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于婧嬅对着铜镜最后理了理石青色旗装的领口,指腹抚过盘扣上精致的缠枝纹,忽然问春桃:“你说,今日选秀会先考较什么?”
春桃正往她鬓边插那支赤金点翠步摇,闻言愣了愣:“奴婢听别的丫鬟说,往年都是先问家世,再看容貌,最后考些女红诗书。”
“今年或许不同。” 于婧嬅看着镜中自己沉静的眼眸,“昨日京里的流言闹得那么凶,佟佳家又请了御史参奏阿玛,皇上和太后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定会借着选秀,看看我究竟是不是传言中那般‘不守妇道’。”
苏嬷嬷端着铜盆走进来,听见这话赞许地点头:“格格说得在理。老奴刚去打听,今日的选秀由太后亲自主持,德妃、惠妃和佟佳贵妃都在旁听席。这三位娘娘的态度,最是关键。”
“太后注重规矩,德妃看重心机,惠妃偏爱温婉,佟佳贵妃……” 于婧嬅顿了顿,指尖在玉扳指上轻轻摩挲,“她只盼着自己的侄女能拔得头筹。”
春桃听得眼睛发直:“那…… 那咱们该怎么办?要不要故意藏拙,别再露锋芒了?”
“藏拙?” 于婧嬅轻笑一声,拿起案上的 “百鸟朝凤图” 绣品,“现在藏拙,反倒显得心虚。佟佳家越是想把我塑造成‘鲁莽无状’的样子,我越要让太后看到我的沉稳。”
她将绣品递给春桃,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殿群:“你看那太和殿的屋脊,永远是最高的,可它从不与其他宫殿争奇斗艳。真正的分量,不在声张,在根基。”
苏嬷嬷接口道:“格格是想以静制动?”
“是,也不是。” 于婧嬅转身,目光落在那支太后赏的玉扳指上,“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必须动。比如太后若问起箭术,我不能否认,但也不能吹嘘,只说‘略懂防身之术,不敢在太后面前班门弄斧’;若是考女红,就把这幅绣品呈上去,让她们看看我并非只知舞刀弄枪。”
正说着,外面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各宫秀女按位份依次前往勤政亲贤殿。于婧嬅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走吧。记住,无论待会儿发生什么,都要沉住气。”
穿过几重回廊,勤政亲贤殿的朱漆大门已在眼前。殿外的广场上,三十多位秀女按旗籍排着队,佟佳格格站在首位,见了于婧嬅,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笑。于婧嬅目不斜视,走到镶黄旗的队列里,恰好站在于婧玥身后。
“妹妹昨晚没睡好?” 于婧玥回头,见她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关切地问。
“还好。” 于婧嬅低声道,“待会儿若是太后问起宝石的事,姐姐只说‘姐妹同心,互赠物件是常事’即可,不必多解释。”
于婧玥愣了愣,随即点头:“我明白。”
两人正说着,殿内传来太监的喊声:“宣镶黄旗于佳氏嫡女于婧玥、侧女于婧嬅进殿!”
于婧嬅与于婧玥对视一眼,并肩走进大殿。殿内香烟缭绕,太后端坐在紫檀宝座上,目光如炬地打量着她们。两侧的座位上,德妃垂着眼帘捻着佛珠,惠妃面带温和笑意,唯有佟佳贵妃,眼神像淬了冰,直直地射在于婧嬅身上。
“民女于婧玥(于婧嬅),参见太后,参见各位娘娘。” 两人盈盈下拜,动作整齐划一。
太后微微颔首:“抬起头来。”
于婧嬅依言抬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太后的视线。她能感觉到佟佳贵妃的目光在自己的旗装、首饰上扫来扫去,像是在挑错处。
“听说你们姐妹二人近日在园子里,倒是‘姐妹情深’?” 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连鸽血红宝石都能互赠?”
