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的回廊上,永瑞写的 “守” 字被晨露浸得发潮,墨迹在纸上晕成片浅黑,像极了瑶珈此刻面对的难题 —— 采买司送来的冬衣里,竟有三成填的是芦花,针脚的缝隙大得能塞进手指,兰贵人的小宫女冻得嘴唇发紫,捧着件棉袄直掉泪。
“娘娘,” 春桃将芦花抖在白纸上,细碎的绒毛飞起来像群白色的蚊子,“采买司的人说,棉花被老鼠啃了,只能用芦花凑数,还说…… 还说您要是再追究,他们就集体告病。”
瑶珈的指尖捏着根芦花,纤维粗糙得像采买管事的脸皮。她忽然想起昨夜四阿哥府送来的帖子,墨迹在 “宽容” 二字下画了波浪线,像条吐着信子的蛇 —— 这是想借采买司的刁难,逼她在规矩上让步,好让永和宫的人趁机复出。
“让他们告病,” 瑶珈将芦花扔进炭火盆,火苗裹着绒毛窜起半尺高,“本宫让人去京郊的庄子上,把那些八阿哥旧部的家眷叫来,她们种棉花是好手,缝衣裳也利落,就当是给她们个赎罪的机会。” 她顿了顿,声音冷得像结了冰,“告诉采买司的人,病好了就去浣衣局报道,那里的冻疮药,管够。”
这招釜底抽薪比任何训斥都管用。不出三日,采买司的管事就跪在承乾宫门口,捧着新缝的棉袄,棉花白得像雪,针脚密得插不进针:“娘娘饶命!是奴才被猪油蒙了心,以后再也不敢了!”
化解的智慧,藏在细节的褶皱里。宗室福敏阿哥的母亲被禁足府中,却让丫鬟在胡同里散布谣言,说瑶珈 “苛待宗室,连老夫人的寿礼都敢克扣”,这话像长了翅膀,飞进了每个旗人的耳朵里。
“娘娘,” 刘嬷嬷拿着张从胡同里捡的纸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再这么传下去,怕是对完颜家的名声不好。”
瑶珈正在给太后绣寿屏,金线在绢面上游走,凤凰的翅膀还差最后一针:“把这寿屏送去福敏府,告诉老夫人,本宫念她年长,特意多绣了只仙鹤,祝她福寿绵长。” 她让小石头跟着去,暗地里把那些散布谣言的丫鬟抓起来,在她们脸上画了只小小的芦花鸡 —— 这是旗人最忌讳的 “下贱” 标识。
寿屏送到的当晚,谣言就断了。福敏阿哥的母亲派人送来盒点心,蜜饯的形状是只展翅的凤凰,与寿屏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只是凤凰的眼睛用黑豆粘着,透着几分不甘的怨。
最难化解的,是永和宫的暗流。德妃虽被禁足,却借着 “给四阿哥送寒衣” 的由头,让贴身嬷嬷带出封信,上面写着 “承乾宫的马齿苋有毒”,想让太医院的人借查验为名,在瑶珈宫里搜出 “罪证”。
“娘娘,” 李嬷嬷拿着那封信,指尖在 “毒” 字上抖得厉害,“太医院的人已经在宫门口了,为首的是德妃娘娘的远房表兄,怕是来者不善。”
瑶珈正陪着永瑞吃马齿苋做的菜团子,小家伙的嘴角沾着绿色的菜汁,像只刚偷吃过的小松鼠。她忽然把菜团子塞进李嬷嬷手里:“让太医院的人都进来,就说本宫请他们尝尝新做的点心,顺便给瑞儿看看,这菜吃了有没有害处。”
太医院的人看着永瑞狼吞虎咽的模样,又尝了尝菜团子,谁也不敢说 “有毒”。德妃的表兄还想狡辩,瑶珈忽然笑着说:“听说表兄的小儿子最近总咳嗽?正好,这马齿苋能润肺,本宫让人给你送些,就当是谢你特意跑一趟。” 这话像根软刺,扎得他脸色发白 —— 谁都知道,他儿子的病,是德妃给的安神香熏出来的。
风波平息后,康熙的御驾忽然停在承乾宫门口。他看着廊下晾晒的冬衣,每件都缝着 “暖” 字布条,忽然拿起件兰贵人改的旧棉袄,补丁上的马齿苋被绣得活灵活现:“这些难处,你都化解得漂亮,比朕想的还周全。”
瑶珈的指尖抚过棉袄的针脚,忽然想起周先生说的,“解绳结要找线头,化难题要抓要害”。采买司的要害是怕丢差事,宗室的要害是顾脸面,德妃的要害是护着四阿哥,抓住这些,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都是皇上的教诲,” 瑶珈的目光落在宫道上,采买司的人正扛着新到的棉花往各宫送,脚步比往日快了许多,“臣妾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康熙的龙袍扫过那盆重新栽活的马齿苋,叶片上的水珠滚下来,在青砖上砸出小小的坑:“朕要赏你,把镶黄旗的旗主之位,给你兄长鄂伦岱,让他在朝堂上,替你挡些风刀霜剑。”
这赏赐比任何珠宝都贵重,是把双刃剑,既能护住完颜家,也可能引来 “外戚专权” 的非议。瑶珈忽然跪下,额头贴着冰凉的砖地:“臣妾谢皇上隆恩,但旗主之位太重,兄长担当不起,不如赏些棉花种子,让镶黄旗的庄户多种些,来年各宫的冬衣,就不愁没棉花了。”
康熙的笑声在庭院里荡开,像春日的暖阳:“你总是能把锋芒藏在棉花里。准了。” 他忽然话锋一转,“四阿哥最近在朝堂上很安分,你觉得,该给他个什么差事?”
