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斜斜地洒在咖啡馆的木地板上,爱旭坐在他常来的角落位置,西装外套随意地搭在椅背上,袖口精致的袖扣在阳光下闪烁着低调的光芒。面前摊开的是最新一期的《金融时报》。自从和莫云谈论资本败北后气急败坏地离开后,他就有空儿就来新华书馆的咖啡馆中查阅有关资本和金融类的书籍和报刊。
作为一家从事外卖配送行业的普通人,二十八岁的爱旭在同龄人中已是佼佼者。他习惯在忙碌的送餐休息间隙来这里小憩,吹吹空调,喝杯咖啡,享受片刻的凉爽和宁静。咖啡馆里播放的爵士乐与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熟悉的背景音。
正当他准备啜饮一口美式咖啡时,余光瞥见邻桌一位陌生女生正在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那本书的装帧古朴,书页边缘已经泛黄,显然有些年头了。最吸引爱旭注意的是书脊上烫金的德文标题——“DasKapital“资本论原文。
爱旭挑了挑眉。他自然知道这本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经济学史上的地位,但是都在看中文译本的书,而这位美女确能看原作,其实很多外文本是被当作一种理论古董,而非实用指南。他忍不住多看了那人几眼。
那是一位约莫三十的女生,穿着简单的浅红色毛衣,面容娇嫩,眼神却异常锐利。好读书时全神贯注,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爱旭犹豫了一下,最终好奇心战胜了矜持。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打扰了,您读的是《资本论》原版?“
女子抬起头,目光从书本移到爱旭脸上,微微一笑:“是的,1867年汉堡第一版的影印本。“
“真难得见到有人读原版,“爱旭放下手中的金融报纸,身体微微前倾,“我是爱旭,很高兴认识您!“
“MOLLY吴茉莉“。“女子简短地自我介绍,合上书本,“你从事金融行业?那您对资本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我经常看到你在这儿看书,而且都是金融类“
爱旭听到这个话题,自信地笑了笑:“是的。资本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我想在这儿繁杂的金融行业中为资本找到最有效率的增值途径。“
吴茉莉的眼睛微微眯起,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本封面:“有趣的视角。在您看来,资本是什么?“
“我也是初学者,以前在学校里没有用心学习,在现实社会中被重重考验了才知道知识的匮乏,“爱旭不假思索地回答,“关于资料的理解比较浅显,从字面意思上讲,资本就是用于投资的货币、资产,是能够创造更多财富的财富。股票、债券、房地产、企业股权...这些都是资本的不同形态。“
吴茉莉点点头,却没有表现出赞同或反对,只是继续问道:“那么,资本从何而来?它的本质是什么?“
爱旭感到一丝不适,这种问题在他MBA的课程中张教授给予的标准答案:“资本积累来源于储蓄和投资,本质上是时间价值的体现。今天的1元钱比明天的1元钱更值钱,因为可以用于投资产生回报。“
吴茉莉轻轻摇头,从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到某一页推到爱旭面前。页面上是一幅复杂的手绘图,展示了从封建土地关系到现代金融体系的演变过程。
“您说的都是表象,感觉有用其实是假、大、空,让大部分的人都难以理解。“吴茉莉的声音平静却有力,“资本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采取了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虚幻形式。“
爱旭皱起眉头:“这听起来像是教科书里的哲学讨论。在实际金融操作中,资本就是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
“让我们做个思想实验,“吴茉莉不急不躁地说,“想象一座无人荒岛上有价值连城的钻石,这些钻石是资本吗?“
“当然,它们有市场价值...“
“没有人类社会,没有交易关系,钻石只是漂亮的石头,“吴茉莉打断道,“资本之所以为资本,正因为它嵌入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一个封建领主积累的财富不是资本,因为它缺乏现代资本的运动逻辑——不断自我增殖。“
爱旭感到一阵烦躁,他习惯于在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眼前这个人的话语却像一把小刀,正在剥开他习以为常的概念外壳。
“就算如您所说,“爱旭调整了一下领带,“这种哲学讨论对实际金融操作有什么意义?华尔街不会因为您对资本本质的思考而改变游戏规则。“
吴茉莉笑了,那笑容让爱旭莫名感到自己像个不懂事的孩子:“理解资本的本质,才能预见它的运动规律。2008年金融危机前,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资本自我增殖的神话中,却忘了资本关系内在的矛盾性。“
咖啡馆的灯光忽然变得刺眼,爱旭发现自己手心微微出汗。
“您是说...“爱旭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来,在称呼前加了敬语,“我们对资本的理解太过肤浅?“
吴茉莉合上笔记本,目光变得深邃:“资本将一切社会关系都转化为冰冷的计算。友情、爱情、甚至亲情,在资本逻辑下都可能被异化为交易关系。您在工作中,可曾见过为了利益反目成仇的合伙人?为了股价牺牲员工的企业?“
爱旭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那位因压力过大而突发心脏病的老操盘手;被他亲手“优化“掉的整个部门员工;还有那些收购的那家家族企业,创始人含泪签字的场景...
