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水泥-《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宇文贤在宣帝时便是冬官府大司空卿。

  又是掌管京兆军政的雍州牧。

  朝廷推行三省六部制后,工部取代冬官府,毕王做了工部尚书。

  后来撤州设道。

  四关之内设京畿道,宇文衍又让其兼任刺史一职。

  “谢陛下挂怀!”

  “您放心吧,安乐本就是工部左侍郎,能力不凡,臣会一一交接好的!”

  宇文贤,宇文贞兄弟俩最明智的地方,就是明确自己臣子的身份。

  并没有因为自己父亲是大周第二任皇帝而滋生野心。

  否则的话。

  宇文赟不要说重用他们,怕是早就和齐王宇文宪一样,直接以莫须有的罪名给诛杀了。

  宇文衍点头,烫洗了两个杯子,倒上热茶。

  看向宇文恺,笑道:

  “安乐,工部以后就交给你了!”

  “雕版印刷很是重要,还有,研发中的活字印刷,更是划时代的技术。”

  “毕王从河北邢台找来的工匠李春擅造石桥,当予以重视。”

  “另外,棉纺技术,玻璃工艺,造纸,制瓷等等手工技艺,都要不断改进,发扬光大……”

  小皇帝说了很多。

  宇文恺作为行内专业人士,越听越是欣喜。

  “谢陛下!”

  “臣谨遵圣命,重视诸般技艺,不断改进,提升您所说的那什么生产力……”

  宇文恺起身,郑重地躬身应道。

  自从小皇帝亲政以来。

  他就感觉自己开始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内心对宇文衍的感激溢于言表。

  “对了,让你研发的那个水泥进展如何?”

  宇文衍喝了一口茶水,突然想到了这事。

  天元五年,也就是去年。

  宇文恺督造河套三城,峻工回京后,小皇帝就把研制水泥之事交给了他。

  “回陛下,臣正准备向您禀报呢!”

  “按照您记述的技法,臣和工匠们精心选材、建高炉、造磨坊,尝试了成千上万次原料配比,已经摸索出了比较成熟的工艺……”

  “极寒天气,盐咸环境,以及凝结硬度、耐磨强度等测试还在持续验证中!”

  说到水泥,宇文恺眼里也冒着精光。

  作为建筑设计大师,他很清楚这玩意用于建造,有着极为重大的用途。

  “什么?”

  “你的意思,水泥已经造出来了?”

  宇文衍一听。

  蹭一下站了起来。

  惊喜地望向宇文恺,滚烫的茶水洒到手上也浑然不知。

  “若,若是按您所描述的样子,应该八九不离十……”

  宇文恺没想到小皇帝反应这么大。

  顿时有些不自信起来。

  “哈哈,安乐啊安乐,你可真能忍啊,到现在了才跟朕说!”

  “陛下恕罪,臣亦不敢保证就是您所要之物,故而多试验了几遍。”

  宇文恺心中忐忑,生怕让皇帝失望。

  “好,好啊!”

  “摆驾,朕要亲自看看!”

  小皇帝大喜,拉着宇文恺就往殿外走。

  宇文贤好奇这水泥是何物?

  也跟了上去。

  王鹰,元氏兄弟,李药师等人随驾左右,一行人直奔宫外。

  长安城内。

  一处工部衙属大院,正是宇文恺等人的实验之地。

  “陛下,这便是制作好的成品。”

  宇文恺亲自打开一个油纸包裹的木桶,用木勺舀出一些灰褐色粉末。

  “您再看,这是用水泥铺设的一小段路面!”

  “厚约一尺,用河沙,石子拌水泥铺就,中间放置了竹条……”

  宇文恺将一行人带到院内一段平坦的路面,一边向宇文衍讲解着。

  关于水泥的使用,小皇帝给他的册子上有详细的描述。

  “臣用了水浸,火烧,马踏,车碾等方式测试路面,全然无碍!”

  听了宇文恺的话语。

  宇文贤,王鹰,元氏兄弟,李药师等人啧啧称奇。

  纷纷在路面跺脚踩踏起来。

  “陛下,您再看,这是用石头和水泥砌的一个池子和一堵厚墙,滴水不漏,重锤不倒……”

  “哈哈,好,太好了!”

  “安乐立下绝世奇功也!”

  亲眼看到这些东西。

  宇文衍确认水泥真的研制成功了。

  虽然质量可能比不上后世,但这性能已经能满足基本使用要求。

  “都是陛下奇思妙想,臣不敢居功!”

  宇文恺心里高兴,却没有沾沾自喜。

  他心里很清楚。

  要是没有皇帝的册子,自己到死也想不出这玩意来。

  “宇文恺研制水泥有功,赏钱千贯,蜀绵千匹,粮食千石,冰玉百件……”

  “参与工匠均有赏赐。”

  “诏告天下,以示众匠之功,鼓励官民发明创造,为国谋事,为民谋利!”

  宇文衍的赏赐多半是以钱物为主,实在,也实用。

  虽然土地和官爵更加令人趋之若鹜。

  但在小皇帝这里,土地就不用想了,官爵也不会轻易封赏。

  土地乃国之根本。

  土地兼并是所有王朝无法避免的顽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宇文衍绝对不会允许少数人大量拥有私家土地的情况出现。

  那些已经囤积了众多土地的贵族门阀,终有一天也要想办法解决。

  “臣谢陛下赏!”

  “吾等谢主隆恩!”

  宇文恺和一众工匠齐声谢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水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确实有诸多用处。

  修路搭桥,打地基,粉刷石头、夯土建的房屋,兴修水渠,水库等。

  都能发挥其作用。

  对于富贵人家。

  房屋、庭院的地面都可铺上精致美观的地砖。

  老百姓可不行,首先考虑的是填饱肚子。

  至于居所,地面都是用泥土夯实,时间久了就会坑坑洼洼。

  泥里一脚,水里一脚的农人,也没那么多讲究,能够遮风挡雨就是家。

  若是水泥能够普及开来。

  花点小钱粉刷下家里的地面、墙壁,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也是挺好的。

  “安乐,研发得继续,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

  “不过当前成品的性能也相当不错了,要充分利用起来……”

  回到上善殿。

  宇文衍稍微平复了些内心的欣喜之情。

  给两人倒了杯热茶,笑道。

  “这水泥也太神奇了,泥沙和水便能造就坚如磐石之物,宛如神迹,实在是匪夷所思!”

  宇文贤倾尽所学,百思不得其解,内心震惊不已。

  “毕王所言甚是,此物确实神异!”

  “陛下,那臣随后就着手建造几处水泥作坊,开始制作水泥!”

  宇文恺没想到,自己刚刚荣升工部尚书,紧接着又是一个彩蛋砸到头上,可谓是双喜临门。

  “不!”

  “几处哪里够?”

  宇文衍摆手,目光熠熠,颇为兴奋地说道。

  “沿着所有官道选址,凡是取材方便,适合烧制水泥的地方都建上作坊。”

  “朕要用水泥把所有驿路全部硬化,让通途遍及天下,惠及民生,造福百姓!”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