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负手站在县衙后堂的窗前,望着院中忙碌的缇骑们清点赃物。
连日来的审讯和搜查已让这位大理寺卿眼中布满血丝,却掩不住那锐利如鹰的目光。
“大人,邓恺的私宅已搜查完毕。“一名缇骑统领快步走入,双手呈上一份清单。
“共查获黄金三千两,白银五万两,另有田产地契若干。“
戴胄接过清单,指尖在黄金数目上轻轻一叩:“仅凭一个七品县令的俸禄,十辈子也攒不下这些。河工款果然大半进了他的口袋。“
“不止如此,“缇骑统领压低声音。
“在邓恺书房暗格中发现了这个。“他从怀中取出一本账册,封皮上赫然写着“论语“二字。
戴胄翻开账册,眼神骤然一凝。
账目中清晰地记载着历年河工款项的去向,其中近半款项都标注着“上供“二字,后面跟着几个模糊的代号。
“有意思。“戴胄合上账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看来我们钓到的不只是条小鱼,可有发现密信之类?“
“暂时还没有”缇骑轻声说道。
……
与此同时,段柳正在河堤上指挥最后的加固工作。
连日的劳累让他清瘦的面庞更显疲惫,官袍上沾满泥浆,却丝毫不减威严。
“大人,东段堤基已经加固完毕!“一名工匠跑来禀报。
段柳点点头,亲自走到堤边检查。
新筑的堤坝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那是掺了水泥的特制灰浆。
他蹲下身,指尖轻触堤面——坚硬如石,再不复当初松软如沙的劣质工程。
“段郎中果然名不虚传。“一个沉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段柳回头,看见戴胄带着几名缇骑走来,阳光下那身绯色官服格外醒目。
“戴寺卿。“段柳拱手行礼。
“多亏您及时拿下邓恺,又协助征调民夫,否则这堤坝绝无可能在汛期前修好。“
戴胄摆摆手,目光扫过正在休息的民夫们:“这些百姓才是功臣。他们家园被毁,却仍愿出力修堤,实在令人敬佩。“
两人并肩走在堤上,戴胄忽然压低声音:“原武、阳武两县知县我已派人拿入京师?明日我便要回京师向太子殿下复命,河堤上的事情就靠你了!“
“这……河堤之上一应物资我又该找谁协调?”段柳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我已将搜获的粮食大约有四百石左右,足够你用上一月,届时太子殿下肯定会指派新的知县前来”戴胄安慰道。
郑县知县被拿,如今大多事务已经搁置。
这也是他急需回京解决的事情。
“至于原武、阳武两县的河堤,还需段郎中上心”戴胄说道。
“下官知晓,只是下官所带水泥已经全都用在了郑县河堤,其他两处要么请中枢调拨,或者指派当地加紧自制,我这里完工之后,那两处也耽误不得。”段柳说道。
“我回去自会向殿下禀明,一应所需,殿下定会鼎力支持”戴胄说道。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河堤的及时修复,缉拿贪腐官员倒在其次。
如今他的目标基本达成,自然没有留下的道理。
“那下官恭送大人,大人一路顺风”段柳躬身施礼。
“保重”对于专心工于民事的段柳,戴胄还是很敬重的,所以从未以官职压人。
……
“殿下,戴胄大人已至宫门外。“内侍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
“宣。“梁朝搁下笔,案上摊开的正是三日前段柳加急送来的河工奏报。
身后河工图上,朱砂标注的三道河堤像三道狰狞伤口,其中郑县位置的标记被反复摩挲得有些模糊。
戴胄进殿时带进一身潮湿的水汽。
他正要行礼,太子已抬手制止:“戴卿辛苦,看座。“
“郑县河堤现下如何?“梁朝开门见山。
“托殿下洪福,段郎中已率众抢修完毕,度过今年汛期应该没有问题。“戴胄从袖中取出奏章。
“只是原武、阳武两处加固修复尚需水泥万斤,精壮民夫两千。“
“另外,这是臣下稽拿郑县县令所查罪证!还请殿下过目!”
