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说话时,瞥见刘清儒又靠回椅背,眼皮子耷拉着,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头。
她手里的针线顿了顿,把鞋底往针线筐里一放,声音放得软和:“你这是咋了?
脸儿都没精神头,要是困了就上炕睡会儿去,炕头还热乎着呢,别在这儿硬撑着。”
刘清儒听见这话,慢悠悠抬了抬眼,声音带着点含糊:“嗯!
今儿在厂里跑前跑后的转悠了大半天,腿都快遛细了,是真乏。”
他伸了个懒腰,骨头 “咯吱” 响了一声,手还在腰上揉了两下。
秦淮茹见他这样,索性站起身,伸手把桌上的针线筐往墙角挪了挪,
又拍了拍身上的碎线头,掸得仔细:“那你赶紧歇着,我也趁着天儿好,
准备去北新桥看看大孙子去。正好我昨儿蒸的枣糕,给孩子捎点过去,
也省得我搁屋里瞎晃悠,打搅你睡觉。”
刘清儒点了点头,手指在桌沿上轻轻敲了敲,声音低了些:“成,你去吧,路上慢点。
北新桥那边人多车杂的,别挤着。”
秦淮茹应了声 “得嘞”,转身从柜顶上拿了个蓝布包袱,把装着枣糕的饭盒小心塞进去,
又从柜子抽屉里摸出一把水果糖,揣进上衣兜里。
她抻了抻衣角,走到门口又回头瞅了瞅刘清儒,叮嘱道:
“我走了啊,你记得盖点被,别着凉。
要是醒了饿,灶上温着粥呢,盛一碗就能吃,甭等我。”
刘清儒摆了摆手,声音已经有些飘,眼睛都快闭上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去吧,别磨蹭了。
要是晚了,你就在那边吃过饭再回来,省得回来再折腾。”
他看着秦淮茹拉开门帘,脚步轻快地出了屋,才慢悠悠站起身,
趿拉着布鞋往炕边挪,一轱辘躺到炕上,伸手把叠在炕角的薄被拽过来搭在肚子上,
没一会儿就听见他轻微的呼噜声,睡的还挺快。
秦淮茹出了垂花门,刚走到外院,就瞧见徐春妮拎着菜篮子往里走。
徐春妮先瞅见她,老远就喊:“淮茹!这是去哪儿啊?脚步这么急,脸上还带着笑。”
秦淮茹停下脚步,笑着回话:“徐婶儿,我去北新桥看大孙子去。
前儿他爸过来看我,说孩子天天念叨着要奶奶,还会学着喊‘枣糕’了,
我得赶紧送过去,别让孩子等急了。
您这是刚从菜市场回来?”
徐春妮晃了晃手里的菜篮子,叹了口气,脸上的愁容又重了些,眼神也暗了暗:
“可不是嘛!今儿白菜倒是新鲜,水灵得很,就是又贵了一分,都卖到两分六了!
我咬咬牙买了两颗,够家里吃两天的。”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秦淮茹手里的蓝布包袱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菜篮子把手,
声音放轻了些:“你家大孙子都能喊人了?真好啊…… 我家那三个臭小子,
最小的也比你家大儿子大五岁,可到这会儿,我连自家孙子的影都没见着。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秦淮茹听着,赶紧接话:“徐婶儿您也别急,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等时候到了,保准让您抱上大胖孙子。”
徐春妮笑了笑,可那笑意没到眼底,还轻轻摇了摇头:“借你吉言吧!
对了,你去北新桥可别坐电车,昨儿我家老头子从那边回来告儿我,
北新桥那边电车线路检修,得绕老远去,你还是坐三轮吧,
虽说贵点,可省事儿,也快 —— 别耽误了跟大孙子见面。”
秦淮茹赶紧点头,心里还挺庆幸:“哎哟,谢谢您提醒!要不我还真不知道呢,
这要是坐错车,耽误了功夫不说,还得折腾,指不定我大孙子得等急了。”
她又跟徐春妮聊了两句,问了问菜市场其他菜的价钱,才笑着摆手:
“我先走了啊徐婶儿,回见!”
