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几乎就在同时,清军大营也迎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魏渊派出的密使。
密使在多尔衮戒备森严的亲卫监视下,只说了几句简短却石破天惊的话:
“睿亲王明鉴!闯贼李自成,乃弑君篡逆、祸乱天下之元凶!国公誓灭此獠,为先帝复仇!国公命在下转告王爷:王爷只需专心剿灭闯贼,大明军队,必为王爷掠阵,绝不与王爷为敌!待闯贼授首,大明愿与王爷,共商北疆之安宁!而且。。。”
使者故作神秘状,继续道:
“李闯麾下悍将李过已于滦州被我军俘虏,先就羁押在我军大牢,王爷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一下,我军与李闯绝对是水火不容的!”
多尔衮听完,眼中精光爆射!
心中的一块大石仿佛瞬间落地!原来魏渊的目标是李自成!是来报仇的!不是冲着他来的!甚至…还有合作的可能?
“好!好!好!”
多尔衮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多日不见的畅快笑容。
“回去告诉晋国公!本王定当全力剿贼!闯逆之头,便是本王送予大明的贺礼!待功成之日,本王愿与国公,把酒言欢!”
密使悄然离去。
多尔衮立刻召集诸将,意气风发:
“诸将听令!魏渊非为敌,乃为友!其志在灭闯复仇!我军再无后顾之忧!传令各旗,给本王全力猛攻!务必在魏渊大军抵达之前,彻底击溃李闯!取其首级!此乃天赐良机,不容有失!杀——!”
清军的攻势,也因这“盟友”的“保证”而骤然变得更加凌厉和凶猛!
八旗精锐再无保留,如同出闸的猛虎,向着困兽犹斗的大顺军发起了开战以来最猛烈、最坚决的冲击!
通州战场,这巨大的血肉磨盘,因为魏渊这看似矛盾实则阴狠至极的“双面承诺”,瞬间被注入了更疯狂的燃料!
李自成和多尔衮,这两只被魏渊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疯狗”,为了各自虚幻的“希望”和“承诺”,红着眼,流着血,撕咬得更加惨烈,更加不死不休!
他们都以为自己得到了魏渊的支持或默许,都以为自己是最后的赢家,却不知,他们拼尽全力的每一口撕咬,都在为那个在后方冷眼旁观、磨刀霍霍的“收割者”,铺平通往最终胜利的血色之路!
后世史官,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为这场通州决战留下了简练却重若千钧的记录:
《明史·本纪·永熙帝》:
“(永熙元年)五月辛丑(二十一日),魏渊大破李自成于通州,斩首二万级,俘五万众。壬寅(二十二日),复破多尔衮军,斩首八千,俘二万。乙巳(二十五日),兵围北京。丙午(二十六日),京师光复。戊申(二十八日),帝御奉天殿,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改元永熙。诏以帝礼厚葬思宗烈皇帝于思陵。”
《明史·魏渊本纪》:
“…(通州)当是时,闯、虏相持十日,俱疲敝。渊率铁骑六万,星夜驰至。二十日夜,渊亲擐甲胄,执长刀,一马当先,直贯闯贼后阵!所向披靡,连破七重营垒,贼众披靡,望风瓦解。渊突入中军,贼帅刘宗敏阻道,骁勇绝伦,持巨斧来战。渊叱咤如雷,声震三军,战不三合,矛起处,宗敏授首!三桂取其首,啖其肉,以报家仇。渊生擒伪相洪承畴、贼将李岩。闯逆自成仅以身免,遁走…翌日,渊复引兵击虏,虏酋多尔衮方收闯溃卒,骄怠不备。渊麾军大进,势若奔雷!虏阵动摇,溃不能止…渊每战必身先士卒,矛锋所指,虏骑辟易,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万人敌也!…”
