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空调的普及,齐辉论大势-《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

  此时此刻。

  麦国人的大量工厂,的确都开始转成军工产业。

  即便如此,暂时还是不够用。

  当然这是因为,麦国人在前线太奢侈浪费了。

  现在,他们在诸多岛屿上与鬼子对峙。

  这么说吧,一天晚上,鬼子从山上,扔下一个罐头盒子。

  下一刻,就是机枪、重炮、山炮、手枪,各种扫射。

  而且还不是响几分钟,而是一响一晚上。

  直到麦国人困了,炮火才会停下。

  甚至很多麦国士兵,已经养成了习惯——只有枪炮声中,他们才能睡得着。

  越是安静,反而越是睡不着——因为那意味着,可怕残忍,凶狠毒辣的侏儒们,就会从地下钻出来,用匕首、子弹、炸弹,将他们送进地狱。

  很多鬼子在麦国人士兵眼中,就像小时听的恐怖童话一样,那些可怕的侏儒凶手。

  他们知道,只有在炮火轰鸣中,鬼子才不会冒出来。

  因为冒出来就会被打死。

  许多驻守的麦国士兵,就养成了有动静就大量开火。

  这对后方产能的消耗,可想而知。

  即便是麦国人财大气粗,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里距离麦国本土太遥远了,运费太高。

  于是在一些轻工业产品和普通枪械子弹上面,比如衣服、玩具、子弹、普通枪支,麦国人才转移工厂给龙汉。

  这其实正是另外一个时空中,麦国人经常干的事。

  麦国人并不介意工厂的转移。

  他们虽然工厂发达,但不喜欢工厂。

  因为工厂意味着污染、利润低下、周期长。

  这是几次经济危机让他们觉察出来的。

  工厂投入大,回收成本时间长,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变现困难,很容易破产。

  相反,搞金融、律条、技术、教育、医疗,都属于能快速转型,不需要将资金投入到机械、土地和设备上。

  而现在,随着麦国人士兵驻守时间越来越长,尤其是食品上面,也开始出现了问题。

  当然这不是麦国人缺少食物。

  而是距离太遥远,好吃的食物,难以运输到岛上士兵去。

  麦国人现在开始大量制造午餐肉。

  这玩意对口味刁钻,后勤发达的麦国士兵来说,可不是很好吃的。

  因为淀粉多,高盐、香料多,导致吃起来很容易腻歪。

  当然,这让其他势力的士兵听到后,肯定大骂麦国士兵矫情。

  这样的罐头,即便作为中高层的军官的伙食,都是不差的。

  于是,麦国人就将这样技术转让给了龙汉人。

  而在食物上,龙汉人因为常年的困难,是将食物做出了花样。

  为什么龙汉的美食多?

  那是为了将各种原始味道不好吃,不能吃的东西,做得好吃,能吃。

  就像下水,猪皮,猪尾巴,鼻子等等。

  麦国人向来只吃最好的部分,其他的猪头,下水,猪蹄,都是直接扔掉的。

  而午餐肉,其实就是将这部分蛋白质,给废物利用了。

  而在龙汉这边,一个个食品厂,迅速建立起来。

  他们针对麦国大兵的口味,开始精心设计。

  有的是酸甜的,有的是咸味的,有的是腥气的……

  是的,有很多麦国人吃肉时,也是加很多糖和奶油……

  那种情况,简直让龙汉人不可相信。

  而龙汉食品厂,则开始研究制造各种罐头。

  毕竟向前线运输的物资中,就属各种罐头,最是方便。

  铁皮罐头,严格密封,方便运输,而且容易生产。

  这东西口味可以做到一致。

  于是各种水果罐头、高油高糖味道重的肉罐头、鱼罐头,应有尽有。

  主打一个包含多样。

  麦国人就爱吃这些玩意。

  高甜、高脂肪、高蛋白,对于麦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最爱。

  就这样,许多县里面的小食品厂、小服装厂,纷纷上马。

  齐辉前期建立的一县一厂计划,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为这些小食品厂招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可以从县大厂里挖人。