戴胄将两封奏折呈递,一封是代段柳转交,一封则是他自己所写。
太子接过奏章时,细细看了起来。
“这么说,郑县知县确实存在贪墨,孤没有冤枉他?“
“回殿下,证据确凿,臣料定其幕后必有指使之人,不过邓恺冥顽不灵,死不招认,还请殿下允许臣严加审讯。“
戴胄有些急切,但话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严加审讯那就是要上些手段的。
“有几分把握?”梁朝有些迟疑。
其实他也是有顾虑的,毕竟他还没有登基,如果查出大鱼的话他处不处置都是问题。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小县令的话,他处置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牵扯出朝中大鱼。
那他处置了,陛下会怎么想?
如果他不处置,朝中百官又会怎么想?
所以他现在的境况其实是有些两难的。
而且自景佑帝巡游以来,他做的动作已经够多,够大了,景佑帝会不会产生一些其他想法犹未可知。
这种情况下他最应该做的就是稳住朝局,而不是大刀阔斧,更不应该接连搞些大动作。
而且他此次的目标其实已经达成了。
其一河堤已经顺利修复,其二贪官缉拿归案,太子威仪得以彰显。
这两个目标如今已经完成,没必要再行冒险。
如果牵扯出更大的麻烦,他能不能解决又是问题。
“臣必不负殿下期望”戴胄显然没有清楚梁朝的意思。
但是梁朝又不能言明,场面一时有些沉默。
“那就有劳戴大人了”梁朝思虑再三如是说道。
其实他也想知道这背后贪墨河工款的到底是何人?毕竟他也是年轻人,心中的正义还不曾完全磨灭。
不管能不能处理掉,他还是有些兴趣的。
而此时,王清晨也刚刚得到段柳来信,心中也稍安一些。
尤其是连日快马送来的河情密报,也更让他安心许多。
黄河中上游比他想象的情况要好上许多,河套乃至整个黄土高原都只零星下了几场小雨,远不足以给汛期上强度。
而京师乃至上下游百里虽然降雨不少,但是还不足以到泛滥的程度,再加上如今郑县段河堤被紧急修复,想要应付今夏的洪峰他至少有七成把握。
只是这断断续续的骤雨实在熬人。
“尚书大人到哪了?”处理完润州的灾情之后,农禾便北上返京了,如今应该离京师不远。
“回大人,已经过了许州了,不过今晚应该到不了”回话的书吏认真道。
“让伺候尚书大人的书吏,将尚书大人的值房打扫一下,别出什么篓子”听到农禾即将回来,王清晨也松了一口气。
如他们这些高官办公的地方都有专人打扫,这可不是谁想打扫都可以的。
工部这一大摊子,处理起来真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即便是他处理起某些事来都十分棘手。
“是!”
“还有事?”
“刚才大人府上来人,问大人今晚回不回府上歇息?”王清晨这才恍然,他这段时间大半都在工部熬夜,紧盯着河情,如今段柳传来好消息,他也能轻松一些。
“今晚回府歇息,对了,让府里准备些热水”这几日连绵阴雨,他都没洗过澡,现在只感觉浑身黏腻。
“是,属下这就去通禀”
“对了,让这几日没回过家的同僚都回去和家人团聚吧!另外记得留好值守人员!河道上的事不得出了差池”
王清晨也是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
尚书马上回归,河堤得以修复,让他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也算是给工部诸官以喘息之机。
处理完手头的公务,王清晨也没有耽搁,直接回了府里。
“公子回来了!”
看到自家公子回来,满野匆匆迎上,而大门早就打开,显然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
自家这个公子可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如今却已经成长到了他难以想象的模样。
“公子回来就好,对了,少夫人刚才还来问过呢,现在应该在灶房忙活呢?”
