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向秦峰和茵茵。
“今晚你们还是出去住吧,干休所条件有限。”
“对对对。”
老爷子突然正经起来。
“附近有家不错的宾馆,我让司机送你们过去。”
离开时,老爷子一直把两人送到楼下,再三叮嘱明天一定要来吃早饭。”
我让食堂准备豆浆油条。”
老爷子神秘地说。
“特供的,外面吃不到。”
走在干休所的林荫道上,秦峰长舒一口气。
“过关了?”
茵茵挽着他的胳膊,笑道。
“何止过关,爷爷都叫你孙女婿了!”
“《西海情歌》立大功。”
秦峰得意地说。
“我就知道刀郎的歌能通杀老中青三代。”
“不过你那些钓鱼知识是怎么回事?”
茵茵好奇地问。
“我看你和爷爷聊得热火朝天的。”
秦峰神秘一笑。
“我可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上网查资料,看视频,还特意去请教了钓鱼论坛的大神。”他顿了顿。
“不过你爷爷是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我是坑钓的。”
茵茵忍俊不禁。
“奶奶也看出来了,但她觉得你肯这么费心讨好爷爷,反而加分。”
“奶奶太精明了。”
秦峰摇头感叹。
“不愧是干过地下工作的。”
“对了。”
茵茵突然想起什么。
“爷爷说的那个优秀老干部是什么?很重要吗?”
秦峰回忆了一下。
“好像是总后勤部评的一个奖项吧?我看爷爷挺在意的…..…”
“嗨,就是老干部们之间的面子工程。”
茵茵不以为意。
“没什么实际好处,但他们那代人特别看重这些荣誉。”
秦峰若有所思。
“就像我们行业的金曲奖?”
“差不多吧。”
茵茵笑道。
“不过对爷爷来说,可能比金曲奖还重要。”
两人走出干休所大门,夜色已深。
“说起来。”
秦峰突然冒出一句。
“要是搁在看成分的年代,咱俩还挺般配。”
茵茵一愣。
“怎么说?”
“我是贫下中农出身,你是军人子弟。”
秦峰掰着手指数。
“都属于红五类,政审肯定过。”
茵茵”噗嗤”笑出声。
“得了吧,按你那资本家的做派,早被当成走资派枪毙了!”
“我哪像资本家了?”
秦峰不服。
“还不像?”
茵茵掰着手指学他的样子。
“炒作歌曲,营销专辑,哄抬物价….典型的投机倒把!”
秦峰作势要挠她痒痒。
“好啊,敢污蔑革命群众!”
两人笑闹着走向不远处的宾馆,冬夜的寒气似乎也被这笑声驱散了不少。
2006年的京城。
大年三十的早晨,秦峰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里挂满的红灯笼,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霜。“儿子,快过来帮忙贴春联!”
秦母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秦峰转身走进屋内,发现秦父正踩在凳子上,笨拙地试图把横批贴在门框上。婶子站在一旁指挥。。“左边高点,再高点!”
“爸,我来吧。”
秦峰接过父亲手中的春联,轻松地贴了上去。
“还是年轻人身手灵活。”
秦父拍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
“你堂弟小波说中午过来,还带了他女朋友。”
秦母一边擦着茶几一边插话。
“小波现在出息了,两套房子呢!跟着那个郑总做软件开发,听说年终奖拿了六位数。”
“妈,您就别羡慕了,您儿子也不差啊。”
秦峰笑着把福字倒贴在门上。
“那是!”
婶子骄傲地说。
“咱们老姚家现在都出息了。你老叔现在管着演出公司一个部门,手下十几号人呢!”
正说着,门铃响了。
秦峰打开门,姚小波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个文静的姑娘。
“哥,新年好!”
姚小波咧嘴一笑。
“这是我女朋友小雅。”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进了屋,客厅很快被欢声笑语填满。
秦峰看着这一幕,心里暖融融的。
三年前,他带着堂弟和老叔创业时,谁能想到会有今天的光景?
午饭时,秦父开了瓶茅台,给每个人都倒了一小杯。
“来,咱们老姚家今年双喜临门!”
他举起酒杯。
“小波买房定亲,老姚升职加薪,最重要的是!”
他看向儿子。
“秦峰的公司越做越大!”
“干杯!”
