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爱财之人-《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建康皇宫,回京的王凝之例行觐见小皇帝司马曜。

  宫外的风言风语,司马曜也有所耳闻,看着王凝之一丝不苟地行完礼,在一旁坐下,他突然问道:“卿此番前来,欲行废立之事耶?”

  王凝之被他问得有点懵,看向一起进宫的郗超。

  郗超同样是一头雾水,替王凝之回复道:“陛下何出此言,周王绝无此意。”

  司马曜叹了口气,“先帝不就是这么得来的皇位,卿若是有心为之,不妨直言,朕一定配合,愿做海西县公。”

  海西县公是被桓温污蔑阳痿的废帝司马奕,他如今在洛阳活得好好的,沉迷酒色,不过经历了三子被杀后,他确实再无子嗣,哪怕桓温都不在了。

  司马曜对当傀儡感到厌倦,又没有反抗的力量,情愿被替换下去。

  王凝之这才说道:“陛下多虑了,我并无此意,此番前来,是为了解决新币之事。”

  司马曜对这些事不感兴趣,依然自顾自说道:“晋室倾颓,非朕之罪也,朕不想做这个亡国之君。”

  王凝之皱起眉,对小皇帝的状态有些不满,说道:“陛下不如多想想晋室天下是如何得来的,再想想中朝是如何失去中原、衣冠南渡的,陛下若觉得自己无辜遭难,百年间枉死的中原百姓又该做何想?”

  这话有些重,司马曜被王凝之的态度吓到,半天才低声道:“朕想传位于琅琊王。”

  司马道子如今不在建康,早先便被王凝之送到琅琊去了。

  王凝之立马拒绝道:“不行,如今外有强秦未灭,国内的民生也尚未恢复,这种时候,皇位更替岂可拿来儿戏?”

  被王凝之接连呵斥,司马曜不吱声了。

  郗超出言道:“陛下大可安心,周王并无废立之意,宫中的一应供给也从不短缺,陛下若有其它要求,不妨直言,但退位之事不可再提。”

  司马曜摇摇头,这些年,他从一个有心重振皇权的意气风发少年郎,变成一个御座上的傀儡,心中的落差与悲愤难以言表。

  郗超又劝了几句,见司马曜仍是沉默以对,便和王凝之一起出来了。

  王凝之叹道:“我对他够不错了,他还跟我耍小孩脾气,真是难伺候。”

  “你这话说的,人家毕竟是天子,”郗超笑道:“如今权力没了,他抱怨两句,发发牢骚,你就忍忍吧。”

  王凝之也笑了,“我是嫌麻烦,不然真换了他,他又该害怕了。”

  两人一路闲聊,返回郗超府上。

  王凝之久不在京中,家人也都离开了建康,所以他这次回来,都没住到乌衣巷的王家老宅。

  陈特已经在府中候着,向二人汇报最新的调查结果。

  “经查,吴郡张氏和会稽孔氏,因不满孙吴旧钱和沈充五铢的折算,带头抵制更换新币,并号召两处百姓不要更换,仍与他们用旧币进行交易。”

  王凝之不屑道:“搞半天,就这么两个不起眼的,我还以为有大鱼呢。”

  郗超笑道:“不小了,我觉得刚刚好。”

  吴郡张氏是留侯张良的后人,自东汉时迁至吴郡,素来以文学着称,比如那个莼鲈之思的张翰,借口思念家乡的莼羹和鲈鱼脍,逃离洛阳,返回吴郡,躲避中原战乱。

  会稽孔氏从姓氏就能判断了,是孔圣人的后裔,但其实分为两支,一支东汉时便搬到了会稽,其中名臣孔愉历仕东晋三朝,是立国之初各种纷乱的见证者之一;

  另一支则是随朝廷一起南渡的,负责维持孔庙的祭祀体系,被朝廷赐爵奉圣亭侯。

  王凝之有些兴趣索然,“那就动手吧,出兵将这两家都给我围起来,不管是建康的官邸,还是吴郡和会稽的庄园,全部给我封了,禁止人员进出,着廷尉审讯。”

  郗超摆摆手,示意陈特先下去。

  “是不是先传唤两家的家主,陈明利害,若是调解不通,再出动大军不迟。”

  王凝之想了下,“不用,我没时间和他们耗,出动军队,效果更好。”

  “那当然好了,刀架到脖子上,选钱还是选命?”郗超苦笑着摇摇头,“不过吴中世家相互联姻,孔氏又顶着圣人之后的背景,还是注意点影响比较好。”

  王凝之笑道:“放心,只是封家,不是灭门,不拿到证人证据,我是不会动手杀人的。”

  郗超叹了口气,“这帮人为了一己私利,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你以为圣人的后代就是圣人了?”王凝之冷笑道:“财帛动人心,在利益面前,只有让他们知道贪婪要付出的代价,他们才会警醒。”

  郗超认同了这一说法,“我并不是同情他们,只是直接出动大军,我担心引起恐慌。”

  “一个个家大业大的,不出动大军,怎么能人赃并获,”王凝之笑道:“狡兔三窟,谁知道他们都把钱藏在哪了。”

  当日,扬州刺史府便出动军队,包围了两家在京城里的所有府邸,同时宣布了罪名:煽动百姓,抵制更换新币,带头抗拒朝廷诏令。

  张、孔两家在建康都有根基,很快,前来找王凝之和郗超说情的人便络绎不绝。

  不过郗超闭门谢客,将他们拒之门外,并告知了大军前往吴郡和会稽抓人的事。

  这下建康城中的反应更大了,他们没想到就这么点事,王凝之居然调动军队处理,一副抄家灭门的架势。

  京中人人自危,冷清了多日的钱庄又再次热闹起来。

  王凝之不理会为两家求情的人,亲自赶赴会稽,处理舅父郗愔的事。

  郗愔拒绝换钱,一是担心暴露家产,二是守财奴的心态作祟,毕竟怎么换,他都觉得自家的钱变少了。

  王凝之亲自登门,解释了好一通。

  “嘉宾如今位列中枢,执掌朝政,舅父却带头不服从朝廷诏令,岂不是让他难堪?”王凝之诚恳道:“再说更换新币之事,势在必行,舅父若是担心家产损失,可另行报个数,我一定满足,不让他人知晓。”

  他都这么说了,郗愔身为长辈,倒也不好再斤斤计较了,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但让王凝之一定要保密,不可让外人知道郗家家产。

  王凝之苦笑着答应下来,命人上门为舅父进行更换,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麻烦。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