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两头通吃,齐辉的精妙布局!-《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

  如今麦国人,学精明了。

  他们一路沿着瓜岛北上。

  他们的舰队和皲队,正在向费率宾挺进。

  他们要反攻费率宾。

  只要占领了大半个费率宾之后,他们就可以一路北上,直到接近鬼子的绝对防御圈。

  到那时,鬼子就不可能继续龟缩在坑道中。

  因为那个时候,靠近鬼子本土的岛屿,对鬼子的威胁就太大了。

  麦国人只要在岛上建立机场,就能有源源不断的飞机,轰炸鬼子本土。

  随即,麦国人为了进攻费率宾,必须首先进攻瓜达岛北面的特鲁克群岛。

  有人会说,那麦国人干嘛不直接进攻鬼子本土附近的岛屿?

  现在从澳洲一路北上,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大海又没有加盖,可以兹由航行。

  这就是缺乏军事常识了。

  补给距离,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鬼子也是有潜艇的,也是有航母和飞机的。

  如果直接进攻鬼子本土附近的岛屿,而将身后的岛屿,继续留给鬼子。

  那当麦国人攻打岛屿时,鬼子的飞机和潜艇, 就会以后面岛屿为出击基地,袭击麦国人的补给线和运输船队。

  那样的话,麦国人坚持不了多久,就只能撤退。

  战争打起来,消耗是非常大的。

  如果维持不住补给线,不能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运送弹药,那前面十几天就会打光弹药。

  有人会说,运输船足够大,可以多携带船只。

  这是个办法,问题还是那样,鬼子可以从麦国人跨过去的岛屿,用飞机袭击麦国人的运输船。

  另外一个时空中,麦国人采取的跨岛战术,是跨过不重要的小岛,将鬼子有出击能力,有机场的岛屿,都要拿下,或者封锁住。

  而特鲁克环礁的鬼子防守方式,同样和瓜达岛类似。

  但是这一次麦国人就学精了。

  他们尝试进攻之后,发现仍然奈何不得坑道,于是在进行大规模轰炸之后,就选择只占据一小片地方。

  飞机一通轰炸,炮兵就跟上,舰炮也跟上。

  就这样,麦国人终于占了一小片地方,继续与坑道中的鬼子对峙。

  但是这一次。

  他们同去的军舰,却是犯了个错误。

  这一次麦国人派来了一群新手开的军舰。

  他们相比老兵,就小心了很多。

  有人会说:“新手不应该胆子大吗?”

