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的角门每日辰时准时开启,内侍捧着鎏金食盒踩着荒草碎屑前行,鞋跟陷进带露的泥地里,发出细碎的声响。
墨蓝色的杭绸锦袍松松垮垮地挂在刘子业身上,原本挺括的云纹缎面被他揉得满是皱痕,衣襟歪斜地敞着,露出里头光洁的胸口。
他就这么倚在冷宫斑驳的石阶上,任衣摆拖在积着露水的青砖地面,墨发凌乱地垂在额前,投下的阴影遮住了他空洞的眼。
那双眼像是被人掏去了魂魄,只剩两个漆黑的窟窿,映不出半点天光。
内侍将燕窝粥、炙羊肉一一摆在石桌上,银匙碰着玉碗的轻响在空院里荡开,他眼皮都没抬一下。
墨蓝色的衣袍在风中鼓荡,衬得他脖颈上的青筋愈发狰狞。
墙外隐约传来鼓乐声,是礼部在演练纳夫的礼乐,那明快的调子像针,密密麻麻扎进他心口。
“喜乐……” 他喃喃自语,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珠滴在青石上,洇出深色的圆点。
他忽然俯下身,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那里还留着幼时的刻痕,歪歪扭扭的 “刘楚玉” 三字。
“她说过,会将我从冷宫救出去……那年雪夜,她抱着我冻裂的脚哭,说‘阿业等着,姐姐一定带你出去,再也不回来’。”
指尖抚过那些模糊的刻痕,血珠渗进石缝,像在给旧年的承诺上漆。
“如今,我又被她送回来了,亲手送回来了……”
喜乐声还在耳边,那些鲜活的调子衬得这冷宫愈发死寂。
他想起小时候两人在这院里捉蛐蛐,她说 ‘等我们出去了,就建一座比这大十倍的院子,只住我们两个’。
可现在,她要穿着凤冠霞帔,牵着别人的手拜天地。
红烛会照亮她的笑靥,合卺酒的香甜会盖过这冷宫的霉味,而他,只能在这破屋里,数着地砖的刻痕,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救赎。
“宿命……” 刘子业猝不及防笑起来,笑声回荡在四壁上,碎成一片呜咽,“原来从一开始就定好了…… 她救我出来,是为了亲手把我扔回来……”
墨蓝色的衣袍在风中剧烈鼓荡,像要挣脱他的躯体。
墙外的喜乐声陡然拔高,是奏到了最热闹的段落,他却踉跄捂住胸口,一口血喷在地面刻痕上,将 “刘楚玉” 三字染得猩红。
“阿姐……你看啊……” 他瘫坐在地,指着那片猩红,笑得泪流满面,“我们的名字,终究还是要烂在这冷宫里……”
侍卫们见状默然上前,动作利落地收拾满地狼藉。
碎瓷、泼洒的羹汤、撕碎的宣纸——这样的场景他们早已见惯。
陛下的旨意说得很明白:珍馐美馔日日供着,绫罗绸缎季季换新,只要这位主子不踏出冷宫半步,纵是把殿顶掀了也由他去。
*
竹青宫的药香日渐温润。
何辑能下床时,正见刘楚玉坐在窗前描红,宣纸上是 “囍” 字的轮廓。
他走过去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搁在她肩窝:“太医说再过半月便能大好,正好赶上吉时。”
她笔尖一顿:“礼部把礼乐单子呈上来了,用的是天子纳后的规制。”
“太高调了。” 何辑轻笑,指尖细细抚摸她光洁的手腕,“我只想同阿玉拜个天地,喝杯合卺酒。”
“可你是我的夫君,是未来太子的父亲。” 刘楚玉转过身,掌心贴上他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从前委屈了你,如今该有的体面,一样都不能少。”
消息传出时,朝堂上的惊呼声差点掀翻琉璃瓦。
“陛下,” 吏部尚书捋着花白的胡须,眼珠在御座与阶下的何辑之间打转,“臣并非质疑何侍郎才干,只是……坊间传闻您二位当年……不和。”
户部侍郎立刻接话道:“臣家中嫡子年方十八,精通六艺,愿入宫陪……”
话未说完,就见刘楚玉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一叩,扶手发出清脆声响。
她抬眸时,凤钗在鬓间泛着冷光:“当年如何,如今又如何?”
