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劫掠边境补给已不可行-《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忽闻北疆急报,匈奴犯边。

  嬴迟言语虽轻,却字字有力。

  此言一出,满殿皆显凝重之色。

  “外族胆逆天威,当受严惩。”

  蒙骜率先出列,语气坚定。

  “臣附议!”

  吕不韦随即附和,慷慨陈词。

  二人虽曾为东宫旧臣,然嬴迟即位后地位渐高,虽无明确官职,却能参议国事,颇具份量。

  “北疆蛮夷,不知天高地厚。”

  “竟敢挑衅我大秦尊严,死不足惜。”

  “恳请陛下挥师北伐,荡平这些狂徒,以彰我大秦威仪。”

  “今四海归顺,国力鼎盛,岂容异族妄动?”

  群臣齐呼响应,共主讨伐匈奴。

  “五十万大军粮草是否齐备?”

  嬴迟问冯劫。

  “陛下尽可放心,一切已准备妥当。”

  冯劫速答,“秦帝国粮草充裕,不仅国库丰盈,各地军营与郡城仓储亦储备充足,只待圣令一下,便无后顾之忧。”

  “蒙毅。”

  “兵器改制进展如何?”

  嬴迟注视蒙毅。

  炼铁之术既已成熟,传于少府军械司,半年过去,蒙毅当有成果。

  “陛下,得炼铁之法后,我已命少府兵器坊专造铁器,首批更换者为北疆戍卒。”

  “如今五十万北疆戍卒已全副武装铁器。”

  “下一步,将为南疆蓝田大营换装。”

  蒙毅即刻回应。

  “做得好。”

  嬴迟满意赞许。

  大秦朝堂人才济济,远超他朝盛世之繁盛。

  乱世出英雄,此辈大臣助秦一统。

  “冯劫。”

  “持朕诏书,由北地各郡府库调拨粮草往边关,保障供应。”

  嬴迟当即吩咐。

  “臣遵旨。”

  冯劫领命而去。

  “此外。”

  嬴迟略作停顿,环视群臣,似有决断:“一统天下的战事,自此征匈奴开始。”

  “朕欲亲征。”

  “北赴边塞。”

  “李青、辛胜及八千猛虎军随朕同行。”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

  “陛下,战事有诸位上将军足矣,陛下不必亲征。

  若陛下离咸阳,国事何以料理?还请陛下三思。”

  冯去疾、韩非等人劝谏。

  满朝文武争相劝止。

  “罢了。”

  嬴迟语气威严。

  满殿顿时寂静无声。

  \"朕出身行伍,以战场立业,亦凭沙场奠定基业。”

  \"若要朕久居深宫,远离战事,此非朕所愿。”

  \"朕亲征,关乎统一大业根本。”

  \"至于朝中事务,\"

  \"由冯相与韩相料理。”

  \"此外,父皇虽已退位,仍居咸阳。”

  \"朕尊父皇为太上皇,授其监国之权。

  朝臣遇事难决,可赴行宫请教。”

  \"有父皇坐镇咸阳,朕心无虑。”嬴迟直言。

  正如嬴迟所言,战场才是归属,强身杀敌是追求。

  困于朝堂非其志。

  朝中贤臣已固局势,父皇尽享天伦,此等助力岂可轻废?嬴迟欲安逸,嬴迟不允。

  群臣见嬴迟决心,唯余恭敬:\"臣等遵旨。”

  \"甚好。”

  \"此事议定。”

  \"诸臣若无异议,可退朝。

  日后若朕有所需,自当遣人传信。”嬴迟终离宫。

  嬴迟面露释然:\"父皇,此番给您惊喜。” 出秦王殿,笑意浮现。

  行至祖龙行宫,少年嬴迟昂首入内:\"父亲。”

  \"看,我已追上您的步伐,快追上您了。”

  他周身透着武者气魄,忽然一女童现身,比他矮些,却更显娇美,眉宇间似嬴迟。

  \"姐姐。”

  \"你真厉害。”

  女童出现,少年收敛傲气,似见克星。

  二人是嬴迟儿女,时光飞逝,兄妹已成翩翩少年与绝美少女。

  虽生于富贵,未染纨绔习气,因父教养得体。

  \"哈哈!\"

  \"你们比祖父出色,才学不久,快追上祖父了。”祖龙含笑打量这对孙辈,满心欢喜。

  嬴迟非仅育嬴钰琪与嬴熙,后宫众多佳丽亦添子嗣,然地位远逊兄妹,无缘常伴祖龙。

  \"政哥哥,开饭啦。”

  女子缓步而来,依旧雍容华贵,仪态非凡。

  “祖母唤你们去用饭。”

  \"走吧。”

  祖龙轻触两孙儿的头,一手牵一个,步入殿堂。

  见祖父笑意满面,可知近来的闲适生活令他十分惬意。

  刚入大殿,忽闻——

  \"陛下到!\"

  呼声回荡行宫。

  \"爹爹来啦!\"

  嬴钰琪兄妹雀跃不已。

  祖龙回首,嘴角微扬:\"这小子倒还记得来看我。”

  不久,嬴迟进宫。

  \"爹爹。”

  兄妹二人迎上,笑靥如花。

  \"不错。”

  \"看来你们没偷懒,已接近先天境界。”

  嬴迟瞥视儿女,满意点头。

  他对子女格外用心,不仅亲自灌顶授业,更亲手炼制药丸巩固根基。

  这两孩子天赋不凡,即便无人指导,亦很快可达先天之境。

  \"全赖爹爹教导有方。”

  嬴钰琪低声回应。

  此女对弟强势,对父却温柔恭顺。

  \"真是个小妖精。”

