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的腊月中旬,突如其来的一把战火烧透了北涯关外垫雪的草原。
自从朝云的公主嫁至颉族,得与上国联姻的敦达便凭此一跃为颉族各部领首,而公主带来的万金嫁妆,更为塔吉洛这座孤立平原上的邑都加高了城墙,又凿深护城之河,添防倍守,却也没能此番涵水之北胡如与东凌两部大军的侵袭。
城破之日,敦达王陀闼于乱军中被杀,王后楚宁公主便在大臣夷成的保护下携小王子孛澹南逃出城。
寒冬之夜的挲棱平原飘着冷沙似的白雪落地成霜,残冷薄冰之下赤土枯草。
“大王有命,纳公主归帐!孽子贼臣格杀勿论!”
“快追!莫让他们渡河!”
眼看前方就是隐君河的滔滔江流,只要渡过这条河,对岸的秋蒙山便是她母国朝云的地界,却眼看后头追兵手举火光已近,楚宁于是将躲在自己怀中的孛澹推去了驾车的夷成身旁。
“你带王儿骑上黑马。”
“王后……?”
却旋即夷成便领会了楚宁的意思,“王后不可!臣愿引去追兵,还请王后携殿下往见上皇!”
“我必须留在此!”说着,楚宁扯下腰间悬佩塞给夷成,“你携此信物去见我父皇,父皇必会出兵荡平贼寇!若想复国唯有如此!”
“王后……”
“快!没时间犹豫了!”
楚宁一推之下夷成只能撤开执缰的手,依王后之所言抱着小王子乘上那匹黑马。
“母亲!”孛澹似是意觉了分离,紧紧扯住了母亲的衣袖不肯撒手。
瞧着自己孤弱的幼子,楚宁心中亦是千刀万剐,然而生死之隙,她不能心软,却还是柔声哄道:“王儿乖,你随夷成去见皇祖。勿念母亲……”
“我不去、我不去!我要随母亲在一起!”
楚宁忍痛,拔刀将袖割裂,继而便挥刀断去黑马缚辕之束,没了车沉之缚,黑马很快便窜前了许多。
“母亲!!”
被夷成固在怀里的孛澹声嘶力竭,夷成却只能将他的嘴捂住,用自己宽大的狼裘将小王子裹入怀中。
楚宁驾车在后独马骤然行缓,却为了以车影遮住前方夷成与孛澹的孤马,她仍加鞭力策勉然持速,一直瞧着前方黑马影入夜色,才飞身上马,断辕弃车而奔。
朝云自古国风尚武,故而即便是公主的她亦自小习武苦练战技。身后骑兵追袭迫近,楚宁挥刀劈斩挡去流矢,却听那后头的将领扬声而令:“大王有令,不可误伤公主!”
楚宁竭尽全力策马而逃,然而御车之马终究不比战马,终于还是在接近了大河之际人仰马翻,即便楚宁预有所备,落马时滚身卸力未至重伤,却也还是被逼到了穷途末路。
“公主真是叫我们好追。大王早有命令不许我们伤公主分毫,公主又何须如此逃奔?乖乖随我们回去,伺候大王才是要紧。”
为首的将领高居马上,以一番轻佻而下流的语色言戏着孤然站在河边的楚宁。
然而看着这群蛮野之众,楚宁也不过像是瞧着牲畜般冷笑了一声,“本宫乃上国宗女,吾父东洲之伯,今日纵死也必换得千军万马破尔边荒之境!区区逆贼,岂可辱我?”
楚宁一言绝决断无半分疑慢,身退两步至于河畔便提刀横颈自刎,鲜血喷溅化融寒雪,更不任对面叛军留有反应之机,她的身子便已投入水中。
大河涌流南逐,终奔故国之境。
_
广皓二十八年正月之初,北境一道军报入朝,同之而来的还有公主楚宁的一道丧讯。
敦达王陀闼的大臣夷成叩拜在镇皇大殿之下,泣涕淋漓:“胡如叛王白月,伙同东蔼山外异族东凌,趁凛冬民养之时侵袭平原,又夜破我邑都屠戮百姓!今先王战死,王后为保幼王以身诱敌,今亦殉也……”
言至悲愤,夷成又重重顿首于地,“幼王遗孤,而叛贼犹逍遥境中!上皇恩慈,望求上国之兵破蛮夷之众!申天道,亦为先王、王后报仇!”
