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秘密武器-《明末封疆》

  撤退的号角凄厉地响起。

  幕府军如蒙大赦,再也顾不上攻城,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地向着东南方向,萨摩藩负责的包围圈区域溃退。

  城内外幸存的守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不顾一切地追杀着溃兵。

  魏渊没有下令追击,他的目标首先是解围。

  他带领着突击队,踏过遍地狼藉的战场,向着原城残破的城门走去。

  城门处,一群形容枯槁、浑身浴血却眼神炽热的人迎了出来。

  为首一人,正是拄着断刀、在两名信徒搀扶下艰难站立的天草四郎时贞。

  四目相对。

  魏渊看着眼前这个遍体鳞伤、虚弱不堪却眼神依旧明亮的少年领袖,看着他手中紧握的、染血的十字架,心中涌起强烈的敬意。

  他快走几步,来到天草四郎面前。

  天草四郎看着风尘仆仆、甲胄染血却依旧渊渟岳峙的魏渊,看着他身后那些疲惫却眼神锐利的战士,嘴唇剧烈地颤抖着。

  所有的坚持、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绝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法言说的激动。

  他挣开搀扶,用尽全身力气挺直脊梁,将染血的十字架横在胸前,深深鞠躬:

  “感谢、感谢天主,感谢您在最黑暗的时刻,带来了光明。”他的声音哽咽,泪水终于无法抑制地夺眶而出,混合着脸上的血污流淌下来。

  魏渊伸出沾满敌人鲜血的手,稳稳地扶住天草四郎的手臂,阻止他继续行礼。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幸存守军的耳中:

  “天草兄弟,不必言谢!受苦了!我们来晚了!但,我们来了!你们守住了!我们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

  天草四郎重复着这句话,仿佛要将它刻进灵魂里。他抬起头,泪眼婆娑中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和无尽的感激。

  “我们胜利了!”

  周围的信徒们,无论是守城的老弱还是刚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都跟着嘶声呐喊起来,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响彻在原城废墟的上空。

  魏渊环视着这片被血与火蹂躏的土地,看着身边劫后余生、喜极而泣的人们,目光投向远方幕府军溃逃的方向,眼神锐利如刀。

  岛原之围虽暂解,但风暴远未平息,幕府主力仍在集结。

  残破的原城,在短暂的休整后,竟透出几分劫后余生的生机。

  魏渊带来的精锐突击队虽人数不多,却像一股清泉注入了即将干涸的池塘。

  更重要的是,紧随其后,李定国派出的数艘快船,载着平户紧急筹措的粮食、药品、少量火器和弹药,冲破萨摩水军溃散后残余的零星封锁,成功抵达岛原海岸!

  当第一袋白米被扛进城内,当第一罐珍贵的金疮药被分发到伤者手中,当疲惫的战士们终于能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米粥时,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虚幻的幸福弥漫开来。

  压在原城头顶的死亡阴云,似乎被暂时驱散了。

  夜幕降临,为了提振士气,也为了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魏渊下令在相对完好的原城中心广场点燃了数堆巨大的篝火。

  火光跳跃,驱散了夜晚的凉意,也照亮了一张张饱经苦难却此刻洋溢着希望的脸庞。

  日本的天主教徒们,这个特殊的群体,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庆祝着新生。

  没有传统的能乐或神乐,取而代之的是低沉而庄严的圣咏。

  信徒们围坐在篝火旁,用日语和夹杂着拉丁语的腔调,虔诚地唱着赞美诗。

  歌声并不完美,有些沙哑,有些跑调,却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感恩与力量。

  火光映照着他们胸前简陋的十字架,也映照着他们眼中闪烁的泪光。

  一些妇女拿出了珍藏的、仅存的一点味噌和野菜,混合着新到的粮食,熬煮着浓稠的粥汤,香气弥漫开来,勾动着所有人的味蕾。

  孩子们虽然瘦弱,却在篝火旁追逐嬉戏,发出久违的、清脆的笑声。几个精壮的汉子甚至敲响了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破桶和陶罐,配合着圣咏的节奏,发出简单而有力的鼓点,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魏渊与李定国、郑森、天草时贞、细川尚兴等人围坐在主篝火旁。

  魏渊手里捧着一碗热粥,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虔诚的歌声、简单的食物、孩子们的笑脸、战士们放松下来后互相处理伤口的低语……

  细川尚兴看着眼前这与他过去所认知的“战场”截然不同的景象,有些出神。

  他低声对魏渊道:“大人,这便是胜利的庆祝吗?似乎过于简陋了些。”