说着就撒丫子往院门外走,心里琢磨着,得赶紧去坐三轮,别让大孙子等急了。
秦淮茹走后,徐春妮站在原地没动,手里还拎着那半满的菜篮子,
望着秦淮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她低头瞅了瞅菜篮子,想起方才秦淮茹说孙子会喊 “枣糕” 的模样,
眼神里满是羡慕 —— 自己都 57 了,啥时候才能像秦淮茹那样,
有个小娃娃围着自己喊 “奶奶”,能亲手给孙子做口爱吃的呢?
日头往西斜的时候,南锣鼓巷这四合院的青砖地上还留着点太阳的暖光。
阎埠贵背着手,绕着院儿里那棵老槐树慢慢转悠,脚尖时不时蹭蹭树根底下的青苔。
他眼睛却没闲着,跟扫院子似的,时不时往垂花门方向瞟 —— 这可不是闲溜达,
他是掐着点儿呢,想瞅瞅各家下班回来的动静,顺便捡点邻里间的闲嗑,
回头也好跟老伴儿念叨念叨,省得晚上屋里没个声响。
“哟,老闫!您这是数槐树叶子呢,还是又在算计哪家的针头线脑啊?”
垂花门口突然传来何雨柱调侃的大嗓门。
紧接着就见他推着辆女式自行车进来,车把上挂着的布兜晃悠着,
里面铝制饭盒 “叮当” 响。
他胳膊肘搭在车座上,身子歪着,脸上挂着笑,一看就是跟人逗闷子的模样。
何雨水跟在车旁走,步子迈得轻快。
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领口熨得平平整整,连个褶子都没有,
怀里紧紧抱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宣传科的文件。
见了阎埠贵,她赶紧停下脚步,脸上堆着笑打招呼:
“哟,您老这是遛弯儿呢?今儿天儿暖和,多转两圈舒坦!”
还没等阎埠贵搭话,东厢房的门帘 “哗啦” 一声被掀开,
刘清儒趿拉着布鞋走了出来,鞋底子在砖地上蹭出 “沙沙” 的响。
他刚睡醒,眼角还挂着点眼屎,抬手揉了揉眼睛,慢悠悠跨出屋门,
一眼看见何雨水,脸上立马乐开了花,嗓门也提了八度:“雨水回来啦?
继祖咋没跟你一块儿?他皮革厂今儿不加班啊,按理说早该到家了,
别是又被厂里同事拉着说事儿,没影儿了吧?”
“哥!” 何雨水赶紧迎上去,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刘清儒的胳膊,脸上全是笑,
“他呀!早上出门特意告儿我,厂里今儿要盘库,可能得晚点儿。
他还说晚上想顺道去街口买碗卤煮,解解馋呢!让咱别等他吃饭。”
刘清儒往门口的竹凳子上一坐,“咚” 地一声,凳子腿儿磕在砖地上。
他点了点头,又叹口气,手在膝盖上拍了拍:“这小子,在皮革厂干快十年了,
还是这么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歇歇。真当自个儿是铁打的了?”
何雨水刚要应声,阎埠贵终于插上了话,手还背在身后:“铁柱啊,不是我说你,
这会儿挣点钱不容易,你得劝劝你家继祖,没事儿别乱花钱!
那卤煮有什么好吃的?油乎乎的,还不如回家喝碗粥舒坦。”
刘清儒斜了阎埠贵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毕竟住对门几十年,
阎埠贵那点心思他门儿清:“得嘞,老闫,您就别操这份心了。
继祖挣的钱,想咋花就咋花,再说他今儿加班辛苦,吃碗卤煮咋了?
