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今年村中田间里头,不少人家多了需要精心照料的薯蓣。
暂居李雨家的乔大叶,基本每日一早出门,天黑才能回家。
从踏出房门的一刻起,便会被村中某家拉去自家田里,查看自家的新苗长势。
山薯的重要性,对于宋家村村民来说,根本无需多言,谁都想有一个好的收成。
故而乔大爷很快成了村子,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就在一切步入正轨的当口,被抢匪伤到在家躺了多日的宋大田,终于痊愈。
在其受伤的第二日,孙氏便带着三个孩子灰扑扑的回了村子,看见昏迷不醒的男人后,哇呜哇呜嚎了几天。
也不知到底是出于对于丈夫的关心,还是后怕惹来村中族老及众民的审判。
毕竟,那些抢匪,那日来的那么顺当,且造成村中几位巡逻青壮的阵亡,跟他们脱不了干系。
宋大田一躺下,孙氏要回来照料,镇里读书的宋来宝就没了人接送,只能跟学院告假一同回了来。
这些天,见村民都忙的热火朝天,似无暇顾及其他,夫妻俩以为大伙将他们一家都忘了,正打算寻个无人的档口,再回镇里。
结果宋大田刚刚痊愈,宋兴旺便让几个青壮上门,带着他去了祠堂。
宋大田顿时面如死灰,腿肚子直打颤,几乎是被几个青壮半拖半拉带往祠堂。
孙氏吓得魂飞魄散,跟上去哭求,临到祠堂时,被一位族老厉眼瞪了回去,只能瘫坐在地,搂着怀里宋来宝瑟瑟发抖。
祠堂内,死一般的沉寂。
望着上方坐着的几位族老和村长,皆一脸铁青,宋大田吓得腿一软,噗通跪在地上。
“混账东西!”
宋氏五叔公提起拐杖,狠狠敲在宋大田身上。
“我宋氏一族,险因为你,成了整个村的罪人!”
“要不是村中青壮和麦丫头拼死抵抗,咱们村现在就是一片焦土了!”
李氏叔公更是冷言:“为了攀镇里高枝,竟将女儿卖身做妾,祖宗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杏花那丫头才去了多久?尸骨未寒!”
“你们拿着那卖女求来的腌臜钱,不思悔改,反倒变本加厉!”
“竟敢罔顾全村禁令,私自出村!”
宋大田匍匐在地,抖如糠筛:“叔公....我...我错了...”
“我真不知道...不知道那看房的是...”
“到这会了,还想狡辩!?”
五叔公气的仰倒,指着对方痛心疾首:“村里三令五申,不让出村,不让出村!”
“你呢!?”
“那抢匪难道不是因你擅自出村才寻来的山道!?”
“难道不是因为你擅自出村才打的大伙措手不及!?”
“那几个枉死的后生,他们的命,该算在谁的头上?你说!”
族老的连声质问,如同惊雷,将还欲挣扎的宋大田炸的哑口无声,只能匍匐在地,压抑啜泣。
宋兴旺从始至终都冷着一张脸,不曾开口讲话,心中一片冰寒。
他早知道这两口子面上闷不吭声,心里比谁都活泛了。
去年为了一点彩礼银子,狠心把女儿杏花送去镇上那行将就木的老头做妾。
后来没多久杏花莫名其妙没了,两口子又得了一笔丰厚补偿。
从此,这两口子在村里就愈发待不住,眼里只剩镇里的繁华和小儿子所谓的前程。
何曾把宋家村当做根?
何曾在意过乡邻的死活?
眼下他们需要做的,不是听对方哭诉忏悔,而是让其在这一场无妄之灾中,受到该有的惩罚。
如何处置?
送官?
按照律法,勾结匪类,引狼入室,足够砍头了。
但送官就意味着事情闹大,宋家村刚协助官府捉拿抢匪,此事上头虽还未曾出现表彰,但后续定会有所彰表。
将其送官,无疑是等于承认宋家村出了勾结抢匪内奸,说出去,总是不好听的。
而且,说到底,他确实也是无心之失...罪不该死。
不送官,私下处置的话...按照族规,这种背弃宗族、危及全村的罪行,不管他有意无意,都重可沉塘或杖毙!
但...
