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用这么长的竿?”
秦峰不好意思地挠头。
“当时不懂嘛,就觉得越长越好。”
“长了,但皮实。
“老爷子评价道。
“能钓大鱼。”
见话题打开,秦峰松了口气。
“我现在用的是4.5米的37调鱼竿,感觉顺手多了。”
“37调?”
老爷子皱眉。
“什么意思?”
“就是鱼竿的硬度分类。”
秦峰解释道。
“19调最硬,55调最软,37调适中。”
老爷子不屑地摆摆手。
“我们那会儿钓鱼,全凭手感,哪来这么多科学标准。”
“现在都讲究这些了。”
秦峰笑着说。
“什么调性啊,材质啊,碳纤维含量啊….”
“花里胡哨。”
老爷子打断他。
“鱼在乎你用什么竿?鱼只在乎饵香不香!你平时去哪儿钓?”
“大兴那边有个垂钓园。”
秦峰答道。
“环境不错,鱼也多。”
老爷子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垂钓园?坑里钓鱼?”
他上下打量秦峰,眼神中的轻视毫不掩饰。
“在坑里钓鱼的人,跟我讨论什么竿?”
秦峰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和茵茵的笑声。
“爷爷,其实我….”
老爷子抬手制止他。
“你知道我年轻时怎么钓鱼吗?”
不等秦峰回答,他自顾自地说下去。
“1943年,我在太行山区打游击。冬天没粮食,就去冰上凿洞钓鱼。竿?哪有竿!树枝绑根线,针烧红了弯成钩,挖蚯蚓当饵。”
秦峰肃然起敬。
“那才是真本事。”
“现在的人。”
老爷子冷笑一声。
“花几千块买装备,去鱼塘里钓人家养的鱼,也好意思叫钓鱼?”
秦峰额头渗出细汗,绞尽脑汁想如何挽回局面。
厨房里,茵茵一边摘着芹菜叶子,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客厅里的动静。
刚开始还能听到爷爷那带着山东口音的严肃问话,渐渐地,谈话声变得热烈起来,偶尔还夹杂着爷爷难得的大笑。
“奇怪…”
茵茵小声嘀咕,忍不住扒着门框探头往外看。
客厅里,老爷子正拍着大腿,指着茶几上秦峰用手机展示的什么图片,两人脑袋凑得极近,活像一对忘年交。这场景与她预想的剑拔弩弩完全不同。
“看什么呢?”
奶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得茵茵一哆嗦。
“没、没什么…”
茵茵缩回脑袋,继续摘菜,忍不住问道。
“奶奶,您觉得秦峰怎么样?”
奶奶麻利地切着姜丝,头也不抬。
“挺好的孩子。”
茵茵手中的芹菜梗折断。
“就这?您不是一向眼光毒辣吗?当年我表哥带女朋友回来,您一眼就看出那姑娘图他家北京户口。”
“那是。
老太太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你奶奶我虽然没杀过鬼子,但干过地下工作,什么人没见过?”
她压低声音。
“这小秦啊,眼神正,心思细,关键是肯费心哄你爷爷那个倔老头。”
茵茵惊讶地张大嘴。
“您看出来了?他那些钓鱼知识都是临时恶补的!家里鱼竿摆了一柜子,今天在爷爷面前装新手呢!”
“早看出来了。”
老太太嗤笑一声,往锅里倒了勺油。
“但人家愿意演这出戏,就说明在乎你。你爷爷那脾气,多少小伙子被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油锅”滋啦”一声响,葱姜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茵茵眼眶有些发热,赶紧低头继续摘菜。
“再说了。”
老太太把鱼滑入锅中,动作娴熟得像在表演。
“长得精神,懂礼貌,还会来事儿。你爸当年第一次来家里,紧张得把你爷爷珍藏的茅台当水喝了半瓶!”
茵茵”噗嗤”笑出声。
“真的假的?爸从来没说过!”
“那会儿你爷爷脸都绿了。”
老太太翻炒着鱼,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不过后来发现这傻小子酒量惊人,反倒看对眼了。”
客厅里又传来一阵大笑,茵茵好奇地问。
“他们现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管他呢。”
老太太往锅里淋了勺料酒。
“你爷爷开心就好。去,把那个青椒给我递过来。”
茵茵递过青椒,看着奶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奶奶,秦峰说他也经常做饭,特别擅长红烧鱼。”
“哦?”
