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医馆的后院总带着股潮湿的草木气。洛风踩着晨露推开角门时,秦慕伊正蹲在竹棚下翻晒药材,素色围裙上沾了圈深绿的药渍,像是从草叶上拓下来的印子。她手边摊着片奇特的蕨类植物,叶片呈三角形,羽片层层叠叠,像只收拢的绿蝶,根茎却细得像丝线,在竹匾里蜷成一团。
“爹,娘又在摆弄这‘不见天’了?”洛羽扛着药锄从石阶上下来,青布短褂的领口沾了点泥,少年人嗓门亮得像檐角铜铃,“前儿跟王大叔去后山采药,在腐叶堆里见过这草,他说见了太阳就蔫,得藏在树荫底下才活。”
洛风抚着竹棚的栏杆笑了,月白长衫的袖口扫过棚柱上的青苔:“这叫阴地蕨,你说的‘不见天’是俗名。它性子怪,喜阴怕晒,专挑深山老林里的腐殖土扎根,石头缝里的腐叶厚半尺,它才肯冒头。”他俯身拾起一片羽叶,指尖捻着细如发丝的叶脉,“你看这营养叶,三回羽状分裂,边缘有细锯齿,像不像被剪刀铰过的绿绸子?还有孢子叶,从叶柄基部抽出来,梗细长,顶端聚成穗状,孢子囊成熟了会泛出淡褐色,藏在叶丛里,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秦慕伊起身拍了拍围裙,鬓边的银簪沾了点潮气:“上个月去云栖谷采药,在一片老松树下见着大片的。腐叶积了寸把厚,踩上去软乎乎的,阴地蕨就从那黑土里钻出来,叶片上总挂着水珠,连太阳都晒不透的地方,它倒长得精神。”她转身从竹篮里取出个瓦罐,倒出些阴干的药材,“这是全草入药,连根带叶采回来,洗净阴干,可不能暴晒,晒了就失了药性。”
伙计老刘蹲在门槛上编竹篮,篾条在他手里翻飞:“洛大夫,这草看着柔弱,能治啥病?前儿我那口子总咳嗽,痰里带点血,脸也虚浮,能用这个不?”
“问得巧。”洛风把阴地蕨的叶片铺在石桌上,阳光透过竹棚的缝隙照下来,在叶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阴地蕨的化学成分里,含着蜕皮甾酮、三萜类化合物,还有黄酮苷和酚类成分。蜕皮甾酮能抗炎消肿,三萜类化合物能镇咳止血,黄酮苷则有解热的功效——说白了,它就像个多面手,既能清肺热,又能止血痰,对付那些阴虚火旺的病症最是对症。”
洛羽掏出个牛皮本子,炭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那形状特征得记准了,别跟石韦、卷柏弄混。”他笔尖顿了顿,抬头问道,“营养叶三回羽状分裂,孢子叶穗状,根茎细长,生于腐殖土……还有啥?”
