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读书人的理想是什么-《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眼见自己似乎还没说动对方,桑榆一咬牙,准备抬出那四句烁古震今的话来。

  到时候安在桑兴嘉的身上,就不信柴元玮还不动心。

  横渠四句已经到了嘴边,就在即将说出口的时候,柴元玮终于动了。

  他犹豫半晌后才张口说:“……明日领着他过来吧。不过得先说好,要是他不合心意,我是绝不会收下这个弟子的。”

  知道他这就是已经答应下来,不过是碍于先前多次拒绝实在是抹不开面子直说。

  桑榆偷笑一瞬,很快恢复正色点头应下:“好,一切都听您的。”

  临走之前,桑榆唤来站在远处的雀儿:“雀儿妹妹,还得麻烦你一件事……”

  “行,我等会儿就去。”雀儿一口答应下来。

  平白喝了人家两次奶茶总归是心里过意不去,恰好有自己能帮得上忙的事,自然是义不容辞。

  “那就多谢。”

  桑榆跟两人道别过后,慢慢悠悠地往家里走,事情中间虽有波折,但总体而言还算顺利。

  大哥不是想糊弄过去嘛,她倒要看看明日柴夫子考察过后同意收下他这个弟子,他是乖乖尊师重道呢还是翻脸不认人。

  想到这,桑榆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回到家中的时候,时间已经不算早,放在往常一家人早该开始吃晚饭。

  然而桑榆一进院门却瞧见全家人各忙各的,两个小家伙拿着粉笔一笔一划地在小黑板上书写着今日的功课。

  “怎么不先吃?万一我回来得迟呢。”桑榆忍不住问道。

  哪怕她有着横渠四句做底牌,但对于自己需要花费多久才能说动柴夫子她心里也实在没底,这才在离家前让他们到时候先开饭。

  见她回来,谢秋槿忙招呼着桑兴嘉去锅中盛菜,顺便回答她的问题:“吃了糖葫芦都还不饿,就迟一会儿吃顺便等等你。”

  她们一家人不管是贫穷饥寒还是温饱富足的时候,几乎每日的晚饭都是围坐在一起吃的,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死板规矩。

  渐渐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但凡家里吃晚饭的时候少个人都觉得哪里不对,连带着吃饭都没那么香。

  桑榆点头揭过此事,撵着两个小朋友去洗手:“洗手吃饭,吃完了咱们再继续说《西游记》的故事。”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雀儿便来了。

  她唤出桑兴嘉对他小声说了几句什么,等回来的时候,本来垂头丧气的他顿时昂首挺胸。

  桑榆看见他脸上明显藏不住的喜色,饭碗后的嘴角微微翘起。

  如今桑家人早已习惯她每日只说两回《西游记》,知道央求无用,讲完后便各自散去准备洗漱睡觉。

  负责抄写话本的桑永景和桑兴嘉,以及每日都会把纸页缝制整齐的谢秋槿仍旧留在原地没动。

  见桑榆没有回房,三人皆是一愣。

  谢秋槿还以为她是累着了,忙上前关心:“榆儿,可是累坏了?娘抱你回去?”

  听见这话,桑榆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娘,我不累,就是有点话想跟大哥聊聊。”

  “哦哦,那你们聊,娘和爹先回房,你们也早点歇息。”

  谢秋槿立马明白过来她的意思,拉着刚将纸页收拢整齐准备放在一边的桑永景就走。

  顺手还拿走了桑兴嘉手边那沓,她回房点灯再缝就是。

  完全没有眼力见的桑永景还试图挣扎着留下来,嘴里嘟囔着:“他们说话就说话,咱们干嘛要走,唔唔唔……”

  后面的话桑榆就听不清了,显然是被谢秋槿捂住嘴巴强行闭嘴不让他说话。

  被点名留下来的桑兴嘉心中有些紧张,猜测着自己小妹估计是要问问他明日去见老师一事。

  要是放在晚饭前他可能毫无底气,但听过雀儿带来的好消息之后,他现在底气十足。

  他正想着要是桑榆问起,自己该回答些什么,却听她忽然问:“大哥,你觉得读书人的理想是什么?”

  话题太过突兀,桑兴嘉一时间甚至没反应过来,安静了好几息后他才答道:“先前你似乎问过我一回,无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罢了。”

  那时的桑兴嘉处于一种特别迷惘的状态,觉得世间俗语说得果然半点没错,‘百无一用是书生’。自己读了十多年的书,到了关键时候却一点用都没有。

  若不是桑榆细心开导,他现在定然不会是如今这副模样。

  “对,我此前问过大哥一回。最近我忽然想起曾经在一本书中偶然看见过四句话,每每想到便觉振聋发聩,不知道大哥有没有兴趣一听?”

  桑榆叫住桑兴嘉跟他单独聊天,不仅仅是为了明日去见柴夫子的事,更多的,还是希望他能够振作起来。

  如今的桑兴嘉看似一切如常,但他做的都是些什么事?

  砍柴、挑水、街头摆摊卖货。

  不是说劳动不好,而是他空有一身学问却选择弃之不用,寒窗苦读数十载,如今做的却是乡野间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做的事。

  如果他真的厌烦官场,桑榆也不会勉强他。寻一门算账先生或账房掌柜的生计,劳劳碌碌一辈子,或许平凡但亦是一种人生。

  可从他字里行间不经意表露出的志向、屡屡写下却又撕碎的锦绣文章中,桑榆能够看出他心有不甘。

  旁人过得如此拧巴她肯定理都不会理,可谁让这是她的哥哥呢。

  明明有能力有条件去实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却不愿意去学不愿意去考,碌碌无为一辈子,他自己都不甘心。

  真以为她巴着桑兴嘉去考科举当大官,以后好做她的靠山?

  真以为文官那么好做?名声、清誉、品行对于文官来说,是足以被治罪的。

  要是他真的能考上当官,第一个主动划清界限的就会是她,只要桑兴嘉自己不说,她绝不会仗着对方妹妹的身份为非作歹。

  她以前总是想着要是家里能出个大官就好了,其实也带着点阿甘精神。

  不然总不能指望着拿着家里辛苦积攒下来的几十两银子去贿赂官员吧,怕是这点钱人家压根看不上,欲壑难填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