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数学年刊,教师评定-《我的学生全是巨星》

  “我整理整理,验算验算。”

  孙振河弯下腰,准备检索一番验算过程。

  陈一航摆手制止他。

  “先去吃个饭,回来睡个觉,养足精神,再梳理。”

  “走吧,我也没吃。”

  昨天晚上到现在,陈一航担心孙振河出状况,也防着一楼二楼的家伙上去打扰,一直守在这,过的夜。

  但赵骏等人一直给他带了饭。

  倒是不饿。

  那么说,只是为了让孙振河去吃饭。

  此时,孙振河高度集中的精神缓缓放松,饥饿感、困顿感纷至沓来。

  不一会,便觉得又困又饿。

  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歉意道:“劳烦师父了,那我们现在出去吧。”

  两人回到敢想。

  陈一航收到了杨魁打来的电话,一会全校职工会议,让他回来参加。

  陈一航嘱托孙振河拉上窗帘好好休息,回到二楼,交代赵骏做好检查工作。

  “振河现在是咱们的宝贝疙瘩,帮我看好。”

  “监督他先补觉,也别让谁上去打扰。”

  赵骏瞪大眼道:“河子,不会已经证明出来了吧?”

  陈一航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吹着小曲离开了敢想。

  40班的学生,丁宏伟在学校出了名,赵骏在省内或者国内出了小名。

  而用不了多久,

  孙振河三个字,会在全世界出名。

  陈一航脸上自然是有光的。

  当然这个前提是,孙振河的证明过程没有错误。

  …………

  上午10点,关于本学期教育质量的全体职工会议,在学校礼堂举行。

  张伦什上台讲话。

  说了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对5月份全省中学评比排名下滑,做了深刻检讨。

  指出下一学年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安排。

  他讲完后,副校长阮海峰接过话筒,颁发高三学年优秀教师荣誉证书。

  接着是高一、高二教师的职称评定。

  说完好的,开始对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学疏漏问题,做出批评。

  “今天点名一名老师,高二40班班主任陈一航。”

  “不算重点警告吧,但也希望其他老师,能够谨以为戒,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鉴于陈一航认错诚恳,加上40班的特殊性,学校不做警告处理,但是!”

  “下不为例!”

  “另外,取消其明年优秀教师评定资格。”

  他讲完,女副校长巴文敏上台,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安排,做出统一规划。

  开完会。

  D部的教师一起返回办公室的路上。

  等和其他级部分道扬镳。

  罗伟鹏道:“这样的评比,太不公平了。”

  “刘平管火箭班,年年躺着拿优秀教师,我们费尽心力,成绩退步一点就取消资格。”

  他这话主要是级部主任杨魁说的,杨魁还没接话,刘威咧咧嘴道:

  “一航都没说话,你还嫌不公平啊。”

  “你管40班试试?”

  罗伟鹏道:“不一样,一航有钱任性,不在乎优秀教师那点奖励,咱们拖家带口的,没点奖金,烟都抽不起。”

  “不过…”

  罗伟鹏看向陈一航道:“一航,说起来,教师评定方面,40班确实不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执行。”

  “这对你来说,太不公平。”

  “应该40班和1班,一年一交替才行。”

  “说句难听的,1班那种火箭班,都是尖子生,学生学习根本不用管。哪怕栓头驴放在那,依然是全校第一。”

  这话引起其他老师的共鸣。

  纷纷点了点头。

  杨魁见事态不妙,摆摆手道:“可别这么说。”

  “如果不是刘平管的好,顾漫、刘鑫宇这两个学生,很难获得奥数省赛二等奖。”

  “刘平的数学水平,在咱们学校绝对首屈一指。”

  “顾漫的成绩一直很好,咱们不说,刘鑫宇的成绩,大家可是知道,中考时并不出众。”

  杨魁说着有些惆怅。

  “咱们三中,几年出不了一个清北,明年高考时,没准一次性出了两个。”

  “呵呵,真那样,刘平的奖金。”

  “少不了喽。”

  老杨也是不由羡慕。

  1班属于A部,班主任刘平的奖金少不了,A部级部主任项刚的奖金也会有。

  他负责管理D部,除了被40班连累,这批评那批评外,真是没啥好处。

  思考之时,想起来孙振河的事情,不由看向陈一航。

  “一航,孙振河是下学期开学了,调到1班去,对吧?”

  陈一航摇摇头道:“如果暑假能取得点成绩,就留在咱们D部,没啥进步,就让他去1班。上个月,是这么和黄主任谈的。”

  杨魁点点头:“那等暑假结束,再让他签字调班吧。”

  他不觉得,这么短的时间内,孙振河身上能发生什么奇迹。

  陈一航搞乱七八糟的还行。

  可以依托家里的资源,玩玩娱乐性质的东西。

  可学习不是那回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个台阶,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

  至于说的什么普林斯顿。

  杨魁纯当笑话看的。

  没有多说小陈几句,是陈一航是他级部的老师,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

  祝兴夏气不愤地冷笑道:

  “主任,从40班调到31班就可以了,没必要调到1班去吧?”

  杨魁摇摇头:“孙振河原本就是1班出来的,这个事情没得商量。”

  他倒是想。

  孙振河只要好好学习,本科是没多大问题的。

  那样多多少少能给D部带来些业绩。

  不过,教务处那边不同意。

  聊着天,一众人回到了办公室。

  于瑞雪放下笔记本,见陈一航一直笑呵呵的,没有丝毫被批评和被挖学生墙角的悲痛,小声问道:

  “陈哥,你好像很开心啊?”

  陈一航嘿嘿笑道:“保密。”

  说完,和她挥挥手,快步奔赴门外去了。

  于瑞雪疑惑地看着背影,又看向其他人。

  罗伟鹏道:“别管他了,没心没肺。”

  …………

  孙振河只睡了两个多小时。

  醒来后,按捺不住激动,开始整理稿子,并将其编上号。

  整个计算过程,写了足足178张纸。

  做完这些。

  他开始逐项逐项的验算。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成立!”

  “欧拉乘积……成立!”

  “狄利克雷级数……成立!”

  “傅里叶分析……成立!”

  验算过程,比计算过程要缓慢的多,到天黑,验算了只有三分之一的样子。

  又加上大半个晚上,和次日一整天。

  验算过程终于完成。

  来到二楼。

  “师父,验算无误。”

  “就差投稿了…”

  陈一航喜上眉梢,由衷地夸赞了几句。

  “那就投数学年刊吧。”

  数学年刊是四大顶刊之首,要投,自然投名气最大的。

  不过,需要翻译成英文文稿。

  这个工作量不大。

  整个验算过程,都是全球通用的数学公式,只有在摘要及结论,才需要翻译。

  他英语不专业没关系,有一个人,是专业的。

  正好今儿不算热。

  带她去撸个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