“气味。”秦慕伊接过话头,指尖拂过阴干的药材,“新鲜的阴地蕨有股淡淡的青草气,干了之后会带点苦涩味,嚼一嚼,舌尖能尝到清凉感。这也是区分它和其他蕨类的法子。”她忽然想起什么,往药堂方向瞥了眼,“去年秋里,城南染坊的陈掌柜,就是靠它捡回半条命。”
老刘手里的篾条顿住了:“是不是那个咳得直不起腰的陈掌柜?听说他咳了仨月,吃啥药都不管用,脸白得像纸,眼眶子陷进去半寸。”
“正是他。”洛风的声音沉了些,指尖在石桌上轻轻叩着,“那天他被伙计架着来的时候,嘴唇乌紫,一说话就咳,痰里带着血丝,喘得像破风箱。我搭脉时,指下脉细数,看他舌苔,舌红少津,明显是肺热炽盛,损伤肺络。问了才知,他为了赶工,连着半个月在染坊熬夜,染缸的热气熏着,又总吃辛辣,火气全郁在肺里了。”
秦慕伊端来一壶凉茶,给众人斟上:“当时他咳得厉害,我给熬了润肺的梨汤,他都咽不下去。洛风说,得用阴地蕨为主药,清泻肺热,凉血止血。”她记得那天药柜里的阴地蕨刚阴干好,灰绿色的全草带着点韧性,洛风抓药时,指尖捻着根茎,一片一片数得仔细。
“我开的方子是阴地蕨五钱,配知母三钱、贝母三钱,再加桑白皮、地骨皮各四钱,水煎服。”洛风起身踱了两步,长衫的下摆扫过石阶上的青苔,“阴地蕨清血热,知母、贝母润肺化痰,桑白皮、地骨皮降肺火——这几味药凑在一起,就像给肺里的火气开了条出路。另外,用新鲜阴地蕨捣汁,加少许蜂蜜,让他每次咳嗽时含服一口,能立刻缓解喉间的灼痛感。”
洛羽听得入神,炭笔在纸上戳出个小洞:“那陈掌柜喝了药,咳得更厉害了?”
“头两剂药下去,痰反而多了。”洛风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那是肺里的积热在往外排,痰色从紫黑变成淡黄,虽然还咳,但声音亮了些。陈掌柜急得要换药,我说再等等,这是药性在起作用。到第五天,他再来时,不用人架着了,自己能走进来,说夜里总算能睡两个时辰,痰里的血丝也淡了。”
秦慕伊补充道:“后来又在方子里加了沙参、麦冬,滋阴润肺,怕他久咳伤了正气。前后用了十二剂药,他咳嗽就止了,只是身子还虚,又用阴地蕨配着黄芪、当归炖鸡汤,喝了半个月,脸才渐渐有了血色。上个月路过染坊,见他正搬染布,嗓门洪亮得很,哪像个大病初愈的人。”
正说着,药堂的铜铃“叮铃”响得急。一个汉子背着个孩子闯进来,粗布短褂被汗水浸透,贴在脊梁上:“洛大夫!您快看看我家娃!烧了三天了,咳得直喘,刚才还呕了口血沫子!”
众人连忙让开。那孩子约莫七八岁,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却干裂起皮,咳嗽时胸口起伏得厉害,每咳一声,都像要把肺咳出来。秦慕伊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又翻看他的眼睑:“舌红少苔,眼窝发青,是肺热咳喘,怕是伤了肺络。”
洛风解开孩子的衣襟,指尖按在他的胸口,眉头微蹙:“呼吸急促,肺部有啰音,得立刻用药。慕伊,取阴地蕨三钱,配桑白皮二钱、白茅根三钱,先煎水灌下去。洛羽,去后院采新鲜阴地蕨,捣汁加蜂蜜,给孩子润喉。”
洛羽转身就往后院跑,少年人的脚步踏过石板路,带起一阵风。他记得娘说过,后院的竹棚下种着几株阴地蕨,是去年从云栖谷移回来的,专门用腐叶土培着,此刻正舒展着羽叶,叶片上的水珠在阴影里闪着光。他小心地掐了几片新鲜的营养叶,又拔了株带根的全草,飞快地跑回药堂。
秦慕伊已经把煎好的药汁倒在小碗里,用小勺撬开孩子的嘴,一点点喂进去。药汁带着点苦涩的草木气,孩子起初还挣扎,喝了两口,咳嗽竟真的缓了些。洛羽把捣好的药汁递过去,淡绿色的汁液里飘着蜜香,秦慕伊用棉签蘸了些,轻轻抹在孩子干裂的嘴唇上。
汉子在一旁搓着手,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洛大夫,这药真能管用?前儿请的大夫给开了退烧药,吃了就退,过会儿又烧起来,跟打摆子似的。”