这是新的难题,也是新的信任。瑶珈的指尖在永瑞的发顶轻轻一按,那里的绒花还是白茉莉的香:“不如让他去管漕运,既能发挥他查账的本事,又离京城远些,眼不见心不烦。”
康熙的龙袍扫过案上的奏折,朱笔在 “漕运” 二字上重重一点:“就依你。”
暮色漫过宫墙时,各宫的冬衣都已分发完毕。淑嫔的小禄子送来个布偶,是用新棉花做的,瑶珈的模样被绣得眉眼弯弯,怀里抱着个 “暖” 字,针脚细密得像片蛛网,把所有的寒意都挡在了外面。
瑶珈看着布偶,忽然明白,化解难题的不是手段,是人心。你给人活路,人就给你助力;你顾全人脸面,人就给你体面;你守住本心,连对手都不得不敬你三分。就像这马齿苋,你用真心待它,它就给你一片生机,在最难的日子里,开出最倔强的花。
“春桃,” 她将布偶放在永瑞的枕边,“让人把剩下的棉花种子,分给京郊的庄子,告诉那些八阿哥的旧部,好好种,明年有了收成,本宫就让他们回来团聚。”
夜风卷着寒意掠过窗棂,承乾宫的灯火却亮得温暖。瑶珈知道,往后的难题还会有,但只要像现在这样,抓住要害,守住本心,再难的坎,也能一一迈过,就像那被踩烂又重新扎根的马齿苋,总能在风雨里,活出自己的韧劲。
“娘娘,” 春桃将芦花抖在白纸上,细碎的绒毛飞起来像群白色的蚊子,“采买司的人说,棉花被老鼠啃了,只能用芦花凑数,还说…… 还说您要是再追究,他们就集体告病。”
瑶珈的指尖捏着根芦花,纤维粗糙得像采买管事的脸皮。她忽然想起昨夜四阿哥府送来的帖子,墨迹在 “宽容” 二字下画了波浪线,像条吐着信子的蛇 —— 这是想借采买司的刁难,逼她在规矩上让步,好让永和宫的人趁机复出。
“让他们告病,” 瑶珈将芦花扔进炭火盆,火苗裹着绒毛窜起半尺高,“本宫让人去京郊的庄子上,把那些八阿哥旧部的家眷叫来,她们种棉花是好手,缝衣裳也利落,就当是给她们个赎罪的机会。” 她顿了顿,声音冷得像结了冰,“告诉采买司的人,病好了就去浣衣局报道,那里的冻疮药,管够。”
这招釜底抽薪比任何训斥都管用。不出三日,采买司的管事就跪在承乾宫门口,捧着新缝的棉袄,棉花白得像雪,针脚密得插不进针:“娘娘饶命!是奴才被猪油蒙了心,以后再也不敢了!”