“这是商业世界的常态,“爱旭辩解道,但声音已不如先前坚定,“资源必须流向最有效率的地方。“
“效率由谁定义?“吴茉莉反问,“当一家制药公司因为某种药利润不高而停止生产,导致患者死亡,这是效率还是谋杀?当金融投机比实体生产获利更丰,资本自然会流向前者,但这真的创造了价值吗?“
爱旭感到一阵眩晕,他从未以这种角度思考过未来。在金融模型里,一切都是数字和概率,人的因素被简化成“劳动力成本“或“消费者需求“。
“我还是有些不明白,“爱旭放下咖啡杯,瓷器碰撞的声音异常清脆,“您能否详细告知?“
吴茉莉的表情缓和下来:“不是我想说明什么,而是资本本身向我们展示的真相。资本不是中性的工具,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重塑了人性本身。你刚才说资本是'经济的血液',但血液只循环不增殖,而资本必须增殖,否则就会'死亡'。这种增殖的强制逻辑,才是理解现代社会矛盾的关键。“
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咖啡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爱旭发现自己的金融时报不知何时已经被推到一边,而他的目光无法从莫云那本《资本论》上移开。
“我之前从未这样思考过,“爱旭终于承认,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谦卑,“在商学院,我们学习如何管理资本,却从不追问资本是什么。“
吴茉莉点点头:“大多数人止步于表象。就像鱼不会思考水的本质,我们也很少思考塑造我们生活的资本关系。你能提出这些问题,已经比多数金融从业者走得更远了。还有就是,学校课程只是一个引导,具备的学习还是要靠个人去悟,祝你好运!“
”谢谢!能否请您吃顿晚饭吗?“爱旭诚挚的邀请道。
”不了,谢谢!晚上还有事情,以后常见面的。“吴茉莉笑着婉拒。
作为一家从事外卖配送行业的普通人,二十八岁的爱旭在同龄人中已是佼佼者。他习惯在忙碌的送餐休息间隙来这里小憩,吹吹空调,喝杯咖啡,享受片刻的凉爽和宁静。咖啡馆里播放的爵士乐与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熟悉的背景音。
正当他准备啜饮一口美式咖啡时,余光瞥见邻桌一位陌生女生正在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那本书的装帧古朴,书页边缘已经泛黄,显然有些年头了。最吸引爱旭注意的是书脊上烫金的德文标题——“DasKapital“资本论原文。
爱旭挑了挑眉。他自然知道这本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经济学史上的地位,但是都在看中文译本的书,而这位美女确能看原作,其实很多外文本是被当作一种理论古董,而非实用指南。他忍不住多看了那人几眼。
那是一位约莫三十的女生,穿着简单的浅红色毛衣,面容娇嫩,眼神却异常锐利。好读书时全神贯注,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爱旭犹豫了一下,最终好奇心战胜了矜持。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打扰了,您读的是《资本论》原版?“
女子抬起头,目光从书本移到爱旭脸上,微微一笑:“是的,1867年汉堡第一版的影印本。“
“真难得见到有人读原版,“爱旭放下手中的金融报纸,身体微微前倾,“我是爱旭,很高兴认识您!“
“MOLLY吴茉莉“。“女子简短地自我介绍,合上书本,“你从事金融行业?那您对资本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我经常看到你在这儿看书,而且都是金融类“
爱旭听到这个话题,自信地笑了笑:“是的。资本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我想在这儿繁杂的金融行业中为资本找到最有效率的增值途径。“
吴茉莉的眼睛微微眯起,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本封面:“有趣的视角。在您看来,资本是什么?“
“我也是初学者,以前在学校里没有用心学习,在现实社会中被重重考验了才知道知识的匮乏,“爱旭不假思索地回答,“关于资料的理解比较浅显,从字面意思上讲,资本就是用于投资的货币、资产,是能够创造更多财富的财富。股票、债券、房地产、企业股权...这些都是资本的不同形态。“
吴茉莉点点头,却没有表现出赞同或反对,只是继续问道:“那么,资本从何而来?它的本质是什么?“
爱旭感到一丝不适,这种问题在他MBA的课程中张教授给予的标准答案:“资本积累来源于储蓄和投资,本质上是时间价值的体现。今天的1元钱比明天的1元钱更值钱,因为可以用于投资产生回报。“
