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先父崩逝之前,我曾在先父床前立誓,此生一定要诛杀奸佞,复我大虞正统朝纲,以告慰太祖在天之灵。或许有人会说我这是谋逆造反,但我对大虞的社稷,对先祖基业之忠,亦如屈子,此心天地日月可鉴。”
“诸位!”姚继业此时已然剥好最后一只粽子,放在身前,昂声对众人说道:“若你等有人不认同我所言,可以现在退出这间屋子,无论是想告老还乡,卸甲归田,还是去洛京,我对父祖的在天之灵起誓,绝不阻拦,绝不加害!”
贺元希李若璞几人当即起身,于大堂内依次而跪,“臣等愿为主上效死,匡扶正统,扶保社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如今在秦国高位之人,皆是早已死死绑在秦国战车之上了,秦国必反,这是天下皆知之事,如今姚继业能如此坦诚相待,更令在场众人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气。
姚继业看着在场的众人,没有让他们起身,再次开口道:“好!继业能得诸位忠良协助,定能匡扶社稷,完成先父遗愿!”
“贺老将军,孤继位之前,先王命孤掌枢密院事,如今孤继承王位,枢密院需持重老臣掌管,协助孤成就伟业,今日请老将军任枢密使,为孤之枢相!”
贺元希泪洒当场,俯首谢恩,“臣谢王上厚爱,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若璞任枢密同知!”
“臣领旨谢恩!”
“孙元功领兰州左军,任兰州将军,统领兰州军政。史道远领原西京右军转河州军,兼领河州知府。葛荣领兰州右军所部转岷州,领岷州知府。马洪领宁夏右军所部转洮州,领洮州知府。”
“臣等领命!”
“诸位都落座吧!”姚继业的脸上恢复笑容,待众人落座后,拿起身前的粽子,“今日端午,请诸君同我共食!”
兰州府衙的正堂不大,能与姚继业同堂而坐的只有各军指挥使。姚继业左手边第一位坐的是兰州左军指挥使,老将贺元希,其次则是兰州右军指挥使葛荣与宁夏右军指挥使马洪。
姚继业右手边第一位则是此次的兰州统军元帅,西京中军指挥使李若璞,此次则是跟随姚继业一同前来的西京左军指挥使孙元功,再次是西京右军指挥使史道远。
此次姚继业领着一万四千人的大军前出,骑军是他亲领,一万步卒皆是西京前后两军,但两军的指挥使倒是一个没带,反而让左军指挥使孙元功暂领。
其余的指挥同知在两侧偏房内设宴,其余都统只能在院落内设席。酒宴开始后,各军的指挥同知和都统们轮流进入正堂向姚继业敬了一番酒,之后的正堂内就只有君臣七人了。
即是端午晚宴,雄黄酒和粽子自然是少不了的,今日筵席众人分案而坐,除了雄黄酒和粽子,其它的菜肴倒是尽显西北的豪放之气,大块的牛羊肉,还有一只烤羊腿,丁点素色都没有。
常年身处军中,姚继业对此倒是颇为满意,吃到兴起,竟直接抓起羊腿啃了一大口。姚继业如此狂放的姿态倒是令大堂内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几位指挥使也开始放松吃喝起来。
但即便如此,贺元希几人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毕竟之前几人一同威逼李若璞出战一事,终归是有些不将眼前这位主君放在眼里的意思。
酒至半酣,贺元希起身提起一杯酒,借着敬酒向姚继业请罪:“王上,臣等之前不解王上深意,擅自出城野战,请王上降罪!”
贺元希说完,葛荣、史道远和马洪也跟着起身请罪。李若璞稍慢一步,跟着起身只是没有言语,大堂内六位指挥使五位都站起来了,孙元功也不好再坐着,也跟着起身端起了酒杯,只是相较其余五人低头俯首的样子,孙元功站的笔直,目不斜视。
姚继业端起酒杯,与众人一同饮了一杯雄黄酒,然后笑着摆手示意几人坐下。贺元希几人见此也是松了一口气,觉着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今日是端午佳节,饮雄黄,还要吃粽子。”姚继业等几人坐定才开口说话,“几位应该都清楚这粽子是为了纪念何人吧?”姚继业说着捻起一只粽子。
听得姚继业这话,贺元希几人不禁心中一凛,谁也不会认为此时的姚继业会无的放矢。但主君已然发话了,臣子自然要答话,眼看李若璞低头垂目如老僧入定,在场臣子中资历最老的贺元希自然要接话。
微微想了一下,贺元希拱手答道:“王上,臣等虽为武将,不曾读过许多书,但也是知道这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子流传下来的风俗,听说在南方,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嗯!”姚继业点了点头,手上缓缓动作拨着粽叶,“屈子,先秦时的人物,到今天,得有一千六百年了吧。一个一千六百年年前的投水之人,何以能得百姓千百年的怀念?”