宋兴旺目光落在瘫软如泥的宋大田身上,又想起当初其父仗义出手救治村中百姓一事...
心下喟叹,终究罪不致死,其蠢甚于其恶。
他与几位族老低声商议片刻,最终,宋兴旺做出决断。
“宋大田,你夫妇二人,贪慕虚荣,罔顾族规,为一己私利,私自出村引狼入室,致使村中多人死伤,罪责重大!”
“念你亦身受重创,险些殒命,且非存心通匪,族中决议,予你一线生机,戴罪立功!”
“罚一,你家中所余卖女所得银钱,尽数罚没,归入村中公中,用于抚恤阵亡青壮家眷,一文不留!”
“罚二,你家中所购牛车,充公!归村中公用!”
“罚三,剥夺你家今后五年内,参与作坊活计分配、红利分成资格!”
“罚四,罚你夫妇二人,未来三年,承担村中最苦最累之劳役,修补道路,清理沟渠,巡夜守更,无分寒暑,不得间断!”
“宋大田,这四条罚则,你可能认?可能受?”
此四罚,不可谓不严厉。
但对于宋大田闯下的大祸而言,又留了一条活路。
宋大田早已吓破了胆,族老与村长商议这些罚则时并未避着他,故而他知,如果自己不认,那么等待自己的,只有一死!
再重的惩罚,在性命之前,都显得无足轻重起来。
宋大田不敢有半点异议,只知拼命磕头:“认!我认罚!”
“谢谢族长村长!”
“谢谢诸位开恩!”
于门槛外边抱着小儿的孙氏,在听得这一系列话后,当场晕厥过去。
她梦想的镇里生活瞬间化为泡影...
消息传出,村民虽仍觉愤慨,但对如此重罚也都无话可说。
而宋家村,也以此事再次严明了规矩,凝聚了人心。
宋小麦得知宋大田的处置后,并未多言。
宗族有宗族的规矩,她尊重这个时代的规则。
她更关注一件事,在宋大田家产冲没后,一家人为了生活,还是放出话去,想卖了房屋,寻另外一地生活。
眼下作坊盖完,正准备给自家起新屋的她,顿时动了心思。
暂居李雨家的乔大叶,基本每日一早出门,天黑才能回家。
从踏出房门的一刻起,便会被村中某家拉去自家田里,查看自家的新苗长势。
山薯的重要性,对于宋家村村民来说,根本无需多言,谁都想有一个好的收成。
故而乔大爷很快成了村子,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就在一切步入正轨的当口,被抢匪伤到在家躺了多日的宋大田,终于痊愈。
在其受伤的第二日,孙氏便带着三个孩子灰扑扑的回了村子,看见昏迷不醒的男人后,哇呜哇呜嚎了几天。
也不知到底是出于对于丈夫的关心,还是后怕惹来村中族老及众民的审判。
毕竟,那些抢匪,那日来的那么顺当,且造成村中几位巡逻青壮的阵亡,跟他们脱不了干系。
宋大田一躺下,孙氏要回来照料,镇里读书的宋来宝就没了人接送,只能跟学院告假一同回了来。
这些天,见村民都忙的热火朝天,似无暇顾及其他,夫妻俩以为大伙将他们一家都忘了,正打算寻个无人的档口,再回镇里。
结果宋大田刚刚痊愈,宋兴旺便让几个青壮上门,带着他去了祠堂。
宋大田顿时面如死灰,腿肚子直打颤,几乎是被几个青壮半拖半拉带往祠堂。
孙氏吓得魂飞魄散,跟上去哭求,临到祠堂时,被一位族老厉眼瞪了回去,只能瘫坐在地,搂着怀里宋来宝瑟瑟发抖。
祠堂内,死一般的沉寂。
望着上方坐着的几位族老和村长,皆一脸铁青,宋大田吓得腿一软,噗通跪在地上。
“混账东西!”
宋氏五叔公提起拐杖,狠狠敲在宋大田身上。
“我宋氏一族,险因为你,成了整个村的罪人!”
“要不是村中青壮和麦丫头拼死抵抗,咱们村现在就是一片焦土了!”
李氏叔公更是冷言:“为了攀镇里高枝,竟将女儿卖身做妾,祖宗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杏花那丫头才去了多久?尸骨未寒!”
