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刚把地上的碎镜片扫净,于婧嬅已踩着软缎鞋走到梳妆台前。妆台上摆着面新的黄铜镜,比先前那面大了一圈,边缘錾刻着缠枝莲纹,镜面被打磨得光可鉴人,连鬓角的绒毛都看得一清二楚。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将脸凑了过去。
镜中人的眉眼比记忆里更柔和些。柳叶眉是天然长成的,不用描眉笔也带着几分黛色,眼尾微微上挑,像极了古画上仕女的眼型,只是此刻那双眼睛里盛满了现代人的惊惶,生生冲淡了原本的温婉。鼻梁不算高挺,却小巧玲珑,鼻尖圆润得透着点稚气,衬得嘴唇愈发红艳,像刚摘的樱桃,饱满得仿佛一掐就能滴出水来。
最让她心惊的是这张脸的年纪。下颌线还带着未脱的婴儿肥,脖颈纤细得像雨后新抽的柳丝,明明是副十四五岁少女的模样,可那双眼睛里翻涌的情绪,却属于一个经历过二十一年现代生活的灵魂。
“格格的皮肤真好。” 春桃捧着铜盆站在身后,见她对着镜子发愣,忍不住笑道,“前儿个富察家的二姑娘来拜访,还说要讨您的养颜方子呢。”
养颜方子?于婧嬅抬手抚上脸颊,指尖触到细腻得像上好丝绸的肌肤,心里却泛起一阵荒诞的寒意。这具身体的原主,究竟是个怎样的姑娘?能让富察家的人特意来讨方子,想必是位极爱美的闺阁少女。可她却连自己的模样都记不清了 —— 或者说,这具身体里的灵魂,早已不是原来的主人。
她转动脖颈,看了看镜中自己的侧影。鬓边的碎发被梳成小巧的燕尾,用珠花固定着,露出光洁的额头。旗装的立领衬得脖颈修长,衣襟上绣着的玉兰花与帐子上的纹样遥相呼应,想来是原主偏爱的花样。
“我以前…… 常照镜子吗?” 她状似随意地问道。
春桃愣了愣,随即笑道:“格格最是爱美了,每日晨起都要对着镜子描半个时辰的眉,就连午睡起来,也要先看看鬓角的花是否戴歪了。”
于婧嬅的心沉了沉。看来这原主是个体贴入微的姑娘,与自己这大大咧咧的性子截然不同。她想起自己现代衣柜里永远堆得乱七八糟的衣服,想起每次出门前五分钟才匆匆抹把脸的窘迫,忽然觉得这具身体像是件精致的瓷器,而自己这个糙汉灵魂,随时都可能把它摔得粉碎。
“把那盒胭脂拿来。” 她指了指妆台上的螺钿盒子。
春桃连忙打开盒子,里面盛着细腻的玫瑰色胭脂,散发着淡淡的花香。于婧嬅用指尖蘸了点,轻轻点在唇上,镜中的少女立刻添了几分娇俏。可她看着那抹不属于自己的艳色,却只觉得陌生。
“我以前…… 也用这种胭脂吗?”
“这是江南新来的贡品,阿玛特意托人给您带回来的,您前儿个还说比京里的水粉细腻呢。” 春桃的语气里满是羡慕。
于婧嬅放下胭脂盒,忽然注意到镜中自己的手腕。那只银镯子紧紧贴在肌肤上,“于” 字的刻痕在光线下若隐隐现。她想起奶奶说过,这镯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能保平安。可它保的,究竟是哪个于婧嬅的平安?是那个在现代图书馆门口被雷劈中的历史系学生,还是这个在清代旗人府邸里醒来的格格?