众人碰杯,其乐融融。
姚小波喝了一口酒,脸色微红。
“哥,郑总说想见见你,他对咱们的社区产品很感兴趣。”
秦峰夹了块鱼肉。
“年后再说吧,现在先好好过年。”
下午,女人们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央视正在重播前一天的春晚集锦。
“这《吉祥三宝》挺有意思。”
老叔指着电视说。
秦峰盯着屏幕,记忆有些模糊。
“今年春晚我就记得这个,还有《说事儿》和《俏夕阳》。”
“《俏夕阳》?”
秦父转过头。
“就是那个老太太跳舞的节目?”
“嗯,借鉴了皮影戏的动作。”
秦峰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茵茵爷爷的干休所不是要参加市里老干部晚会吗?差点把这个推荐给他们。”姚小波好奇地问。
“那为什么没推荐?”
“他们已经排了《西海情歌》合唱,老爷子信心满满,说肯定能拿奖。”
秦峰笑着摇头。
“随他高兴吧。”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看春晚直播。
饺子热气腾腾,电视里歌舞升平。
“这比去年强多了!”
婶子评价道。
秦母点头。
“去年那个《千手观音》是不错,但其他节目都记不住。”
秦峰默默吃着饺子,心想自己对春晚的记忆一年比一年模糊。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小时候盼着过年,现在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
大年初一,秦峰带着父母去拜年。
京城的街道上张灯结彩,行人稀少,大多数店铺都关门了。
“京城过年就是冷清。”
秦母裹紧围巾。
“还是老家热闹,街上都是人。”
秦父笑道。
“你儿子现在是大老板了,得习惯大城市的生活。”
秦峰没说话,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吴军发来的短信。
“社区炸锅了,韩寒和白烨干起来了。”
秦峰回复道。
“知道了,明天我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秦峰一家像往常一样走亲访友,送礼吃饭。
直到初五,他才抽出时间登录社区后台。
屏幕上,一篇题为《80后作家。商业包装下的文化泡沫》的文章被顶在首页,作者是着名文学评论家白烨。
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最热门的回复来自韩寒本人。
“文坛算个屁,谁也别装逼。”
短短八个字,点赞数已经突破十万。
秦峰往下翻了翻,发现这场争论已经演变成两派大战。
一边是传统文学界的支持者,一边是韩寒的粉丝和80后作家群体。
他拨通了吴军的电话。
“现在什么情况?”。
“疯了,完全疯了!”
吴军的声音透着兴奋。
“访问量暴涨三倍,服务器差点撑不住。韩寒那篇回复发出来十分钟,就有五万转发!”
秦峰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
“其他媒体呢?”
“全都跟进报道了!咱们社区现在成了主战场,新浪、搜狐都在引用我们的内容。”
“保持中立。”
秦峰冷静地说。
“不要站队,不要删帖,除非有人身攻击。”
“可是…”
吴军犹豫道。
“白烨那边托人带话,希望我们控制一下韩寒粉丝的言论。”
秦峰轻笑一声。
“告诉他,这是自由讨论的平台。文学界的争论和电影、音乐一样,都是主流与非主流的矛盾,天生的。”挂断电话,秦峰打开电脑,仔细阅读了白烨的原文和韩寒的回复。
他不得不承认,韩寒的犀利文笔和几百万粉丝的影响力,确实让这场争论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三天,秦峰约了吴军在公司见面。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办公楼里空荡荡的,只有技术部门有几个值班的员工。
“数据我看了。”
秦峰递给吴军一杯咖啡。
“这场争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流量,但也可能引火烧身。”
吴军说道。
“你的意思是?”
“两件事。”
秦峰竖起手指。
“第一,加快麦麦的开发进度,趁着这波热度推出新功能;第二,准备一份声明,强调平台中立性。”吴军点头。
“明白。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
“韩寒的账号是全站第二大V,仅次于徐静蕾。如果我们不表态,会不会….”
“会不会得罪他?”
秦峰笑了笑。
“放心,韩寒不是那种人。
他更欣赏坚持原则的平台。”
正说着,秦峰的手机响了。是郑南岭打来的。
“秦总,新年好啊!”
郑南岭爽朗的声音传来。
“听说你们社区最近很热闹啊!”
“郑总新年好。”
秦峰客气地回应。
“都是用户自发讨论,我们只是提供平台。”
“哈哈,谦虚了!”
郑南岭笑道。
“对了,上次小波跟你提过的事,考虑得怎么样?我们公司想投资你们的社交产品。”
秦峰看了吴军一眼。
“这事咱们年后详谈吧,现在还在假期呢。”
挂断电话,吴军好奇地问。
“郑南岭?他看上我们什么了?”
