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万佛堂的后山小院,常年被缥缈的山雾缠绕,青砖铺就的地面上生着几簇倔强的青苔,在微凉的空气中透着湿润的绿意。院中央那棵菩提树早已逾千年,粗壮的枝干如苍龙探爪般舒展,浓密的叶片层层叠叠,将大半庭院拢在一片清幽的荫凉里。
唤作“祖”的小沙尼就坐在菩提树下的青石蒲团上,他不过七八岁的模样,眉眼尚带着孩童的稚嫩,可那双眼睛却像被山涧清泉洗过千遍万遍,澄澈得能映出天上的流云与叶间的光影。他望着枝头跳跃的光斑,嘴角噙着一抹浅浅的笑意,那笑意纯净得不含半分尘俗,仿佛只是看一场花开花落般寻常。
离他丈许远的地方,一头形似雪豹却比寻常猛虎还要魁梧的凶兽正匍匐在地。它浑身覆盖着银白相间的斑纹,此刻却收敛了所有凶戾,尾巴温顺地环在身侧,琥珀色的兽瞳里满是敬畏,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蒲团上的身影。
凶兽身侧,一位身着月白素衣的女子正跪坐在蒲团上,背脊挺得笔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顺着素衣的褶皱铺散在青砖上,勾勒出纤细却挺拔的轮廓。她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在院中响起,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沉静,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
“主人,自三十年前蒙您度化,弟子便入了慧林秘境潜心修行。那秘境之中无日月,只以晨钟暮鼓记时,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十六个春秋。这些年弟子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夜参悟您所授心法,如今总算略有小成——前些时日在慧林茅草屋与屋外幻境天楼韩二楞子切磋,胜了不再是一招半式,想来在这世间,已算得上是顶尖之列了。”
她顿了顿,素手轻轻攥住衣角,声音里添了几分恳切:“此次遵主人法旨走出慧林,弟子心中唯有一事牵挂。主人常年居于这小院之中,看似与世无争,可弟子知道,这世间暗流从未停歇。如今弟子已非当年那个需要您庇护的懵懂之辈,若有任何差遣,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弟子也绝不会有半分犹豫。只求能为您分些许烦忧,还请主人明示。”
话音落下,院中的风似也屏住了呼吸,唯有菩提叶偶尔簌簌轻响,像是谁在低声细语。小沙尼依旧望着枝头跳跃的光斑,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青石上被岁月磨出的浅痕,过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像山涧滴落的泉水,清润中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世间事,自有其因果。你既已修行小成,便不必拘泥于万佛堂的佛法,去看看这人间更高的修行之道吧。或许能在红尘百态中体会世间法则,未来方能更上一层。”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院外缭绕的云雾,语气平淡无波:“上一趟昆仑,见见故人。我曾让你指点过的那人,此刻就在昆仑。”说到这里,他像是忽然忘了什么,微微蹙眉,“具体在昆仑哪里……”
话音未落,地上本如雕塑般趴着的凶兽猛地动了。它那银白相间的毛发轻轻一颤,原本耷拉着的两耳“唰”地竖了起来,琥珀色的兽瞳里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连带着尾巴都忍不住轻轻扫了下地面,显然是对这趟行程来了兴致。
女子却未动,她依旧跪坐在蒲团上,闻言先是恭敬地应了声“是”,随即像是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声音里带上了几分迟疑:“谢主人指点。只是……小女心中有一事,始终想不明白。”
她深吸一口气,抬眼望向菩提树下的小沙尼,目光恳切:“便是曾经那个叫熊烈的人。我知道他悟性极强,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可您为何要如此费心,不遗余力地助他?他刚入万佛堂,您便将他送往慧林秘境修行;后来他身陷幻境天楼,老祖设下杀局,您不仅赠他佛骨舍利护身,更暗中布局助他逃离阴谋。这一切,您从未求过半点回报。主人,您到底是为了什么?”