  问题是,这些新手,亲眼看着之前几万同伴,被打死打伤。

  尸体和伤兵们,要用十几艘运输船运输。

  那种哀嚎和凄惨,让生活富裕的麦国兵们,不愿意冒险。

  他们更加不想近距离与鬼子作战。

  因此,麦国人的舰炮支援,这一次很不精准。

  他们只要看到疑似鬼子的岸防重炮,就会远远撤退。

  而是让陆战队去将重炮点攻下,他们才肯靠近炮击。

  这简直坑爹。

  本来陆战队就是指望自己的舰炮来提供支援火力。

  结果可好。

  这舰炮反而要他们先打下敌人的火力点,才肯上前支援。

  ……

  就这样,齐辉亲眼看着,整个泰平洋战争,从原本的海上大决战,麦国人与鬼子展开航母、战列舰对决,转变成逐个岛屿登陆,互相消耗作战的战争局面。

  这就像他最初设计的那样,麦国人与鬼子已经长期僵持下来了。

  而且双方开始适应这种战争。

  那就是,定时送人,送物资,送粮食到前线。

  这种战争,即便是打上十年,鬼子也能坚持得住。

  因为现在鬼子有真正的陆上交通线。

  龙汉一处处企业,一处处工矿城市,都随着这条陆上交通线而大大繁荣起来。

  鬼子从东南桠洲掠夺的资源,至少有七成要落在这条交通线周围。

  然而即便是三成,也足够维持鬼子目前的规模。

  有些鬼子将军,觉得七成太多。

  就这还得跪着要,不然的话一点没有。

  就像另外一个时空中那样,鬼子被麦国人彻底掐死了东南桠洲资源输送线路。

  它们不得不在最后关头发动陆地交通线战役。

  虽然打通了,但后方铁路仍然不稳定,等于白打。

  而鬼子现在所需要的给养,自然而然就只能通过大型潜艇,偷偷运输过去。

  而在之前,鬼子已经在大量建造潜艇。

  大中小,一应俱全。

  它们成立了水下运输队。

  而且还采取了汉斯的技术,能够在白天长期潜伏,使用通气管技术。

  利用黑夜掩护,偷偷靠近岛屿。

  而麦国人除非搞来大量军舰,团团围困,否则很难彻底困死。

  而鬼子属于低消耗的兵种。

  只要有炮弹、步枪子弹,机枪子弹,还有部分饭团、野菜罐头……就能坚持下去。

  要知道鬼子都被饿死大量,仍然还能维持住不造反。

  这就很可怕了。

  而鬼子真正想要长久的坚持,那就是要扛。

  当然,在清知会的命令下,鬼子又提前三年进入了本土防卫阶段。

  他们要将整个鬼子山地,都打造成一个大号坑道网络。

  控制了鬼子中枢神经,就是方便。

  大本营向鬼子乡镇村、大中小学,各个协会,都下达动员令。

  “诸位,为了对抗麦国人未来的轰炸。”

  “我们从现在开始,要挖空每一座山,然后在山上储备能用20年的粮食和弹药!”

  “每个人都要学习野外生存,野外作战知识!”

  “我们要进行全民作战,全民训练,国民一致!”

  “要建立良好的防空阵地,重要的工厂,都要转移进山里。”

  齐辉之所以这样干,是因为鬼子必须要学会在山洞里面生存。

  这样才能对付麦国人未来的大规模轰炸。

  齐辉是不会让龙汉人出头,与麦国人正面作战的。

  那如果真要那么干,只有一个下场。

  用手撕书的结果。

  就都没了。

  另外一个时空中,龙汉就没有与麦国人发生大规模作战。

  而齐辉也不会那样干。

  那样干看起来很爽,实际上难度很高。

  毕竟海军的建设是缓慢的。

  除非齐辉再次动用800战魂勇士,每天不间断地具现敢死队员,去炸麦国人。

  但是那样一来,龙汉就能强大吗?