“流量,用户,未来。”
秦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
“今晚你们还是出去住吧,干休所条件有限。”
“对对对。”
老爷子突然正经起来。
“附近有家不错的宾馆,我让司机送你们过去。”
离开时,老爷子一直把两人送到楼下,再三叮嘱明天一定要来吃早饭。”
我让食堂准备豆浆油条。”
老爷子神秘地说。
“特供的,外面吃不到。”
走在干休所的林荫道上,秦峰长舒一口气。
“过关了?”
茵茵挽着他的胳膊,笑道。
“何止过关,爷爷都叫你孙女婿了!”
“《西海情歌》立大功。”
秦峰得意地说。
“我就知道刀郎的歌能通杀老中青三代。”
“不过你那些钓鱼知识是怎么回事?”
茵茵好奇地问。
“我看你和爷爷聊得热火朝天的。”
秦峰神秘一笑。
“我可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上网查资料,看视频,还特意去请教了钓鱼论坛的大神。”他顿了顿。
“不过你爷爷是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我是坑钓的。”
茵茵忍俊不禁。
“奶奶也看出来了,但她觉得你肯这么费心讨好爷爷,反而加分。”
“奶奶太精明了。”
秦峰摇头感叹。
“不愧是干过地下工作的。”
“对了。”
茵茵突然想起什么。
“爷爷说的那个优秀老干部是什么?很重要吗?”
秦峰回忆了一下。
“好像是总后勤部评的一个奖项吧?我看爷爷挺在意的…..…”
“嗨,就是老干部们之间的面子工程。”
茵茵不以为意。
“没什么实际好处,但他们那代人特别看重这些荣誉。”
秦峰若有所思。
“就像我们行业的金曲奖?”
“差不多吧。”
茵茵笑道。
“不过对爷爷来说,可能比金曲奖还重要。”
两人走出干休所大门,夜色已深。
“说起来。”
秦峰突然冒出一句。
“要是搁在看成分的年代,咱俩还挺般配。”
茵茵一愣。
“怎么说?”
“我是贫下中农出身,你是军人子弟。”
秦峰掰着手指数。
“都属于红五类,政审肯定过。”
茵茵”噗嗤”笑出声。
“得了吧,按你那资本家的做派,早被当成走资派枪毙了!”
“我哪像资本家了?”
秦峰不服。
“还不像?”
茵茵掰着手指学他的样子。
“炒作歌曲,营销专辑,哄抬物价….典型的投机倒把!”
秦峰作势要挠她痒痒。
“好啊,敢污蔑革命群众!”
两人笑闹着走向不远处的宾馆,冬夜的寒气似乎也被这笑声驱散了不少。
2006年的京城。
大年三十的早晨,秦峰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里挂满的红灯笼,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霜。“儿子,快过来帮忙贴春联!”
秦母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秦峰转身走进屋内,发现秦父正踩在凳子上,笨拙地试图把横批贴在门框上。婶子站在一旁指挥。。“左边高点,再高点!”
“爸,我来吧。”
秦峰接过父亲手中的春联,轻松地贴了上去。
“还是年轻人身手灵活。”
秦父拍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
“你堂弟小波说中午过来,还带了他女朋友。”
秦母一边擦着茶几一边插话。
“小波现在出息了,两套房子呢!跟着那个郑总做软件开发,听说年终奖拿了六位数。”
“妈,您就别羡慕了,您儿子也不差啊。”
秦峰笑着把福字倒贴在门上。
“那是!”
婶子骄傲地说。
“咱们老姚家现在都出息了。你老叔现在管着演出公司一个部门,手下十几号人呢!”
正说着,门铃响了。
秦峰打开门,姚小波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个文静的姑娘。
“哥,新年好!”
姚小波咧嘴一笑。
“这是我女朋友小雅。”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进了屋,客厅很快被欢声笑语填满。
秦峰看着这一幕,心里暖融融的。
三年前,他带着堂弟和老叔创业时,谁能想到会有今天的光景?
午饭时,秦父开了瓶茅台,给每个人都倒了一小杯。
“来,咱们老姚家今年双喜临门!”
他举起酒杯。
“小波买房定亲,老姚升职加薪,最重要的是!”
他看向儿子。
“秦峰的公司越做越大!”
“干杯!”
