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火种入鞘-《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相府书房内的烛火,映着贾诩平静无波的脸,那双看透了太多人心的眼中,此刻只剩下冰冷的算计。

  他身前的心腹,名为李傕侄孙李暹,是西凉军中出来的狠角色,闻言身躯一震,低声道:“韩德祖籍陇西,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嫁到狄道的妹妹,妹夫是当地的屯田吏。”

  贾诩指尖轻捻着刚焚毁的秘录余烬,那温度仿佛淬炼着他的话语:“一只鹰,从洛阳飞到狄道,需要多久?”

  李暹立刻会意:“快马三日夜可至驿站,再由信鸽接力,五日之内,消息必达。若派人……七日可到。”

  “派人去。”贾诩的声音没有丝毫起伏,“不是去问罪,是去‘探亲’。告诉狄道的地方官,就说韩德在洛阳忠勤有功,朝廷恩典,着其家眷来京团聚。务必……‘请’得周全些。”

  “请”字被他咬得极重,如同一枚淬毒的钉子。

  李暹躬身领命,转身没入黑暗,犹如一条悄无声息的毒蛇,向着千里之外的目标游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只余下贾诩一人,他缓缓走到窗前,望向武库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陈子元,你以为抓住了我的影子,却不知,我已将利刃对准了你的棋子。

  棋子的命,也是命。

  与此同时,洛阳城南的瓦市茶楼里,说书人蔡和正讲到《老卒夜语》最精彩处。

  他将那枚陈子元交予的铜铃悬在指尖,轻轻一晃,铃声清脆,却带着一丝诡异的金属颤音。

  “……那老卒躲在草垛后,只听得‘吱呀’一声,铁门开了。接着,便是一阵悉悉索索的怪响,像是无数条铁蛇在地上爬!他大气不敢出,只悄悄探出头,借着月光一看,我的天爷!你猜他瞧见了什么?”

  茶客们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纷纷追问:“瞧见了什么?”

  蔡和一拍醒木,声调陡然拔高:“他瞧见,那些本该躺在箱子里的铁家伙,竟自己长了腿,一根根,一排排,悄无声息地,自己走出了武库大门!那领头的铁锭上,还刻着两个字——‘北辰’!”

  满堂哗然。

  这故事本就离奇,如今加上了物证——那枚能模仿出“铁在走路”声音的铜铃,更添了几分诡异的真实。

  流言如长了翅膀的飞蝗,迅速在洛阳城中蔓延开来。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说武库之中藏着能自行移动的神铁,乃不祥之兆。

  更有甚者,将此事与当年董卓旧事联系起来,说这是西凉余孽在用妖法炼制凶器。

  舆论的暗流,正悄然汇聚,目标直指掌管武库的贾诩。

  陈子元府中,李息正快步穿过回廊,神色凝重中带着一丝兴奋。

  他将一份用油布紧紧包裹的信函呈给陈子元:“主公,赵将军的急报,北地试爆成了。”

  陈子元展开信函,信中只有一张图和寥寥数语。

  图上是一个焦黑的大坑,边缘的土石呈现出诡异的青蓝色结晶。

  文字描述更为惊人:青焰炭与硝石、硫磺按特定比例混合后,引爆北辰铁粉末,其威力十倍于寻常火药,且爆燃时火焰呈幽蓝之色,触之即焚,水泼不灭。

  “水泼不灭……”陈子元喃喃自语,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他终于明白贾诩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藏匿北辰铁了。

  这并非简单的军械,而是一种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恐怖武器。

  贾诩不是在造反,他是在铸造一枚能随时扼住天下咽喉的毒牙。

  就在此时,另一名亲信从门外匆匆而入,附耳低语了几句。

  陈子元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贾诩派人去了陇西。”他对李息说,声音冷得像冰。

  李息大惊:“他要对韩德的家人下手?”

  “这是他唯一的反击手段了。”陈子元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他以为能用家眷拿捏住韩德,逼他就范,甚至反咬我们一口。但他算错了一件事。”

  “什么事?”

  “他不知道,我们知道。”陈子元立刻传讯给我们在陇西的暗桩,不惜一切代价,赶在贾诩的人之前,将韩德的妹妹一家转移。

  告诉他们,往北走,去上郡,那里有赵将军的人接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把这个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韩德。”

  夜半,陈子元亲自来到武库,在一处僻静的角落找到了正在值守的韩德。

  月光下,这个铁塔般的汉子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惶恐与不安。

  “主公,我……”韩德的声音有些发颤,他已经从李息口中得知了一切。

  陈子元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沉稳而有力:“贾诩动了你的家人,就等于向我宣战。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是我,是整个监察司。我已经派人去保护他们,你要做的,就是稳住。”

  韩德虎目含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家人的担忧化作了对贾诩彻骨的恨意。

  “贾诩以为他抓住了你的软肋,我偏要让这软肋变成刺向他的尖刀。”陈子元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千钧,“他越是想让你闭嘴,你就越要开口。从明天起,蔡和的说书场里,会多一个‘亲历者’。你,就去把你录下的声音,把你看到的一切,用你自己的嘴,告诉全洛阳的百姓。”

  让守门人,亲自讲述铁如何走路。这无疑是对贾诩最狠毒的一击。

  安排好一切,陈子元回到书房,已是深夜。

  洛阳城内的棋局已经布下,环环相扣,只待收网。

  他望着桌案上那张描绘着势力范围的地图,视线从洛阳移开,越过群山,最终落在了遥远的北方——幽州。

  与洛阳这潭深不见底的浑水相比,那里的一切似乎都显得简单而纯粹。

  千里之外的幽州,此刻想必已是另一番光景了。

  他摊开另一份来自北方的密报,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迹沉稳,说的却是一件关乎民生脉络的枯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