奶奶挑眉。
“那待会儿让他点评点评我的手艺。”
半小时后,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了桌。
红烧鱼色泽红亮,青椒土豆丝根根分明,芹菜炒香干绿白相间,还有一盆奶白色的鲫鱼豆腐汤,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
“来来来,趁热吃。”
奶奶热情地招呼着,特意把那盘红烧鱼转到秦峰面前。
“小秦啊,尝尝奶奶的手艺。”
秦峰恭敬地夹了一块鱼腹肉,细细品尝后眼睛一亮。
“火候绝了!外酥里嫩,酱香浓郁却不掩鱼的本味。奶奶,您这糖色炒得真到位。”
奶奶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你还懂炒糖色?”
“略懂一二。”
秦峰谦虚地说。
“我做红烧鱼喜欢先用冰糖炒糖色,等变成琥珀色再下鱼,这样颜色漂亮还不苦。”
“冰糖?”
奶奶来了兴趣。
“我们那会儿都用白糖。”
“其实红糖效果更好。”
秦峰不知不觉进入了专业状态。
“不过得掌握好火候,不然容易发苦。”
老爷子轻咳一声,明显对话题被带偏表示不满。
秦峰立刻会意,话锋一转。
“不过比起奶奶的手艺,我还差得远。这鱼肉质紧实,是现杀的吧?”
“那当然。”
老爷子终于找到插话机会。
“早上我亲自去市场挑的,活蹦乱跳的鲤鱼。”
“难怪。”
秦峰又夹了一块。
“这鲜甜味,养殖的根本比不了。爷爷您眼光真毒。”
老爷子得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
“那可不?我钓鱼多少年了,什么鱼新鲜一眼就看得出来。”
老太太不停地给秦峰夹菜,而老爷子则开始讲述他年轻时在山东荣成海边钓鱼的”辉煌战绩”。
“那时候啊,一网下去,满网的黄花鱼。”
老爷子比划着。
“现在?哼,污染严重,鱼都少了。”
秦峰适时接话。
“所以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嘛。对了,爷爷奶奶是荣成人?那可是革命老区啊。”
“可不?”
奶奶接过话茬。
“荣成出了多少将军!你爷爷当年要不是负伤转业,现在说不定也….”
“提那些干什么。”
爷爷打断她,但眼中带着骄傲。
“吃饭吃饭。”
茵茵在桌下轻轻踢了秦峰一脚,冲他使了个眼色。
秦峰会意,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
“爷爷,听说您今年负责干休所的春节晚会节目?”
老爷子的脸立刻垮了下来。
“别提了!那帮老家伙一个比一个难伺候,这个嫌舞蹈太难,那个嫌唱歌太累,到现在节目单都凑不齐!”“我们给您准备了个惊喜。”
茵茵神秘地笑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光盘。
“秦峰特意为您准备的。”
老爷子狐疑地接过光盘。
“什么东西?”
“刀郎的新歌,《西海情歌》。”
秦峰解释道。
“还没正式发行呢。我觉得特别适合合唱或者伴舞。”
老爷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真的?快放来听听!”
秦峰把光盘放入客厅的音响设备。
随着悠扬的前奏响起,刀郎那沧桑而深情的嗓音缓缓流淌在房间里。
“自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了温柔.….”
老爷子闭着眼睛,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
当副歌部分响起时,他突然睁开眼睛,兴奋地说。
“这个好!这个可以独唱,也可以男女对唱!后面那段间奏,完全可以加一段民族舞!”
奶奶也听得入神。
“这歌调子好听,词也简单,老同志们肯定学得快。”
“太完美了!”
老爷子激动地站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主歌部分让老王他们几个男声唱,副歌全体合唱,中间老李头可以来段二胡solo...”秦峰补充道。
“还可以根据歌词编排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增强舞台效果。”
“对对对!”
老爷子拍着大腿。
“小秦啊,你这可帮了我大忙了!今年优秀老干部评选,我稳了!”
茵茵惊讶地看着老爷子。
“您还惦记着那个评选呢?”
“那当然!”
老爷子理直气壮地说。
“去年输给老刘头,就因为他组织了个什么养生讲座。今年我必须扳回一城!”奶奶无奈地摇头。
“这老头子,越活越回去了。”
秦峰趁机把光盘递给老爷子。
“这张样盘您留着,可以多听几遍找感觉。等正式发行了,我再给您送几张来。”老爷子接过光盘,爱不释手,突然拍了拍秦峰的肩膀。
“好小子!有前途!茵茵啊,这次眼光不错!”
茵茵脸一红。
“爷爷!”
“叫什么爷爷!”
爷爷大手一挥,冲秦峰挤挤眼。
“是吧,孙女婿?”
秦峰差点被嘴里的鱼汤呛到。
“咳咳..爷爷您过奖了..”