《魏渊本纪》中的描述,将魏渊塑造成了近乎神魔的“万人敌”,其勇武过于夸张,在后世史学界引发了长久争议。诸多学者认为这是明史官溢美之词,近乎演义,难以采信。这种争议,直到近代一座满洲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封保存完好的书信才尘埃落定。
书信的作者是时任清军镶白旗梅勒章京(副都统)的富察·阿克墩,他在写给盛京家兄的信中,以震撼甚至带着恐惧的笔触,真实记录了通州之战的最后时刻:
“…兄台在上:弟自随睿亲王入关,大小数十战,自谓见惯沙场,然通州末战,实乃平生仅见之修罗地狱,亦见那魏渊,真如魔神降世!…五月二十日夜,闯营后方忽地杀声震天,火光映红半边天!我等初以为闯贼内讧,正欲隔岸观火,坐收渔利。不料斥候飞马来报,非是内讧,乃是那明国魏渊,亲率数万铁骑,如天降神兵,直插闯贼后心!其攻势之猛,骇人听闻!我于土堡远眺,但见一杆‘魏’字大纛,如黑龙翻滚,所过之处,闯贼营盘如沸汤泼雪,层层崩溃!传闻那魏渊身披玄甲,手持长刀,当先冲阵,挡者无不披靡,竟真似那史书所载‘万人敌’!…闯贼数十万大军,一夜之间,竟被其生生凿穿!李自成仓皇南遁,仅率数十轻骑…其悍将刘宗敏,亦被魏渊阵斩于万军之中!…翌日清晨,我等尚在收拢闯贼溃卒,屠戮泄愤,以为魏渊力战一夜,必当休整。岂料!辰时未过,运河对岸,号角再起!‘永熙’龙旗与‘魏’字大纛并立,遮天蔽日!那魏渊,竟马不停蹄,挟大胜之威,引军渡河,直扑我大清营垒!…其军势如狂澜,锐不可当!我军血战十日,早已疲惫,又猝不及防…(此处字迹潦草,墨点斑驳,似心有余悸)…溃败如山倒,睿亲王亦不能止…弟侥幸得脱,然思之犹自股栗。那魏渊之勇,非虚言也!其用兵如神,更兼悍不畏死,真乃我大清劲敌!京师…恐难保矣!…”
富察·阿克墩作为亲历者且是敌方将领,其书信中对魏渊的恐惧与描述,极大地佐证了《魏渊本纪》中关于其勇武的核心记载,后世史家方始信服,那“万人敌”之誉,虽有渲染,却非空穴来风。
五月二十日夜,深沉如墨。
通州西岸,大顺军营盘深处,疲惫和饥饿的士兵大多已沉沉睡去,只有伤兵的呻吟和巡逻队有气无力的脚步声在死寂中回荡。
权将军刘宗敏的心腹副将张黑虎,刚刚巡视完外围防线,正靠着中军大帐附近的辕门打盹。连续十日的血战和魏渊大军压境的阴影,让他心力交瘁。
突然!
“呜——呜——呜——!!!”
凄厉到不似人声的号角,如同地狱的丧钟,毫无征兆地从东南方向——大顺军防线的最纵深处,撕裂了夜空!
紧接着,是如同山崩海啸般的喊杀声和惊天动地的马蹄轰鸣!那声音不是来自前方,也不是来自侧翼,而是从他们自以为安全的后方,如同决堤的灭世洪水,汹涌而来!
“敌袭!后方敌袭!是关宁铁骑!魏阎王来了!”
凄厉的警报瞬间响彻营盘!
张黑虎一个激灵跳起来,睡意全无,浑身汗毛倒竖!
他惊恐地看到,东南方向的天际线,已被无数火把映得一片血红!一条由钢铁和火焰组成的黑色狂龙,正以无可阻挡之势,狠狠撞入大顺军最混乱、最脆弱的后营!
“顶住!快顶住!”
张黑虎嘶吼着,试图组织身边的亲兵。但一切都太晚了!
关宁铁骑的冲锋,精准、冷酷、高效到了极致!他们根本无视外围杂牌军的营垒,如同烧红的尖刀刺入黄油,瞬间就将后营搅得天翻地覆!
火光冲天而起,映照出无数惊慌失措、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的闯军士兵。哭喊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战马嘶鸣声,瞬间将大营变成了沸腾的炼狱!