“记得保重身体,改日再请您老喝酒”满野如今已经很老了,再加上战场的创伤,身子骨也并不算好,不过精神却不错。
偶尔也会去庄上,和退伍的伤残老兵一块吃酒。
“您快去吧!少夫人可早就等着呢……“自家公子如今身居高位,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陪他喝酒了。
话音未落,垂花门传来几声脚步。
源冰扶着腰站在门廊里,五个月的身孕已让腰身显出圆润的弧度,杏色襦裙上绣着的缠枝莲纹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看其眼睛已经有些湿润。
“站着做什么?“王清晨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手掌下意识虚护在她腰后。
“傍晚寒气重,你在屋里待着就好……“
“我算着,你也总该回来了。“源冰抿嘴一笑,话语中的埋怨任谁也听得出来。
“这官服都能刮下盐霜了,我不是让墨涤给你带去换洗衣服了吗?“
转头便唤红霞,“快去把老爷官服给……“
“唉……红霞忍着泪花,匆匆下去“
“你要是再不回来,冰儿怕是要去工部衙门抢人了。“白氏不知何时从垂花门后出来。
“娘,我哪有……”源冰羞红了脸。
“娘,臭小子呢,怎么没见?”随着众人往里走去,王清晨忍不住问道。
“正在后院罚字呢!他前些天便已经开始教写字了,不过每天都要被夫子罚,你有时间也教教他吧!”源冰说道。
“多写写也是对的。”
“你先去沐浴更衣,晚些再说话……”看红霞抱着换洗衣服前来,源冰吩咐道。
氤氲水汽中,王清晨闭目靠在柏木浴桶里。
热水蒸腾起朦胧雾气,王清晨的思绪逐渐放空,乃至于最后沉沉睡去,甚至于连侍女加水也不知道。
“公子。“红霞此时脸色则更像晕上了一层红霞。
“怎么了?”王清晨睁开眼正好看到红霞已经红透的脸庞。
“夫人,夫人,让我过来伺候公子洗浴更衣”红霞的声音细若蚊蝇,不过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
“搓背会吧?搓搓背吧!”王清晨倒也没有拒绝,他实在有些乏了。
“嗯”红霞小声应着。
一下一下轻轻帮王清晨搓着身子,或许是水温太高,让她的身子渐渐发烫。
随着红霞的手指在王清晨肩颈处轻轻揉捏,他紧绷的肌肉渐渐松弛下来。
窗外不知何时再次飘起的细雨便是最好的背景音。
“公子,晚饭好了,该吃饭了!”不知过了多久,王清晨被轻轻唤醒。
一旁红霞捧着叠整齐的寝衣侍候着。
“退下吧!我自己穿就行!”即便这么多年,王清晨同样不习惯被人伺候。
知道自家公子性子,红霞也没有坚持,放下衣物缓缓退下。
只是脸上的红晕却怎么也退不下去。
“爹爹!看我写的新字!“等王清晨穿戴整齐出现在饭厅的时候,王文瑾拎着一张大字早就在那等着了。
王清晨蹲下身,只见歪歪扭扭的一个个“治“字旁边,还画了条活灵活现的小鱼。
“好小子!写字还敢走神,不过这小鱼画的不错“他忽然心头一热,将孩子高高举起。
“你们夫子今天教了什么?”待两人亲切片刻,王清晨缓缓问道。
“张师今天教了‘治国安邦’四字,我学的可认真了”小家伙小声说道。
"治国安邦?张夫子倒是心急,这么早就教这些。"王清晨眉头微皱。
"爹!"小瑾突然拽住王清晨的衣袖。
"张师说治水就是治国,您治好了黄河,是不是就是治国能臣?"小家伙天真问道。
“治水也是治国,但是治国不只是治水,你长大就明白了!”王清晨不好说清楚其中的区别,但总不好打消自家儿子的积极性,只能如此说道。
“先吃先吃,你这些天肯定受了不少罪吧!”白氏给王清晨夹了块鱼肉。
“这些鱼都是早上庄子新送来的,刚才还是活的呢!”源冰说道。
连日来的审讯和搜查已让这位大理寺卿眼中布满血丝,却掩不住那锐利如鹰的目光。
