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图谋燕国-《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平城,刘牢之已经率军在周边耀武扬威了好一阵,将附近的村镇洗劫一空。

  慕容宝兵力不足,缩在城中不敢出战。

  燕人辛辛苦苦夺来的代国故地,除了北都盛乐和南都平城,其它地方都落入晋人之手。

  郭敬得到幽州刺史府的支持,在多处山口修筑坞堡,既是农耕与游牧之间的交易场所,又充当军事要塞。

  王凝之收到幽州送回的文书,对他们的表现十分满意,笑道:“道坚去了北境,终于可以大展身手,草原上的部落纷纷归顺于他,而郭敬的步步为营之法,颇得我的真传。”

  一旁的谢道韫好奇道:“你为何这次对刘道坚如此放心,都不加以约束,任其所为。”

  “怎么说呢,道坚的小毛病是不少,有点贪,又不够坚决,但胜在他打起仗来悍不畏死,”王凝之一边快速地翻阅手里的文书,一边解释道:“草原那种地方,实力为先,总要先打服那帮部落,他们才能听话,所以我便由着道坚随便打。”

  他这一长串评价下来,谢道韫的好奇心更胜了,“那你说说阿羯,他怎么样?”

  王凝之手眼不停,嘴里继续说道:“阿羯的优点是善于练兵,军纪严明,情报收集和临场应变能力也都很强。”

  “缺点呢,”谢道韫问道:“别只说好听的。”

  王凝之笑道:“缺点嘛,阿羯出身太好,对下面的军士难免苛责了些。”

  谢道韫对这一条倒没什么异议,毕竟以谢玄的身份,在这方面已经算好的了,不能求全责备,她眼珠一转,又问:“那你呢,你觉得自己怎么样?”

  “我啊,”王凝之慢悠悠道:“天下人不都说我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吗?”

  谢道韫摇头道:“不说天下人,你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呢?”

  王凝之终于看完厚厚的一叠文书,写下处理意见,这才放下笔,舒服地伸直腿,往后躺下,回答道:“我只是因时因势,恰逢其会罢了。”

  “怎么今天还谦虚上了,”谢道韫笑道:“你能走到今天,怎么可能只是运气好。”

  王凝之其实是指的自己穿越而来之事,他有着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的清醒和认知,对那些大人物的了解甚至超过了他们自己,所以他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面下游刃有余。

  “那就是我勤奋了,”王凝之笑道:“这么多年,我一点点向着目标前进,哪怕迂回曲折,我也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

  这个回答有些意外,谢道韫怔了一下,挪到王凝之身边,轻声道:“我还以为你会说知人善任,智计百出这些。”

  王凝之笑着打了个呵欠,“优点太多,挑个和大家不一样的。”

  谢道韫仔细想了想,“你说的还真有点道理,聪明人太多,可像你这么坚持的就少了。”

  王凝之躺了一会便坐起来,“燕国的事得尽快解决,秦国那边的内乱就要结束了,我担心他们来拖后腿。”

  谢道韫笑着叹息道:“你这脑子,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苻洛在西凉的自立,并没有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吕光则稳步推进,已经拿下了姑臧城(今武威市凉州区),苻洛率残部逃往张掖。

  秦国的又一次内乱即将平定。

  休整了数月,这年秋收之后,王凝之再次调兵。

  谢玄领军五万,进攻临汾,刘牢之出兵五万,进攻平城,王凝之自率五万大军,出上党关,进攻平阳。

  这一次,他发动的是灭国之战,不打算再给燕国机会了。

  一道道急报送到慕容垂的手中,三路大军袭来,他召集众人商议应敌之策。

  大殿之中显得十分安静,连烛火的哔剥声都清晰可闻。

  慕容垂少见地先发表意见,“晋军兵分三路,就是算准了我们兵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和侧重。”

  言下之意,就是要放弃部分城池,集中兵力对抗。

  平阳是都城,不可能放弃,那就只能是平城和临汾了。

  可平城一旦放弃,雁门之外就和燕国再无关系了,至于临汾,那是平阳的南大门,如果丢了,晋军将毫无顾忌地围困平阳城。

  慕容隆说道:“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放弃平阳,迁都晋阳,那里更利于防守。”

  慕容垂否定了这个想法,“搬去晋阳,那就是据城等死,不过多拖些时日罢了,王凝之的攻城手段,你们是知道的。”

  地盘越来越小,能养的兵也越来越少,如何能与晋军抗衡?关键是拖时间的意义在哪,慕容垂现在都不能确定,秦国的苻坚还有没有一统天下的决心。

  慕容令则道:“那就只能放弃雁门以北了,临汾不能丢。”

  “在平阳和晋人决一死战吗?”慕容垂点头道:“那就还剩最后一个问题,在哪里打,守城已经被证明是不行的。”

  慕容凤大声道:“我们的优势是骑兵,将王凝之引过来,就在汾水以东和他决战。”

  就算没有绛邑的失守,他们也不想再守城了,太被动,太压抑,不符合鲜卑人的性情。

  慕容垂沉吟良久,看了看身前的众人,除了慕容凤,其他的不是自己儿子,就是一直追随自己的旧部。

  在并州这么多年,哪怕称帝了,他也没招揽到几个可用之才。

  他不由得暗自苦笑,但凡有点野心和眼光的人,都能看出自己难成大事吗?

  想到这,慕容垂站起身,“那就这么定了,放弃平城,守军暂时退往介休,抽调平阳和临汾的兵力,进入北屈(今临汾市吉县北)和襄陵(今临汾市襄汾县西北)。”

  这两地位于平阳城的东西两侧,北屈位于吕梁山的南段,襄陵则是晋襄公的陵墓所在,因而得名。

  再加上北面的介休和南边的临汾,慕容垂的想法,是要在平阳城周边的原野上,利用鲜卑铁骑的机动力,快速对深入的王凝之展开合围。

  擒贼先擒王,若是他能解决掉王凝之,不管晋人几路大军,都将立刻土崩瓦解。

  对于弱势的一方,斩首行动可以说是最后的挣扎。

  万事俱备,只等王凝之进来了。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