“你家孩子是肺热郁闭,光退烧没用,得把肺里的火气清出去。”洛风一边写方子,一边解释,“阴地蕨里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抑制呼吸道的炎症,黄酮苷能解热镇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桑白皮降气平喘——几味药合力,既能清热,又能护肺,比单用退烧药管用。”
半个时辰后,孩子的咳嗽渐渐轻了,额头的温度也降了些,竟趴在汉子怀里睡着了。汉子红着眼圈给洛风作揖:“多谢洛大夫,您真是活菩萨……”
“快带孩子回去歇着,按时服药,明天再来复诊。”洛风把方子递给他,又嘱咐道,“别让孩子再吹着风,饮食要清淡,煮点梨汤给他喝,忌辛辣油腻。”
汉子背着孩子走后,老刘摸着下巴叹道:“这阴地蕨看着不起眼,竟是救命的药。”
洛风望着竹棚下的阴地蕨,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一群展翅的绿蝶:“草木的性子,往往和它的药性相合。阴地蕨生在幽暗处,却能清解体内的燥热,就像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往往藏着最实在的本事。”
洛羽低头看着本子上的画,阴地蕨的羽叶在纸上舒展着,旁边记着密密麻麻的字:生于腐殖土,喜阴湿,营养叶三回羽状分裂,孢子叶穗状,含蜕皮甾酮、三萜类……忽然觉得这株柔弱的植物变得沉甸甸的,带着深山的雾气,也带着爹说的那点“实在本事”的分量。
秦慕伊端来刚蒸好的茯苓糕,热气裹着药香漫开来:“尝尝,加了点山药,健脾的。”她看着丈夫和儿子凑在石桌前讨论药材的样子,竹棚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阴地蕨的叶片在光影里轻轻颤动,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草木与人间的缘分。
药堂的铜铃又响了,这次进来的是个提着竹篮的老婆婆,篮子里装着些新摘的青菜,进门就笑:“洛大夫,我家老头子的咳嗽好多了,多亏了您给的药,这是自家种的菜,给您尝尝鲜。”
洛风笑着接过篮子,月白长衫的袖口沾了点菜叶的露水。竹棚下的阴地蕨还在安静地生长,叶片上的水珠折射着微光,像把钥匙,打开了那些藏在幽暗处的草木智慧。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爹,娘又在摆弄这‘不见天’了?”洛羽扛着药锄从石阶上下来,青布短褂的领口沾了点泥,少年人嗓门亮得像檐角铜铃,“前儿跟王大叔去后山采药,在腐叶堆里见过这草,他说见了太阳就蔫,得藏在树荫底下才活。”
洛风抚着竹棚的栏杆笑了,月白长衫的袖口扫过棚柱上的青苔:“这叫阴地蕨,你说的‘不见天’是俗名。它性子怪,喜阴怕晒,专挑深山老林里的腐殖土扎根,石头缝里的腐叶厚半尺,它才肯冒头。”他俯身拾起一片羽叶,指尖捻着细如发丝的叶脉,“你看这营养叶,三回羽状分裂,边缘有细锯齿,像不像被剪刀铰过的绿绸子?还有孢子叶,从叶柄基部抽出来,梗细长,顶端聚成穗状,孢子囊成熟了会泛出淡褐色,藏在叶丛里,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秦慕伊起身拍了拍围裙,鬓边的银簪沾了点潮气:“上个月去云栖谷采药,在一片老松树下见着大片的。腐叶积了寸把厚,踩上去软乎乎的,阴地蕨就从那黑土里钻出来,叶片上总挂着水珠,连太阳都晒不透的地方,它倒长得精神。”她转身从竹篮里取出个瓦罐,倒出些阴干的药材,“这是全草入药,连根带叶采回来,洗净阴干,可不能暴晒,晒了就失了药性。”
伙计老刘蹲在门槛上编竹篮,篾条在他手里翻飞:“洛大夫,这草看着柔弱,能治啥病?前儿我那口子总咳嗽,痰里带点血,脸也虚浮,能用这个不?”
