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僵持·圣意难回-《凤唳九霄倾天下》

  那一声微弱的“不可”,如同投入沸油中的一滴冷水,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暖阁内紧绷欲裂的气氛为之一滞。

  君临渊满腔的悲愤与孤勇,在听到这熟悉声音的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猛地转头,目光急切地投向暖榻。

  萧云倾不知何时已挣扎着半撑起身子,德妃和桂嬷嬷一左一右慌忙搀扶着她。她脸色白得近乎透明,唇上毫无血色,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显然这简单的动作已耗尽了她残存的气力。那双墨玉般的眸子却异常清亮,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和不容置疑的坚定,直直地望向他。那眼神里有阻止,有安抚,更有深沉的告诫,不可硬抗,授人以柄。

  “殿下,”萧云倾的声音依旧沙哑微弱,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暖阁中,“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陛下,既已下旨,自有圣心独断之处。臣女领旨谢恩便是。”

  她说完,竟强撑着推开德妃和桂嬷嬷的搀扶,掀开身上厚重的锦被,双腿落地,摇摇晃晃地便要下榻行礼接旨。那单薄的身躯在宽大的寝衣下显得格外脆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倾倾!”君临渊心头剧痛,下意识就要冲过去扶她。

  “站住!”昭元帝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摇摇欲坠的萧云倾,最终定格在君临渊身上,方才被顶撞的余怒未消,语气森寒如铁,“渊亲王,你看到了?安平县主尚知君命如山,体谅朕心!你身为皇子,统领千军,竟如此不识大体,咆哮御前,目无君父!朕意已决!孝道大过天!这旨意,是为太后祈福,亦是成全安平的纯孝之名!你,是想抗旨吗?”

  最后一句,帝王之威沛然勃发,如同无形的山岳,沉沉地压向君临渊。

  君临渊的脚步硬生生钉在原地。他看着萧云倾因虚弱而微微颤抖的肩膀,看着她强撑着挺直的脊背,看着她苍白脸上那份近乎悲壮的隐忍顺从,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太阳穴突突狂跳。他双拳紧握,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手背上青筋虬结。抗旨?这两个字重若千钧。一旦出口,便是不赦之罪,不仅自身难保,更会连累倾倾,连累所有依附于他的人,甚至可能给皇帝一个彻底铲除渊亲王府的绝佳借口!

  可要他眼睁睁看着心爱之人被如此不公地放逐,承受病体未愈便远赴清苦寺庙的折磨,婚约被无限期搁置……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父皇!”君临渊的声音因极力压抑而变得嘶哑,如同困兽的悲鸣,他再次抬头看向御座,眼中是沉痛的哀求与最后的不甘,“儿臣并非抗旨!儿臣只是,只是不忍!不忍倾倾她此刻……”

  “不忍?”昭元帝冷冷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近乎残忍的弧度,“朕知你二人情深。然情之一字,岂能与孝道相提并论?岂能与江山社稷相提并论?安平深明大义,自愿为太后祈福,此乃她身为未来亲王妃的本分,更是她‘吉星福将’之名的践行!你身为亲王,未来国之柱石,更应懂得取舍,懂得大局为重!而非在此儿女情长,纠缠不休!”

  大局为重!儿女情长!

  这八个字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刺入君临渊的心。他看着皇帝那张在烛火映照下显得格外冷硬无情的脸,最后一丝希冀彻底熄灭。原来在父皇心中,倾倾的救命之功,他们之间的情意,都不过是需要被“大局”权衡、随时可以牺牲的“儿女情长”。一股深沉的寒意从脚底蔓延至四肢百骸,冻结了他所有的愤怒与冲动。

  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挺拔的身躯似乎在这一刻微微佝偻了一下,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心死。他垂下眼帘,遮住了眸底翻涌的所有情绪,只余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儿臣……”他喉头滚动,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明白了。”

  这三个字,耗尽了全身的力气。他不再看皇帝,也不再看任何人,只是缓缓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回萧云倾身上。那目光里,再无方才的激烈,只剩下沉甸甸的、化不开的痛楚与无能为力。

  萧云倾迎着他的目光,微微摇了摇头,用眼神传递着无声的安抚:隐忍,勿争。她深吸一口气,似乎要凝聚起最后的力量,再次试图屈膝行礼。

  “安平县主既身体孱弱,虚礼可免。”昭元帝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施舍般的宽宏,“高无庸。”

  “奴才在!”高无庸连忙应声。

  “传朕口谕:安平县主萧云倾,忠孝可嘉,特赐宫中暖轿一乘,着内务府选派得力宫人随侍,护送其即日启程,前往皇觉寺清修祈福。沿途所需,一应供给,务必周全,不得有误。另,命太医院选调一名精干太医,随行照料安平身体。”皇帝的目光在萧云倾身上停留一瞬,又转向君临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渊亲王,朕念你忧心祖母,心神激荡,言行失当,暂不追究。你且回府,静心思过。安平启程之事,自有内务府操持,你,不必相送。”

  最后四个字,斩钉截铁,彻底断绝了君临渊送别的可能。

  喜欢凤唳九霄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