镇皇蹙眉听着堂下夷成悲泣哀诉,怀里则揽着哭得泪如雨下的外孙,不时取绢给他揩揩泪。
“求皇祖……救、救我母亲……”
孛澹哭着句句哽咽,毕竟是血脉相连的孙辈,看着小儿如此,镇皇心中亦是纠痛,奈何他纵有通天手段,而今于自己那已殉国的长女楚宁也是回天无力了。
镇皇拥武一世,早年间也是亲策马上南征北战,自然不会任边荒颉族与那东夷远蛮欺他属国、杀他儿女。于是堂上安抚了夷成,又遣了典官将之好生安顿后,镇皇即召来了太子与相国商议出兵之事。
宫里的淑妃闻知亲女楚宁身殉自是悲痛欲绝,皇后与贤妃连忙赶往探望,而镇皇亦有安抚其哀情之意,便令人将孛澹送去了淑妃宫里由之照料。
有了孙儿孛澹在侧,淑妃终于稍缓悲痛之情,加之皇后与贤妃亦在旁慰劝,淑妃止泣后便怀抱着孛澹默然哀叹。
“淑妃向来身子弱,正好内廷府近来往本宫那送了两株丹阳参,最是补气,本宫便给你带了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谢皇后娘娘……”
“都是自家姐妹,何言见外。”
同时育有子嗣的女子,皇后与贤妃瞧着淑妃如此丧女之状心中亦皆为恻隐悲痛。
_
北方颉族境中的战讯很快也传到了月舒,同来者还有朝云的使者。
敦达背倚朝云称首颉族,若无东凌之兵,单一个胡如是断难动之国邑的,镇皇自是有意出兵伐其乱党,然而朝云与东凌鲜有交战,彼此根基不明,故而为谋稳战,特意派了使者来到琢月请女帝出兵,两国合力伐之。
且不说两国本已有盟约,就前年朝云出援月舒平战内乱此谊便当谋而偿之,于是花非若当堂便应了朝云出兵之请,不过详细还须再议,便留了使者候于驿府。
朝云来的讯况,花非若第一时间便派人传知了慕辞。
清绪殿里,议事的大臣刚走,慕辞便请见而入,却才进了那道殿门,便远远瞧见了他一副蹙眉愁态。
“非若。”
花非若应唤抬眼,便将眉头舒开予他柔然之色,“今番你那位远嫁的皇姐亦已身殉,你……与她可还亲近?”
慕辞浅落一叹,“我与楚宁皇姐只年少之时同于宫中有所交际,印象里她确是如此刚强之性,此番虽死无辱。故我虽痛其早逝,却不哀她就义之志。”
身为一国公主,她自是一出生身上便担着维护国颜的重任,加之她再是和亲公主的身份,一边是为母国之荣、一边是为夫族雪辱,唯有身殉换得一道师出大义。
花非若将手边堆乱的奏折往旁推了推,随便落眼一扫都净是些头疼事。然而这些繁杂,在突如其来的战事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敦达背倚朝云之势称霸颉族,照说不应如此轻易的就被袭破王都,甚连其王都落了个死无全尸之境。”
慕辞在他身旁坐下,接言道:“这也便是我想与你说的,东凌远隔群山之外,山高路远,故与涵北诸国素无往来,朝云与之亦从无交战之例,而今忽然掀战而至,难揣其谋。”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
自从朝云的公主嫁至颉族,得与上国联姻的敦达便凭此一跃为颉族各部领首,而公主带来的万金嫁妆,更为塔吉洛这座孤立平原上的邑都加高了城墙,又凿深护城之河,添防倍守,却也没能此番涵水之北胡如与东凌两部大军的侵袭。
城破之日,敦达王陀闼于乱军中被杀,王后楚宁公主便在大臣夷成的保护下携小王子孛澹南逃出城。
寒冬之夜的挲棱平原飘着冷沙似的白雪落地成霜,残冷薄冰之下赤土枯草。
“大王有命,纳公主归帐!孽子贼臣格杀勿论!”
“快追!莫让他们渡河!”
眼看前方就是隐君河的滔滔江流,只要渡过这条河,对岸的秋蒙山便是她母国朝云的地界,却眼看后头追兵手举火光已近,楚宁于是将躲在自己怀中的孛澹推去了驾车的夷成身旁。
“你带王儿骑上黑马。”
“王后……?”
却旋即夷成便领会了楚宁的意思,“王后不可!臣愿引去追兵,还请王后携殿下往见上皇!”
“我必须留在此!”说着,楚宁扯下腰间悬佩塞给夷成,“你携此信物去见我父皇,父皇必会出兵荡平贼寇!若想复国唯有如此!”
“王后……”
“快!没时间犹豫了!”
楚宁一推之下夷成只能撤开执缰的手,依王后之所言抱着小王子乘上那匹黑马。
“母亲!”孛澹似是意觉了分离,紧紧扯住了母亲的衣袖不肯撒手。
瞧着自己孤弱的幼子,楚宁心中亦是千刀万剐,然而生死之隙,她不能心软,却还是柔声哄道:“王儿乖,你随夷成去见皇祖。勿念母亲……”
“我不去、我不去!我要随母亲在一起!”
楚宁忍痛,拔刀将袖割裂,继而便挥刀断去黑马缚辕之束,没了车沉之缚,黑马很快便窜前了许多。
“母亲!!”
被夷成固在怀里的孛澹声嘶力竭,夷成却只能将他的嘴捂住,用自己宽大的狼裘将小王子裹入怀中。
楚宁驾车在后独马骤然行缓,却为了以车影遮住前方夷成与孛澹的孤马,她仍加鞭力策勉然持速,一直瞧着前方黑马影入夜色,才飞身上马,断辕弃车而奔。
朝云自古国风尚武,故而即便是公主的她亦自小习武苦练战技。身后骑兵追袭迫近,楚宁挥刀劈斩挡去流矢,却听那后头的将领扬声而令:“大王有令,不可误伤公主!”