院中再次安静下来,只有山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将女子的疑问轻轻送向天际,又被那缥缈的云雾温柔地拢住。
小沙尼忽然笑了,那笑意从嘴角漾开,漫上眉眼,像山涧初融的冰雪,瞬间添了几分生动。他望着枝桠间漏下的碎光,声音里带着孩童般的轻快,却又藏着不容置疑的深意:“世间事,自有因果。我是他的因,他便是我的果。谁说我不要回报?待他修行小成,便是我向他收取那熟了的果的时候。”
女子猛地抬头,望向菩提树下的身影。日光透过叶隙落在小沙尼脸上,明明是七八岁孩童的模样,那双眼睛却清澈得像万年不化的冰泉,天真无邪中又透着让人不敢深究的深邃。她张了张嘴,终究没能再问出一个字,缓缓低下了头。
指尖捻着素衣的褶皱,她心中清明——以自己此刻的修行,终究是看不透眼前这位主人的。他的每一步棋,都藏在云雾之后,不到落子的那一刻,无人能解其中真意。
院外的山雾又浓了些,将青砖上的青苔润得愈发鲜亮。凶兽不知何时又伏了下去,只是耳朵依旧竖着,似在静静聆听这庭院里的玄机。
小院中复归寂静,女子与凶兽的身影已隐入山间云雾。小沙尼独自坐在菩提树下,微风拂过,吹动他衣角的同时,也带起叶间细碎的轻响。他闭目不语,指间那串古朴的佛珠正缓缓流转,每一粒都似浸着千年的光阴。
忽然,风里像是裹进了另一道声音。那声音缥缈得很,既像是从九天之外的云霭中传来,带着亘古的空旷;又像是贴着耳畔低语,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翳,清晰地钻进院中。
“我能感觉到,他身上已凝出些许本源之力了。”那声音顿了顿,带着几分玩味的纵容,“让他再自在窜蹦些时日吧。多积聚些能耐,日后才好助我登仙造机——也好补全上一世闯天门时,留下的那桩身死道消的憾事。”
话音落时,风依旧轻轻吹着,菩提叶簌簌作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小沙尼指间的佛珠却蓦地停了一瞬,随即又恢复了慢悠悠的节奏,只是他闭着的眼睫,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小沙尼那微不可察的一颤,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时空的涟漪里荡开奇妙的连接。远在时空缝隙深处的玄冰洞,本就终年飘着细碎的冰屑,此刻却因这一颤生出更诡异的变数——熊烈识海中那枚静静悬浮的佛骨舍利,毫无征兆地迸发幽光,一股极寒顺着舍利与神魂的牵连,如附骨之疽般钻入他的识海深处。
这寒意与洞外裹挟着冰粒的寒风截然不同,它并非侵袭皮肉,而是直抵心底最深处,带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实感”,仿佛要将神魂都冻成剔透的冰晶。熊烈体内的绿意本源本是生机的凝聚,此刻却像是被丢进了万年寒潭,每一缕绿意触碰到那寒意,都会瞬间僵硬、蜷缩,任凭它如何焦躁翻涌,都如蚍蜉撼树般无从驱赶,只能眼睁睁看着那股寒意顺着经脉蔓延,所过之处,连气血流动都变得滞涩迟缓。
不过瞬息之间,熊烈已如被施了定身咒般僵在原地。他直挺挺地立着,宽阔的肩膀不再有半分起伏,浓密的发丝上凝满了细密的白霜,连睫毛都挂上了冰碴,整个人仿佛是被千年风雪精心雕琢的雕像,周身的空气都因这极致的寒冷而微微扭曲,泛着冷冽的青光。
蜷缩在一旁的小白蟒早已察觉到不对,它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瞳里满是不安,女童般细嫩的嗓音带着明显的怯意,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你的身体怎么了?”