于婧玥刚要开口,于婧嬅已抢先说道:“回太后,臣女与姐姐一母同胞(虽为侧出,但对外只称一母所生),情同手足。姐姐见臣女的绣品缺颗宝石点睛,便慷慨相赠,臣女心中感激不尽。”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只是没想到这点家事,竟传到了太后耳中,还惹出些闲话,让太后烦心了,臣女罪该万死。”
这番话既解释了宝石的由来,又暗指流言是无稽之谈,还隐隐透出委屈。太后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原来是这样。姐妹和睦是好事,不必介怀那些闲话。”
佟佳贵妃却在一旁冷笑:“话虽如此,可女子家总该以端庄为重。听说于佳二格格不仅骑术精湛,箭术也了得,倒是让哀家开了眼界。”
这话看似夸赞,实则暗讽她不守本分。于婧嬅心里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回贵妃娘娘,臣女的阿玛是武将,从小教臣女些骑射功夫,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并非有意张扬。比起各位格格的琴棋书画,臣女这点微末伎俩,实在不值一提。”
她故意抬高其他秀女,既显得谦逊,又不得罪佟佳贵妃。惠妃在一旁笑道:“于佳将军倒是会教女儿,既不失女子温婉,又有几分英气,难得难得。”
德妃也抬起眼帘,淡淡道:“哀家听说,你还懂些兵法?”
来了。于婧嬅心中一凛,知道这才是关键。她俯身道:“臣女不敢说懂,只是看阿玛的兵书时,记下了几句浅显的道理。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女觉得,不仅能用在战场上,用在待人接物上,也同样适用。”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哦?这话怎么说?”
“就像今日选秀,臣女知道太后注重规矩,便恪守礼仪;知道各位娘娘喜好不同,便不敢妄言。这便是‘知己知彼’。” 于婧嬅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至于‘百战不殆’,臣女不敢奢求,只盼能不负皇恩,不给家族丢脸。”
这番话既拍了太后和各位娘娘的马屁,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可谓滴水不漏。太后听得连连点头,对身边的嬷嬷道:“这姑娘不仅有胆识,还有见识,不错。”
佟佳贵妃见太后赞许于婧嬅,脸色越发难看,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太后抬手制止了:“好了,你们的女红和诗书都呈上来吧。”
于婧嬅呈上那幅 “百鸟朝凤图”,当看到凤凰眼中镶嵌的鸽血红宝石时,太后赞叹道:“这宝石用得好,点睛之笔。” 她转头对佟佳贵妃笑道,“你瞧,这姐妹俩合作的绣品,倒比单打独斗的强。”
佟佳贵妃只能干笑着附和,心里却恨得牙痒痒。
从勤政亲贤殿出来,于婧玥长舒一口气,拉着于婧嬅的手:“妹妹,你刚才说得太好了!我都快吓死了。”
于婧嬅笑了笑:“姐姐别怕,咱们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回到偏殿,春桃早已等得心急如焚,见她们回来,连忙迎上来:“格格,怎么样?选上了吗?”
“还没最后定夺,但看太后的意思,应该问题不大。” 于婧嬅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不过,佟佳贵妃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苏嬷嬷道:“老奴也觉得,她定会在皇上那里吹枕边风,说格格的坏话。”
“皇上心思深沉,不会只听一面之词。” 于婧嬅放下茶杯,“他若真想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定会亲自考察。”
正说着,外面传来消息,说皇上要在御花园设宴,款待各位秀女和皇子。于婧嬅眼睛一亮:“来了。”
春桃不解:“什么来了?”
“皇上的考察。” 于婧嬅站起身,“御花园的宴席,看似是赏赐,实则是让他亲自看看,我们这些秀女究竟是不是如传言中那般。” 她对春桃道,“把那把题了诗的扇子拿来,还有那盒薄荷胭脂。”
苏嬷嬷问道:“格格想在宴席上做什么?”
“什么也不做。” 于婧嬅微微一笑,“只是去赴宴而已。但要记住,少说话,多观察。看看皇上对谁更关注,看看各位皇子的态度,看看佟佳格格会耍什么花样。”
她知道,这场宴席才是真正的较量。佟佳家的流言,太后的赞许,都只是铺垫。最终能决定她命运的,还是皇上的态度。
御花园的宴席设在澄瑞亭,四周摆满了盛开的荷花,清香怡人。皇上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威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等皇子坐在两侧,目光不时在秀女们身上扫过。
于婧嬅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手里把玩着那把题了诗的扇子,眼角的余光却在观察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她看到佟佳格格不停地给皇上敬酒,脸上堆着谄媚的笑;看到于婧玥安静地坐在那里,偶尔和身边的秀女说几句话;看到四阿哥端着酒杯,目光深邃地望着湖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宴席进行到一半,皇上忽然开口:“听闻于佳家的二格格箭术不错,不知可否为朕舞一曲剑?”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于婧嬅身上。佟佳格格脸上露出得意的笑,显然是她在皇上面前提起的,想让于婧嬅在众人面前出丑。
于婧嬅站起身,从容道:“回皇上,臣女不善舞剑,只会些粗浅的箭术。若是皇上不嫌弃,臣女愿为皇上射几箭助兴。”
皇上笑道:“哦?那朕倒要看看。”
侍卫很快拿来了弓箭和靶子。于婧嬅走到场中,深吸一口气,搭箭拉弓。这一次,她没有像在马场那样急于表现,而是稳稳地瞄准靶心,手指一松,箭矢离弦,正中靶心!
