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兴山城大酒店灯火通明,霓虹灯在夜空中闪烁,宛如繁星点缀。酒店包间内,十人台的餐桌座无虚席,大家把酒言欢,气氛相当热烈。
曹厂长站起身来,目光真诚地环视众人,率先发言道: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省制鞋科研所的领导,感谢你们帮扶我们开发设计雪地靴、拖鞋和仿革凉鞋;也要感谢光明鞋厂的驻厂员们,不辞辛苦地帮我们理顺了出口布鞋的加工生产。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厂很难走到今天!”
说完,他高高举起酒杯,大家纷纷响应,共同举杯,频频饮酒,品尝着美味佳肴。欢声笑语在宴会厅中回荡,直到深夜,答谢晚宴才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结束。
第二天,送走了省制鞋科研所的领导和光明布鞋厂的驻厂员后,曹厂长立刻召集承包集团扩大会议,各科室的中层领导也悉数参加。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大家围坐在会议桌旁,认真聆听曹厂长的讲话。
曹厂长神情庄重地总结道:
“自从承包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讨论一下,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以及解决现存问题的办法。不过,我最想重点研讨的,还是如何对全塑凉鞋进行更新换代,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提议引进新技术,有人主张采用新材质,还有人建议参考国外流行款式。在激烈的争论中,大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去市场考察,寻找新式样、新材质、新工艺,且适合塑料厂加工生产的新产品凉鞋。
散会之后,正值盛夏,街上行人大多穿着凉鞋,这正是考察市场的好时机。曹厂长带着第一副厂长赵山娃和主管技术设计的副厂长王知青,踏上了前往北京、上海、杭州、温州、潮州、泉州等地的考察之旅。
每到一座城市,他们都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鞋店中,仔细观察每一款凉鞋的设计、材质和工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买,收集了不少样品。到了温州鞋城,他们更是兴奋不已,精心挑选,买了一提包各式各样的凉鞋样品。
然而,在众多样品中,真正独具特色、能让他们眼前一亮的却很少。高档的大多是皮凉鞋,低档的依旧以全塑凉鞋为主,还有一般化的仿革凉鞋、仿皮凉鞋、网眼凉鞋,以及老年穿的布鞋,这些都难以满足曹厂长对新产品的期待。
在返程的火车上,曹厂长依然不死心。他在车厢里来回走动,目光紧紧盯着旅客脚上穿的凉鞋。有时,他专注的眼神引起了男旅客的警觉,误以为他心怀不轨,是想骗人或抢劫,曹厂长不得不耐心地反复解释,好一番折腾才消除误会;有时,女顾客则用惊异的目光盯着他,窃窃私语,怀疑他有不良企图,甚至将他当成耍流氓的怪人。面对这些误解和议论,曹厂长充耳不闻,依然执着地寻找着理想中的新款式凉鞋。
他还让王知青和山娃也加入到寻找的行列之中。他们在行进的车厢里来回穿梭,就像丢了什么宝物一样,寻找着、探寻着、申请专注的盯着每个旅客脚下。
突然,曹厂长眼前一亮,在车厢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一位五十左右岁的中年人脚下穿着一双独特的男士凉鞋:银灰色的仿革鞋面,带着细小的疙瘩纹路,脚背上盘带呈叉子型,前后空的设计,踩着轻柔的橡塑发泡鞋底,时尚又新颖,美观又大方。曹厂长连忙快步走过去,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问道:
“同志!您好!您这双凉鞋是从哪里买的?多少钱一双啊?”
那位中年人一脸惊愕地看着曹厂长,警惕地眨了眨眼睛,反问道:
“怎么啦?有啥问题吗?”
曹厂长连忙解释:
“没有没有!您别误会,我是生产凉鞋的厂长,看您穿的这双凉鞋很特殊,好奇地向您咨询一下。”
中年人这才放松下来,说道:
“奥!原来是这样啊,我是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凉鞋专卖店买的,见到很多人都在抢购,我也买了一双,昨天刚穿上,很美观大气,舒服便宜,每双鞋10元钱。”
曹厂长眼中满是欣喜,继续恳切地说:
“能不能脱下来,让我再仔细地瞧一瞧?”