奶奶及时解围。
“醒了老头子,别吓着孩子。”
秦峰不好意思地挠头。
“当时不懂嘛,就觉得越长越好。”
“长了,但皮实。
“老爷子评价道。
“能钓大鱼。”
见话题打开,秦峰松了口气。
“我现在用的是4.5米的37调鱼竿,感觉顺手多了。”
“37调?”
老爷子皱眉。
“什么意思?”
“就是鱼竿的硬度分类。”
秦峰解释道。
“19调最硬,55调最软,37调适中。”
老爷子不屑地摆摆手。
“我们那会儿钓鱼,全凭手感,哪来这么多科学标准。”
“现在都讲究这些了。”
秦峰笑着说。
“什么调性啊,材质啊,碳纤维含量啊….”
“花里胡哨。”
老爷子打断他。
“鱼在乎你用什么竿?鱼只在乎饵香不香!你平时去哪儿钓?”
“大兴那边有个垂钓园。”
秦峰答道。
“环境不错,鱼也多。”
老爷子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垂钓园?坑里钓鱼?”
他上下打量秦峰,眼神中的轻视毫不掩饰。
“在坑里钓鱼的人,跟我讨论什么竿?”
秦峰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和茵茵的笑声。
“爷爷,其实我….”
老爷子抬手制止他。
“你知道我年轻时怎么钓鱼吗?”
不等秦峰回答,他自顾自地说下去。
“1943年,我在太行山区打游击。冬天没粮食,就去冰上凿洞钓鱼。竿?哪有竿!树枝绑根线,针烧红了弯成钩,挖蚯蚓当饵。”
秦峰肃然起敬。
“那才是真本事。”
“现在的人。”
老爷子冷笑一声。
“花几千块买装备,去鱼塘里钓人家养的鱼,也好意思叫钓鱼?”
秦峰额头渗出细汗,绞尽脑汁想如何挽回局面。
厨房里,茵茵一边摘着芹菜叶子,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客厅里的动静。
刚开始还能听到爷爷那带着山东口音的严肃问话,渐渐地,谈话声变得热烈起来,偶尔还夹杂着爷爷难得的大笑。
“奇怪…”
茵茵小声嘀咕,忍不住扒着门框探头往外看。
客厅里,老爷子正拍着大腿,指着茶几上秦峰用手机展示的什么图片,两人脑袋凑得极近,活像一对忘年交。这场景与她预想的剑拔弩弩完全不同。
“看什么呢?”
奶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得茵茵一哆嗦。
“没、没什么…”
茵茵缩回脑袋,继续摘菜,忍不住问道。
“奶奶,您觉得秦峰怎么样?”
奶奶麻利地切着姜丝,头也不抬。
“挺好的孩子。”
茵茵手中的芹菜梗折断。
“就这?您不是一向眼光毒辣吗?当年我表哥带女朋友回来,您一眼就看出那姑娘图他家北京户口。”
“那是。
老太太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你奶奶我虽然没杀过鬼子,但干过地下工作,什么人没见过?”
她压低声音。
“这小秦啊,眼神正,心思细,关键是肯费心哄你爷爷那个倔老头。”
茵茵惊讶地张大嘴。
“您看出来了?他那些钓鱼知识都是临时恶补的!家里鱼竿摆了一柜子,今天在爷爷面前装新手呢!”
“早看出来了。”
老太太嗤笑一声,往锅里倒了勺油。
“但人家愿意演这出戏,就说明在乎你。你爷爷那脾气,多少小伙子被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油锅”滋啦”一声响,葱姜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茵茵眼眶有些发热,赶紧低头继续摘菜。
“再说了。”
老太太把鱼滑入锅中,动作娴熟得像在表演。
“长得精神,懂礼貌,还会来事儿。你爸当年第一次来家里,紧张得把你爷爷珍藏的茅台当水喝了半瓶!”
茵茵”噗嗤”笑出声。
“真的假的?爸从来没说过!”
“那会儿你爷爷脸都绿了。”
老太太翻炒着鱼,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不过后来发现这傻小子酒量惊人,反倒看对眼了。”
客厅里又传来一阵大笑,茵茵好奇地问。
“他们现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管他呢。”
老太太往锅里淋了勺料酒。
“你爷爷开心就好。去,把那个青椒给我递过来。”
茵茵递过青椒,看着奶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奶奶,秦峰说他也经常做饭,特别擅长红烧鱼。”
“哦?”