“问得巧。”洛风把阴地蕨的叶片铺在石桌上,阳光透过竹棚的缝隙照下来,在叶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阴地蕨的化学成分里,含着蜕皮甾酮、三萜类化合物,还有黄酮苷和酚类成分。蜕皮甾酮能抗炎消肿,三萜类化合物能镇咳止血,黄酮苷则有解热的功效——说白了,它就像个多面手,既能清肺热,又能止血痰,对付那些阴虚火旺的病症最是对症。”
洛羽掏出个牛皮本子,炭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那形状特征得记准了,别跟石韦、卷柏弄混。”他笔尖顿了顿,抬头问道,“营养叶三回羽状分裂,孢子叶穗状,根茎细长,生于腐殖土……还有啥?”
“气味。”秦慕伊接过话头,指尖拂过阴干的药材,“新鲜的阴地蕨有股淡淡的青草气,干了之后会带点苦涩味,嚼一嚼,舌尖能尝到清凉感。这也是区分它和其他蕨类的法子。”她忽然想起什么,往药堂方向瞥了眼,“去年秋里,城南染坊的陈掌柜,就是靠它捡回半条命。”
老刘手里的篾条顿住了:“是不是那个咳得直不起腰的陈掌柜?听说他咳了仨月,吃啥药都不管用,脸白得像纸,眼眶子陷进去半寸。”
“正是他。”洛风的声音沉了些,指尖在石桌上轻轻叩着,“那天他被伙计架着来的时候,嘴唇乌紫,一说话就咳,痰里带着血丝,喘得像破风箱。我搭脉时,指下脉细数,看他舌苔,舌红少津,明显是肺热炽盛,损伤肺络。问了才知,他为了赶工,连着半个月在染坊熬夜,染缸的热气熏着,又总吃辛辣,火气全郁在肺里了。”
秦慕伊端来一壶凉茶,给众人斟上:“当时他咳得厉害,我给熬了润肺的梨汤,他都咽不下去。洛风说,得用阴地蕨为主药,清泻肺热,凉血止血。”她记得那天药柜里的阴地蕨刚阴干好,灰绿色的全草带着点韧性,洛风抓药时,指尖捻着根茎,一片一片数得仔细。
“我开的方子是阴地蕨五钱,配知母三钱、贝母三钱,再加桑白皮、地骨皮各四钱,水煎服。”洛风起身踱了两步,长衫的下摆扫过石阶上的青苔,“阴地蕨清血热,知母、贝母润肺化痰,桑白皮、地骨皮降肺火——这几味药凑在一起,就像给肺里的火气开了条出路。另外,用新鲜阴地蕨捣汁,加少许蜂蜜,让他每次咳嗽时含服一口,能立刻缓解喉间的灼痛感。”
洛羽听得入神,炭笔在纸上戳出个小洞:“那陈掌柜喝了药,咳得更厉害了?”
“头两剂药下去,痰反而多了。”洛风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那是肺里的积热在往外排,痰色从紫黑变成淡黄,虽然还咳,但声音亮了些。陈掌柜急得要换药,我说再等等,这是药性在起作用。到第五天,他再来时,不用人架着了,自己能走进来,说夜里总算能睡两个时辰,痰里的血丝也淡了。”
秦慕伊补充道:“后来又在方子里加了沙参、麦冬,滋阴润肺,怕他久咳伤了正气。前后用了十二剂药,他咳嗽就止了,只是身子还虚,又用阴地蕨配着黄芪、当归炖鸡汤,喝了半个月,脸才渐渐有了血色。上个月路过染坊,见他正搬染布,嗓门洪亮得很,哪像个大病初愈的人。”
正说着,药堂的铜铃“叮铃”响得急。一个汉子背着个孩子闯进来,粗布短褂被汗水浸透,贴在脊梁上:“洛大夫!您快看看我家娃!烧了三天了,咳得直喘,刚才还呕了口血沫子!”