  这也给大厂制造了竞争压力,让他们必须提高工人待遇,尤其是技术员工的待遇。

  龙汉几千年,麦子熟了五千次,可是技术人员如此受重视,还是第一次。

  以前都是被管的对象,现在也能直腰来说话了。

  各种轻工业厂子,都开始迅速建设起来。

  当然,带来的污染问题很严重。

  齐辉自然早就知道这事。

  他提前就吩咐过,厂子建设可以,但要避免污染对人体的直接影响。

  一开始为了发展,这是没有办法的。

  只能要求他们集中排污,并且进行简单处理。

  必须排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不能直接往河里和湖泊里排。

  尤其是那些化工产品,很容易带来长久影响。

  当然,他话是吩咐下去了。

  下面能执行多少就很难说了。

  因此,在这方面,又需要战魂勇士来执行监督,同时还要带领一批人,一起进行督促。

  现在生意好,厂子是愿意投入一些必要资金,进行污染处理的。

  尤其是那些污染比较大的厂子,让他们集中到海边去干。

  经过必要限度的污染治理后,再排放入海。

  这已经很不错了。

  相比这个时代的许多厂子,龙汉反而在治理污染上,走在了前面。

  很多势力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现在只能进行有限度的控制,等到资源多了之后,才可以进行集中治理。

  就这样,整个龙汉大地,一片繁荣。

  可以说,这片繁荣,完完全全是建立在战争机器开动的基础上。

  麦国人从1880年,到1942年,足足六十年积累的财富,就这样大量地流向龙汉了。

  龙汉所有的工厂产品,只要生产出来的质量基本过关,就可以立刻拿到刀了。

  那句话:“战争到了,钱就到了。”,真是对了。

  麦国人的支付款项,开始是美元,后来是黄金、技术图纸、设备、粮食来抵账。

  齐辉可不想收太多钞票。

  一旦到了手,要么换成黄金,要么就用这些钱来购买麦国人的各种物资——石油、钢铁、工程设备、机电产品、电视机、电冰箱、收音机,甚至空调这种奢侈品。

  20年代就已经有空调。

  齐辉对别的享受不多,但对于空调,可是必需品。

  夏天的时候,没有空调,这人要怎么过?

  现在的户城大户人家,很多是用冰块来消暑。

  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只有少数地方有空调,比如洋行、银行所在、重要仓库。

  而在麦国那边,20年代时,空调就开始广泛应用于特殊场合,如医院和电影院里。

  ……

  这一天。

  已经悄无声息来到了42年6月份,此时的户城已经很热了。

  许多狗都钻进阴凉地,在那里吐着舌头。

  老王茶馆。

  一处硕大的空调,正在喷洒着冷气。

  “这就是空调吗?”

  “这冷气,简直舒服透了,就是拿个皇帝也不换啊!”

  “这得多少钱啊?”

  一群食客和茶客们,享受着冷气,一个个兴奋极了。

  很多路过的人,也纷纷来茶馆里坐着,顺便喝一杯,吃点点心。

  王德发不由高兴地笑了。

  当然如果有人来蹭,时间短点可以,一长,他就示意伙计好话说着,让对方离开。

  现在他的茶馆也变大了,已经改建了两次,现在是上下两层。

  这凉气从楼上传下来。

  冷空气重,让两层楼都凉快。

  当然现在的空调都属于功率很大的工业级空调。

  价格高,电费高。

  也就是最近户城多了好多电厂,电费直接廉价下来,他才舍得购买。

  加上空调这东西的确是好。

  ……

  与此同时。

  户城警备司令部里。

  齐辉正在看着庞大的泰平洋地图上。

  上面标记着一个又一个绿点,一个又一个红点,一个又一个蓝点。

  红点是麦国人,蓝点是鬼子。

  绿点自然是龙汉人。

  现在,泰平洋上,就是三方博弈的局面。

  麦国人竭力想将龙汉人拉下水。

  不客气地说,如果不是齐辉有着800战魂勇士,形成了一个绝对可靠的势力,加上他还有着绝对清醒的头脑,换成任何一个掌权者,都会被麦国人开出的条件吸引,加入到夹击鬼子的战场上。

