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皇宫喜事连连-《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尽管开发改造这些平原难度不小。

  但宇文衍铁了心要做。

  大量移民,发展农业,让中原百姓在广阔的东北繁衍生息,守卫国土。

  派遣天文地理馆的人员对东北进行地理测绘,并选址建立天文台。

  工部也派出矿匠小队,进行专业探矿。

  东北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金,铜等储量极其可观。

  有人,有资源。

  便可通过贸易,将东北和中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贸易路线还是陆路和海路双管齐下。

  从庙街和海参崴登船走海上航线。

  同时,可以疏浚河道,利用黑龙江及其支流水系。

  将东北内陆与海路连通起来。

  东北土产众多,全是中原少有的稀罕物。

  野山参,鹿茸,黑貂皮毛,虎皮、虎骨,熊胆,北珠,乌拉草,海东青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石韦草,补肾益精、利水通淋。

  被东北四部的百姓称之为“嗷嗷叫”,据说药效猛得一批。

  力不从心的老爷们甘之如饴。

  海东青是靺鞨各部用于狩猎的一种猛禽。

  能够飞到高空寻找猎物,指引路线。

  还能自行捕捉小型动物。

  乌拉草纤维坚韧,可用于编织防寒靴履,鞋垫,床垫等居家用品。

  人参,貂皮,乌拉草,被称之为“东北三宝”。

  有了贸易往来。

  移民百姓除了种地,还可以通过采集山货获得一份收入。

  东北与中原的联系也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紧密。

  ……

  七月初七。

  东宫红绸横挂,灯笼高悬,到处张贴大红囍字。

  宫廷大乐气势磅礴,奢华有品上档次,奏出无比喜庆的氛围。

  太子宇文弘迎娶魏氏女。

  自此,东宫有了女主太子妃。

  朝中文武百官纷纷前往东宫道贺。

  在宇文衍的授意下,一改皇室躬行俭约的传统。

  由内库出资二十万贯。

  为太子大婚举行了极其隆重的婚礼。

  大周天子宇文衍携皇后,贵妃,淑妃,昭仪驾临东宫。

  太后朱满月和两位太皇太后望着仪表堂堂,威仪不凡的好圣孙。

  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乐得合不拢嘴。

  东宫派出数十支内侍小队,沿着京城街道前往各坊派发喜糖。

  百姓们纷纷送上祝福的话语。

  整个长安城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之中。

  大周天下稳定,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

  当朝皇帝年富力强,如日中天。

  如今,储君大婚,未来可期。

  民心安定,神州大地欣欣向荣,百姓对以后的生活信心满满。

  一年多来。

  太子每日到内阁坐班。

  向三位阁老学习理政,开始接触国之政务。

  四五岁起,皇帝就将其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立为储君,入主东宫后。

  王轨,颜之仪,乐运三位国佬又精心教导了三年。

  太子弘自幼聪慧,天赋满满。

  浑身上下充满了皇帝幼时的影子。

  刚刚接触内阁政事。

  就展现出不俗的政治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受宇文招,宇文贤,于翼三位阁老的赞许。

  除了接触政务。

  宇文衍还让太子进入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熟悉四象营和火器营的训练模式。

  同时。

  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以及大兵团推进,迂回包抄,小队突袭等战法。

  尉迟恭,侯君集,程咬金,苏定方,李德謇等侍读随同一起。

  宇文衍认为。

  作为一国之君,可以不上阵杀敌,也可不御驾亲征。

  但对军事绝对不能一窍不通。

  国防概念必须深入骨髓。

  在丛林法则至上的社会发展阶段。

  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是国家安定,民族繁荣的最有力保障。

  说白了,就是看谁的拳头硬。

  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拼的才是文明优劣。

  千万别说文明先进,军事实力就定然强大。

  辽金欺宋,蒙元灭赵宋,鞑子窃明。

  无一不是低等文明以武力战胜先进文明的例子。

  就算如今已将神州大地周边诸夷势力覆灭。

  宇文衍也不会掉以轻心。

  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以防别有用心的宵小之辈祸乱华夏。

  太子大婚的消息,早在几个月前就已传遍大江南北。

  京城官员近水楼台。

  有资格入宫的官员,以及藩邦驻京使馆人员全都前往东宫。

  宫外。

  设立了数十处庆贺高台,供京城百姓、商贾、学子欢聚。

  各道总管、刺史、都督纷纷上奏章表示祝贺。

  各级官府衙门也呈上贺书。

  倭奴道,中南半岛及南洋诸郡等海外领地官员也上书道贺。

  可谓是普天同庆,举国欢腾。

  ……

  天元二十七年。

  皇宫的好事还不仅是太子大婚。

  五个月后。

  时间进入腊月。

  年关前,二十五日。

  皇宫再次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当朝皇帝、大周天子的长公主和二公主双双大婚。

  袁天罡和巢忠两位驸马身披红装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进宫迎亲。

  两仪殿西侧,公主殿人头攒动,欢声笑语。

  宇文皇室女眷,以及朝中高层官员贵妇齐聚一堂。

  宇文芊芊和宇文玥凤冠霞帔,珠光宝气,尽显奢华与尊贵。

  淑妃萧婉儿,贵妃木兰拉着女儿的玉手,泪痕显现,满眼不舍之情。

  皇后司马令姬,昭仪萧茵在一旁轻声安慰。

  太后朱满月,两位太皇太后虽然也是不舍,却也为后辈婚嫁感到高兴。

  两个小棉袄同时出嫁,宇文衍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对于自己的孩子,他比谁都疼惜。

  为两位公主备下了丰厚的嫁妆。

  除了金银财帛,名贵家私,琉璃玉器,贴身侍女等。

  又赐下驸马府和一座公主府。

  还有东、西两市旺铺各十间。

  另外,陆上商队和海贸船队各一支。

  出身底层的袁天罡和巢忠可以说是鱼跃龙门,扶摇直上,一步登天了。

  不过,这也得益于他们之前的努力。

  能够在科举应试中过关斩将,进入大周皇家书院深造。

  并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独占鳌头,大放异彩,高中红榜一甲前三。

  两人不仅功成名就,还抱得美人归,成为皇亲国戚。

  对于就读各级官学的天下学子带来极大的鼓舞。

  虽说不是人人都可成为驸马,皇帝也没有那么多公主。

  但至少表明了当朝天子对于科举人才的重视。

  只要你能脱颖而出,就不愁没有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