众人连忙让开。那孩子约莫七八岁,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却干裂起皮,咳嗽时胸口起伏得厉害,每咳一声,都像要把肺咳出来。秦慕伊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又翻看他的眼睑:“舌红少苔,眼窝发青,是肺热咳喘,怕是伤了肺络。”
洛风解开孩子的衣襟,指尖按在他的胸口,眉头微蹙:“呼吸急促,肺部有啰音,得立刻用药。慕伊,取阴地蕨三钱,配桑白皮二钱、白茅根三钱,先煎水灌下去。洛羽,去后院采新鲜阴地蕨,捣汁加蜂蜜,给孩子润喉。”
洛羽转身就往后院跑,少年人的脚步踏过石板路,带起一阵风。他记得娘说过,后院的竹棚下种着几株阴地蕨,是去年从云栖谷移回来的,专门用腐叶土培着,此刻正舒展着羽叶,叶片上的水珠在阴影里闪着光。他小心地掐了几片新鲜的营养叶,又拔了株带根的全草,飞快地跑回药堂。
秦慕伊已经把煎好的药汁倒在小碗里,用小勺撬开孩子的嘴,一点点喂进去。药汁带着点苦涩的草木气,孩子起初还挣扎,喝了两口,咳嗽竟真的缓了些。洛羽把捣好的药汁递过去,淡绿色的汁液里飘着蜜香,秦慕伊用棉签蘸了些,轻轻抹在孩子干裂的嘴唇上。
汉子在一旁搓着手,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洛大夫,这药真能管用?前儿请的大夫给开了退烧药,吃了就退,过会儿又烧起来,跟打摆子似的。”
“你家孩子是肺热郁闭,光退烧没用,得把肺里的火气清出去。”洛风一边写方子,一边解释,“阴地蕨里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抑制呼吸道的炎症,黄酮苷能解热镇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桑白皮降气平喘——几味药合力,既能清热,又能护肺,比单用退烧药管用。”
半个时辰后,孩子的咳嗽渐渐轻了,额头的温度也降了些,竟趴在汉子怀里睡着了。汉子红着眼圈给洛风作揖:“多谢洛大夫,您真是活菩萨……”
“快带孩子回去歇着,按时服药,明天再来复诊。”洛风把方子递给他,又嘱咐道,“别让孩子再吹着风,饮食要清淡,煮点梨汤给他喝,忌辛辣油腻。”
汉子背着孩子走后,老刘摸着下巴叹道:“这阴地蕨看着不起眼,竟是救命的药。”
洛风望着竹棚下的阴地蕨,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一群展翅的绿蝶:“草木的性子,往往和它的药性相合。阴地蕨生在幽暗处,却能清解体内的燥热,就像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往往藏着最实在的本事。”
洛羽低头看着本子上的画,阴地蕨的羽叶在纸上舒展着,旁边记着密密麻麻的字:生于腐殖土,喜阴湿,营养叶三回羽状分裂,孢子叶穗状,含蜕皮甾酮、三萜类……忽然觉得这株柔弱的植物变得沉甸甸的,带着深山的雾气,也带着爹说的那点“实在本事”的分量。
秦慕伊端来刚蒸好的茯苓糕,热气裹着药香漫开来:“尝尝,加了点山药,健脾的。”她看着丈夫和儿子凑在石桌前讨论药材的样子,竹棚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阴地蕨的叶片在光影里轻轻颤动,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草木与人间的缘分。
药堂的铜铃又响了,这次进来的是个提着竹篮的老婆婆,篮子里装着些新摘的青菜,进门就笑:“洛大夫,我家老头子的咳嗽好多了,多亏了您给的药,这是自家种的菜,给您尝尝鲜。”
洛风笑着接过篮子,月白长衫的袖口沾了点菜叶的露水。竹棚下的阴地蕨还在安静地生长,叶片上的水珠折射着微光,像把钥匙,打开了那些藏在幽暗处的草木智慧。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