化解的智慧,藏在细节的褶皱里。宗室福敏阿哥的母亲被禁足府中,却让丫鬟在胡同里散布谣言,说瑶珈 “苛待宗室,连老夫人的寿礼都敢克扣”,这话像长了翅膀,飞进了每个旗人的耳朵里。
“娘娘,” 刘嬷嬷拿着张从胡同里捡的纸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再这么传下去,怕是对完颜家的名声不好。”
瑶珈正在给太后绣寿屏,金线在绢面上游走,凤凰的翅膀还差最后一针:“把这寿屏送去福敏府,告诉老夫人,本宫念她年长,特意多绣了只仙鹤,祝她福寿绵长。” 她让小石头跟着去,暗地里把那些散布谣言的丫鬟抓起来,在她们脸上画了只小小的芦花鸡 —— 这是旗人最忌讳的 “下贱” 标识。
寿屏送到的当晚,谣言就断了。福敏阿哥的母亲派人送来盒点心,蜜饯的形状是只展翅的凤凰,与寿屏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只是凤凰的眼睛用黑豆粘着,透着几分不甘的怨。
最难化解的,是永和宫的暗流。德妃虽被禁足,却借着 “给四阿哥送寒衣” 的由头,让贴身嬷嬷带出封信,上面写着 “承乾宫的马齿苋有毒”,想让太医院的人借查验为名,在瑶珈宫里搜出 “罪证”。
“娘娘,” 李嬷嬷拿着那封信,指尖在 “毒” 字上抖得厉害,“太医院的人已经在宫门口了,为首的是德妃娘娘的远房表兄,怕是来者不善。”
瑶珈正陪着永瑞吃马齿苋做的菜团子,小家伙的嘴角沾着绿色的菜汁,像只刚偷吃过的小松鼠。她忽然把菜团子塞进李嬷嬷手里:“让太医院的人都进来,就说本宫请他们尝尝新做的点心,顺便给瑞儿看看,这菜吃了有没有害处。”
太医院的人看着永瑞狼吞虎咽的模样,又尝了尝菜团子,谁也不敢说 “有毒”。德妃的表兄还想狡辩,瑶珈忽然笑着说:“听说表兄的小儿子最近总咳嗽?正好,这马齿苋能润肺,本宫让人给你送些,就当是谢你特意跑一趟。” 这话像根软刺,扎得他脸色发白 —— 谁都知道,他儿子的病,是德妃给的安神香熏出来的。
风波平息后,康熙的御驾忽然停在承乾宫门口。他看着廊下晾晒的冬衣,每件都缝着 “暖” 字布条,忽然拿起件兰贵人改的旧棉袄,补丁上的马齿苋被绣得活灵活现:“这些难处,你都化解得漂亮,比朕想的还周全。”
瑶珈的指尖抚过棉袄的针脚,忽然想起周先生说的,“解绳结要找线头,化难题要抓要害”。采买司的要害是怕丢差事,宗室的要害是顾脸面,德妃的要害是护着四阿哥,抓住这些,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都是皇上的教诲,” 瑶珈的目光落在宫道上,采买司的人正扛着新到的棉花往各宫送,脚步比往日快了许多,“臣妾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康熙的龙袍扫过那盆重新栽活的马齿苋,叶片上的水珠滚下来,在青砖上砸出小小的坑:“朕要赏你,把镶黄旗的旗主之位,给你兄长鄂伦岱,让他在朝堂上,替你挡些风刀霜剑。”
这赏赐比任何珠宝都贵重,是把双刃剑,既能护住完颜家,也可能引来 “外戚专权” 的非议。瑶珈忽然跪下,额头贴着冰凉的砖地:“臣妾谢皇上隆恩,但旗主之位太重,兄长担当不起,不如赏些棉花种子,让镶黄旗的庄户多种些,来年各宫的冬衣,就不愁没棉花了。”
康熙的笑声在庭院里荡开,像春日的暖阳:“你总是能把锋芒藏在棉花里。准了。” 他忽然话锋一转,“四阿哥最近在朝堂上很安分,你觉得,该给他个什么差事?”
这是新的难题,也是新的信任。瑶珈的指尖在永瑞的发顶轻轻一按,那里的绒花还是白茉莉的香:“不如让他去管漕运,既能发挥他查账的本事,又离京城远些,眼不见心不烦。”
康熙的龙袍扫过案上的奏折,朱笔在 “漕运” 二字上重重一点:“就依你。”
暮色漫过宫墙时,各宫的冬衣都已分发完毕。淑嫔的小禄子送来个布偶,是用新棉花做的,瑶珈的模样被绣得眉眼弯弯,怀里抱着个 “暖” 字,针脚细密得像片蛛网,把所有的寒意都挡在了外面。
瑶珈看着布偶,忽然明白,化解难题的不是手段,是人心。你给人活路,人就给你助力;你顾全人脸面,人就给你体面;你守住本心,连对手都不得不敬你三分。就像这马齿苋,你用真心待它,它就给你一片生机,在最难的日子里,开出最倔强的花。
“春桃,” 她将布偶放在永瑞的枕边,“让人把剩下的棉花种子,分给京郊的庄子,告诉那些八阿哥的旧部,好好种,明年有了收成,本宫就让他们回来团聚。”
夜风卷着寒意掠过窗棂,承乾宫的灯火却亮得温暖。瑶珈知道,往后的难题还会有,但只要像现在这样,抓住要害,守住本心,再难的坎,也能一一迈过,就像那被踩烂又重新扎根的马齿苋,总能在风雨里,活出自己的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