众人碰杯,其乐融融。
姚小波喝了一口酒,脸色微红。
“哥,郑总说想见见你,他对咱们的社区产品很感兴趣。”
秦峰夹了块鱼肉。
“年后再说吧,现在先好好过年。”
下午,女人们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央视正在重播前一天的春晚集锦。
“这《吉祥三宝》挺有意思。”
老叔指着电视说。
秦峰盯着屏幕,记忆有些模糊。
“今年春晚我就记得这个,还有《说事儿》和《俏夕阳》。”
“《俏夕阳》?”
秦父转过头。
“就是那个老太太跳舞的节目?”
“嗯,借鉴了皮影戏的动作。”
秦峰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茵茵爷爷的干休所不是要参加市里老干部晚会吗?差点把这个推荐给他们。”姚小波好奇地问。
“那为什么没推荐?”
“他们已经排了《西海情歌》合唱,老爷子信心满满,说肯定能拿奖。”
秦峰笑着摇头。
“随他高兴吧。”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看春晚直播。
饺子热气腾腾,电视里歌舞升平。
“这比去年强多了!”
婶子评价道。
秦母点头。
“去年那个《千手观音》是不错,但其他节目都记不住。”
秦峰默默吃着饺子,心想自己对春晚的记忆一年比一年模糊。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小时候盼着过年,现在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
大年初一,秦峰带着父母去拜年。
京城的街道上张灯结彩,行人稀少,大多数店铺都关门了。
“京城过年就是冷清。”
秦母裹紧围巾。
“还是老家热闹,街上都是人。”
秦父笑道。
“你儿子现在是大老板了,得习惯大城市的生活。”
秦峰没说话,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吴军发来的短信。
“社区炸锅了,韩寒和白烨干起来了。”
秦峰回复道。
“知道了,明天我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秦峰一家像往常一样走亲访友,送礼吃饭。
直到初五,他才抽出时间登录社区后台。
屏幕上,一篇题为《80后作家。商业包装下的文化泡沫》的文章被顶在首页,作者是着名文学评论家白烨。
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最热门的回复来自韩寒本人。
“文坛算个屁,谁也别装逼。”
短短八个字,点赞数已经突破十万。
秦峰往下翻了翻,发现这场争论已经演变成两派大战。
一边是传统文学界的支持者,一边是韩寒的粉丝和80后作家群体。
他拨通了吴军的电话。
“现在什么情况?”。
“疯了,完全疯了!”
吴军的声音透着兴奋。
“访问量暴涨三倍,服务器差点撑不住。韩寒那篇回复发出来十分钟,就有五万转发!”
秦峰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
“其他媒体呢?”
“全都跟进报道了!咱们社区现在成了主战场,新浪、搜狐都在引用我们的内容。”
“保持中立。”
秦峰冷静地说。
“不要站队,不要删帖,除非有人身攻击。”
“可是…”
吴军犹豫道。
“白烨那边托人带话,希望我们控制一下韩寒粉丝的言论。”
秦峰轻笑一声。
“告诉他,这是自由讨论的平台。文学界的争论和电影、音乐一样,都是主流与非主流的矛盾,天生的。”挂断电话,秦峰打开电脑,仔细阅读了白烨的原文和韩寒的回复。
他不得不承认,韩寒的犀利文笔和几百万粉丝的影响力,确实让这场争论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三天,秦峰约了吴军在公司见面。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办公楼里空荡荡的,只有技术部门有几个值班的员工。
“数据我看了。”
秦峰递给吴军一杯咖啡。
“这场争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流量,但也可能引火烧身。”
吴军说道。
“你的意思是?”
“两件事。”
秦峰竖起手指。
“第一,加快麦麦的开发进度,趁着这波热度推出新功能;第二,准备一份声明,强调平台中立性。”吴军点头。
“明白。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
“韩寒的账号是全站第二大V,仅次于徐静蕾。如果我们不表态,会不会….”
“会不会得罪他?”
秦峰笑了笑。
“放心,韩寒不是那种人。
他更欣赏坚持原则的平台。”
正说着,秦峰的手机响了。是郑南岭打来的。
“秦总,新年好啊!”
郑南岭爽朗的声音传来。
“听说你们社区最近很热闹啊!”
“郑总新年好。”
秦峰客气地回应。
“都是用户自发讨论,我们只是提供平台。”
“哈哈,谦虚了!”
郑南岭笑道。
“对了,上次小波跟你提过的事,考虑得怎么样?我们公司想投资你们的社交产品。”
秦峰看了吴军一眼。
“这事咱们年后详谈吧,现在还在假期呢。”
挂断电话,吴军好奇地问。
“郑南岭?他看上我们什么了?”
“流量,用户,未来。”
秦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