熊烈却连转动眼珠的力气都似被抽走了。他能清晰地看到小白蟒的身影在视野里晃动,能听到那带着担忧的问话,可喉咙里像是堵着一块沉甸甸的玄冰,无论如何用力,都发不出半点声音。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白蟒慢慢凑近,蛇尾轻轻扫过地面的冰粒,发出细碎的声响。
小白蟒绕着他的脚踝转了半圈,小巧的脑袋微微抬起,蛇信子飞快地探出,试探着舔了舔他冰冷的裤管——那布料早已被寒气浸透,带着刺骨的凉意,吓得它赶紧缩了回去,蛇信子上甚至沾了一小点冰碴。
“喂……你倒是说话呀?”它的声音更急了些,带着哭腔,“是不是很冷?我、我把暖意分你点好不好?”话音未落,小白蟒身上已泛起一层淡淡的暖光,那光芒如同初春的朝阳,带着融融的暖意,可当它试图再靠近些时,却在距离熊烈三尺之地被一股无形的寒气墙挡住。那暖光像是风中残烛,在极寒的侵袭下剧烈摇晃,边缘处甚至已开始消融,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根本无法穿透那层由熊烈体内散出的近乎实质的寒气,摇摇欲坠。
冰层之下,那道沉凝如万年玄铁的声音,此刻也似察觉到了熊烈的异状,一声狂放的笑骤然炸开,震得洞顶的冰屑簌簌坠落,砸在冰层上发出密集的脆响。
“我终于懂了!”那声音带着彻悟的癫狂,每个字都像冰锥般凿在空气里,“最极致的寒意,究竟是什么?原来根本不是外界冰雪能及,真正的寒,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是从心尖子上冒出来的!由心而生的寒意,才是能冻裂神魂的真寒!”
他顿了顿,笑声愈发桀桀刺耳,仿佛有无数冰针在耳边尖啸:“小子,看来我并没有输!你就死在这里吧——连老天都在帮我!哈哈哈……”那笑声撞在冰壁上,层层叠叠地反弹回来,裹着刺骨的恶意,将熊烈周身本就凝滞的寒气搅得愈发狂暴。
小白蟒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瞳骤然缩紧,瞬间捕捉到了迫近的危机。它不再犹豫,小小的身躯猛地翻涌起来,鳞片在冰面上摩擦出细碎的火花,不过瞬息之间,便膨胀成缸口粗细的巨蟒。
它长尾一甩,精准地卷住熊烈僵硬如冰雕的身躯,力道却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没勒伤他,又牢牢固定住。蛇头猛地一摆,带着熊烈便朝着玄冰洞深处一个相对狭窄的冰缝方向疾驰而去,巨大的身躯划过冰面,留下一道长长的滑痕。
身后,冰层冻结的“咔咔”声如影随形,那声音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响亮,仿佛有一头无形的巨兽正在用寒冰构筑囚笼,沿着他们逃离的轨迹疯狂追来,所过之处,空气都被冻结成霜。
紧接着,那道来自冰层之下的声音再次炸响,带着戏谑与笃定,如附骨之疽般钉在他们身后:“跑?在这玄冰洞里,你们能跑到哪里去?这由心而生的寒意,会顺着神魂缠上你们,直到把你们冻成两具永不融化的冰雕!”