阶下的何辑也朗笑,拱手道:“当年是臣愚钝,错过了良人。如今陛下愿再给臣一次机会,臣自当倾尽家族之力,护这大宋万里河山。”
他话音落,站在前列的几位世家老臣立刻附和。
毕竟庐江何氏的势力盘根错节,能与皇室联姻,此乃幸事。
利益至上,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刘楚玉将奏折往案上一放,目光扫过殿内:“吉日已定,按祖制行纳夫大典。谁若再拿坊间传闻嚼舌根,就去守皇陵当差。”
皇陵地处偏远,寒冬腊月连炭火都供应不足,这话比任何斥责都管用。
满殿鸦雀无声,唯有香炉里的沉水香还在袅袅升腾。
风掠过御书房半开的窗扉,携着荼蘼花的甜香。
刘楚玉朱笔一顿,忍不住“唔”了一声。
她垂眸看向微隆的小腹,那里正传来轻轻的踢动,像初生的蝶在振翅。
“念卿乖,”她指尖轻抚过锦缎下的弧度,声音是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等父皇母后行过大礼,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了。”
“念卿?”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尾音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戏谑,“陛下这是连小太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那声音清朗疏阔,像山涧溪流撞在青石上,一听便知是常年混迹江湖的洒脱之人。
刘楚玉抬眸,见溪诏不知何时立在门口,玄衣上还沾着些微尘,想来是刚从宫外回来。
他斜倚在朱漆廊柱旁,眼尾那颗朱砂痣衬得眸光潋滟,偏生嘴角还噙着笑:“阿玉当真不再想想?满朝俊彦,就非何大人不可?”
朱笔在奏折上洇出个墨点。
刘楚玉垂眸,琼林宴初见的何辑蓦然浮上心头——那人执金盏的手指如玉竹破雪,吟罢“醉杀洞庭秋”时抬眸一笑,连御苑新启的桃花酿都黯了三分清光。
况且……他是念卿的父亲,是这个孩子在这世上无二的血缘牵绊。
溪诏见她不答,忽地低笑一声,尾音却颤得发涩:“那我呢?”
那声诘问散在风里,像团揉皱又展平的绢帕,再怎么抚都留着褶痕。
刘楚玉握笔的手一颤,墨汁在奏折上晕开大片污渍。
她抬眸时,正撞进他眼底翻涌的痛楚——那里有江湖人的坦荡,有少年人的执拗,还有一丝她不敢深究的、与她如出一辙的眷恋。
“溪诏……” 声音有些发哑,指尖下意识绞着袖口的鸾鸟纹,“当初……想陪你隐世是真的……”
想陪他看尽江南烟雨也是真的……
可有些事,不是想就能如愿的。
墨蓝色的杭绸锦袍松松垮垮地挂在刘子业身上,原本挺括的云纹缎面被他揉得满是皱痕,衣襟歪斜地敞着,露出里头光洁的胸口。
他就这么倚在冷宫斑驳的石阶上,任衣摆拖在积着露水的青砖地面,墨发凌乱地垂在额前,投下的阴影遮住了他空洞的眼。
那双眼像是被人掏去了魂魄,只剩两个漆黑的窟窿,映不出半点天光。
内侍将燕窝粥、炙羊肉一一摆在石桌上,银匙碰着玉碗的轻响在空院里荡开,他眼皮都没抬一下。
墨蓝色的衣袍在风中鼓荡,衬得他脖颈上的青筋愈发狰狞。
墙外隐约传来鼓乐声,是礼部在演练纳夫的礼乐,那明快的调子像针,密密麻麻扎进他心口。
“喜乐……” 他喃喃自语,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珠滴在青石上,洇出深色的圆点。
他忽然俯下身,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那里还留着幼时的刻痕,歪歪扭扭的 “刘楚玉” 三字。
“她说过,会将我从冷宫救出去……那年雪夜,她抱着我冻裂的脚哭,说‘阿业等着,姐姐一定带你出去,再也不回来’。”
指尖抚过那些模糊的刻痕,血珠渗进石缝,像在给旧年的承诺上漆。
“如今,我又被她送回来了,亲手送回来了……”
喜乐声还在耳边,那些鲜活的调子衬得这冷宫愈发死寂。
他想起小时候两人在这院里捉蛐蛐,她说 ‘等我们出去了,就建一座比这大十倍的院子,只住我们两个’。
可现在,她要穿着凤冠霞帔,牵着别人的手拜天地。
红烛会照亮她的笑靥,合卺酒的香甜会盖过这冷宫的霉味,而他,只能在这破屋里,数着地砖的刻痕,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救赎。
“宿命……” 刘子业猝不及防笑起来,笑声回荡在四壁上,碎成一片呜咽,“原来从一开始就定好了…… 她救我出来,是为了亲手把我扔回来……”
墨蓝色的衣袍在风中剧烈鼓荡,像要挣脱他的躯体。