她对着镜子,试着扬起嘴角。镜中的少女也跟着笑了,眉眼弯弯,像两轮新月,可眼底的疏离却怎么也藏不住。这不是她的脸,不是她的笑,甚至连这具身体的弧度,都带着陌生的韵律。
“格格,您笑什么呢?” 春桃好奇地问道。
于婧嬅收回目光,淡淡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镜子磨得真亮。”
她转身离开梳妆台,走到窗边。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她知道,从她在这具身体里醒来的那一刻起,于婧嬅这个名字,就属于两个灵魂了。一个活在三百年后的现代,一个困在这清代的深宅大院里。
而她,必须顶着这张陌生的脸,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好好活下去。
“春桃,” 她望着窗外的假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从今天起,我要学规矩。”
春桃愣了愣,随即喜道:“格格想通了?阿玛早就说过,选秀在即,您该好好学学宫里的规矩了。”
于婧嬅没有回头,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她知道,这张脸只是敲门砖,真正能让她在这波诡云谲的后宫里站稳脚跟的,是她脑子里的历史知识,是她现代人的思维,是她必须尽快学会的清代规矩。
铜镜里的陌生容颜,终究会成为她最锋利的武器。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将脸凑了过去。
镜中人的眉眼比记忆里更柔和些。柳叶眉是天然长成的,不用描眉笔也带着几分黛色,眼尾微微上挑,像极了古画上仕女的眼型,只是此刻那双眼睛里盛满了现代人的惊惶,生生冲淡了原本的温婉。鼻梁不算高挺,却小巧玲珑,鼻尖圆润得透着点稚气,衬得嘴唇愈发红艳,像刚摘的樱桃,饱满得仿佛一掐就能滴出水来。
最让她心惊的是这张脸的年纪。下颌线还带着未脱的婴儿肥,脖颈纤细得像雨后新抽的柳丝,明明是副十四五岁少女的模样,可那双眼睛里翻涌的情绪,却属于一个经历过二十一年现代生活的灵魂。
“格格的皮肤真好。” 春桃捧着铜盆站在身后,见她对着镜子发愣,忍不住笑道,“前儿个富察家的二姑娘来拜访,还说要讨您的养颜方子呢。”
养颜方子?于婧嬅抬手抚上脸颊,指尖触到细腻得像上好丝绸的肌肤,心里却泛起一阵荒诞的寒意。这具身体的原主,究竟是个怎样的姑娘?能让富察家的人特意来讨方子,想必是位极爱美的闺阁少女。可她却连自己的模样都记不清了 —— 或者说,这具身体里的灵魂,早已不是原来的主人。
她转动脖颈,看了看镜中自己的侧影。鬓边的碎发被梳成小巧的燕尾,用珠花固定着,露出光洁的额头。旗装的立领衬得脖颈修长,衣襟上绣着的玉兰花与帐子上的纹样遥相呼应,想来是原主偏爱的花样。
“我以前…… 常照镜子吗?” 她状似随意地问道。
春桃愣了愣,随即笑道:“格格最是爱美了,每日晨起都要对着镜子描半个时辰的眉,就连午睡起来,也要先看看鬓角的花是否戴歪了。”
于婧嬅的心沉了沉。看来这原主是个体贴入微的姑娘,与自己这大大咧咧的性子截然不同。她想起自己现代衣柜里永远堆得乱七八糟的衣服,想起每次出门前五分钟才匆匆抹把脸的窘迫,忽然觉得这具身体像是件精致的瓷器,而自己这个糙汉灵魂,随时都可能把它摔得粉碎。
“把那盒胭脂拿来。” 她指了指妆台上的螺钿盒子。
春桃连忙打开盒子,里面盛着细腻的玫瑰色胭脂,散发着淡淡的花香。于婧嬅用指尖蘸了点,轻轻点在唇上,镜中的少女立刻添了几分娇俏。可她看着那抹不属于自己的艳色,却只觉得陌生。
“我以前…… 也用这种胭脂吗?”
“这是江南新来的贡品,阿玛特意托人给您带回来的,您前儿个还说比京里的水粉细腻呢。” 春桃的语气里满是羡慕。
于婧嬅放下胭脂盒,忽然注意到镜中自己的手腕。那只银镯子紧紧贴在肌肤上,“于” 字的刻痕在光线下若隐隐现。她想起奶奶说过,这镯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能保平安。可它保的,究竟是哪个于婧嬅的平安?是那个在现代图书馆门口被雷劈中的历史系学生,还是这个在清代旗人府邸里醒来的格格?
她对着镜子,试着扬起嘴角。镜中的少女也跟着笑了,眉眼弯弯,像两轮新月,可眼底的疏离却怎么也藏不住。这不是她的脸,不是她的笑,甚至连这具身体的弧度,都带着陌生的韵律。
“格格,您笑什么呢?” 春桃好奇地问道。
于婧嬅收回目光,淡淡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镜子磨得真亮。”
她转身离开梳妆台,走到窗边。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她知道,从她在这具身体里醒来的那一刻起,于婧嬅这个名字,就属于两个灵魂了。一个活在三百年后的现代,一个困在这清代的深宅大院里。
而她,必须顶着这张陌生的脸,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好好活下去。
“春桃,” 她望着窗外的假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从今天起,我要学规矩。”
春桃愣了愣,随即喜道:“格格想通了?阿玛早就说过,选秀在即,您该好好学学宫里的规矩了。”
于婧嬅没有回头,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她知道,这张脸只是敲门砖,真正能让她在这波诡云谲的后宫里站稳脚跟的,是她脑子里的历史知识,是她现代人的思维,是她必须尽快学会的清代规矩。
铜镜里的陌生容颜,终究会成为她最锋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