“大人,邓恺的私宅已搜查完毕。“一名缇骑统领快步走入,双手呈上一份清单。
“共查获黄金三千两,白银五万两,另有田产地契若干。“
戴胄接过清单,指尖在黄金数目上轻轻一叩:“仅凭一个七品县令的俸禄,十辈子也攒不下这些。河工款果然大半进了他的口袋。“
“不止如此,“缇骑统领压低声音。
“在邓恺书房暗格中发现了这个。“他从怀中取出一本账册,封皮上赫然写着“论语“二字。
戴胄翻开账册,眼神骤然一凝。
账目中清晰地记载着历年河工款项的去向,其中近半款项都标注着“上供“二字,后面跟着几个模糊的代号。
“有意思。“戴胄合上账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看来我们钓到的不只是条小鱼,可有发现密信之类?“
“暂时还没有”缇骑轻声说道。
……
与此同时,段柳正在河堤上指挥最后的加固工作。
连日的劳累让他清瘦的面庞更显疲惫,官袍上沾满泥浆,却丝毫不减威严。
“大人,东段堤基已经加固完毕!“一名工匠跑来禀报。
段柳点点头,亲自走到堤边检查。
新筑的堤坝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那是掺了水泥的特制灰浆。
他蹲下身,指尖轻触堤面——坚硬如石,再不复当初松软如沙的劣质工程。
“段郎中果然名不虚传。“一个沉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段柳回头,看见戴胄带着几名缇骑走来,阳光下那身绯色官服格外醒目。
“戴寺卿。“段柳拱手行礼。
“多亏您及时拿下邓恺,又协助征调民夫,否则这堤坝绝无可能在汛期前修好。“
戴胄摆摆手,目光扫过正在休息的民夫们:“这些百姓才是功臣。他们家园被毁,却仍愿出力修堤,实在令人敬佩。“
两人并肩走在堤上,戴胄忽然压低声音:“原武、阳武两县知县我已派人拿入京师?明日我便要回京师向太子殿下复命,河堤上的事情就靠你了!“
“这……河堤之上一应物资我又该找谁协调?”段柳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我已将搜获的粮食大约有四百石左右,足够你用上一月,届时太子殿下肯定会指派新的知县前来”戴胄安慰道。
郑县知县被拿,如今大多事务已经搁置。
这也是他急需回京解决的事情。
“至于原武、阳武两县的河堤,还需段郎中上心”戴胄说道。
“下官知晓,只是下官所带水泥已经全都用在了郑县河堤,其他两处要么请中枢调拨,或者指派当地加紧自制,我这里完工之后,那两处也耽误不得。”段柳说道。
“我回去自会向殿下禀明,一应所需,殿下定会鼎力支持”戴胄说道。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河堤的及时修复,缉拿贪腐官员倒在其次。
如今他的目标基本达成,自然没有留下的道理。
“那下官恭送大人,大人一路顺风”段柳躬身施礼。
“保重”对于专心工于民事的段柳,戴胄还是很敬重的,所以从未以官职压人。
……
“殿下,戴胄大人已至宫门外。“内侍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
“宣。“梁朝搁下笔,案上摊开的正是三日前段柳加急送来的河工奏报。
身后河工图上,朱砂标注的三道河堤像三道狰狞伤口,其中郑县位置的标记被反复摩挲得有些模糊。
戴胄进殿时带进一身潮湿的水汽。
他正要行礼,太子已抬手制止:“戴卿辛苦,看座。“
“郑县河堤现下如何?“梁朝开门见山。
“托殿下洪福,段郎中已率众抢修完毕,度过今年汛期应该没有问题。“戴胄从袖中取出奏章。
“只是原武、阳武两处加固修复尚需水泥万斤,精壮民夫两千。“
“另外,这是臣下稽拿郑县县令所查罪证!还请殿下过目!”