中年人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脱下一只鞋递给了曹厂长,嘴里嘟囔着:
“不就是一双鞋子嘛!有啥好看的?那你就看吧看吧,随便看!”
曹厂长如获至宝,立刻喊来王知青和山娃。王知青熟练地拿起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对着凉鞋拍了好几张照片,还特意对准商标和出厂地址,拍了一张放大特写。
曹厂长一边把鞋还给中年人,一边连连道谢。回到座位后,他难掩激动地问王知青和山娃说:
“你俩感觉这双凉鞋怎么样?是不是既大众化,又很有特点呢?”
两人连连点头,王知青一脸认真的,仔细端详后说道:
“确实不错!新颖别致,美观大方,鞋底是橡塑发泡片的,带着坡跟,轻柔舒适,银灰色鞋帮,小疙瘩纹路,两个盘带交叉,鞋帮和一层包面革的堂底缝合在一起,然后再和橡塑发泡坡跟鞋底冷粘在一起,工艺也不算太复杂,很适合我们生产。”
王知青看了看商标,补充道:
“这是步云牌的,产地是北京市百善乡牛房圈村步云鞋厂出品。”
曹厂长满脸兴奋,激动地说:
“我问过那位穿鞋的中年人,他说是在前门大栅栏凉鞋专卖店购买的,等咱们到了北京,下了火车,也去那里买几双样品鞋,回去集中精力,模仿制作这双鞋。咱们一路考察市场,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凉鞋,既轻快舒适,又美观大方,经济实惠,肯定能大卖一场,很适合咱们工厂大批生产,替代全塑凉鞋。”
火车缓缓停靠在北京火车站,三人顾不上一路的劳累奔波,出站后,立刻打车前往前门大栅栏凉鞋专卖店。
远远望去,专卖店门口买凉鞋的人排起了长龙,每个人都翘首以盼,急切地等待着购买这双备受欢迎的凉鞋。三人加入排队的队伍,耐心地等待了一个小时,终于每人限购到了一双样品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三双样品鞋放进提包里,仿佛捧着稀世珍宝,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随后高高兴兴地转乘回家的火车,满怀期待地返回塑料厂,准备开启全塑凉鞋更新换代的新篇章。
塑料厂的铁门在暮色中吱呀作响,曹厂长领着山娃和王知青踏过满地灰尘,厂区里机器的轰鸣声混着塑料特有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昏黄的路灯下,三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曹厂长怀里抱着买到样品鞋的手提包,里面装着从北京前门大栅栏带回的三双样品鞋——那每一双银灰色、盘带交叉的男凉鞋,此刻正安静地躺在手提包的塑料袋中,却仿佛带着某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曹厂长推开办公室的木门,山娃和王知青随后也跟了进来,老旧的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屋内灯光昏黄,墙壁上贴着泛黄的生产计划表,角落里堆放着去年滞销的老式凉鞋样品。他轻轻将样品鞋放在斑驳的办公桌上,指腹摩挲着鞋面上细密的疙瘩纹路,眼中燃起炽热的希望,闪着双眸吩咐说:
“赵厂长!你负责去寻找,这双样品鞋的原材料;王厂长!你赶紧把买来的样品鞋解剖一双,研究一下结构和工艺流程,分解制鞋的各道工序。”
他的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仿佛已经看到新鞋畅销的场景。
山娃和王知青对视一眼,郑重地点头。山娃伸手接过样品鞋,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鞋面上的金属卡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挑战。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攻克这道难关,让厂里的产品焕发生机。
次日清晨,薄雾还笼罩着厂区,山娃就揣着样品鞋敲响了供应科的门。张东星科长正伏在案前核对着原材料账目,听见敲门声抬起头,稀疏的头发下是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山娃走近前,一脸着急的对他说:
“张科长,有个艰巨的任务。”山娃说着,将样品鞋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又补充道:
“咱们得照着这双凉鞋,把所有材料找齐。”
张东星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小心翼翼地捧起鞋,像是在端详一件稀世珍宝。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鞋帮,眉头渐渐皱起,自言自语说:
“鞋帮面革,银灰色带细小疙瘩纹路;里面革是乳白色普通革......”