  嬴熙看姐姐撒娇,心中酸楚。

  无人懂他苦衷,皆被她外表所惑。

  嬴迟眸光微沉,看向祖龙,笑道:\"父皇。”

  \"国事如何?\"

  \"顺遂无误。”

  \"恰逢用餐,一同用膳吧。”

  \"来吧,一家人共聚。”祖龙提议。

  众人落座,桌已备满珍馐。

  \"匈奴侵扰边疆。”

  嬴迟举筷之际,对祖龙说道。

  闻言,祖龙停箸,再问:\"你有何见解?\"

  \"外敌犯境,当灭其族以免后患。”嬴迟淡然一笑。

  \"以大秦之力,天下还有何国可敌?\"

  \"纵是极西之地最强之罗马,亦难抗衡。”祖龙补充。

  嬴迟深藏秦帝国之强,连祖龙也不明真相。

  \"朕欲亲征。”嬴迟当即表态。

  \"你欲领军?\"祖龙惊疑,\"那朝廷事务如何处置?\"

  祖龙蹙眉追问,嬴迟却从容微笑:\"父皇平日无事,不如顺便理政。”

  \"已命冯去疾、韩非主理朝纲,仅遇棘手之事方会烦劳父皇。”嬴迟笑言。

  \"你这孩子,我还没享几日清闲,你又添麻烦。”祖龙摇头无奈。

  \"父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事做。”嬴迟依旧微笑。

  听完后,祖龙不禁露出一抹苦笑。

  自古以来,帝王出征常令太子监国,到他这里却颠倒了,虽已退位,却仍需为儿子分担忧虑。

  “罢了,放手去做吧。

  咸阳有我。”

  祖龙微笑道。

  祖龙深知儿子的抱负,岂能轻易阻止?

  “此次出征,不仅为安定匈奴,更想一统天下。”

  嬴迟突然说道。

  “一统天下?”

  祖龙瞪大了眼,“你当真决心如此?”

  “唯天下归一,方可建立真正的修真帝国。”

  “父皇,修行需灵气充裕,而如今灵气稀缺,阻碍了修行者的进展。”

  “天下合一,或可缓解此困局,或许世界也将迎来变革。”

  嬴迟神色庄重。

  数年前,系统赋予任务,若能完成天下一统,便可促使世界进化。

  一旦世界进化,灵气将大幅提升,这对大秦与嬴迟皆是难得的机遇。

  “世界竟可晋升?”

  祖龙惊讶。

  “自然可以。”

  嬴迟回答。

  “但这样的机会极其稀少。”

  嬴迟补充道。

  在诸天万界中,一旦世界成形,其品级通常固定,难以再度提升。

  除非世界本身有灵性,且天道推动其升阶。

  “迟儿,随心而行吧。”

  祖龙对嬴迟说。

  “有父皇坐镇咸阳,一切无忧。”

  “大秦全力支持你的计划。”

  祖龙继续道。

  “哈哈哈。”

  “有父皇在,我心安矣。”

  嬴迟笑道。

  今日至行宫,除托国事予父皇,亦借此探望双亲。

  ……

  大秦边境,昔日代地现为代郡。

  秦帝国内部,数十万匈奴军驻扎,气势恢宏。

  主帐内,诸将汇聚。

  “单于,秦人狡诈,边境秦人不多。”

  一将领禀报。

  “攻边后,李牧迁走附近秦人。”

  另一位将领说道。

  “劫掠边境补给已不可行。”

  “李牧始终是我族劲敌,先单于在世时亦败于他。”

  冒顿平静说道。

  此人不过二十多岁,却已统一东胡,掌控草原,才智非凡。

  “单于,再两月入冬,族人众多,恐难获足量粮食,许多人恐饿死冻毙。”

  一名将领担忧。

  李牧用兵如神,探子回报,他麾下大军已从十万扩充至五十万。

  “以往他多守不攻,我军撤退,他必追击。”

  冒顿轻蔑一笑,目光如刀锋般锐利。

  “李牧不过区区秦将,岂能与昔日父亲相比?我今非昔比,力量倍增。”

  诸将沉默片刻,随即附和称颂。

  冒顿环视四周,语气中透着不可一世的骄傲。

  “李牧善守,我族长于突袭。

  他若固守城池,我便绕道而行。

  何须正面硬拼?”

  他冷哼一声,神情阴鸷。

  “冒顿单于欲分兵攻敌?”

  一名将领低声问。

  “我麾下五十万大军,三十万铁骑。

  李牧焉能抵挡?秦人虽装备精良,却只知防守。

  我偏不循其法。

  秦地广袤,岂容他处处设防?只需十万骑兵四散劫掠,看他还能否稳坐城中。”

  诸将点头赞同。

  深入秦境劫粮掳民,既削弱敌方,又壮大己身。

  “秦地再险,我族骑兵亦所向披靡。

  谁能挡我匈奴之锋?”

  “单于神威盖世!”

  众将欢腾,笑声震天。

  他们深知此计要害所在。

  “勇士们!”

  冒顿站起,眼神炽烈,“此战不仅是劫掠,更是征服。

  中原膏腴之地,岂容贱种盘踞?唯有我族纯血方可守护!”

  他扬声道:“秦王祖龙、武安君嬴迟,不过蝼蚁耳!”

  诸将热血沸腾,齐呼响应。

  “单于英明!愿随您踏平秦土!”

  恰在此时:

  “报!”

  一名探子跌跌撞撞入帐,跪禀:“单于!李牧已出城!”

  ……

  消息传来,冒顿脸色骤变。

  帐内诸将同样惊愕万分。

  “李牧素来谨慎,今日为何贸然出兵?”

  冒顿冷嘲热讽,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

  曾与李牧交战的将领眉头紧锁,低声对冒顿说:“单于,此事恐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