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漩涡-《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张海平脑门淌汗不是因为害怕张海桐可能是个死人,而是想起更可怕的事。

  他以前很少接触族里的事。但张海平人缘好,外家总有见多识广又愿意分享的。本家那些事他知道的并不少,也知道家规的严苛。

  对某些规矩某些事物的恐惧并不需要亲眼所见,因为情绪会传染。一个人恐惧,当他主动或被动的传递这种情绪时,其他人便会跟着害怕。

  统治力也由此而来。

  如果张海桐这种特性被发现,就算张瑞山暗地里不赞同这种做法,决策层也会通过各种手段通过这项决议。

  原因无他。

  和蚂蚁一样,任何集体都有统治者、决策层、管理层和底层劳动力。阶级只有强弱,不会消失。即便现在的张家,也仍旧层级分明。不过日常管理上透明平等许多。

  当年的张家,族人在上层眼里就是一个又一个没有感情与生命的棋子。为了某一个目的,做什么都可以。

  繁衍后代、孕育子嗣、延续族群,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几乎所有生物的本能。

  一个族群在在最艰难的时候,直接放弃了后代,可见环境之恶劣。

  而人类又更加不同。

  当年的张家也重视子嗣,但同样的,他们又能让身怀血脉的孩子成为血奴。

  这本身就非常矛盾。

  因为人类会阴谋诡计,会勾心斗角。一切荒诞的现象,都是派别互相倾轧的结果。

  那个时候的张家扭曲又陈旧,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疯了”。

  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可以挽回,分裂和毁灭就在当下。

  彼时本家人尚且朝不保夕,何况在家族里本就是耗材的外家人。

  张海桐当年的生存环境,几乎是所有没有倚仗的外家人的常态。只是他活下来了,还活的久。所以说起以前的事,淡淡的不过两三句。

  只是两三句,都让人觉得艰难。

  张海平几乎能想到。如果张海桐这个特性被本家某些人知道,等待他的下场是什么。

  从远古带来的野蛮仍旧存在于张家人的基因之中,那些残忍的、恶心的、令人难以接受的酷刑和实验仍旧蛰伏在这个家族的阴暗面。

  即便现在,族里也有精通这方面技艺的族人。

  因为保持统治和管理的底层逻辑之一,就是“恐惧”。

  甚至张海桐本身,也成为这种恐惧的来源之一。因为他也是家规的代表。

  当年他杀了张瑞朴,后面又杀了谁,处理了谁,恐怕只有张海客和张瑞山清楚。

  如果张海桐这个秘密暴露,说的严重一些,或许第二天张海平就见不到他了。

  很快张海桐就会被宣判死亡,渐渐所有人都会忘记他。

  有生之年如果缘分没断,还能再见面,恐怕面对的也只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怪物。

  现在天气不热,办公室外面还在吹风。拉到两边的窗纱被风撩起一角,轻柔的晃荡,像葬礼上飘扬的引魂幡。

  那风没把他的汗吹干,反而将背心吹呢又湿又凉。

  张海平和张海客互相看着,直到后者忽然讲话。

  风轻轻吹过的房间里,张海客说:“大清洗发生之后,我们迁移到香港之前。你还记得吗,那次张海桐发了一次很严重的高烧。”

  张海平当然记得。

  那次张海桐烧的已经爬不起来了,跟从前那种毛毛雨一样的发烧完全不同。

  那也是张海平第一次认识到自己跟他们的区别。两人之间隔着的东西,如同天堑。

  张海客仰靠着椅背,和刚刚紧绷的状态全然不同。其实他也喜欢这样坐,一个人的时候,这样更放松。很舒服。

  如果压力太大,说不定他还会去阳台抽根烟。

  在香港的大宅建设的时候,张海客曾经和张海桐在这里抽烟谈事。

  那之后很久,张海客没在别人跟前放松过姿态。即便是游刃有余的样子,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当时的状态。

  张海平看着张海客,良久,张海客说:“我把张海桐扛出来之前,和瑞山长老单独谈过话。”

  “他问我,关于张海桐,我知道多少。”

  “我本来还在斟酌如何回复。”

  “那个时候我以为族里终于按耐不住,要对张海桐下手了。”

  “毕竟可以杀人的人有很多,听话的人更多。比他好用的也不少,男男女女,多的是。”

  “就像山里的树,今年砍倒一茬,人工种植速成林,最多二十年后又会长起来。”

  张家内部的状况也有反直觉的时候。当时人人都觉得张家人丁稀少,看着好像马上就要断子绝孙一样。

  但真实情况是,张家能把带着麒麟血的孤儿推出来当耗材,至少能说明一件事——他们不稀罕这些孤儿。

  即,他们并不缺带有血脉的本家人。

  张海客闲暇的时候,也会思考当年为什么会有所谓的人丁恐慌。

  很快他就得出一个结论,本家将一些带有麒麟血的孤儿推出来变成耗材,可能也是控制特权阶级人数的手段。

  也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话语权,而统治阶级和特权阶级的人数,一定不能太多。

  纵观家族历史,孤儿当耗材的事情并不新鲜。

  这应当也是一种统治手段。

  有时候用封建王朝的思想来看待一些事,会发现一切反直觉的东西在这样的视角之下,都变得非常合理。

  张海平有些厌烦这些伎俩。他不是不懂,反而很清楚里面的弯弯绕。只是觉得麻烦,而且他也玩不转。

  毕竟看的明白和真正上手做是两码事。

  此时张海客已经不像在和张海平聊天,更像是自言自语的回忆。

  “瑞山长老直接打断了我的想法。”

  “他说他知道我在想什么,想着怎么遮掩,想着要说多少真话多少假话才能让他相信,相信我说的是真话。”

  张海客看着天花板,这些板子2000年重新换过。即便有人打扫,新的天花板仍然会被岁月腐蚀。

  “你知道吗海平哥,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以为要出事了。”

  “但张瑞山只跟我说了一句话。”

  张海平静静听着。

  听张海客说完最后一句。

  “他跟我说,不要让别人知道。如果一定要做什么,至少等张海桐死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