全场一片喝彩。皇上也抚掌笑道:“好!果然名不虚传!”
于婧嬅并没有得意,而是对着皇上福了福身:“皇上谬赞,臣女只是侥幸。”
就在这时,佟佳格格忽然道:“皇上,于佳格格箭术虽好,却失了女子的温婉。臣妾觉得,女子还是应以琴棋书画为重。”
皇上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转而对于婧嬅道:“你觉得她说得对吗?”
于婧嬅从容答道:“回皇上,臣女觉得,女子可以温婉,也可以有英气。就像这荷花,既能在水中亭亭玉立,也能在风中傲然挺立。各有各的美,不必强求一致。”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得好!各有各的美,不必强求一致。于佳格格,你很有见解。”
佟佳格格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不敢再多说什么。
宴席结束后,于婧嬅走出澄瑞亭,望着天边的晚霞,心里一片清明。她知道,自己已经通过了皇上的考察。接下来,就等着最后的结果了。
回到偏殿,于婧嬅将今日的情形一一告诉了苏嬷嬷和春桃。苏嬷嬷笑道:“格格今日的表现,堪称完美。既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又不失女子的温婉,还得了皇上的赞赏,看来这次选秀,定能拔得头筹。”
于婧嬅摇摇头:“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佟佳家势力庞大,不会轻易认输。我们还需谨慎行事。”
她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心里暗暗盘算着。她知道,这次选秀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在这深宫之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夜色渐深,于婧嬅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她脑海里不断回想着今日的宴席,皇上的眼神,太后的态度,各位娘娘和皇子的反应。她知道,自己已经预判到了形势的走向,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明日,就是公布结果的日子。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坦然接受。因为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春桃正往她鬓边插那支赤金点翠步摇,闻言愣了愣:“奴婢听别的丫鬟说,往年都是先问家世,再看容貌,最后考些女红诗书。”
“今年或许不同。” 于婧嬅看着镜中自己沉静的眼眸,“昨日京里的流言闹得那么凶,佟佳家又请了御史参奏阿玛,皇上和太后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定会借着选秀,看看我究竟是不是传言中那般‘不守妇道’。”
苏嬷嬷端着铜盆走进来,听见这话赞许地点头:“格格说得在理。老奴刚去打听,今日的选秀由太后亲自主持,德妃、惠妃和佟佳贵妃都在旁听席。这三位娘娘的态度,最是关键。”
“太后注重规矩,德妃看重心机,惠妃偏爱温婉,佟佳贵妃……” 于婧嬅顿了顿,指尖在玉扳指上轻轻摩挲,“她只盼着自己的侄女能拔得头筹。”
春桃听得眼睛发直:“那…… 那咱们该怎么办?要不要故意藏拙,别再露锋芒了?”
“藏拙?” 于婧嬅轻笑一声,拿起案上的 “百鸟朝凤图” 绣品,“现在藏拙,反倒显得心虚。佟佳家越是想把我塑造成‘鲁莽无状’的样子,我越要让太后看到我的沉稳。”
她将绣品递给春桃,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殿群:“你看那太和殿的屋脊,永远是最高的,可它从不与其他宫殿争奇斗艳。真正的分量,不在声张,在根基。”
苏嬷嬷接口道:“格格是想以静制动?”