姚继业说着已经将手上的粽子剥开,加了蜜枣的糯米粽托在粽叶之上,姚继业用手一挥,一旁的侍从立即上前,捧着这只剥开的粽子送到了贺元希的桌案之上。
贺元希立即微微欠身,双手接过粽子,放在身前。那边姚继业抛出那个问题,也不等人回答,手上接着拿起一只粽子剥了起来,“世人纪念屈子,我想就是因为他的一个‘忠’字!”
这句话一出,贺元希几人顿时心中一紧,以为姚继业是要敲打他们,又想起身请罪,只是姚继业说完手上的动作不停,又是拨好了一个粽子,示意侍从将粽子送给了李若璞。
众人见状,明白姚继业的话还没说完,请罪也不能这个时候请,只得耐着性子坐好,等着姚继业的下文。
“然而,屈子的忠不是忠于主君一人的愚忠,否则千百年来多少愚忠之辈,有谁能跟屈子相提并论。屈子的忠是忠于天下,忠于社稷苍生。”
姚继业说着又一只粽子被送出,“刚才贺老将军请罪,说是不解我的深意,擅自出战。其实我当时派应之(李若璞字)来兰州时也是心思不定,猜测蒙古人会偷袭固原,所以留在那。担心兰州出事,所以派一向谨慎的应之前来,当然也是想着若是兰州这边蒙古人是佯攻,那么能不打则不打,保存实力。”
“应之走后,我才发觉没有与他交代清楚,想派人追上去与他说明,但又怕他多想。这些年应之因为自己党项人的身份,一直谨慎小心,我都清楚。所以后来干脆就不再画蛇添足,想着应之一向谨慎,贺老将军也是百战之将,终归是出不了什么大事,结果也确是如此,你们顶住了都哇,也小有斩获,而且几无伤亡,但凡有错,也是我处事不当,与你等无关!”
“贺老将军想要出战,为的也是我大虞的江山百姓,想着打残了蒙古人,永绝后患。不因为应之是我派来的就一味盲从,这不是错,这是如屈子一样的忠!”
这等夸奖,惹得贺元希一阵脸红,心中既是感动也是忐忑,但姚继业手上不停,嘴上也不停,不给贺元希插嘴的机会,“固原之战后,有人询问我是否马上向朝廷报捷,被我否了。拿下岷州、洮州、河州之后也有人建议我报捷,也被我否了。”
“今日在场的几位皆是我秦国的砥柱重臣,我思量再三,还是要与你们推心置腹的明言。昔我父祖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征战十数载创立我大虞基业,然而奸佞小人趁太祖北伐骤然崩逝之际,矫诏篡位!”
“矫诏篡位!!”
“矫诏篡位!!!”
姚继业的声音不大,一直在以一种平缓的语气缓缓道来,但最后那四个字一出,听在众人耳中,不亚于惊雷炸响于耳畔,震得几人的耳朵嗡嗡作响。那四个字如同被敲响的黄铜大钟的钟声一般,久久在众人的耳边回荡。
贺元希等人皆是呼吸一顿,瞳孔骤缩,这时姚继业剥好的第六只粽子被送到了排在末位的宁夏右军指挥使马洪身前,马洪欠身接过时,双手都在止不住的颤抖。
姚继业说完此等惊世骇俗之言,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众人一个喘息的时间。而后姚继业伸手拿起自己案上的最后一只粽子,缓缓剥开,嘴中继续说道:“屈子投江前,曾作《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先父崩逝之前,我曾在先父床前立誓,此生一定要诛杀奸佞,复我大虞正统朝纲,以告慰太祖在天之灵。或许有人会说我这是谋逆造反,但我对大虞的社稷,对先祖基业之忠,亦如屈子,此心天地日月可鉴。”
“诸位!”姚继业此时已然剥好最后一只粽子,放在身前,昂声对众人说道:“若你等有人不认同我所言,可以现在退出这间屋子,无论是想告老还乡,卸甲归田,还是去洛京,我对父祖的在天之灵起誓,绝不阻拦,绝不加害!”
贺元希李若璞几人当即起身,于大堂内依次而跪,“臣等愿为主上效死,匡扶正统,扶保社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如今在秦国高位之人,皆是早已死死绑在秦国战车之上了,秦国必反,这是天下皆知之事,如今姚继业能如此坦诚相待,更令在场众人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气。
姚继业看着在场的众人,没有让他们起身,再次开口道:“好!继业能得诸位忠良协助,定能匡扶社稷,完成先父遗愿!”
“贺老将军,孤继位之前,先王命孤掌枢密院事,如今孤继承王位,枢密院需持重老臣掌管,协助孤成就伟业,今日请老将军任枢密使,为孤之枢相!”
贺元希泪洒当场,俯首谢恩,“臣谢王上厚爱,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若璞任枢密同知!”
“臣领旨谢恩!”
“孙元功领兰州左军,任兰州将军,统领兰州军政。史道远领原西京右军转河州军,兼领河州知府。葛荣领兰州右军所部转岷州,领岷州知府。马洪领宁夏右军所部转洮州,领洮州知府。”
“臣等领命!”
“诸位都落座吧!”姚继业的脸上恢复笑容,待众人落座后,拿起身前的粽子,“今日端午,请诸君同我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