小白蟒哪敢有半分停顿,身后那道阴恻恻的声音像条冰冷的鞭子,抽得它浑身鳞片都绷紧了。它将全身力气都灌注在蜿蜒的躯体上,巨大的蛇尾拍打着冰面,发出“啪啪”的脆响,溅起的冰碴子如同碎石般向后飞去。
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它不想死,更不想让被自己卷在尾间的熊烈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冻毙在这鬼地方。那点微弱的暖意还在鳞片下倔强地跳动,像是在对抗着无处不在的寒意,也像是在给它鼓劲——哪怕前方是更深的黑暗,也要把他带出去。
这段时间没能更新,多谢大家包容。出门途中做了体检,才发现平日疏忽让身体出了些小状况,如今正遵医嘱调理。
说这些是想跟大家念叨:咱们不管追更还是生活,都像场长途跋涉,若急着往前赶,让身体出了岔子,反而打乱节奏。我这次就是例子,本想快点动笔,却被健康绊了脚,才懂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多重要。
希望大家别熬夜晚起、应付三餐,把日子过踏实些,身体稳了,才能更久在故事里相伴。我也会好好调理,早日找回状态,不辜负等待。
唤作“祖”的小沙尼就坐在菩提树下的青石蒲团上,他不过七八岁的模样,眉眼尚带着孩童的稚嫩,可那双眼睛却像被山涧清泉洗过千遍万遍,澄澈得能映出天上的流云与叶间的光影。他望着枝头跳跃的光斑,嘴角噙着一抹浅浅的笑意,那笑意纯净得不含半分尘俗,仿佛只是看一场花开花落般寻常。
离他丈许远的地方,一头形似雪豹却比寻常猛虎还要魁梧的凶兽正匍匐在地。它浑身覆盖着银白相间的斑纹,此刻却收敛了所有凶戾,尾巴温顺地环在身侧,琥珀色的兽瞳里满是敬畏,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蒲团上的身影。
凶兽身侧,一位身着月白素衣的女子正跪坐在蒲团上,背脊挺得笔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顺着素衣的褶皱铺散在青砖上,勾勒出纤细却挺拔的轮廓。她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在院中响起,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沉静,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
“主人,自三十年前蒙您度化,弟子便入了慧林秘境潜心修行。那秘境之中无日月,只以晨钟暮鼓记时,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十六个春秋。这些年弟子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夜参悟您所授心法,如今总算略有小成——前些时日在慧林茅草屋与屋外幻境天楼韩二楞子切磋,胜了不再是一招半式,想来在这世间,已算得上是顶尖之列了。”
她顿了顿,素手轻轻攥住衣角,声音里添了几分恳切:“此次遵主人法旨走出慧林,弟子心中唯有一事牵挂。主人常年居于这小院之中,看似与世无争,可弟子知道,这世间暗流从未停歇。如今弟子已非当年那个需要您庇护的懵懂之辈,若有任何差遣,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弟子也绝不会有半分犹豫。只求能为您分些许烦忧,还请主人明示。”
话音落下,院中的风似也屏住了呼吸,唯有菩提叶偶尔簌簌轻响,像是谁在低声细语。小沙尼依旧望着枝头跳跃的光斑,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青石上被岁月磨出的浅痕,过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像山涧滴落的泉水,清润中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世间事,自有其因果。你既已修行小成,便不必拘泥于万佛堂的佛法,去看看这人间更高的修行之道吧。或许能在红尘百态中体会世间法则,未来方能更上一层。”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院外缭绕的云雾,语气平淡无波:“上一趟昆仑,见见故人。我曾让你指点过的那人,此刻就在昆仑。”说到这里,他像是忽然忘了什么,微微蹙眉,“具体在昆仑哪里……”
话音未落,地上本如雕塑般趴着的凶兽猛地动了。它那银白相间的毛发轻轻一颤,原本耷拉着的两耳“唰”地竖了起来,琥珀色的兽瞳里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连带着尾巴都忍不住轻轻扫了下地面,显然是对这趟行程来了兴致。
女子却未动,她依旧跪坐在蒲团上,闻言先是恭敬地应了声“是”,随即像是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声音里带上了几分迟疑:“谢主人指点。只是……小女心中有一事,始终想不明白。”
她深吸一口气,抬眼望向菩提树下的小沙尼,目光恳切:“便是曾经那个叫熊烈的人。我知道他悟性极强,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可您为何要如此费心,不遗余力地助他?他刚入万佛堂,您便将他送往慧林秘境修行;后来他身陷幻境天楼,老祖设下杀局,您不仅赠他佛骨舍利护身,更暗中布局助他逃离阴谋。这一切,您从未求过半点回报。主人,您到底是为了什么?”