“是,也不是。” 于婧嬅转身,目光落在那支太后赏的玉扳指上,“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必须动。比如太后若问起箭术,我不能否认,但也不能吹嘘,只说‘略懂防身之术,不敢在太后面前班门弄斧’;若是考女红,就把这幅绣品呈上去,让她们看看我并非只知舞刀弄枪。”
正说着,外面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各宫秀女按位份依次前往勤政亲贤殿。于婧嬅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走吧。记住,无论待会儿发生什么,都要沉住气。”
穿过几重回廊,勤政亲贤殿的朱漆大门已在眼前。殿外的广场上,三十多位秀女按旗籍排着队,佟佳格格站在首位,见了于婧嬅,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笑。于婧嬅目不斜视,走到镶黄旗的队列里,恰好站在于婧玥身后。
“妹妹昨晚没睡好?” 于婧玥回头,见她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关切地问。
“还好。” 于婧嬅低声道,“待会儿若是太后问起宝石的事,姐姐只说‘姐妹同心,互赠物件是常事’即可,不必多解释。”
于婧玥愣了愣,随即点头:“我明白。”
两人正说着,殿内传来太监的喊声:“宣镶黄旗于佳氏嫡女于婧玥、侧女于婧嬅进殿!”
于婧嬅与于婧玥对视一眼,并肩走进大殿。殿内香烟缭绕,太后端坐在紫檀宝座上,目光如炬地打量着她们。两侧的座位上,德妃垂着眼帘捻着佛珠,惠妃面带温和笑意,唯有佟佳贵妃,眼神像淬了冰,直直地射在于婧嬅身上。
“民女于婧玥(于婧嬅),参见太后,参见各位娘娘。” 两人盈盈下拜,动作整齐划一。
太后微微颔首:“抬起头来。”
于婧嬅依言抬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太后的视线。她能感觉到佟佳贵妃的目光在自己的旗装、首饰上扫来扫去,像是在挑错处。
“听说你们姐妹二人近日在园子里,倒是‘姐妹情深’?” 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连鸽血红宝石都能互赠?”
于婧玥刚要开口,于婧嬅已抢先说道:“回太后,臣女与姐姐一母同胞(虽为侧出,但对外只称一母所生),情同手足。姐姐见臣女的绣品缺颗宝石点睛,便慷慨相赠,臣女心中感激不尽。”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只是没想到这点家事,竟传到了太后耳中,还惹出些闲话,让太后烦心了,臣女罪该万死。”
这番话既解释了宝石的由来,又暗指流言是无稽之谈,还隐隐透出委屈。太后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原来是这样。姐妹和睦是好事,不必介怀那些闲话。”
佟佳贵妃却在一旁冷笑:“话虽如此,可女子家总该以端庄为重。听说于佳二格格不仅骑术精湛,箭术也了得,倒是让哀家开了眼界。”
这话看似夸赞,实则暗讽她不守本分。于婧嬅心里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回贵妃娘娘,臣女的阿玛是武将,从小教臣女些骑射功夫,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并非有意张扬。比起各位格格的琴棋书画,臣女这点微末伎俩,实在不值一提。”
她故意抬高其他秀女,既显得谦逊,又不得罪佟佳贵妃。惠妃在一旁笑道:“于佳将军倒是会教女儿,既不失女子温婉,又有几分英气,难得难得。”
德妃也抬起眼帘,淡淡道:“哀家听说,你还懂些兵法?”
来了。于婧嬅心中一凛,知道这才是关键。她俯身道:“臣女不敢说懂,只是看阿玛的兵书时,记下了几句浅显的道理。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女觉得,不仅能用在战场上,用在待人接物上,也同样适用。”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哦?这话怎么说?”
“就像今日选秀,臣女知道太后注重规矩,便恪守礼仪;知道各位娘娘喜好不同,便不敢妄言。这便是‘知己知彼’。” 于婧嬅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至于‘百战不殆’,臣女不敢奢求,只盼能不负皇恩,不给家族丢脸。”
这番话既拍了太后和各位娘娘的马屁,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可谓滴水不漏。太后听得连连点头,对身边的嬷嬷道:“这姑娘不仅有胆识,还有见识,不错。”
佟佳贵妃见太后赞许于婧嬅,脸色越发难看,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太后抬手制止了:“好了,你们的女红和诗书都呈上来吧。”
于婧嬅呈上那幅 “百鸟朝凤图”,当看到凤凰眼中镶嵌的鸽血红宝石时,太后赞叹道:“这宝石用得好,点睛之笔。” 她转头对佟佳贵妃笑道,“你瞧,这姐妹俩合作的绣品,倒比单打独斗的强。”
佟佳贵妃只能干笑着附和,心里却恨得牙痒痒。
从勤政亲贤殿出来,于婧玥长舒一口气,拉着于婧嬅的手:“妹妹,你刚才说得太好了!我都快吓死了。”
于婧嬅笑了笑:“姐姐别怕,咱们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回到偏殿,春桃早已等得心急如焚,见她们回来,连忙迎上来:“格格,怎么样?选上了吗?”