  魏渊喝了一口粥,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带来一股暖意。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跳跃的火焰,以及火焰周围那些平凡的面孔,缓缓道:

  “尚兴,这不是胜利的庆祝,这是活下来的庆祝。你看到了吗?对于这些普通人,这些被卷入风暴的庶民而言,能喝上一碗热粥,能让孩子们在篝火旁无忧无虑地奔跑,能在夜晚安心地祈祷而不必担心明日的屠刀,这便是他们此刻最大的幸福。简单,却无比珍贵。”

  细川尚兴闻言,心头一震,目光再次投向那些沉浸在简单幸福中的信徒和平民,若有所思。

  他出身名门,锦衣玉食,战场对他来说更多是功勋与荣耀的舞台,何曾真正理解过底层军民在绝境中对“生”与“平凡”的渴望?

  “庶民的幸福很简单…”

  细川尚兴低声重复着魏渊的话,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话语中沉甸甸的分量。

  短暂的休憩被黎明的号角打破。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原城的废墟上已然肃立起一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队伍。

  除了魏渊带来的精锐,还有原城中能战、愿战的数千信徒军。虽然装备依旧简陋,但解围的胜利和大明援助带来的希望,让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复仇与前进的火焰。

  “目标——佐贺城!”

  魏渊的声音斩钉截铁,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佐贺城!肥前国核心,锅岛藩的主城!

  它不仅是幕府在九州的重要据点,更是幕府大军集结、物资转运的关键枢纽。

  松平信纲溃退后,其残部以及从九州北部、近畿赶来的后续增援部队,必然会在佐贺城重新整顿集结,试图稳住阵脚,并伺机反扑。

  拿下佐贺,不仅能斩断幕府伸向九州西部的利爪,更能极大地震慑那些还在摇摆观望的九州大名!

  大军开拔,旌旗猎猎。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魏渊并未下令急行军。部队的行进速度不快,甚至显得有些“悠闲”。

  他们沿着相对安全的路线,避开可能遭遇的零星幕府据点,稳步推进。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还是如此。

  将士们心中开始泛起嘀咕。

  “大人这是何意?兵贵神速啊!佐贺城得知岛原败讯,必然加紧布防,我们这样慢吞吞的,岂不是给他们更多时间?”

  一名原城的信徒将领忍不住向高山右近抱怨。

  高山右近也眉头微皱,看向郑森。

  郑森虽然也疑惑,但出于对魏渊的绝对信任,只是沉声道:“大人必有深意,我等遵命便是。”

  细川尚兴更是满腹疑窦。

  他熟知九州地理,知道佐贺城坚固,易守难攻。

  以目前这支混合部队的攻坚能力,强攻佐贺几乎不可能。

  魏渊如此缓慢行军,难道是想等敌人主动出击?还是,另有所图?

  面对部下们或疑惑或焦虑的目光,魏渊始终神态自若,嘴角甚至挂着一丝神秘的笑意。

  当被问及行军缓慢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两个字:

  “等人。”

  “等人?”

  众人更加摸不着头脑。等谁?难道还有援军不成?在这九州之地,除了平户和刚解围的岛原,还能从哪里变出援军来?

  行军第三日午后,队伍在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地扎营休整。

  远处,佐贺城巍峨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就在这时,远方地平线上扬起一片烟尘!

  一队人马正快速向这边靠拢!

  人数不多,大约百余人,却护卫着一辆异常显眼的车辆。那车辆并非寻常辎重车,而是一辆经过精心改装、装饰华丽的战车!

  车身通体刷着象征尊贵的朱漆,边缘镶着金边,车轮包裹着厚实的皮革以减轻颠簸。

  车顶竖着一面巨大的、明黄色的旗帜,旗帜在风中猎猎招展,上面绣着一个巨大的、气势磅礴的汉字——“明”!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辆华丽的战车吸引住了。士兵们纷纷起身张望,议论纷纷。

  “来了。”

  魏渊脸上的笑意加深,眼中精光闪烁。

  车队很快抵达营地中央。在众人惊疑不定的注视下,护卫在战车旁的武士恭敬地掀开了覆盖在车身上的厚重、绣着繁复纹章的锦缎帷幕。

  刹那间,营地一片死寂!

  阳光照射下,战车上赫然陈列着三件器物,它们被安放在特制的、铺着明黄绸缎的支架上,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圣而古老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