他一边念叨,一边迅速在纸上记录,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办公室格外清晰。当写到鞋底的橡塑发泡片时,张东星突然停住,举起鞋底对着光仔细查看说:
“这耐磨层有点门道,三毫米的厚度,黑色,看着像是特殊工艺处理过的。”
山娃站在一旁,看着张东星罗列出来的长长一串原辅材料清单,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一双凉鞋,用得原辅材料还不少呢?”他的声音里满是惊讶。
张东星停下手中的笔,蹙着双眸,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沉声说:“是啊!这些原辅材料看似简单,要买一模一样的可难了。除非去生产样品鞋的厂家询问。”
山娃猛地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和忐忑,连连否定说道:
“不行不行!那可不行!本来就是偷偷模仿,你去厂家询问,不是老鼠给猫拜年,找死吗?再说了,厂家也不会告诉你呀!”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节奏急促,对着张科长,蹙着双眸说:“东星大哥呀!咱们得自己另想办法,寻找采购啊!”
窗外的山楂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斑驳的玻璃洒在两人身上。张东星托着下巴,沉思良久,若有所思,幽幽地说:
“那就只能先去北京或天津的制鞋材料市场转转,拿着样品鞋比对,买类似的材料。但万一找不到完全匹配的......”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脸上写满忧虑。
“只能这样了。”山娃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又叮嘱张东星科长说:
“你拿着样品鞋去,记住两点:其一要买质量好、逼真的材料;其二要记住材料的生产厂家,等到大批量生产采购时,一定要直接由厂家采购,价格便宜而且质量有保证。”
他拍了拍张东星的肩膀,满心期待的说:
“咱们厂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回了,全靠你了!”
张东星握紧样品鞋,郑重地点头,表态说道:
“放心!我马上出发,先去北京,买不全就再去天津购买,一定尽快买回来。”
他将样品鞋仔细收好,动作迅速而利落,仿佛要将所有的焦虑和期待都化作行动的力量。
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供应科,为两人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山娃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张东星的背影,当他踏出办公室的那一刻,仿佛肩负着全厂的希望,踏上了艰难的采购之旅。
远处,机器的轰鸣声依旧在耳畔回荡,天空中飘来几朵乌云,遮住了部分阳光,但山娃的心中却燃起熊熊烈火。一场关乎塑料厂命运,更新换代产品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而那双银灰色的样品鞋,将成为他们破局的希望之光。
曹厂长站起身来,目光真诚地环视众人,率先发言道: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省制鞋科研所的领导,感谢你们帮扶我们开发设计雪地靴、拖鞋和仿革凉鞋;也要感谢光明鞋厂的驻厂员们,不辞辛苦地帮我们理顺了出口布鞋的加工生产。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厂很难走到今天!”
说完,他高高举起酒杯,大家纷纷响应,共同举杯,频频饮酒,品尝着美味佳肴。欢声笑语在宴会厅中回荡,直到深夜,答谢晚宴才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结束。
第二天,送走了省制鞋科研所的领导和光明布鞋厂的驻厂员后,曹厂长立刻召集承包集团扩大会议,各科室的中层领导也悉数参加。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大家围坐在会议桌旁,认真聆听曹厂长的讲话。
曹厂长神情庄重地总结道:
“自从承包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讨论一下,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以及解决现存问题的办法。不过,我最想重点研讨的,还是如何对全塑凉鞋进行更新换代,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提议引进新技术,有人主张采用新材质,还有人建议参考国外流行款式。在激烈的争论中,大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去市场考察,寻找新式样、新材质、新工艺,且适合塑料厂加工生产的新产品凉鞋。
散会之后,正值盛夏,街上行人大多穿着凉鞋,这正是考察市场的好时机。曹厂长带着第一副厂长赵山娃和主管技术设计的副厂长王知青,踏上了前往北京、上海、杭州、温州、潮州、泉州等地的考察之旅。
