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姐弟-《大明伪君子》

  陈牧有没有天佑不知道

  不过有人一定有天佑。

  这人就是鲍信,原本四位轿夫中存活下的那位。

  陈牧为了打听消息,进了山西便把他和张三李猛一起撒了出去。

  结果那两位差事办的利索,也早早的回了衙门。

  这个鲍信则如泥牛入海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陈牧都以为这人死在外面了。

  没想到这日刚从灾区回来,张三便悄悄来报:鲍信回来了。

  再次见到鲍信,陈牧一瞬间都有些恍惚,差点没认出来他。

  当初余合就够惨了,这位比余合还惨。

  浑身上下黑成碳色,道道鞭痕血痕迹布满全身,整个人更是骨瘦如柴。

  哪里还有曾经那健硕的身影。

  鲍信看陈牧进来眼泪顿时下来了,挣扎着跪倒在地:“拜见大人”

  陈牧连忙将人搀扶起来,心疼的眼睛都也红了

  “全须全尾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张三,快去夫人那取药”

  鲍信连忙开口道:“小人还挺得住,大人恐怕山西要出大事了”

  陈牧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让他座好追问详情。

  原来当日三人领了命令后,张三两人直奔静乐县城。

  而鲍信因为出身农家的缘故,便想着去乡下探听一番。

  结果还没进静乐,就被一伙人给抓了,直接被卖进了矿洞。

  每日就是不停的扛着矿石送到地下工坊,两个多月下来可受老罪了。

  这次秋汛不止静乐决口,析州也决了口。

  洪水滔滔竟意外的淹没了矿洞,鲍信是死中得脱才重返人间。

  “大人,那工坊可不小,足足有二十多位匠人”

  “每日打造刀剑数十,盔甲也能砸出两副”

  “这是有人要造反呐”

  陈牧听完脸色极为阴沉,从袖口抽出张银票递了过去

  “这些时日你受苦了,先好好养伤”

  “将来若此事查明,本官向朝廷为你功”

  鲍信接过银票千恩万谢,陈牧又吩咐张三好生照料后,这才回到了书房。

  烛火噼啪作响,陈牧的心绪在不住的翻腾。

  种种线索以及谋划在心中不住的盘旋。

  一个一个的线索最终化成了一个大网。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

  京城 长公主府

  愈发雍容的长公主斜倚在榻上,两指之间捏着陈牧的书信,眉眼轻笑。

  女官来英依旧侍立在侧,见此不由得暗暗翻了个白眼,出声道:“殿下,要不回一封吧”

  自从这封信送到公主府,长公主闲来无事就拿出来看一番。

  有时暴躁异常,座椅板凳齐飞

  有时就如眼前一般,笑容恬淡。

  可自家这位主子,宁可每日重复看信,也不愿回信。

  这让来英万分不解。

  “都这样了,还至于纠结么?”

  长公主将信随手仍在一边,慵懒的伸了个腰,轻笑道:“来英,你不懂”

  “有些时候不回信,对他对本宫都好”

  来英微微颔首,算是认同了这句话。

  因为她知道一件陈牧都不知道的事,曾经长公主对陈牧真的动了杀心,并差点就付诸了行动。

  陈牧还是小看了长公主对徐志和的感情。

  或者说他并没小看,却根本不懂。

  长公主到底是个女子。

  而女子的感情,有时薄情的让人心凉,有时又浓到根本化不开。

  “殿下,那唐玄礼传来的情报,还递送给陛下么?”

  “国家大事岂能儿戏,自然要送去”

  长公主看着天边的白云朵朵,轻轻叹息一声,

  “来英你记住,本宫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绝不会因私怨而毁了国朝根基”

  这话是对来英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无论何时,不能毁了国朝根基!

  “更衣,本宫这给陛下送去”

  ....