戴胄将两封奏折呈递,一封是代段柳转交,一封则是他自己所写。
太子接过奏章时,细细看了起来。
“这么说,郑县知县确实存在贪墨,孤没有冤枉他?“
“回殿下,证据确凿,臣料定其幕后必有指使之人,不过邓恺冥顽不灵,死不招认,还请殿下允许臣严加审讯。“
戴胄有些急切,但话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严加审讯那就是要上些手段的。
“有几分把握?”梁朝有些迟疑。
其实他也是有顾虑的,毕竟他还没有登基,如果查出大鱼的话他处不处置都是问题。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小县令的话,他处置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牵扯出朝中大鱼。
那他处置了,陛下会怎么想?
如果他不处置,朝中百官又会怎么想?
所以他现在的境况其实是有些两难的。
而且自景佑帝巡游以来,他做的动作已经够多,够大了,景佑帝会不会产生一些其他想法犹未可知。
这种情况下他最应该做的就是稳住朝局,而不是大刀阔斧,更不应该接连搞些大动作。
而且他此次的目标其实已经达成了。
其一河堤已经顺利修复,其二贪官缉拿归案,太子威仪得以彰显。
这两个目标如今已经完成,没必要再行冒险。
如果牵扯出更大的麻烦,他能不能解决又是问题。
“臣必不负殿下期望”戴胄显然没有清楚梁朝的意思。
但是梁朝又不能言明,场面一时有些沉默。
“那就有劳戴大人了”梁朝思虑再三如是说道。
其实他也想知道这背后贪墨河工款的到底是何人?毕竟他也是年轻人,心中的正义还不曾完全磨灭。
不管能不能处理掉,他还是有些兴趣的。
而此时,王清晨也刚刚得到段柳来信,心中也稍安一些。
尤其是连日快马送来的河情密报,也更让他安心许多。
黄河中上游比他想象的情况要好上许多,河套乃至整个黄土高原都只零星下了几场小雨,远不足以给汛期上强度。
而京师乃至上下游百里虽然降雨不少,但是还不足以到泛滥的程度,再加上如今郑县段河堤被紧急修复,想要应付今夏的洪峰他至少有七成把握。
只是这断断续续的骤雨实在熬人。
“尚书大人到哪了?”处理完润州的灾情之后,农禾便北上返京了,如今应该离京师不远。
“回大人,已经过了许州了,不过今晚应该到不了”回话的书吏认真道。
“让伺候尚书大人的书吏,将尚书大人的值房打扫一下,别出什么篓子”听到农禾即将回来,王清晨也松了一口气。
如他们这些高官办公的地方都有专人打扫,这可不是谁想打扫都可以的。
工部这一大摊子,处理起来真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即便是他处理起某些事来都十分棘手。
“是!”
“还有事?”
“刚才大人府上来人,问大人今晚回不回府上歇息?”王清晨这才恍然,他这段时间大半都在工部熬夜,紧盯着河情,如今段柳传来好消息,他也能轻松一些。
“今晚回府歇息,对了,让府里准备些热水”这几日连绵阴雨,他都没洗过澡,现在只感觉浑身黏腻。
“是,属下这就去通禀”
“对了,让这几日没回过家的同僚都回去和家人团聚吧!另外记得留好值守人员!河道上的事不得出了差池”
王清晨也是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
尚书马上回归,河堤得以修复,让他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也算是给工部诸官以喘息之机。
处理完手头的公务,王清晨也没有耽搁,直接回了府里。
“公子回来了!”
看到自家公子回来,满野匆匆迎上,而大门早就打开,显然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
自家这个公子可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如今却已经成长到了他难以想象的模样。
“公子回来就好,对了,少夫人刚才还来问过呢,现在应该在灶房忙活呢?”
