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班的第二场专访-《我的学生全是巨星》

  被国内顶尖高校电话轰炸了半天,张伦什刚松了口气,就被市教育局叫去开了个会。

  等会议结束,已经过了12点。

  出了教育局的门,他给陈一航打了个电话。

  “你在哪?”

  “咱们一起吃个饭,商量商量孙振河的事情。”

  张伦什现在是既亢奋,又紧张。

  刚才市里开会,议题也是为后面的媒体采访,统一口径。

  那头的陈一航道:“已经在吃了。”

  张伦什真想立即把他揪出来,问道:“挺积极……你在哪?你自己?”

  陈一航道:“没,瑞雪还有她哥。”

  张伦什晃了晃神:“瑞雪,她哥?”

  “那你们吃吧,吃过饭,来我办公室。”

  挂了电话。

  张伦什摇了摇头。

  陈一航不说,他还忘了三中对付赵向伟的,还有于瑞雪这号人了。

  陈一航现在就和她哥在一起,难道……

  这小子都知道了?

  …………

  饭后。

  陈一航把于瑞雪送回了学校,至于于兴辉,见到李娟后,赖在燃点不肯走。

  停好车。

  他马不停蹄地来到校长办公室。

  “校长。”

  张伦什笑了笑,示意他坐下。

  “于瑞雪他哥走了?”

  陈一航不知道他为何关心于瑞雪她哥,如实道:“没,留在饭店了。”

  张伦什道:“你找他,不会是为了赵向伟吧?”

  陈一航摇头道:“没,碰见遇到了而已…”

  说着他反应了过来,“校长是说,可以找他对付赵向伟?”

  张伦什摇了摇头:“我没说。”

  张伦什岔开了话题道:“叫你来,是商量商量孙振河的事情。”

  “你可知道,今天上午,我接到多少学校的电话了?”

  陈一航顺口道:“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张伦什嘴角抽了抽。

  “当然是国内的!”

  “排名前二十以内的高校,基本上都打电话了。”

  陈一航笑道:“如果是谈录取的这个事,我说个我的观点,你不要急。”

  张伦什道:“你说。”

  陈一航道:“我觉得,国内的都可以拒绝。”

  “孙振河的第一选择是普林斯顿,其次,咱们还有哈佛垫底。”

  张伦什不由道:“你张口哈佛,闭口哈佛,说的是真的?”

  陈一航点了点头。

  张伦什悠悠地叹了口气,“现在的这些高校,我是真没有勇气拒绝啊!”

  陈一航开玩笑道:“风物长宜放眼量,校长,眼光放长远点。”

  张伦什道:“滚~”

  “你现在的成果,只能说你运气很好。”

  陈一航点头道:“确实如此。”

  张伦什道:“今天晚上,最晚明天,这些高校招生办的人,都要过来了。”

  “叫你来是帮我想个对策。”

  陈一航干净利索道:“要我说,不管什么条件,先推掉吧。”

  “或者。”

  “推广下其他的学生。”

  “比如说,赵骏、丁宏伟等人。”

  张伦什皱眉道:“你们40班的?”

  陈一航咧嘴笑了笑。

  张伦什啐道:“得了,别王婆卖瓜了,要成绩没成绩的,除了找难堪没啥用。”

  “下午电视台要过来你,采访孙振河。”

  “你安排好。”

  陈一航点了点头,想到一个问题:“其他电视台没联系你?”

  张伦什摇摇头。

  正在这时,手机响了。

  是个外地的号码。

  他接起来听了两句,给了陈一航一个“你这个乌鸦嘴”的眼神。

  …………

  【恭祝我校优秀学生孙振河同学证明《歌猜1+2》】

  【我校学生孙振河文章被《数学年刊》收录,建国后第一位高中生获此殊荣】

  【欢迎上级领导莅临指导】

  【欢迎各大高校莅临】

  Hang的条幅没有取下,而是挪到了旁边,把中间位置留给了孙振河。

  锦旗飘扬,条幅迎风猎猎作响。

  下午,15:10。

  沂河电视台的专访车辆,再一次开进了三中的校园。

  上一次采访的是赵骏。

  这一次采访的是孙振河。

  不同的是,上次赵骏只是省内出名,这次孙振河是全国上下人尽皆知。

  上次赵骏有父母作陪。

  这次,孙振河的陪同人员,是学校的各大领导,还有教育局的两位领导。

  包括陈一航,也不得不站了出来。

  采访的主持人,是老熟人聂凤娟,机位调试的时候。

  她问孙振河。

  “孙同学,不紧张吧?”

  孙振河摇了摇头:“还好,我不紧张。”

  聂凤娟笑道:“那行,不紧张的话,咱们就不提前备稿了。”

  她说着冲陈一航笑了笑。

  “陈老师,你的学生,心态都很好啊,上次的赵骏,也表现挺好的。”

  “还有孜青。”

  陈一航咳嗽了一声:“毕竟是40班出来的,脸皮厚点。”

  聂凤娟笑了笑。

  继续问孙振河:“你有意向中的大学吗?我可听说了,现在全国的高校,都在抢你。孙同学想选哪个?”

  孙振河求助似的看向陈一航。

  陈一航咳嗽一声道:“还没定,不过应该快了。”

  聂凤娟说:“推荐你去北大吧,北大的数学系在国内是最强的。”

  预定的时间到了,正式采访开始。

  摄像机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

  一辆刻着东海大学字样的商务车,从沂河收费站下了高速。

  司机问了问天华家具城的方向。

  十六分钟后。

  汽车在家具城楼下停住,车上下来四男二女,穿着T恤,干练且体面。

  其中一个男子拎着小型的手提箱。

  一行人径直上了二楼。

  …………

  “孙同学,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

  “能不能用最简短的话,陈述下1+2的证明思路?”

  “有没有尝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一步?”

  “你在数学上的下一个方向是什么”

  “上大学后,是继续研究数论吗?”

  “你有想过,能在多大年龄,获得菲尔兹奖吗?”

  沂河三中的党建活动室里,孙振河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有条不紊地,一个个回答着问题。

  聂凤娟点了点头,问起最后一个问题道:

  “接下来,你最梦想成真的愿望是什么?”

  孙振河深吸了一口气。

  “我爸爸和我妈妈复婚。”

  松岭家具店。

  孙松岭震惊地看着一行人,掏出了工作证,还有盖着钢印的证明文件。

  他吞咽了一口口水。

  喉咙发出“咕噜”的声音。

  “你们,说的都是真的?”

  “小河,证明了什么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