张黑虎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面冲在最前方的“魏”字大纛之下!
火光中,一个身影格外醒目:身披玄色山文重甲,猩红披风在身后猎猎狂舞如血旗,手中的长刀闪烁着幽冷的寒光——正是魏渊本人!
他如同一尊从地狱归来的魔神,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挡在他面前的拒马、营栅、乃至试图结阵的闯军小队,如同纸糊般被轻易撕裂、贯穿、碾碎!
“第一道防线…破了!”
“第二道…挡不住!”
“第三道…被凿穿了!”
“天啊!第七道!第七道防线也崩了!魏阎王…魏阎王朝着中军大帐杀来了!”
绝望的呼喊声在张黑虎耳边此起彼伏。
他亲眼看着魏渊率领着那支钢铁洪流,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和力量,连续击溃、贯穿了七道由老营兵仓促构筑的防线!
那杆“魏”字大纛,如同死神的旌旗,距离中军大帐已不足百丈!
李自成在震天的喊杀和亲兵惊恐的呼唤中猛然惊醒!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敌人?!”
“陛下!是魏渊!魏渊从后面杀进来了!已经…已经快到大帐了!”
亲兵统领声音带着哭腔。
李自成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那双枭雄的眼睛里,在极致的恐惧后,却爆发出一种困兽般的决绝和狠厉!
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来不及披甲,猛地抽出枕边的宝刀,厉声吼道:
“备马!最快的马!亲兵队!随朕突围!”
他太清楚了,大势已去!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这一刻,什么财宝,什么皇图霸业,都抛到了脑后,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本能!
他李自成能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就能再爬出去!
当李自成带着数十名最精锐的亲卫骑兵,如同丧家之犬般冲出中军大帐,试图从西北角撕开一条生路时,迎面正撞上了一条如同疯虎般杀来的身影——权将军刘宗敏!
刘宗敏同样浑身浴血,状若疯魔。他刚刚拼死击退了一股试图包抄的关宁军,得知陛下要突围,立刻带人赶来接应。
“大哥!快随我走!”
密使在多尔衮戒备森严的亲卫监视下,只说了几句简短却石破天惊的话:
“睿亲王明鉴!闯贼李自成,乃弑君篡逆、祸乱天下之元凶!国公誓灭此獠,为先帝复仇!国公命在下转告王爷:王爷只需专心剿灭闯贼,大明军队,必为王爷掠阵,绝不与王爷为敌!待闯贼授首,大明愿与王爷,共商北疆之安宁!而且。。。”
使者故作神秘状,继续道:
“李闯麾下悍将李过已于滦州被我军俘虏,先就羁押在我军大牢,王爷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一下,我军与李闯绝对是水火不容的!”
多尔衮听完,眼中精光爆射!
心中的一块大石仿佛瞬间落地!原来魏渊的目标是李自成!是来报仇的!不是冲着他来的!甚至…还有合作的可能?
“好!好!好!”
多尔衮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多日不见的畅快笑容。
“回去告诉晋国公!本王定当全力剿贼!闯逆之头,便是本王送予大明的贺礼!待功成之日,本王愿与国公,把酒言欢!”
密使悄然离去。
多尔衮立刻召集诸将,意气风发:
“诸将听令!魏渊非为敌,乃为友!其志在灭闯复仇!我军再无后顾之忧!传令各旗,给本王全力猛攻!务必在魏渊大军抵达之前,彻底击溃李闯!取其首级!此乃天赐良机,不容有失!杀——!”
清军的攻势,也因这“盟友”的“保证”而骤然变得更加凌厉和凶猛!
八旗精锐再无保留,如同出闸的猛虎,向着困兽犹斗的大顺军发起了开战以来最猛烈、最坚决的冲击!
通州战场,这巨大的血肉磨盘,因为魏渊这看似矛盾实则阴狠至极的“双面承诺”,瞬间被注入了更疯狂的燃料!
李自成和多尔衮,这两只被魏渊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疯狗”,为了各自虚幻的“希望”和“承诺”,红着眼,流着血,撕咬得更加惨烈,更加不死不休!