“记得保重身体,改日再请您老喝酒”满野如今已经很老了,再加上战场的创伤,身子骨也并不算好,不过精神却不错。
偶尔也会去庄上,和退伍的伤残老兵一块吃酒。
“您快去吧!少夫人可早就等着呢……“自家公子如今身居高位,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陪他喝酒了。
话音未落,垂花门传来几声脚步。
源冰扶着腰站在门廊里,五个月的身孕已让腰身显出圆润的弧度,杏色襦裙上绣着的缠枝莲纹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看其眼睛已经有些湿润。
“站着做什么?“王清晨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手掌下意识虚护在她腰后。
“傍晚寒气重,你在屋里待着就好……“
“我算着,你也总该回来了。“源冰抿嘴一笑,话语中的埋怨任谁也听得出来。
“这官服都能刮下盐霜了,我不是让墨涤给你带去换洗衣服了吗?“
转头便唤红霞,“快去把老爷官服给……“
“唉……红霞忍着泪花,匆匆下去“
“你要是再不回来,冰儿怕是要去工部衙门抢人了。“白氏不知何时从垂花门后出来。
“娘,我哪有……”源冰羞红了脸。
“娘,臭小子呢,怎么没见?”随着众人往里走去,王清晨忍不住问道。
“正在后院罚字呢!他前些天便已经开始教写字了,不过每天都要被夫子罚,你有时间也教教他吧!”源冰说道。
“多写写也是对的。”
“你先去沐浴更衣,晚些再说话……”看红霞抱着换洗衣服前来,源冰吩咐道。
氤氲水汽中,王清晨闭目靠在柏木浴桶里。
热水蒸腾起朦胧雾气,王清晨的思绪逐渐放空,乃至于最后沉沉睡去,甚至于连侍女加水也不知道。
“公子。“红霞此时脸色则更像晕上了一层红霞。
“怎么了?”王清晨睁开眼正好看到红霞已经红透的脸庞。
“夫人,夫人,让我过来伺候公子洗浴更衣”红霞的声音细若蚊蝇,不过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
“搓背会吧?搓搓背吧!”王清晨倒也没有拒绝,他实在有些乏了。
“嗯”红霞小声应着。
一下一下轻轻帮王清晨搓着身子,或许是水温太高,让她的身子渐渐发烫。
随着红霞的手指在王清晨肩颈处轻轻揉捏,他紧绷的肌肉渐渐松弛下来。
窗外不知何时再次飘起的细雨便是最好的背景音。
“公子,晚饭好了,该吃饭了!”不知过了多久,王清晨被轻轻唤醒。
一旁红霞捧着叠整齐的寝衣侍候着。
“退下吧!我自己穿就行!”即便这么多年,王清晨同样不习惯被人伺候。
知道自家公子性子,红霞也没有坚持,放下衣物缓缓退下。
只是脸上的红晕却怎么也退不下去。
“爹爹!看我写的新字!“等王清晨穿戴整齐出现在饭厅的时候,王文瑾拎着一张大字早就在那等着了。
王清晨蹲下身,只见歪歪扭扭的一个个“治“字旁边,还画了条活灵活现的小鱼。
“好小子!写字还敢走神,不过这小鱼画的不错“他忽然心头一热,将孩子高高举起。
“你们夫子今天教了什么?”待两人亲切片刻,王清晨缓缓问道。
“张师今天教了‘治国安邦’四字,我学的可认真了”小家伙小声说道。
"治国安邦?张夫子倒是心急,这么早就教这些。"王清晨眉头微皱。
"爹!"小瑾突然拽住王清晨的衣袖。
"张师说治水就是治国,您治好了黄河,是不是就是治国能臣?"小家伙天真问道。
“治水也是治国,但是治国不只是治水,你长大就明白了!”王清晨不好说清楚其中的区别,但总不好打消自家儿子的积极性,只能如此说道。
“先吃先吃,你这些天肯定受了不少罪吧!”白氏给王清晨夹了块鱼肉。
“这些鱼都是早上庄子新送来的,刚才还是活的呢!”源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