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再大赚一笔,可感兴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林向安大概知道目前能买到粮食的渠道了。

  官仓——油水是有,可那是刀尖上舔血。

  大粮商——手里有货不假,可那是坐地虎,开口便要天价,完全是趁火打劫。

  黑市——想都不用想,凶险非常,黑吃黑的事常有,真要去了,粮未必拿得到,人却可能先交代了。

  寺观——倒是稳妥,但靠施粥散米,杯水车薪。

  仔细一想,似乎也就只有“破落户”这一途还能碰运气。

  只是量到底有多少,难说;

  何况知道这消息的人必然不少,他未必能抢得上。

  京城眼下的局势,已到了“有钱也买不到”的地步。

  越想,心头越堵。

  因为权力斗争,那些大人物只顾你死我活,却全然不管小人物死活。

  物价飞涨,街上冷冷清清,不久前的繁华宛如隔世。

  最受苦的,还是那些最底层的老百姓。

  愤懑在胸中翻滚,可转念又生出深深的无力。

  这种政治模式的权力斗争,根本无解。

  自上而下的利益链条牢牢维系着这个制度。

  而被压迫的百姓,往往也在替它维持。

  历史的轮回,不就是一个朝代倒下,另一个接着起来?

  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他一时想起自己生在红旗下,长在和平中。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百姓的日子总是安稳的。

  那时觉得寻常,如今想来,却是何等奢侈。

  眼下,他自觉渺小,力量有限,根本撼动不了这庞然大物的规则。

  可即便如此,难道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吗?

  他回想陈掌柜所言,那几条粮路之外,是否能出现一个稍微有点良心、不惧权势的新势力?

  城内的粮食难以撼动,但城外呢?

  能否另辟蹊径,把粮运进来?

  可如今能自由出城的,也只有大商会和皇商。

  那些商队背后,全是攀附实权人物的大靠山。

  林向安走在街上,忽然停下脚步。

  他心头闪过一个念头:

  自己难道真的一无所有?

  不,背后也不是全无资源,只是这些时日,他刻意保持距离,以免惹麻烦。

  可若真要入局,能否整合那些资源,在暂时缓解危机的同时,既避开政治风险,又能达成多方共赢?

  念头一起,心中很快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于是,林向安不再犹豫,径直往城西河沿、打磨厂一带走去。

  那是谢云当初留给他的地址,离会馆约莫四五里路。

  这一带街道逼仄,偶有小商贩还在做生意,但大多门面半掩,透着冷清。

  林向安一路打听,绕了几个岔口,才在一条僻静的小巷尽头,看到一处极不起眼的院落。

  门口挂着一块陈旧的牌匾,上头写着“镖局”二字。

  若非仔细辨认,几乎要与寻常宅院无异。

  显然,这镖局在京城刻意低调,不欲张扬。

  林向安上前敲门,里头很快探出一名精壮汉子,目光警惕,声音冷硬:“找谁?”

  林向安并未急着亮出身份,先拱手一礼,语气平和:

  “在下林向安,谢二爷曾言,若有事可来寻他。这是他当日留的地址。”

  汉子闻言,眉头紧锁,眼神仍旧带着审视,显然在权衡真假。

  林向安心下笃定,知此时正该谨慎,便从怀中取出赵康平交给他的玉佩,轻轻一晃。

  那汉子眼神顿时一变,先是惊疑,继而露出几分郑重。

  显然认得此物,与镖旗纹饰极为相似,不容置疑。

  他沉吟片刻,终于点头,侧身让开:

  “请随我来。”

  院内还算宽敞,中庭有一处空坪,几名镖师正埋头练拳。

  见林向安随人进来,纷纷停下动作。

  目光戒备,暗自打量。

  不过也有认识林向安的,便笑着朝他打招呼:

  “诶,是林相公!”

  空坪上的人,视线纷纷看了过来。

  林向安也注意到了,便停下脚步,朝那边笑着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那汉子见有人认出来,这才放下戒备,眼里慢慢转为好奇。

  不过未多言,只带他穿过两进院落,入得厅堂。

  厅内布置简洁,几案整齐,一如镖局惯常的风格。

  林向安刚踏入,便见谢云。

  他仍是一身劲装,精神矍铄,一脸淡定。

  城中风雨仿佛未曾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谢云先是愣了愣,随即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你小子倒是现在才想起我?”

  语气似玩笑,带着几分随意。

  明明同进京城,又赶上新年,按理说早该登门拜访。

  可林向安忙于备考,将此事抛诸脑后。

  如今却是因事上门,难免显得失礼。

  林向安面上倒也镇定,忙抱拳,坦然道:

  “二爷恕罪,是小侄失礼,当时未能来拜年,本该让人送上薄礼才是。”

  话未说完,却被谢云抬手打断:

  “我并未责怪你,无需多解释。”

  随后谢云含戏谑地看着他:

  “会试推迟后,我还在想,你何时会上门寻我?倒没想到,你来的比我料想的更早些。”

  以谢云对林向安的了解,原以为这小子城里动乱之前,多少会有所准备。

  可如今看来,倒是自己高估了。

  毕竟还年轻。

  林向安却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因这话心生波澜。

  他此来,本就怀着目的。

  “如今京城局势,二爷也都看在眼里。小侄所在的浙江会馆,百十口人眼下快要断炊。此番前来,实是救命。”

  他索性开门见山,把眼下的困境直言不讳。

  谢云听罢,眉梢一挑,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语气里透着几分意外:

  “哦?你竟是为了浙江会馆的其他人而来?”

  照理说,以林向安的聪慧,此刻该想着自保才对。

  何况这百余口人里,与他并无多大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敌对关系。

  没想到,他竟是他们为此出面。

  倒是意外。

  “这可稀奇了。”

  谢云半是打量,半是玩味,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

  林向安略一沉吟,并未选择隐瞒,而是将自己此前的准备与打算,娓娓道来。

  在他看来,适度展现自己的手段与眼光,也是谈合作时最有力的筹码。

  “不瞒二爷,会试延期后,我确实留了两手准备……”

  他语气平稳,不急不缓。

  谢云静静地听着,神色由最初的淡然,渐渐透出一丝讶意。

  那双惯常冷静的眼睛,终究浮起了一抹意外。

  “如今局势突变,会馆上下推我出来主持。众人都将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这才不得不来叨扰二爷。”

  话到此处,本该是一句请求援手的言辞。

  可林向安却忽然唇角微扬,换了个调子:

  “二爷,上回在杭州,咱们联手不是也赚了不少银子么?

  这次我来,与其说是求助,

  不如说,我想再与二爷合作一回,

  再大赚一笔,可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