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碌碌非此辈(下)-《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这四个字,成了我爷爷一生的心结。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平原君的期望,辜负了赵国的重托,再无颜面回国。于是主动请求留在楚国,作为平原君与春申君之间的联络人。"

  李明衍暗暗感慨。一句话的打击,竟能让一个人背井离乡,终身不归。可见那个时代士人的荣辱观念有多么强烈。

  "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子它继续说道,"本以为已经在楚国扎根。谁知春申君被李园所害,朝局大变。李园为了斩草除根,大肆清洗春申君的旧部。我们这些与春申君有关联的人,自然也在清洗之列。"

  "父亲带着我们连夜南逃,一路躲避追兵,最后逃到了这百越之地。"子它的眼中闪过仇恨的光芒,"本以为能够安身,谁知道这里也是弱肉强食。父亲为了保护族人,与刑人众对抗,最终..."

  他的声音哽咽了:"前年,父亲感染瘴毒,又在与刑人众的冲突中受伤,最终不治而亡。临终前,他握着我的手说:'孩子,我们虽然是碌碌之辈,但不能做苟且偷生之人。要记住,我们是赵人之后,平原君门下。即便流落他乡,也要保持士人的骨气。'"

  李明衍听完,心中既感慨又敬佩。三代人的坚守,在这乱世之中尤为可贵。

  他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子它兄弟,你可认得此物?"

  子它接过一看,整个人都震住了。

  "这...这是平原君府的信物!"子它激动得双手颤抖,"先生,你是...?"

  李明衍正色道:"我与平原君府颇有缘分,与府上的毛遂先生、平原君嫡孙公子高都有交情。此牌,即是毛遂先生所赠。"

  他看着子它:"说起来,你我也算是有缘了。"

  子它扑通一声跪下:"子它拜见先生!从今往后,子它愿为先生效犬马之劳!"

  李明衍赶紧扶起他:"好,好!快快请起。"

  他顿了顿,又道:"说起来,我此次南下之前,还曾到过赵国代地,见过赵国太子嬴嘉和大将李牧。"

  "太子和李将军!"子它眼睛一亮,"小时候就听父亲说起过,太子少有贤名,李将军出将入相,有此二人,我赵国复兴有望。"

  李明衍叹了口气:"他们据守代地。虽然艰难,但还在坚持。"

  他简单讲了讲代地的情况,子它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北上投军。

  "不过,"李明衍话锋一转,"眼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子它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李兄是说刑人众?"

  "不错。"李明衍神色凝重,"我们这里发展得太快,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依我看,他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就在昨天,庄贾回报说,刑人众已经派人来打探过好几次。那个独眼龙赵瞎子更是放出话来,说要给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一个教训。

  "我们现在有三百多人,"子它分析道,"能打仗的壮丁有一百来个。但兵器..."

  他苦笑:"我们只有一些农具和木棍,怎么跟刑人众的刀剑相抗?"

  李明衍沉吟片刻:"兵器的事,我来想办法。墨家在机关术上颇有心得,打造一些简单的兵器不成问题。关键是人心和战术。"

  他指着山谷的地形:"你看,我们这里虽然地势低洼,但也有地利可用。这几天我已经让邓起和韩谈勘察过了,有几个地方可以设置机关..."

  两人开始商议防御方案。李明衍运用自己的水利知识和军事见识,结合子它对地形的熟悉,很快就制定出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最后,"李明衍总结道,"记住一点,不计一地得失,消灭有生力量。"

  子它用力点头:"先生教诲,我们一定牢记!"

  他看着山下灯火通明的聚居地,眼中满是坚定:"这里是大家的希望,是父亲用命换来的。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刑人众毁掉它!"

  夜深了,两人还在商议着各种细节。山风呼啸,远处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似乎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但此刻的子它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前所未有的信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有李明衍这样的智者相助,有三百多兄弟姐妹齐心协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祖父因为"碌碌之辈"四个字抱憾终身,父亲为了士人的骨气战死他乡。而他,要在这百越之地,为所有流离失所的北人撑起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