他们都以为自己得到了魏渊的支持或默许,都以为自己是最后的赢家,却不知,他们拼尽全力的每一口撕咬,都在为那个在后方冷眼旁观、磨刀霍霍的“收割者”,铺平通往最终胜利的血色之路!
后世史官,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为这场通州决战留下了简练却重若千钧的记录:
《明史·本纪·永熙帝》:
“(永熙元年)五月辛丑(二十一日),魏渊大破李自成于通州,斩首二万级,俘五万众。壬寅(二十二日),复破多尔衮军,斩首八千,俘二万。乙巳(二十五日),兵围北京。丙午(二十六日),京师光复。戊申(二十八日),帝御奉天殿,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改元永熙。诏以帝礼厚葬思宗烈皇帝于思陵。”
《明史·魏渊本纪》:
“…(通州)当是时,闯、虏相持十日,俱疲敝。渊率铁骑六万,星夜驰至。二十日夜,渊亲擐甲胄,执长刀,一马当先,直贯闯贼后阵!所向披靡,连破七重营垒,贼众披靡,望风瓦解。渊突入中军,贼帅刘宗敏阻道,骁勇绝伦,持巨斧来战。渊叱咤如雷,声震三军,战不三合,矛起处,宗敏授首!三桂取其首,啖其肉,以报家仇。渊生擒伪相洪承畴、贼将李岩。闯逆自成仅以身免,遁走…翌日,渊复引兵击虏,虏酋多尔衮方收闯溃卒,骄怠不备。渊麾军大进,势若奔雷!虏阵动摇,溃不能止…渊每战必身先士卒,矛锋所指,虏骑辟易,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万人敌也!…”
《魏渊本纪》中的描述,将魏渊塑造成了近乎神魔的“万人敌”,其勇武过于夸张,在后世史学界引发了长久争议。诸多学者认为这是明史官溢美之词,近乎演义,难以采信。这种争议,直到近代一座满洲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封保存完好的书信才尘埃落定。
书信的作者是时任清军镶白旗梅勒章京(副都统)的富察·阿克墩,他在写给盛京家兄的信中,以震撼甚至带着恐惧的笔触,真实记录了通州之战的最后时刻:
“…兄台在上:弟自随睿亲王入关,大小数十战,自谓见惯沙场,然通州末战,实乃平生仅见之修罗地狱,亦见那魏渊,真如魔神降世!…五月二十日夜,闯营后方忽地杀声震天,火光映红半边天!我等初以为闯贼内讧,正欲隔岸观火,坐收渔利。不料斥候飞马来报,非是内讧,乃是那明国魏渊,亲率数万铁骑,如天降神兵,直插闯贼后心!其攻势之猛,骇人听闻!我于土堡远眺,但见一杆‘魏’字大纛,如黑龙翻滚,所过之处,闯贼营盘如沸汤泼雪,层层崩溃!传闻那魏渊身披玄甲,手持长刀,当先冲阵,挡者无不披靡,竟真似那史书所载‘万人敌’!…闯贼数十万大军,一夜之间,竟被其生生凿穿!李自成仓皇南遁,仅率数十轻骑…其悍将刘宗敏,亦被魏渊阵斩于万军之中!…翌日清晨,我等尚在收拢闯贼溃卒,屠戮泄愤,以为魏渊力战一夜,必当休整。岂料!辰时未过,运河对岸,号角再起!‘永熙’龙旗与‘魏’字大纛并立,遮天蔽日!那魏渊,竟马不停蹄,挟大胜之威,引军渡河,直扑我大清营垒!…其军势如狂澜,锐不可当!我军血战十日,早已疲惫,又猝不及防…(此处字迹潦草,墨点斑驳,似心有余悸)…溃败如山倒,睿亲王亦不能止…弟侥幸得脱,然思之犹自股栗。那魏渊之勇,非虚言也!其用兵如神,更兼悍不畏死,真乃我大清劲敌!京师…恐难保矣!…”
富察·阿克墩作为亲历者且是敌方将领,其书信中对魏渊的恐惧与描述,极大地佐证了《魏渊本纪》中关于其勇武的核心记载,后世史家方始信服,那“万人敌”之誉,虽有渲染,却非空穴来风。
五月二十日夜,深沉如墨。
通州西岸,大顺军营盘深处,疲惫和饥饿的士兵大多已沉沉睡去,只有伤兵的呻吟和巡逻队有气无力的脚步声在死寂中回荡。
权将军刘宗敏的心腹副将张黑虎,刚刚巡视完外围防线,正靠着中军大帐附近的辕门打盹。连续十日的血战和魏渊大军压境的阴影,让他心力交瘁。
突然!