“你们拿着那卖女求来的腌臜钱,不思悔改,反倒变本加厉!”
“竟敢罔顾全村禁令,私自出村!”
宋大田匍匐在地,抖如糠筛:“叔公....我...我错了...”
“我真不知道...不知道那看房的是...”
“到这会了,还想狡辩!?”
五叔公气的仰倒,指着对方痛心疾首:“村里三令五申,不让出村,不让出村!”
“你呢!?”
“那抢匪难道不是因你擅自出村才寻来的山道!?”
“难道不是因为你擅自出村才打的大伙措手不及!?”
“那几个枉死的后生,他们的命,该算在谁的头上?你说!”
族老的连声质问,如同惊雷,将还欲挣扎的宋大田炸的哑口无声,只能匍匐在地,压抑啜泣。
宋兴旺从始至终都冷着一张脸,不曾开口讲话,心中一片冰寒。
他早知道这两口子面上闷不吭声,心里比谁都活泛了。
去年为了一点彩礼银子,狠心把女儿杏花送去镇上那行将就木的老头做妾。
后来没多久杏花莫名其妙没了,两口子又得了一笔丰厚补偿。
从此,这两口子在村里就愈发待不住,眼里只剩镇里的繁华和小儿子所谓的前程。
何曾把宋家村当做根?
何曾在意过乡邻的死活?
眼下他们需要做的,不是听对方哭诉忏悔,而是让其在这一场无妄之灾中,受到该有的惩罚。
如何处置?
送官?
按照律法,勾结匪类,引狼入室,足够砍头了。
但送官就意味着事情闹大,宋家村刚协助官府捉拿抢匪,此事上头虽还未曾出现表彰,但后续定会有所彰表。
将其送官,无疑是等于承认宋家村出了勾结抢匪内奸,说出去,总是不好听的。
而且,说到底,他确实也是无心之失...罪不该死。
不送官,私下处置的话...按照族规,这种背弃宗族、危及全村的罪行,不管他有意无意,都重可沉塘或杖毙!
但...
宋兴旺目光落在瘫软如泥的宋大田身上,又想起当初其父仗义出手救治村中百姓一事...
心下喟叹,终究罪不致死,其蠢甚于其恶。
他与几位族老低声商议片刻,最终,宋兴旺做出决断。
“宋大田,你夫妇二人,贪慕虚荣,罔顾族规,为一己私利,私自出村引狼入室,致使村中多人死伤,罪责重大!”
“念你亦身受重创,险些殒命,且非存心通匪,族中决议,予你一线生机,戴罪立功!”
“罚一,你家中所余卖女所得银钱,尽数罚没,归入村中公中,用于抚恤阵亡青壮家眷,一文不留!”
“罚二,你家中所购牛车,充公!归村中公用!”
“罚三,剥夺你家今后五年内,参与作坊活计分配、红利分成资格!”
“罚四,罚你夫妇二人,未来三年,承担村中最苦最累之劳役,修补道路,清理沟渠,巡夜守更,无分寒暑,不得间断!”
“宋大田,这四条罚则,你可能认?可能受?”
此四罚,不可谓不严厉。
但对于宋大田闯下的大祸而言,又留了一条活路。
宋大田早已吓破了胆,族老与村长商议这些罚则时并未避着他,故而他知,如果自己不认,那么等待自己的,只有一死!
再重的惩罚,在性命之前,都显得无足轻重起来。
宋大田不敢有半点异议,只知拼命磕头:“认!我认罚!”
“谢谢族长村长!”
“谢谢诸位开恩!”
于门槛外边抱着小儿的孙氏,在听得这一系列话后,当场晕厥过去。
她梦想的镇里生活瞬间化为泡影...
消息传出,村民虽仍觉愤慨,但对如此重罚也都无话可说。
而宋家村,也以此事再次严明了规矩,凝聚了人心。
宋小麦得知宋大田的处置后,并未多言。
宗族有宗族的规矩,她尊重这个时代的规则。
她更关注一件事,在宋大田家产冲没后,一家人为了生活,还是放出话去,想卖了房屋,寻另外一地生活。
眼下作坊盖完,正准备给自家起新屋的她,顿时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