总比某些人天天算计着抠搜邻里的便宜强。”
阎埠贵被噎了一下,脸上有点挂不住,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她手里的针线顿了顿,把鞋底往针线筐里一放,声音放得软和:“你这是咋了?
脸儿都没精神头,要是困了就上炕睡会儿去,炕头还热乎着呢,别在这儿硬撑着。”
刘清儒听见这话,慢悠悠抬了抬眼,声音带着点含糊:“嗯!
今儿在厂里跑前跑后的转悠了大半天,腿都快遛细了,是真乏。”
他伸了个懒腰,骨头 “咯吱” 响了一声,手还在腰上揉了两下。
秦淮茹见他这样,索性站起身,伸手把桌上的针线筐往墙角挪了挪,
又拍了拍身上的碎线头,掸得仔细:“那你赶紧歇着,我也趁着天儿好,
准备去北新桥看看大孙子去。正好我昨儿蒸的枣糕,给孩子捎点过去,
也省得我搁屋里瞎晃悠,打搅你睡觉。”
刘清儒点了点头,手指在桌沿上轻轻敲了敲,声音低了些:“成,你去吧,路上慢点。
北新桥那边人多车杂的,别挤着。”
秦淮茹应了声 “得嘞”,转身从柜顶上拿了个蓝布包袱,把装着枣糕的饭盒小心塞进去,
又从柜子抽屉里摸出一把水果糖,揣进上衣兜里。
她抻了抻衣角,走到门口又回头瞅了瞅刘清儒,叮嘱道:
“我走了啊,你记得盖点被,别着凉。
要是醒了饿,灶上温着粥呢,盛一碗就能吃,甭等我。”
刘清儒摆了摆手,声音已经有些飘,眼睛都快闭上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去吧,别磨蹭了。
要是晚了,你就在那边吃过饭再回来,省得回来再折腾。”
他看着秦淮茹拉开门帘,脚步轻快地出了屋,才慢悠悠站起身,
趿拉着布鞋往炕边挪,一轱辘躺到炕上,伸手把叠在炕角的薄被拽过来搭在肚子上,
没一会儿就听见他轻微的呼噜声,睡的还挺快。
秦淮茹出了垂花门,刚走到外院,就瞧见徐春妮拎着菜篮子往里走。
徐春妮先瞅见她,老远就喊:“淮茹!这是去哪儿啊?脚步这么急,脸上还带着笑。”
秦淮茹停下脚步,笑着回话:“徐婶儿,我去北新桥看大孙子去。
前儿他爸过来看我,说孩子天天念叨着要奶奶,还会学着喊‘枣糕’了,
我得赶紧送过去,别让孩子等急了。
您这是刚从菜市场回来?”
徐春妮晃了晃手里的菜篮子,叹了口气,脸上的愁容又重了些,眼神也暗了暗:
“可不是嘛!今儿白菜倒是新鲜,水灵得很,就是又贵了一分,都卖到两分六了!
我咬咬牙买了两颗,够家里吃两天的。”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秦淮茹手里的蓝布包袱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菜篮子把手,
声音放轻了些:“你家大孙子都能喊人了?真好啊…… 我家那三个臭小子,
最小的也比你家大儿子大五岁,可到这会儿,我连自家孙子的影都没见着。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秦淮茹听着,赶紧接话:“徐婶儿您也别急,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等时候到了,保准让您抱上大胖孙子。”
徐春妮笑了笑,可那笑意没到眼底,还轻轻摇了摇头:“借你吉言吧!
对了,你去北新桥可别坐电车,昨儿我家老头子从那边回来告儿我,
北新桥那边电车线路检修,得绕老远去,你还是坐三轮吧,
虽说贵点,可省事儿,也快 —— 别耽误了跟大孙子见面。”
秦淮茹赶紧点头,心里还挺庆幸:“哎哟,谢谢您提醒!要不我还真不知道呢,
这要是坐错车,耽误了功夫不说,还得折腾,指不定我大孙子得等急了。”
她又跟徐春妮聊了两句,问了问菜市场其他菜的价钱,才笑着摆手:
“我先走了啊徐婶儿,回见!”