  不能。

  那样只能带来武力上的强大,而不是全面的强大。

  齐辉要的是全面强大。

  是外国美女倒贴给龙汉普通男人的强大。

  就像另外一个时空那样,堂堂的上等人女儿,却也会被一个外国服务生男人勾走。

  背后隐藏的就是龙汉常年的弱势。

  如此一来,即便将来麦国人扔下原子弹,鬼子也不用担心原子弹。

  这玩意儿,对于平原地区的城市很有效,但对于山地的打击效果其实很差的。

  而鬼子只要不被打击到中枢,就不会投降的。

  另外一个时空中,也是被炸到中枢了,才选择了投降。

  即便如此,很多鬼子仍然想兵变,根本就不认输。

  既然如此,齐辉提前给鬼子打好防御。

  让鬼子们大打,长打,天天打,年年打。

  他准备让鬼子打麦国人,打到21世纪。

  有人肯定会说不可能。

  然而这种事情,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

  有的地方一直都在打着仗。

  懂得都懂。

  就这样,在鬼子大本营的命令下,在中枢神经的动员下,再加上最近鬼子的生活有所改善——从半饥荒,过渡到有力气干活了。

  鬼子基本上都能靠劳力干活,来买到米面油,还有一些燃料。

  很多商店又重新开门。

  不过,它们开门的位置有些奇怪。

  很多都是在山中开店。

  很多鬼子小工厂,小作坊,开始从城市里转移到山中。

  鬼子是多山的,7成都是山。

  当然山中交通不便利,在交通运输上的成本很高。

  但这总比一次轰炸过去,半个城没了,要好的多。

  很快,山中一处处集镇,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生成了。

  尤其是原本就住在山中的一些鬼子村子。

  它们莫名其妙地得到了大福利。

  房子、地价大涨。

  这就是风口啊。

  很多鬼子山民,光靠出租房子,就赚满了。

  因为上面提高了配给,鬼子也有了干劲。

  不得不说,鬼子的动员力,还有它们的作战热情的确是很高的。

  要说是全员恶魔,那可能会误伤一些,但说是999成恶魔,绝对有漏的。

  现在这个阶段,只要有东西吃,有配给拿,这些鬼子真的是不怕死。

  男女老少,基本都是如此。

  鬼子是最会看气氛的。

  全体气氛就是这样狂热,就算有人怕死,也只有少数人敢说。

  他们可以说,是最好的兵源。

  难怪后来麦国人又要和鬼子签订各种协议,给予各种扶持,对鬼子松了缰绳。

  就是为了看住龙汉。

  因为鬼子实在是太好用的一把刀。

  而现在这把刀子,却牢牢握在齐辉手里。

  这比另外一个时空中,麦国人握得都紧。

  麦国人只能靠给好处加大棒来让鬼子听话。

  鬼子还会三心二意。

  但齐辉却直接从鬼子内部控制住。

  让鬼子借钱上班。

  经过数十次战役,麦国人再次加大了从龙汉的进口。

  没有办法,现在世界各地的工厂产能,只有龙汉这里最富足了。

  麦国人进口的主要是各种食物、衣物、药品、轻工业品。

  这是很正常的。

  毕竟龙汉距离战场近,运输起来就方便得多。

  光是成本就少一大截。

  比如午餐肉罐头,麦国人直接选择在龙汉建厂,直接从龙汉本地采购原料,进行制作。

  接着就运送到麦国人的军舰上。

  订单是大把大把的。

  几乎每个港口城市,都开设了大大小小的食品厂,服装厂。

  这种轻工业,投产特别快。

  三个月就能进入生产阶段,就能大把赚钱。

  麦国人甚至不远万里运送来小麦,冷冻猪肉……在龙汉这里生产。

  因为这里生产成本低廉,工人工资虽然有保证,但相对麦国人,还是便宜三分之二以上。

  即便如此,也是让龙汉人个个都感到非常幸福。

  以至于很多人要给鬼子磕一个。

  毕竟是鬼子在前面多打一会,这样的话,他们才能有更多的订单。

  这可是真事。

  如此一来,很多龙汉人都希望鬼子能坚持得久一些。

  ……

  一处沙龙里。

  几个作家正在讨论时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就是战争经济学啊。”

  “是啊,难怪当年我们恳求麦国人制止鬼子,指望列强制止鬼子,结果他们无动于衷,原来利益这么大。”

  “是啊,我的金主说他又拿到了一个订单,高达80万美元,而且直接下了7成的定金,这可是7成啊!”

  “没错,以前要账多难啊,年关难过,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好日子。”

  “百姓有了钱,公司也有了钱,厂子到处都是人满为患。”

  “我们书也好卖了,现在已经千字十个大洋了。”

  “厉害啊,伟平兄,我只有三个大洋。”

  “这也不错了,毕竟你写得快,我三天才能四千,你一天就五千。”

  “共同努力吧,这样的好日子,都是司令带来的。”

  “是啊,仅仅五年前,我还是一个人人唾弃的米虫,如今却能养活一大家子了,就我这点能力,也只有靠进了司令这个大米缸,才能吃得饱。”

  很多作家都开始在作品里,主动写齐辉的好话。

  集中在中下层作家。

  是齐辉带来的市面繁荣,让他们也有能力赚到养家糊口的钱。

  放在以往的大户城,只有顶级作家,像张鲁那样层次的,才能赚取到不发愁的钱。

  即便是一些新秀,都会发愁。

  让他们更好的去送死。

  ……

  齐辉如今调控着整个局面。

  要知道鬼子的命,全在他的手下掌握着。

  他是不会让鬼子轻易饿死的。

  轻易饿死那多浪费?

  每一个鬼子,都应该持续消耗麦国人。

  这样的话,龙汉就可以趁机大发其财,过上麦国人的好日子。

  现实正是这样。

  麦国人虽然内心上,非常痛恨齐辉。

  但身体还是很老实的。

  大量向龙汉下各种订单。

  而且订单中,和军事订单相关的越来越多。

  各种轻工业产品订单同样在上涨。

  现在麦国人正在将大量军工产业,转移给龙汉。

  用龙汉来增加自己的TNT,子弹等产能。

  麦国人并不知道,同一家工厂。

  左边是生产给麦国人的军工产品,右边就是生产给鬼子的军工产品。

  齐辉一步到位,提前让龙汉享受到五十年后的舒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