奶奶挑眉。
“那待会儿让他点评点评我的手艺。”
半小时后,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了桌。
红烧鱼色泽红亮,青椒土豆丝根根分明,芹菜炒香干绿白相间,还有一盆奶白色的鲫鱼豆腐汤,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
“来来来,趁热吃。”
奶奶热情地招呼着,特意把那盘红烧鱼转到秦峰面前。
“小秦啊,尝尝奶奶的手艺。”
秦峰恭敬地夹了一块鱼腹肉,细细品尝后眼睛一亮。
“火候绝了!外酥里嫩,酱香浓郁却不掩鱼的本味。奶奶,您这糖色炒得真到位。”
奶奶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你还懂炒糖色?”
“略懂一二。”
秦峰谦虚地说。
“我做红烧鱼喜欢先用冰糖炒糖色,等变成琥珀色再下鱼,这样颜色漂亮还不苦。”
“冰糖?”
奶奶来了兴趣。
“我们那会儿都用白糖。”
“其实红糖效果更好。”
秦峰不知不觉进入了专业状态。
“不过得掌握好火候,不然容易发苦。”
老爷子轻咳一声,明显对话题被带偏表示不满。
秦峰立刻会意,话锋一转。
“不过比起奶奶的手艺,我还差得远。这鱼肉质紧实,是现杀的吧?”
“那当然。”
老爷子终于找到插话机会。
“早上我亲自去市场挑的,活蹦乱跳的鲤鱼。”
“难怪。”
秦峰又夹了一块。
“这鲜甜味,养殖的根本比不了。爷爷您眼光真毒。”
老爷子得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
“那可不?我钓鱼多少年了,什么鱼新鲜一眼就看得出来。”
老太太不停地给秦峰夹菜,而老爷子则开始讲述他年轻时在山东荣成海边钓鱼的”辉煌战绩”。
“那时候啊,一网下去,满网的黄花鱼。”
老爷子比划着。
“现在?哼,污染严重,鱼都少了。”
秦峰适时接话。
“所以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嘛。对了,爷爷奶奶是荣成人?那可是革命老区啊。”
“可不?”
奶奶接过话茬。
“荣成出了多少将军!你爷爷当年要不是负伤转业,现在说不定也….”
“提那些干什么。”
爷爷打断她,但眼中带着骄傲。
“吃饭吃饭。”
茵茵在桌下轻轻踢了秦峰一脚,冲他使了个眼色。
秦峰会意,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
“爷爷,听说您今年负责干休所的春节晚会节目?”
老爷子的脸立刻垮了下来。
“别提了!那帮老家伙一个比一个难伺候,这个嫌舞蹈太难,那个嫌唱歌太累,到现在节目单都凑不齐!”“我们给您准备了个惊喜。”
茵茵神秘地笑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光盘。
“秦峰特意为您准备的。”
老爷子狐疑地接过光盘。
“什么东西?”
“刀郎的新歌,《西海情歌》。”
秦峰解释道。
“还没正式发行呢。我觉得特别适合合唱或者伴舞。”
老爷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真的?快放来听听!”
秦峰把光盘放入客厅的音响设备。
随着悠扬的前奏响起,刀郎那沧桑而深情的嗓音缓缓流淌在房间里。
“自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了温柔.….”
老爷子闭着眼睛,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
当副歌部分响起时,他突然睁开眼睛,兴奋地说。
“这个好!这个可以独唱,也可以男女对唱!后面那段间奏,完全可以加一段民族舞!”
奶奶也听得入神。
“这歌调子好听,词也简单,老同志们肯定学得快。”
“太完美了!”
老爷子激动地站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主歌部分让老王他们几个男声唱,副歌全体合唱,中间老李头可以来段二胡solo...”秦峰补充道。
“还可以根据歌词编排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增强舞台效果。”
“对对对!”
老爷子拍着大腿。
“小秦啊,你这可帮了我大忙了!今年优秀老干部评选,我稳了!”
茵茵惊讶地看着老爷子。
“您还惦记着那个评选呢?”
“那当然!”
老爷子理直气壮地说。
“去年输给老刘头,就因为他组织了个什么养生讲座。今年我必须扳回一城!”奶奶无奈地摇头。
“这老头子,越活越回去了。”
秦峰趁机把光盘递给老爷子。
“这张样盘您留着,可以多听几遍找感觉。等正式发行了,我再给您送几张来。”老爷子接过光盘,爱不释手,突然拍了拍秦峰的肩膀。
“好小子!有前途!茵茵啊,这次眼光不错!”
茵茵脸一红。
“爷爷!”
“叫什么爷爷!”
爷爷大手一挥,冲秦峰挤挤眼。
“是吧,孙女婿?”
秦峰差点被嘴里的鱼汤呛到。
“咳咳..爷爷您过奖了..”
奶奶及时解围。
“醒了老头子,别吓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