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山与海之歌-《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风从河上来。

  夜色里,招待所外的水泥地上。房间里的灯光照不太远,虚虚实实的光明与黑暗中,张海桐搬了个板凳坐在那里。

  刚和考古汇合时,他穿着一件风衣,里面是衬衫。那套衬衫是张海桐为数不多比较正式但没那么严肃的衣服,放到现在穿刚合适。

  张海楼还在里面跟那些考古队的人吃饭喝酒,从开席吃到现在,快一个小时了。

  领队看了看外面,笑着问:“张助理,张老师真不吃了?”

  张海楼连连摆手。“他一路上都不舒服,现在好些了,好歹能吃点饭。别的咱们就算了。”

  这顿饭张海桐是唯一没喝酒的人。张海楼是不敢让他再喝,怕刺激发炎。之前从水盗洞出来,张海桐就不太对。

  后来鲁王宫那么一炸,出来后就吐血。

  张海楼一直认为诱因之一就是水盗洞里那两口烈酒。

  所以今晚吃饭说什么也不让张海桐碰酒,只能喝白水吃热饭热菜。

  这次处理完鲁王宫的首尾,他桐叔也吃了好几天乱七八糟的速食。好容易吃上人饭,不能再拌着别的东西。

  领队跟他碰了碰杯,说:“没想到张老师还是个美人灯,看着干练,实际经不住折腾啊。”

  张海楼再次往领队杯子里添满酒,劝着他喝。

  什么话,净讲些他不爱听的。

  一杯黄汤下肚,领队也不讲什么张老师了,渐渐说起从前抢救性发掘的那些古墓。干这一行不容易,虽然体面,其实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经历的事没那么夸张,但也很有意思。

  张海楼听他讲醉话,眼神却不由自主瞟到窗外。

  张海桐的背影在窗外模糊的光影里若隐若现。他在这坐了一阵,看着好像在发呆,其实不知不觉想了许多。

  可能真是老了,张海桐这几年回忆的时间越来越多。

  满打满算活了一百三十岁。这个世界上除了寿命异于常人的张家人和部分汪家人,再没有谁比他还能活。

  一安静,他就想起许多事。

  只有衰老才会让人频繁的回忆从前,在里面汲取一些活力,滋养老迈的身体和灵魂。

  以前张海桐没事,要么睡觉,要么看书。后来找到了张瑞山的日记,平时的消遣就多了一个——翻翻那些日记。

  张瑞山也不是每天都写日记的,但他活的年纪也不小。那么多年加起来,写的日记不是一本。

  有意思的是,他把这些日记全都藏在挖空了的书籍里面。张海桐找到一本,就在那张瑞山的书架上找到了剩下的日记。

  1995年前他都没空看完。

  后来闲了,这七年他把红楼梦读完了,张瑞山的日记也看完了。当时流行的电视剧电影他也看了个遍。

  病房、宿舍里都有碟片和书籍。

  那几年他忽然很害怕安静,除了晚上睡觉,其他时候几乎一直开着电视。或者播放音乐。

  声音不用很大,有一点就可以了。

  宿舍和病房太安静。如果只有一个人在里面,连人声都听不到。

  他就在各种电影和音乐的陪伴下,读完了拿到的所有书。

  一开始,张海桐也只是好奇张瑞山这种人会在日记里写什么。

  所以他一点点看,一点点翻。

  人都有劣根性,会自欺欺人。大多数人,恐怕在日记里也很少说真话。

  但张瑞山这人,好像说的都是真的。

  因为这人真的只记录一些事,很少带情绪。大多数都简洁到不像日记,更像是提醒日程的速记便签。

  越往后,他写日记的频率就越低。

  有时候可能十天半月才写一次。

  张海桐翻到后面,也就是倒数第二本日记的时候,在里面看到了关于自己的内容。

  张瑞山这人平时看着严肃端正,在日记里反而比较情绪外露。他还吐槽过张瑞桐越老越糊涂,也骂过其他长老傻逼。

  总之毫不遮掩。

  这位严肃端正的长老蛐蛐的人不少,张海桐也被蛐蛐过。

  但关于他最多的内容,反而是一些很严肃的事。张瑞山会在日记里写下问题,问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想到了,就会在接下来的日记回复。

  比如张海桐的事,他就问了。

  问完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就回了。

  当时张瑞山在日记里写:何如?

  第二天写日记的时候,特意用红笔在这个问题旁边标注:否。

  张海桐也不指望青铜铃铛这种事能瞒过别人。

  泗州古城出事之后,当时的张家对所有参与泗州古城心行动的族人都进行了询问。

  不仅询问当事人,还会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供词去复查。比如拿到张海桐的口供之后,再根据他这份口供里涉及到的人和事来提问相关人员。

  流程麻烦了点,但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口供的真实性。做到去伪存真,查缺补漏。

  那件事发生之后,族里的长老并不上心。多数人只想着糊弄过去算了,毕竟很多人心思已经不在当时的张家身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有要奔的前程。

  是张瑞山拍板必须彻查,一举定乾坤。

  张瑞山的地位崇高固然有当年张瑞桐的原因,也离不开他自己的能力。他的存在,注定跟别的长老走不到一处。

  偏偏话语权摆在那里,其他长老懒得折腾,就随他去了。

  那种程度的询问,审核与复查都极其详细。张海桐从不怀疑张家人在蛛丝马迹里找真相的能力。

  张家亲手制作了多少机关,又破坏过多少机关?天下奇巧淫技,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张家不敢说全部见过,之前也知之甚广。

  这样一个精通人体、人性、机关和盗墓乃至统治的家族,发掘真相的能力绝对不差。

  可是在张海桐的视角看来,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揪出他的异常。

  当时张海平与他并不相熟,也绝对想不到很深的地方。因此他说的绝对都是真话,不可能帮张海桐隐瞒。

  但没人来质询。

  直到他看到张瑞山的日记,才明白这件事没有公之于众。

  张海桐还坐着。

  招待所里,领队还在和张海楼侃大山。

  “张助理啊,听说张老师是张教授的子侄兼学生啊。”

  “这次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