楚宁竭尽全力策马而逃,然而御车之马终究不比战马,终于还是在接近了大河之际人仰马翻,即便楚宁预有所备,落马时滚身卸力未至重伤,却也还是被逼到了穷途末路。
“公主真是叫我们好追。大王早有命令不许我们伤公主分毫,公主又何须如此逃奔?乖乖随我们回去,伺候大王才是要紧。”
为首的将领高居马上,以一番轻佻而下流的语色言戏着孤然站在河边的楚宁。
然而看着这群蛮野之众,楚宁也不过像是瞧着牲畜般冷笑了一声,“本宫乃上国宗女,吾父东洲之伯,今日纵死也必换得千军万马破尔边荒之境!区区逆贼,岂可辱我?”
楚宁一言绝决断无半分疑慢,身退两步至于河畔便提刀横颈自刎,鲜血喷溅化融寒雪,更不任对面叛军留有反应之机,她的身子便已投入水中。
大河涌流南逐,终奔故国之境。
_
广皓二十八年正月之初,北境一道军报入朝,同之而来的还有公主楚宁的一道丧讯。
敦达王陀闼的大臣夷成叩拜在镇皇大殿之下,泣涕淋漓:“胡如叛王白月,伙同东蔼山外异族东凌,趁凛冬民养之时侵袭平原,又夜破我邑都屠戮百姓!今先王战死,王后为保幼王以身诱敌,今亦殉也……”
言至悲愤,夷成又重重顿首于地,“幼王遗孤,而叛贼犹逍遥境中!上皇恩慈,望求上国之兵破蛮夷之众!申天道,亦为先王、王后报仇!”
镇皇蹙眉听着堂下夷成悲泣哀诉,怀里则揽着哭得泪如雨下的外孙,不时取绢给他揩揩泪。
“求皇祖……救、救我母亲……”
孛澹哭着句句哽咽,毕竟是血脉相连的孙辈,看着小儿如此,镇皇心中亦是纠痛,奈何他纵有通天手段,而今于自己那已殉国的长女楚宁也是回天无力了。
镇皇拥武一世,早年间也是亲策马上南征北战,自然不会任边荒颉族与那东夷远蛮欺他属国、杀他儿女。于是堂上安抚了夷成,又遣了典官将之好生安顿后,镇皇即召来了太子与相国商议出兵之事。
宫里的淑妃闻知亲女楚宁身殉自是悲痛欲绝,皇后与贤妃连忙赶往探望,而镇皇亦有安抚其哀情之意,便令人将孛澹送去了淑妃宫里由之照料。
有了孙儿孛澹在侧,淑妃终于稍缓悲痛之情,加之皇后与贤妃亦在旁慰劝,淑妃止泣后便怀抱着孛澹默然哀叹。
“淑妃向来身子弱,正好内廷府近来往本宫那送了两株丹阳参,最是补气,本宫便给你带了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谢皇后娘娘……”
“都是自家姐妹,何言见外。”
同时育有子嗣的女子,皇后与贤妃瞧着淑妃如此丧女之状心中亦皆为恻隐悲痛。
_
北方颉族境中的战讯很快也传到了月舒,同来者还有朝云的使者。
敦达背倚朝云称首颉族,若无东凌之兵,单一个胡如是断难动之国邑的,镇皇自是有意出兵伐其乱党,然而朝云与东凌鲜有交战,彼此根基不明,故而为谋稳战,特意派了使者来到琢月请女帝出兵,两国合力伐之。
且不说两国本已有盟约,就前年朝云出援月舒平战内乱此谊便当谋而偿之,于是花非若当堂便应了朝云出兵之请,不过详细还须再议,便留了使者候于驿府。
朝云来的讯况,花非若第一时间便派人传知了慕辞。
清绪殿里,议事的大臣刚走,慕辞便请见而入,却才进了那道殿门,便远远瞧见了他一副蹙眉愁态。
“非若。”
花非若应唤抬眼,便将眉头舒开予他柔然之色,“今番你那位远嫁的皇姐亦已身殉,你……与她可还亲近?”
慕辞浅落一叹,“我与楚宁皇姐只年少之时同于宫中有所交际,印象里她确是如此刚强之性,此番虽死无辱。故我虽痛其早逝,却不哀她就义之志。”
身为一国公主,她自是一出生身上便担着维护国颜的重任,加之她再是和亲公主的身份,一边是为母国之荣、一边是为夫族雪辱,唯有身殉换得一道师出大义。
花非若将手边堆乱的奏折往旁推了推,随便落眼一扫都净是些头疼事。然而这些繁杂,在突如其来的战事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敦达背倚朝云之势称霸颉族,照说不应如此轻易的就被袭破王都,甚连其王都落了个死无全尸之境。”
慕辞在他身旁坐下,接言道:“这也便是我想与你说的,东凌远隔群山之外,山高路远,故与涵北诸国素无往来,朝云与之亦从无交战之例,而今忽然掀战而至,难揣其谋。”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