院中再次安静下来,只有山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将女子的疑问轻轻送向天际,又被那缥缈的云雾温柔地拢住。
小沙尼忽然笑了,那笑意从嘴角漾开,漫上眉眼,像山涧初融的冰雪,瞬间添了几分生动。他望着枝桠间漏下的碎光,声音里带着孩童般的轻快,却又藏着不容置疑的深意:“世间事,自有因果。我是他的因,他便是我的果。谁说我不要回报?待他修行小成,便是我向他收取那熟了的果的时候。”
女子猛地抬头,望向菩提树下的身影。日光透过叶隙落在小沙尼脸上,明明是七八岁孩童的模样,那双眼睛却清澈得像万年不化的冰泉,天真无邪中又透着让人不敢深究的深邃。她张了张嘴,终究没能再问出一个字,缓缓低下了头。
指尖捻着素衣的褶皱,她心中清明——以自己此刻的修行,终究是看不透眼前这位主人的。他的每一步棋,都藏在云雾之后,不到落子的那一刻,无人能解其中真意。
院外的山雾又浓了些,将青砖上的青苔润得愈发鲜亮。凶兽不知何时又伏了下去,只是耳朵依旧竖着,似在静静聆听这庭院里的玄机。
小院中复归寂静,女子与凶兽的身影已隐入山间云雾。小沙尼独自坐在菩提树下,微风拂过,吹动他衣角的同时,也带起叶间细碎的轻响。他闭目不语,指间那串古朴的佛珠正缓缓流转,每一粒都似浸着千年的光阴。
忽然,风里像是裹进了另一道声音。那声音缥缈得很,既像是从九天之外的云霭中传来,带着亘古的空旷;又像是贴着耳畔低语,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翳,清晰地钻进院中。
“我能感觉到,他身上已凝出些许本源之力了。”那声音顿了顿,带着几分玩味的纵容,“让他再自在窜蹦些时日吧。多积聚些能耐,日后才好助我登仙造机——也好补全上一世闯天门时,留下的那桩身死道消的憾事。”
话音落时,风依旧轻轻吹着,菩提叶簌簌作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小沙尼指间的佛珠却蓦地停了一瞬,随即又恢复了慢悠悠的节奏,只是他闭着的眼睫,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小沙尼那微不可察的一颤,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时空的涟漪里荡开奇妙的连接。远在时空缝隙深处的玄冰洞,本就终年飘着细碎的冰屑,此刻却因这一颤生出更诡异的变数——熊烈识海中那枚静静悬浮的佛骨舍利,毫无征兆地迸发幽光,一股极寒顺着舍利与神魂的牵连,如附骨之疽般钻入他的识海深处。
这寒意与洞外裹挟着冰粒的寒风截然不同,它并非侵袭皮肉,而是直抵心底最深处,带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实感”,仿佛要将神魂都冻成剔透的冰晶。熊烈体内的绿意本源本是生机的凝聚,此刻却像是被丢进了万年寒潭,每一缕绿意触碰到那寒意,都会瞬间僵硬、蜷缩,任凭它如何焦躁翻涌,都如蚍蜉撼树般无从驱赶,只能眼睁睁看着那股寒意顺着经脉蔓延,所过之处,连气血流动都变得滞涩迟缓。
不过瞬息之间,熊烈已如被施了定身咒般僵在原地。他直挺挺地立着,宽阔的肩膀不再有半分起伏,浓密的发丝上凝满了细密的白霜,连睫毛都挂上了冰碴,整个人仿佛是被千年风雪精心雕琢的雕像,周身的空气都因这极致的寒冷而微微扭曲,泛着冷冽的青光。
蜷缩在一旁的小白蟒早已察觉到不对,它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瞳里满是不安,女童般细嫩的嗓音带着明显的怯意,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你的身体怎么了?”