说着就撒丫子往院门外走,心里琢磨着,得赶紧去坐三轮,别让大孙子等急了。
秦淮茹走后,徐春妮站在原地没动,手里还拎着那半满的菜篮子,
望着秦淮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她低头瞅了瞅菜篮子,想起方才秦淮茹说孙子会喊 “枣糕” 的模样,
眼神里满是羡慕 —— 自己都 57 了,啥时候才能像秦淮茹那样,
有个小娃娃围着自己喊 “奶奶”,能亲手给孙子做口爱吃的呢?
日头往西斜的时候,南锣鼓巷这四合院的青砖地上还留着点太阳的暖光。
阎埠贵背着手,绕着院儿里那棵老槐树慢慢转悠,脚尖时不时蹭蹭树根底下的青苔。
他眼睛却没闲着,跟扫院子似的,时不时往垂花门方向瞟 —— 这可不是闲溜达,
他是掐着点儿呢,想瞅瞅各家下班回来的动静,顺便捡点邻里间的闲嗑,
回头也好跟老伴儿念叨念叨,省得晚上屋里没个声响。
“哟,老闫!您这是数槐树叶子呢,还是又在算计哪家的针头线脑啊?”
垂花门口突然传来何雨柱调侃的大嗓门。
紧接着就见他推着辆女式自行车进来,车把上挂着的布兜晃悠着,
里面铝制饭盒 “叮当” 响。
他胳膊肘搭在车座上,身子歪着,脸上挂着笑,一看就是跟人逗闷子的模样。
何雨水跟在车旁走,步子迈得轻快。
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领口熨得平平整整,连个褶子都没有,
怀里紧紧抱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宣传科的文件。
见了阎埠贵,她赶紧停下脚步,脸上堆着笑打招呼:
“哟,您老这是遛弯儿呢?今儿天儿暖和,多转两圈舒坦!”
还没等阎埠贵搭话,东厢房的门帘 “哗啦” 一声被掀开,
刘清儒趿拉着布鞋走了出来,鞋底子在砖地上蹭出 “沙沙” 的响。
他刚睡醒,眼角还挂着点眼屎,抬手揉了揉眼睛,慢悠悠跨出屋门,
一眼看见何雨水,脸上立马乐开了花,嗓门也提了八度:“雨水回来啦?
继祖咋没跟你一块儿?他皮革厂今儿不加班啊,按理说早该到家了,
别是又被厂里同事拉着说事儿,没影儿了吧?”
“哥!” 何雨水赶紧迎上去,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刘清儒的胳膊,脸上全是笑,
“他呀!早上出门特意告儿我,厂里今儿要盘库,可能得晚点儿。
他还说晚上想顺道去街口买碗卤煮,解解馋呢!让咱别等他吃饭。”
刘清儒往门口的竹凳子上一坐,“咚” 地一声,凳子腿儿磕在砖地上。
他点了点头,又叹口气,手在膝盖上拍了拍:“这小子,在皮革厂干快十年了,
还是这么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歇歇。真当自个儿是铁打的了?”
何雨水刚要应声,阎埠贵终于插上了话,手还背在身后:“铁柱啊,不是我说你,
这会儿挣点钱不容易,你得劝劝你家继祖,没事儿别乱花钱!
那卤煮有什么好吃的?油乎乎的,还不如回家喝碗粥舒坦。”
刘清儒斜了阎埠贵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毕竟住对门几十年,
阎埠贵那点心思他门儿清:“得嘞,老闫,您就别操这份心了。
继祖挣的钱,想咋花就咋花,再说他今儿加班辛苦,吃碗卤煮咋了?
总比某些人天天算计着抠搜邻里的便宜强。”
阎埠贵被噎了一下,脸上有点挂不住,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