  紫禁城 交泰殿

  景运帝看着长公主递来的情报,满脸阴沉的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除了德王,其他二王不安分,厂卫也传过一些情报,可万万没有如此详细过。

  景运帝长叹一声,手上情报滑落在地。

  “皇姐,他们这是想刺杀朕还是想举兵造反?”

  “亦或者兼而有之?”

  长公主沉吟片刻沉声道:“应该是两手准备,江湖人士主刺杀,铁矿铜矿锻造兵器为造反做准备”

  景运点面色晦暗不定,片刻后长叹一声,说不尽的失落与悲伤

  “昔日父皇龙驭归天时曾有遗命,骨肉不得相残,我们四人在塌前立下血誓永不敢违”

  “如今四弟五弟何以如此对朕!”

  长公主见此也心下不忍,想了想开口出了个主意。

  “如今还未动刀兵,也许一切还来得及,那个陈牧在静乐,或许可以让他剪除一些作恶的羽翼,令四弟五弟迷途知返。”

  景运点叹息着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建议,随即自嘲般的笑了笑。

  “朕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县令身上,也不知九泉之下的父皇会如何看朕”

  “要是当日听皇姐的,将他们封在江南就好了”

  话说到这,景运帝越想越气。

  “哐当”一声,紫檀桌案被景运帝一脚踹翻,案上酒水瓜果整个散落一地。

  “吴锦!”

  “奴才在”

  吴锦小跑着进殿,噗通跪倒在地,聆听天音。

  “传旨内阁,革去卢方一切职衔爵禄,追缴历年所受恩赏,削籍为民,其子孙三代不得入仕”

  吴锦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帝王,见其满脸怒容仿佛择人而一般,顿时熄了劝谏的心思。

  “是,奴才这就去”

  吴锦领命而去,暴怒的帝王却渐渐恢复了平静。

  忽然景运帝嘴角挂起一抹笑意

  “皇姐,这次为何没有劝朕?”

  当初李冲一案,初掌权柄的皇帝就打算如此做,是长公主从东海传信劝阻,才让卢方得以体面收场。

  如今旧事重提,长公主却并未劝阻,这让本已准备好说辞的景运帝很是疑惑。

  长公主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一轮还多的弟弟,满眼都是心疼。

  “昔年劝阻是因情势不允,如今你已亲政日久根基稳固,自然有了自己的考量”

  “坐在这把龙椅上,看着高高在上,其实你比谁都难”

  “姐姐年纪大了,能护你一时,却护不了你一世,这个天下终究是属于你的,也只能靠你自己了”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有合情入理,饶是景运帝一颗帝王之心也狠狠颤抖了一下。

  若说整个皇室这些年对他最好的人,除了太后也就是长公主了。

  太后是因为天然的母子关系,而长公主却真正让他体会到了什么是亲情。

  这在皇家实在太过难得,尤其是纷乱的洪德年间。

  历经诸子夺位,朱君洛早就铸就了一颗冰冷的帝王之心

  如果眼下这颗帝王之心上还有柔软处,长公主绝对是其一。

  “姐姐才刚过三十岁,哪里老了”

  朱君洛笑着来到长公主案前坐下,如同昔日还是皇子时一般,伸手抓了个梨子啃了一口。

  “当年就是这卢方设计的三王同封,为的不过是养寇自重,想给自己日后封爵找个借口罢了”

  “太师一党之中,此人最有野心,借此机会彻底将其便为庶民,也算了却后患”

  “何况如今情势早已大变,前朝官员渐渐重新聚合,处理卢方已经不足以震动朝野”

  朱君洛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如果卢方一怒之下和二王合作,那就更好了。

  太师党长存三十年,总有一些死忠的存在。

  这些人一般只能冷处理,调任地方任职。

  然而若卢方谋反,那这些处理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长公主认真听完讲述,满脸的欣慰之色,提起酒壶各满了一杯。

  “能想的如此周全,姐姐我放心了,来本宫敬陛下”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