“呜——呜——呜——!!!”
凄厉到不似人声的号角,如同地狱的丧钟,毫无征兆地从东南方向——大顺军防线的最纵深处,撕裂了夜空!
紧接着,是如同山崩海啸般的喊杀声和惊天动地的马蹄轰鸣!那声音不是来自前方,也不是来自侧翼,而是从他们自以为安全的后方,如同决堤的灭世洪水,汹涌而来!
“敌袭!后方敌袭!是关宁铁骑!魏阎王来了!”
凄厉的警报瞬间响彻营盘!
张黑虎一个激灵跳起来,睡意全无,浑身汗毛倒竖!
他惊恐地看到,东南方向的天际线,已被无数火把映得一片血红!一条由钢铁和火焰组成的黑色狂龙,正以无可阻挡之势,狠狠撞入大顺军最混乱、最脆弱的后营!
“顶住!快顶住!”
张黑虎嘶吼着,试图组织身边的亲兵。但一切都太晚了!
关宁铁骑的冲锋,精准、冷酷、高效到了极致!他们根本无视外围杂牌军的营垒,如同烧红的尖刀刺入黄油,瞬间就将后营搅得天翻地覆!
火光冲天而起,映照出无数惊慌失措、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的闯军士兵。哭喊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战马嘶鸣声,瞬间将大营变成了沸腾的炼狱!
张黑虎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面冲在最前方的“魏”字大纛之下!
火光中,一个身影格外醒目:身披玄色山文重甲,猩红披风在身后猎猎狂舞如血旗,手中的长刀闪烁着幽冷的寒光——正是魏渊本人!
他如同一尊从地狱归来的魔神,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挡在他面前的拒马、营栅、乃至试图结阵的闯军小队,如同纸糊般被轻易撕裂、贯穿、碾碎!
“第一道防线…破了!”
“第二道…挡不住!”
“第三道…被凿穿了!”
“天啊!第七道!第七道防线也崩了!魏阎王…魏阎王朝着中军大帐杀来了!”
绝望的呼喊声在张黑虎耳边此起彼伏。
他亲眼看着魏渊率领着那支钢铁洪流,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和力量,连续击溃、贯穿了七道由老营兵仓促构筑的防线!
那杆“魏”字大纛,如同死神的旌旗,距离中军大帐已不足百丈!
李自成在震天的喊杀和亲兵惊恐的呼唤中猛然惊醒!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敌人?!”
“陛下!是魏渊!魏渊从后面杀进来了!已经…已经快到大帐了!”
亲兵统领声音带着哭腔。
李自成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那双枭雄的眼睛里,在极致的恐惧后,却爆发出一种困兽般的决绝和狠厉!
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来不及披甲,猛地抽出枕边的宝刀,厉声吼道:
“备马!最快的马!亲兵队!随朕突围!”
他太清楚了,大势已去!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这一刻,什么财宝,什么皇图霸业,都抛到了脑后,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本能!
他李自成能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就能再爬出去!
当李自成带着数十名最精锐的亲卫骑兵,如同丧家之犬般冲出中军大帐,试图从西北角撕开一条生路时,迎面正撞上了一条如同疯虎般杀来的身影——权将军刘宗敏!
刘宗敏同样浑身浴血,状若疯魔。他刚刚拼死击退了一股试图包抄的关宁军,得知陛下要突围,立刻带人赶来接应。
“大哥!快随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