每到一座城市,他们都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鞋店中,仔细观察每一款凉鞋的设计、材质和工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买,收集了不少样品。到了温州鞋城,他们更是兴奋不已,精心挑选,买了一提包各式各样的凉鞋样品。
然而,在众多样品中,真正独具特色、能让他们眼前一亮的却很少。高档的大多是皮凉鞋,低档的依旧以全塑凉鞋为主,还有一般化的仿革凉鞋、仿皮凉鞋、网眼凉鞋,以及老年穿的布鞋,这些都难以满足曹厂长对新产品的期待。
在返程的火车上,曹厂长依然不死心。他在车厢里来回走动,目光紧紧盯着旅客脚上穿的凉鞋。有时,他专注的眼神引起了男旅客的警觉,误以为他心怀不轨,是想骗人或抢劫,曹厂长不得不耐心地反复解释,好一番折腾才消除误会;有时,女顾客则用惊异的目光盯着他,窃窃私语,怀疑他有不良企图,甚至将他当成耍流氓的怪人。面对这些误解和议论,曹厂长充耳不闻,依然执着地寻找着理想中的新款式凉鞋。
他还让王知青和山娃也加入到寻找的行列之中。他们在行进的车厢里来回穿梭,就像丢了什么宝物一样,寻找着、探寻着、申请专注的盯着每个旅客脚下。
突然,曹厂长眼前一亮,在车厢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一位五十左右岁的中年人脚下穿着一双独特的男士凉鞋:银灰色的仿革鞋面,带着细小的疙瘩纹路,脚背上盘带呈叉子型,前后空的设计,踩着轻柔的橡塑发泡鞋底,时尚又新颖,美观又大方。曹厂长连忙快步走过去,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问道:
“同志!您好!您这双凉鞋是从哪里买的?多少钱一双啊?”
那位中年人一脸惊愕地看着曹厂长,警惕地眨了眨眼睛,反问道:
“怎么啦?有啥问题吗?”
曹厂长连忙解释:
“没有没有!您别误会,我是生产凉鞋的厂长,看您穿的这双凉鞋很特殊,好奇地向您咨询一下。”
中年人这才放松下来,说道:
“奥!原来是这样啊,我是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凉鞋专卖店买的,见到很多人都在抢购,我也买了一双,昨天刚穿上,很美观大气,舒服便宜,每双鞋10元钱。”
曹厂长眼中满是欣喜,继续恳切地说:
“能不能脱下来,让我再仔细地瞧一瞧?”
中年人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脱下一只鞋递给了曹厂长,嘴里嘟囔着:
“不就是一双鞋子嘛!有啥好看的?那你就看吧看吧,随便看!”
曹厂长如获至宝,立刻喊来王知青和山娃。王知青熟练地拿起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对着凉鞋拍了好几张照片,还特意对准商标和出厂地址,拍了一张放大特写。
曹厂长一边把鞋还给中年人,一边连连道谢。回到座位后,他难掩激动地问王知青和山娃说:
“你俩感觉这双凉鞋怎么样?是不是既大众化,又很有特点呢?”
两人连连点头,王知青一脸认真的,仔细端详后说道:
“确实不错!新颖别致,美观大方,鞋底是橡塑发泡片的,带着坡跟,轻柔舒适,银灰色鞋帮,小疙瘩纹路,两个盘带交叉,鞋帮和一层包面革的堂底缝合在一起,然后再和橡塑发泡坡跟鞋底冷粘在一起,工艺也不算太复杂,很适合我们生产。”
王知青看了看商标,补充道:
“这是步云牌的,产地是北京市百善乡牛房圈村步云鞋厂出品。”
曹厂长满脸兴奋,激动地说:
“我问过那位穿鞋的中年人,他说是在前门大栅栏凉鞋专卖店购买的,等咱们到了北京,下了火车,也去那里买几双样品鞋,回去集中精力,模仿制作这双鞋。咱们一路考察市场,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凉鞋,既轻快舒适,又美观大方,经济实惠,肯定能大卖一场,很适合咱们工厂大批生产,替代全塑凉鞋。”
火车缓缓停靠在北京火车站,三人顾不上一路的劳累奔波,出站后,立刻打车前往前门大栅栏凉鞋专卖店。
远远望去,专卖店门口买凉鞋的人排起了长龙,每个人都翘首以盼,急切地等待着购买这双备受欢迎的凉鞋。三人加入排队的队伍,耐心地等待了一个小时,终于每人限购到了一双样品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三双样品鞋放进提包里,仿佛捧着稀世珍宝,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随后高高兴兴地转乘回家的火车,满怀期待地返回塑料厂,准备开启全塑凉鞋更新换代的新篇章。
塑料厂的铁门在暮色中吱呀作响,曹厂长领着山娃和王知青踏过满地灰尘,厂区里机器的轰鸣声混着塑料特有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昏黄的路灯下,三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曹厂长怀里抱着买到样品鞋的手提包,里面装着从北京前门大栅栏带回的三双样品鞋——那每一双银灰色、盘带交叉的男凉鞋,此刻正安静地躺在手提包的塑料袋中,却仿佛带着某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曹厂长推开办公室的木门,山娃和王知青随后也跟了进来,老旧的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屋内灯光昏黄,墙壁上贴着泛黄的生产计划表,角落里堆放着去年滞销的老式凉鞋样品。他轻轻将样品鞋放在斑驳的办公桌上,指腹摩挲着鞋面上细密的疙瘩纹路,眼中燃起炽热的希望,闪着双眸吩咐说:
“赵厂长!你负责去寻找,这双样品鞋的原材料;王厂长!你赶紧把买来的样品鞋解剖一双,研究一下结构和工艺流程,分解制鞋的各道工序。”
他的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仿佛已经看到新鞋畅销的场景。
山娃和王知青对视一眼,郑重地点头。山娃伸手接过样品鞋,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鞋面上的金属卡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挑战。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攻克这道难关,让厂里的产品焕发生机。
次日清晨,薄雾还笼罩着厂区,山娃就揣着样品鞋敲响了供应科的门。张东星科长正伏在案前核对着原材料账目,听见敲门声抬起头,稀疏的头发下是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山娃走近前,一脸着急的对他说:
“张科长,有个艰巨的任务。”山娃说着,将样品鞋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又补充道:
“咱们得照着这双凉鞋,把所有材料找齐。”
张东星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小心翼翼地捧起鞋,像是在端详一件稀世珍宝。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鞋帮,眉头渐渐皱起,自言自语说:
“鞋帮面革,银灰色带细小疙瘩纹路;里面革是乳白色普通革......”
他一边念叨,一边迅速在纸上记录,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办公室格外清晰。当写到鞋底的橡塑发泡片时,张东星突然停住,举起鞋底对着光仔细查看说:
“这耐磨层有点门道,三毫米的厚度,黑色,看着像是特殊工艺处理过的。”
山娃站在一旁,看着张东星罗列出来的长长一串原辅材料清单,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一双凉鞋,用得原辅材料还不少呢?”他的声音里满是惊讶。
张东星停下手中的笔,蹙着双眸,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沉声说:“是啊!这些原辅材料看似简单,要买一模一样的可难了。除非去生产样品鞋的厂家询问。”
山娃猛地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和忐忑,连连否定说道:
“不行不行!那可不行!本来就是偷偷模仿,你去厂家询问,不是老鼠给猫拜年,找死吗?再说了,厂家也不会告诉你呀!”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节奏急促,对着张科长,蹙着双眸说:“东星大哥呀!咱们得自己另想办法,寻找采购啊!”
窗外的山楂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斑驳的玻璃洒在两人身上。张东星托着下巴,沉思良久,若有所思,幽幽地说:
“那就只能先去北京或天津的制鞋材料市场转转,拿着样品鞋比对,买类似的材料。但万一找不到完全匹配的......”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脸上写满忧虑。
“只能这样了。”山娃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又叮嘱张东星科长说:
“你拿着样品鞋去,记住两点:其一要买质量好、逼真的材料;其二要记住材料的生产厂家,等到大批量生产采购时,一定要直接由厂家采购,价格便宜而且质量有保证。”
他拍了拍张东星的肩膀,满心期待的说:
“咱们厂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回了,全靠你了!”
张东星握紧样品鞋,郑重地点头,表态说道:
“放心!我马上出发,先去北京,买不全就再去天津购买,一定尽快买回来。”
他将样品鞋仔细收好,动作迅速而利落,仿佛要将所有的焦虑和期待都化作行动的力量。
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供应科,为两人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山娃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张东星的背影,当他踏出办公室的那一刻,仿佛肩负着全厂的希望,踏上了艰难的采购之旅。
远处,机器的轰鸣声依旧在耳畔回荡,天空中飘来几朵乌云,遮住了部分阳光,但山娃的心中却燃起熊熊烈火。一场关乎塑料厂命运,更新换代产品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而那双银灰色的样品鞋,将成为他们破局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