  麦国人给出的条件,包括归还各种土地,给龙汉人在东南桠洲特殊权益,在海洋上划分,一些岛屿也给龙汉。

  还有麦国人工业技术的转让,高达4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还款时间长达99年,近乎就是白送了。

  另外还有各种贸易协定,同盟协定,总之条件好得不像话。

  不少人,都被这些东西迷惑了。

  “一些人还是太天真,还有着国际事务上的幼稚病,他们以为这些事说了就定了?”齐辉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只要局面一变,这些协定都是可以不履行的,贷款也可以拖延,总之鬼子没了,就轮到麦国人打压龙汉了!”

  “麦国人是不容许泰平洋中出现一个能与他竞争的对手的!”

  这可是地缘竞争的必然。

  不管怎么换,只要龙汉崛起,就必然遭到麦国人的打压。

  因此有鬼子在前面抗着,龙汉才能快速崛起。

  另外一个时空中,龙汉足足用了70年,才发展到中等水平,就这样,还一堆人跑外面,根本不留恋龙汉。

  可想而知,在之前,又有多少人跑掉?

  很多人是没有办法跑,而不是不想跑。

  而现在,在齐辉的治理下,无论是东面,还是北面,南面,都陆续有人嫁到龙汉来吃饭。

  这可是40年代,龙汉周边还是一群穷鬼了。

  龙汉只要稍微发展一下,就很有吸引力。

  实际上,这年头的鬼子日子都不好过,何况其他势力?

  想了想,齐辉将众人召集起来。

  主要是杨文远、周卫国等一些非战魂勇士。

  齐辉需要本地人对当前的一些看法。

  毕竟战魂勇士和他同心同德,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很多思考模式和当地人不同。

  “说说吧,目前的国际局面,我们龙汉下一步,又该做哪些微调。”

  周卫国想了想道:“司令,根据各种情报,鬼子正在与麦国人进行岛上争夺。”

  “鬼子不知为何,大规模停止建造了水面舰艇。”

  “他们开始大量建造潜艇。”

  “但这相当于主动失去了制海权。”

  “这对他们来说,很明显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可以说,现在他们已经很难控制海上运输。”

  “他们现在完全改成了潜艇运输,可是潜艇运输弊端太多,吨位有限,速度慢。”

  齐辉点点头,接着考试一样的问道:“你觉得他们做错了吗?”

  周卫国想了想道:“对于这一点,我认为鬼子做的并没有错。”

  “就像汉斯一样。”

  “汉斯也是因为海上力量不行,就发展了潜艇,集中力量在陆军和空军上。”

  “这至少让汉斯人在陆地有了战胜敌人的机会。”

  “哦,那在你们看来,汉斯人能胜利吗?”齐辉对着众人考试道。

  其他人都沉默。

  唯独杨文远笃定道:“汉斯注定是要失败的。”

  “他没有及时动员占领区的力量。”

  “而且还有过于偏激的各种措施。”

  “根据情报,汉斯对那些占领区的百姓们,非常歧视,非常虐待。”

  “本来很多百姓是支持汉斯来的,结果汉斯竟然用残暴的压榨和掠夺,甚至虐杀来处置他们。”

  “这简直是可笑,汉斯是觉得自己足够强大,要把有生力量推给毛熊吗?”

  齐辉满意地点头。

  其他人也是点点头。

  “是啊,汉斯人远远没有将他们的军事实力给发挥出来,导致他们正陷入一种空有力量发挥不出的状态。”

  “但他们无论如何,还是有战胜毛熊的机会。”

  “而鬼子是没有打败麦国人的机会。”齐辉总结道。

  众人明白了。

  “如果汉斯也学岛国那样子再维持一支庞大的海军,那样最后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得非常凄惨。”

  “现在至少汉斯人能够在陆地上获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只是汉斯的本性就是掠夺和侵略,这让他们难以转化真正的力量,从而失去了唯一胜利的机会。”

  “如果他们能够像我们一样,好好对待当地人,融合当地人的力量,将毛熊几千万人,纳入自己的体系,而不是将他们歧视成野蛮人,那么汉斯人应该就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