“还没最后定夺,但看太后的意思,应该问题不大。” 于婧嬅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不过,佟佳贵妃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苏嬷嬷道:“老奴也觉得,她定会在皇上那里吹枕边风,说格格的坏话。”
“皇上心思深沉,不会只听一面之词。” 于婧嬅放下茶杯,“他若真想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定会亲自考察。”
正说着,外面传来消息,说皇上要在御花园设宴,款待各位秀女和皇子。于婧嬅眼睛一亮:“来了。”
春桃不解:“什么来了?”
“皇上的考察。” 于婧嬅站起身,“御花园的宴席,看似是赏赐,实则是让他亲自看看,我们这些秀女究竟是不是如传言中那般。” 她对春桃道,“把那把题了诗的扇子拿来,还有那盒薄荷胭脂。”
苏嬷嬷问道:“格格想在宴席上做什么?”
“什么也不做。” 于婧嬅微微一笑,“只是去赴宴而已。但要记住,少说话,多观察。看看皇上对谁更关注,看看各位皇子的态度,看看佟佳格格会耍什么花样。”
她知道,这场宴席才是真正的较量。佟佳家的流言,太后的赞许,都只是铺垫。最终能决定她命运的,还是皇上的态度。
御花园的宴席设在澄瑞亭,四周摆满了盛开的荷花,清香怡人。皇上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威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等皇子坐在两侧,目光不时在秀女们身上扫过。
于婧嬅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手里把玩着那把题了诗的扇子,眼角的余光却在观察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她看到佟佳格格不停地给皇上敬酒,脸上堆着谄媚的笑;看到于婧玥安静地坐在那里,偶尔和身边的秀女说几句话;看到四阿哥端着酒杯,目光深邃地望着湖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宴席进行到一半,皇上忽然开口:“听闻于佳家的二格格箭术不错,不知可否为朕舞一曲剑?”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于婧嬅身上。佟佳格格脸上露出得意的笑,显然是她在皇上面前提起的,想让于婧嬅在众人面前出丑。
于婧嬅站起身,从容道:“回皇上,臣女不善舞剑,只会些粗浅的箭术。若是皇上不嫌弃,臣女愿为皇上射几箭助兴。”
皇上笑道:“哦?那朕倒要看看。”
侍卫很快拿来了弓箭和靶子。于婧嬅走到场中,深吸一口气,搭箭拉弓。这一次,她没有像在马场那样急于表现,而是稳稳地瞄准靶心,手指一松,箭矢离弦,正中靶心!
全场一片喝彩。皇上也抚掌笑道:“好!果然名不虚传!”
于婧嬅并没有得意,而是对着皇上福了福身:“皇上谬赞,臣女只是侥幸。”
就在这时,佟佳格格忽然道:“皇上,于佳格格箭术虽好,却失了女子的温婉。臣妾觉得,女子还是应以琴棋书画为重。”
皇上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转而对于婧嬅道:“你觉得她说得对吗?”
于婧嬅从容答道:“回皇上,臣女觉得,女子可以温婉,也可以有英气。就像这荷花,既能在水中亭亭玉立,也能在风中傲然挺立。各有各的美,不必强求一致。”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得好!各有各的美,不必强求一致。于佳格格,你很有见解。”
佟佳格格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不敢再多说什么。
宴席结束后,于婧嬅走出澄瑞亭,望着天边的晚霞,心里一片清明。她知道,自己已经通过了皇上的考察。接下来,就等着最后的结果了。
回到偏殿,于婧嬅将今日的情形一一告诉了苏嬷嬷和春桃。苏嬷嬷笑道:“格格今日的表现,堪称完美。既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又不失女子的温婉,还得了皇上的赞赏,看来这次选秀,定能拔得头筹。”
于婧嬅摇摇头:“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佟佳家势力庞大,不会轻易认输。我们还需谨慎行事。”
她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心里暗暗盘算着。她知道,这次选秀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在这深宫之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夜色渐深,于婧嬅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她脑海里不断回想着今日的宴席,皇上的眼神,太后的态度,各位娘娘和皇子的反应。她知道,自己已经预判到了形势的走向,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明日,就是公布结果的日子。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坦然接受。因为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