熊烈却连转动眼珠的力气都似被抽走了。他能清晰地看到小白蟒的身影在视野里晃动,能听到那带着担忧的问话,可喉咙里像是堵着一块沉甸甸的玄冰,无论如何用力,都发不出半点声音。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白蟒慢慢凑近,蛇尾轻轻扫过地面的冰粒,发出细碎的声响。
小白蟒绕着他的脚踝转了半圈,小巧的脑袋微微抬起,蛇信子飞快地探出,试探着舔了舔他冰冷的裤管——那布料早已被寒气浸透,带着刺骨的凉意,吓得它赶紧缩了回去,蛇信子上甚至沾了一小点冰碴。
“喂……你倒是说话呀?”它的声音更急了些,带着哭腔,“是不是很冷?我、我把暖意分你点好不好?”话音未落,小白蟒身上已泛起一层淡淡的暖光,那光芒如同初春的朝阳,带着融融的暖意,可当它试图再靠近些时,却在距离熊烈三尺之地被一股无形的寒气墙挡住。那暖光像是风中残烛,在极寒的侵袭下剧烈摇晃,边缘处甚至已开始消融,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根本无法穿透那层由熊烈体内散出的近乎实质的寒气,摇摇欲坠。
冰层之下,那道沉凝如万年玄铁的声音,此刻也似察觉到了熊烈的异状,一声狂放的笑骤然炸开,震得洞顶的冰屑簌簌坠落,砸在冰层上发出密集的脆响。
“我终于懂了!”那声音带着彻悟的癫狂,每个字都像冰锥般凿在空气里,“最极致的寒意,究竟是什么?原来根本不是外界冰雪能及,真正的寒,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是从心尖子上冒出来的!由心而生的寒意,才是能冻裂神魂的真寒!”
他顿了顿,笑声愈发桀桀刺耳,仿佛有无数冰针在耳边尖啸:“小子,看来我并没有输!你就死在这里吧——连老天都在帮我!哈哈哈……”那笑声撞在冰壁上,层层叠叠地反弹回来,裹着刺骨的恶意,将熊烈周身本就凝滞的寒气搅得愈发狂暴。
小白蟒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瞳骤然缩紧,瞬间捕捉到了迫近的危机。它不再犹豫,小小的身躯猛地翻涌起来,鳞片在冰面上摩擦出细碎的火花,不过瞬息之间,便膨胀成缸口粗细的巨蟒。
它长尾一甩,精准地卷住熊烈僵硬如冰雕的身躯,力道却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没勒伤他,又牢牢固定住。蛇头猛地一摆,带着熊烈便朝着玄冰洞深处一个相对狭窄的冰缝方向疾驰而去,巨大的身躯划过冰面,留下一道长长的滑痕。
身后,冰层冻结的“咔咔”声如影随形,那声音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响亮,仿佛有一头无形的巨兽正在用寒冰构筑囚笼,沿着他们逃离的轨迹疯狂追来,所过之处,空气都被冻结成霜。
紧接着,那道来自冰层之下的声音再次炸响,带着戏谑与笃定,如附骨之疽般钉在他们身后:“跑?在这玄冰洞里,你们能跑到哪里去?这由心而生的寒意,会顺着神魂缠上你们,直到把你们冻成两具永不融化的冰雕!”
小白蟒哪敢有半分停顿,身后那道阴恻恻的声音像条冰冷的鞭子,抽得它浑身鳞片都绷紧了。它将全身力气都灌注在蜿蜒的躯体上,巨大的蛇尾拍打着冰面,发出“啪啪”的脆响,溅起的冰碴子如同碎石般向后飞去。
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它不想死,更不想让被自己卷在尾间的熊烈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冻毙在这鬼地方。那点微弱的暖意还在鳞片下倔强地跳动,像是在对抗着无处不在的寒意,也像是在给它鼓劲——哪怕前方是更深的黑暗,也要把他带出去。
这段时间没能更新,多谢大家包容。出门途中做了体检,才发现平日疏忽让身体出了些小状况,如今正遵医嘱调理。
说这些是想跟大家念叨:咱们不管追更还是生活,都像场长途跋涉,若急着往前赶,让身体出了岔子,反而打乱节奏。我这次就是例子,本想快点动笔,却被健康绊了脚,才懂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多重要。
希望大家别熬夜晚起、应付三餐,把日子过踏实些,身体稳了,才能更久在故事里相伴。我也会好好调理,早日找回状态,不辜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