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厉兵秣马-《三塑强汉》

  朝廷乱,就会失去对天下的掌控;

  护民军乱,因为不劫掠世家大族,他们连军粮都买不到;

  世家大族乱,因为他们的五铢钱全部变成一文不值的废铜烂铁;

  民众乱,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购买布帛、雪花盐、菜油等日常生活必需品……

  那时不仅可以由襄随谷道进军南阳,还可以攻入徐州广陵、九江、庐江,进而便是席卷徐州、豫州全境。

  而汉中亦可出兵祁山道和陈仓道,一取凉州,一取雍州。

  如此,逼迫北方朝廷迁都,似乎已是水到渠成。

  第三个战略目标自然就实现了。

  只是他们想不到,蔡成竟然会几个月后从沉睡中醒来。

  他们也不知道,年节时分,蔡成在汉中,能识破了他们的“钱灾”之策。

  他们更不知道,滥发货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进而造成“经济危机”、“经济崩溃”,这在后世叫做金融战、经济战。

  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就以大量假币充斥国统区,从而造成国统区的经济混乱。

  蒋介石撤离大陆前,也是因为滥发货币,让国统区的经济完全崩溃,也从侧面造成了战场上的一溃千里。

  当然,在农业社会,经济战和金融战的效果,远不如后世那么惨烈。

  毕竟百姓能够以物易物,然后种好自家田地,也就是了。

  不过,大汉北方当前积累的财富还远远不够,朝廷还需要大量的五铢钱用来修桥铺路、建造水利设施。

  同时,那么多的工坊,同样需要大量的五铢钱来给工友发放薪饷。

  如果不是被蔡成发现了桓佑的阴谋,大汉北方真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午间酒宴之后,桓佑离开牧府,回去准备出使武陵蛮。

  而孙策、周瑜、鲁肃、法正都留了下来。

  他们要商议备战之事。

  这个倒是简单,很快他们便达成了共识。

  周瑜先率军顺江而下,去秣陵威逼曹操。

  事不成,就迅速攻取江东四郡;

  事若成,便带回曹氏族人为质。

  然后便要分为两个战场了。

  益州方向:

  周瑜为主帅,法正为军师,周泰为副帅,率五万正兵及三万辅兵,走武陵蛮道进军巴郡,渡江袭取枳县后,再至江州北面,一举夺得江州。

  进军益州的自然还有一路虚兵。

  虚兵以黄盖为主帅,高览为副帅,率两万正兵及三万辅兵,虚张旌旗,号称十万,大张旗鼓走夜郎道入牂牁郡,转入綦江道后,直至江州南岸,威逼江州。

  两路兵马一明一暗,预计在明年二月底夺取江州。

  夺取江州后,周瑜与黄盖兵分两路。

  周瑜率三万军,入蜀中平原,直取成都;

  黄盖率四万军,走米仓道,日夜兼程,奔袭汉中。

  全取蜀中与汉中后,法正任益州刺史,周瑜任益州兵马都督,共治益州,并负责打通武陵蛮道,让江南与益州来往再无阻碍。

  黄盖为益州兵马副都督,驻守汉中,固守阳安关、鸡头关、上庸关等汉中要隘,并保证金牛道和米仓道之畅通。

  高览为安北将军,驻守葭萌关及剑门隘道。

  至于益州各郡太守、各县县令,则由周瑜、法正商议后任命。

  江东方向:

  韩当为主将(这回是主将,而不是主帅了),高顺为副将,率两万振汉军负责先攻取柴桑,再围攻南昌。

  当然,柴桑、南昌的攻防战,是和复汉军一起做戏,演给护民军看的。

  实则是一边假装攻城,一边整合复汉军,将复汉军融入振汉军。

  以后江东、江南合为一体,统称东南,只有东南振汉军,复汉军不再存在。

  孙策自任为东南王,统领益州、江东和江南。

  曹操为江南刺史,负责治理江南四郡和荆襄郡。

  桓阶为江东刺史,负责治理江东四郡。

  孙策则率徐盛、潘璋两将,以五万兵马,潜伏于余汗三十里外,静候征东军团的到来。

  为了稳妥,孙策还安排鲁肃率三万兵马,以蒋钦为副将,潜入丹阳铁矿。

  同时,以文聘率五万水师,表面上是在彭蠡泽围堵江东水师,实则是在彭蠡泽中收编、整合江东三万水师及近千大小战船。

  苏飞则率其他水师封锁云梦泽至彭蠡泽之江面,以防征南军团南渡。

  程普、孟达率其余振汉军留守长沙,并沿江设防。

  在江东围歼征东军团后,便快速整合复汉军。

  然后孙策亲自领衔,率程普、徐盛、孟达及三万水师,三万陆师,溯汉水而上,直扑襄阳。

  至于围攻江陵和西陵,则分别由夏侯惇及曹仁领军;

  夺取随县,由韩当为主将,高顺为副将;

  夺取轪国及淮水渡口,以夏侯渊为主将,潘璋为副将。

  鲁肃则率程普及其余兵马,进至安陆,随时接应各方。

  全取荆襄后,孙策会将治所迁至襄阳,亲自镇守整条防线上最重要的节点。

  振汉军,包括水师,厉兵秣马,全员备战,且还要保密。

  看看,你看看,这谋划的多细致!

  连治所在哪里,谁为州官,都确定了下来。

  仿佛真与北方朝廷划江而治了,而且还夺取了战略优势。

  可到底会如何,只有天知道。

  最郁闷的人,就是曹操了。

  当振汉军在秣陵城下架好了霹雳车之后,他还能不答应江南的要求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曹氏一族的八成族人,包括曹操的儿子曹昂、曹丕,养子(族子)曹休,连同父亲曹嵩,都被迫乘船去了江南。

  曹嵩痛骂曹操:“竖子,滥举屠刀,以至今日!”

  曹嵩还是个明白人。

  如果不是曹操对江东世家大族举起屠刀,江东不会破败如此。哪怕是不足以进取,至少也能够偏安一隅。

  如今,哪里抵得过江南虎狼之师?只能签订城下之盟。

  关键是,不杀那么多人,曹氏一族还可以回归大汉朝廷。

  尽管可能再无法入朝为臣,但能保住曹氏一族,还有机会韬光养晦,重新崛起。

  如今,曹氏一族都被江南的计谋给绑架了,再加之曹操屠戮江东,曹氏一族北归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