墙外的喜乐声陡然拔高,是奏到了最热闹的段落,他却踉跄捂住胸口,一口血喷在地面刻痕上,将 “刘楚玉” 三字染得猩红。
“阿姐……你看啊……” 他瘫坐在地,指着那片猩红,笑得泪流满面,“我们的名字,终究还是要烂在这冷宫里……”
侍卫们见状默然上前,动作利落地收拾满地狼藉。
碎瓷、泼洒的羹汤、撕碎的宣纸——这样的场景他们早已见惯。
陛下的旨意说得很明白:珍馐美馔日日供着,绫罗绸缎季季换新,只要这位主子不踏出冷宫半步,纵是把殿顶掀了也由他去。
*
竹青宫的药香日渐温润。
何辑能下床时,正见刘楚玉坐在窗前描红,宣纸上是 “囍” 字的轮廓。
他走过去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搁在她肩窝:“太医说再过半月便能大好,正好赶上吉时。”
她笔尖一顿:“礼部把礼乐单子呈上来了,用的是天子纳后的规制。”
“太高调了。” 何辑轻笑,指尖细细抚摸她光洁的手腕,“我只想同阿玉拜个天地,喝杯合卺酒。”
“可你是我的夫君,是未来太子的父亲。” 刘楚玉转过身,掌心贴上他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从前委屈了你,如今该有的体面,一样都不能少。”
消息传出时,朝堂上的惊呼声差点掀翻琉璃瓦。
“陛下,” 吏部尚书捋着花白的胡须,眼珠在御座与阶下的何辑之间打转,“臣并非质疑何侍郎才干,只是……坊间传闻您二位当年……不和。”
户部侍郎立刻接话道:“臣家中嫡子年方十八,精通六艺,愿入宫陪……”
话未说完,就见刘楚玉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一叩,扶手发出清脆声响。
她抬眸时,凤钗在鬓间泛着冷光:“当年如何,如今又如何?”
阶下的何辑也朗笑,拱手道:“当年是臣愚钝,错过了良人。如今陛下愿再给臣一次机会,臣自当倾尽家族之力,护这大宋万里河山。”
他话音落,站在前列的几位世家老臣立刻附和。
毕竟庐江何氏的势力盘根错节,能与皇室联姻,此乃幸事。
利益至上,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刘楚玉将奏折往案上一放,目光扫过殿内:“吉日已定,按祖制行纳夫大典。谁若再拿坊间传闻嚼舌根,就去守皇陵当差。”
皇陵地处偏远,寒冬腊月连炭火都供应不足,这话比任何斥责都管用。
满殿鸦雀无声,唯有香炉里的沉水香还在袅袅升腾。
风掠过御书房半开的窗扉,携着荼蘼花的甜香。
刘楚玉朱笔一顿,忍不住“唔”了一声。
她垂眸看向微隆的小腹,那里正传来轻轻的踢动,像初生的蝶在振翅。
“念卿乖,”她指尖轻抚过锦缎下的弧度,声音是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等父皇母后行过大礼,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了。”
“念卿?”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尾音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戏谑,“陛下这是连小太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那声音清朗疏阔,像山涧溪流撞在青石上,一听便知是常年混迹江湖的洒脱之人。
刘楚玉抬眸,见溪诏不知何时立在门口,玄衣上还沾着些微尘,想来是刚从宫外回来。
他斜倚在朱漆廊柱旁,眼尾那颗朱砂痣衬得眸光潋滟,偏生嘴角还噙着笑:“阿玉当真不再想想?满朝俊彦,就非何大人不可?”
朱笔在奏折上洇出个墨点。
刘楚玉垂眸,琼林宴初见的何辑蓦然浮上心头——那人执金盏的手指如玉竹破雪,吟罢“醉杀洞庭秋”时抬眸一笑,连御苑新启的桃花酿都黯了三分清光。
况且……他是念卿的父亲,是这个孩子在这世上无二的血缘牵绊。
溪诏见她不答,忽地低笑一声,尾音却颤得发涩:“那我呢?”
那声诘问散在风里,像团揉皱又展平的绢帕,再怎么抚都留着褶痕。
刘楚玉握笔的手一颤,墨汁在奏折上晕开大片污渍。
她抬眸时,正撞进他眼底翻涌的痛楚——那里有江湖人的坦荡,有少年人的执拗,还有一丝她不敢深究的、与她如出一辙的眷恋。
“溪诏……” 声音有些发哑,指尖下意识绞着袖口的鸾鸟纹,“当初……想陪你隐世是真的……”
想陪他看尽江南烟雨也是真的……
可有些事,不是想就能如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