吴茉莉轻轻摇头,从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到某一页推到爱旭面前。页面上是一幅复杂的手绘图,展示了从封建土地关系到现代金融体系的演变过程。
“您说的都是表象,感觉有用其实是假、大、空,让大部分的人都难以理解。“吴茉莉的声音平静却有力,“资本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采取了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虚幻形式。“
爱旭皱起眉头:“这听起来像是教科书里的哲学讨论。在实际金融操作中,资本就是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
“让我们做个思想实验,“吴茉莉不急不躁地说,“想象一座无人荒岛上有价值连城的钻石,这些钻石是资本吗?“
“当然,它们有市场价值...“
“没有人类社会,没有交易关系,钻石只是漂亮的石头,“吴茉莉打断道,“资本之所以为资本,正因为它嵌入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一个封建领主积累的财富不是资本,因为它缺乏现代资本的运动逻辑——不断自我增殖。“
爱旭感到一阵烦躁,他习惯于在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眼前这个人的话语却像一把小刀,正在剥开他习以为常的概念外壳。
“就算如您所说,“爱旭调整了一下领带,“这种哲学讨论对实际金融操作有什么意义?华尔街不会因为您对资本本质的思考而改变游戏规则。“
吴茉莉笑了,那笑容让爱旭莫名感到自己像个不懂事的孩子:“理解资本的本质,才能预见它的运动规律。2008年金融危机前,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资本自我增殖的神话中,却忘了资本关系内在的矛盾性。“
咖啡馆的灯光忽然变得刺眼,爱旭发现自己手心微微出汗。
“您是说...“爱旭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来,在称呼前加了敬语,“我们对资本的理解太过肤浅?“
吴茉莉合上笔记本,目光变得深邃:“资本将一切社会关系都转化为冰冷的计算。友情、爱情、甚至亲情,在资本逻辑下都可能被异化为交易关系。您在工作中,可曾见过为了利益反目成仇的合伙人?为了股价牺牲员工的企业?“
爱旭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那位因压力过大而突发心脏病的老操盘手;被他亲手“优化“掉的整个部门员工;还有那些收购的那家家族企业,创始人含泪签字的场景...
“这是商业世界的常态,“爱旭辩解道,但声音已不如先前坚定,“资源必须流向最有效率的地方。“
“效率由谁定义?“吴茉莉反问,“当一家制药公司因为某种药利润不高而停止生产,导致患者死亡,这是效率还是谋杀?当金融投机比实体生产获利更丰,资本自然会流向前者,但这真的创造了价值吗?“
爱旭感到一阵眩晕,他从未以这种角度思考过未来。在金融模型里,一切都是数字和概率,人的因素被简化成“劳动力成本“或“消费者需求“。
“我还是有些不明白,“爱旭放下咖啡杯,瓷器碰撞的声音异常清脆,“您能否详细告知?“
吴茉莉的表情缓和下来:“不是我想说明什么,而是资本本身向我们展示的真相。资本不是中性的工具,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重塑了人性本身。你刚才说资本是'经济的血液',但血液只循环不增殖,而资本必须增殖,否则就会'死亡'。这种增殖的强制逻辑,才是理解现代社会矛盾的关键。“
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咖啡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爱旭发现自己的金融时报不知何时已经被推到一边,而他的目光无法从莫云那本《资本论》上移开。
“我之前从未这样思考过,“爱旭终于承认,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谦卑,“在商学院,我们学习如何管理资本,却从不追问资本是什么。“
吴茉莉点点头:“大多数人止步于表象。就像鱼不会思考水的本质,我们也很少思考塑造我们生活的资本关系。你能提出这些问题,已经比多数金融从业者走得更远了。还有就是,学校课程只是一个引导,具备的学习还是要靠个人去悟,祝你好运!“
”谢谢!能否请您吃顿晚饭吗?“爱旭诚挚的邀请道。
”不了,谢谢!晚上还有事情,以后常见面的。“吴茉莉笑着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