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切莫令我失望-《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赵迟观察着两位副将,笑着问道。

  \"确实有些失落。” 屠睢坦率地说,\"眼看战功却无法得到。”

  章邯点头附和,眼神中带着失落。

  \"不必担忧。”

  \"我们的收获将超过攻城所得。”

  看到二人的表情,赵迟笑出声来。

  \"将军又在开玩笑。” 章邯苦笑着摇头。

  屠睢也表示赞同。

  这两人长期随赵迟巡视新郑周边,而赵迟特意选在新郑南面,那里是通往赵国的捷径,非常适合设伏。

  毕竟赵迟清楚,韩王绝不会与秦帝国拼尽全力,他缺乏这种勇气。

  不说别的……

  俯瞰这片土地,愿意与国家共存亡的,只有祖龙一人而已。

  若说到投降,赵迟早就预料到结局。

  自从君主沦为阶下囚,不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绝不会迈出那一步。

  赵迟望着自己的动作,苦笑着摇头:“世间战马难驯,紧贴马腹犹觉不安,看来骑战装备亟需改进。

  若能完善,我军战力定可大幅提升。”

  身为重生者的赵迟虽非博学之人,但对骑兵装束略知一二。”报!”

  忽闻斥候急驰而来。”讲。”

  赵迟心中暗惊,大事似已迫近。

  “南林发现敌踪,乃赵卒而非韩卒。”

  斥候低头禀报。”果然如此。”

  赵迟嘴角微扬。

  这几日在新郑城外休整,部下已有不满,如今正是立功之时。

  “章邯、屠睢听令!”

  赵迟紧握武器下达命令。”末将在!”

  二人凛然回应,内心却满是困惑。

  将军为何如此慎重?

  率军出征,直扑密林。

  密林连接新郑王宫秘道,各国宫殿多设逃生捷径。

  密林中,千余名赵国骑士严阵以待,红甲披身,长矛在手,弓箭背负。

  他们目光锁定前方,随时准备出击。

  赵国精锐骑士以胡服骑射闻名天下。

  当前局势,赵国骑士堪称举世无双,远超秦军。

  这归功于赵武灵王的改革。

  他摒弃陈旧贵族习气,引入北疆游牧民族的骑射技艺,称为胡服骑射。

  自此,赵国骑士威名远扬,战力鲜有对手。

  在密林深处的山洞中,韩王携家眷与上千亲卫走出。

  “韩王到。”

  “末将扈辄接驾。”

  赵将见韩王现身,忙行礼道。

  “有劳将军。”

  韩王激动言道,“今日受援之恩,寡人铭记于心。

  待联合诸侯收复失地,必定重谢。”

  “韩王过誉了。”

  扈辄谦逊回话,眼中却闪过一丝轻蔑。

  复国、联手抗秦的想法此时显得荒诞可笑。

  “将军,秦军正猛攻新郑,都城危急。

  时不我待,请护送寡人前往新郑。”

  韩王催促道。

  “好。”

  扈辄点头应允,挥手下令。

  立刻备妥数辆马车。

  “请韩王及诸位公子登车。”

  扈辄坚定说道,“末将必定将韩王一家平安送往邯郸。”

  “有将军相伴,寡人心安。”

  韩王笑着登车,随行儿女亦依次上车。

  “出发。”

  万事俱备,扈辄一挥手,上千赵国骑士迅速护围四周,疾行向密林外,直赴赵地。

  然而...

  他们未察觉,尽管行动隐秘,赵迟早已知晓。

  秦军正式进攻新郑前,赵迟便派数十名探子侦查。

  结果不出所料。

  当扈辄率千骑护送韩王离开密林后,密林外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秦军旌旗飘扬,数万大军快速逼近,将扈辄的队伍团团围住。

  “是秦军?”

  “这绝不可能!我此次行动是遵上将军之命秘密潜入韩国,他们怎会知晓?”

  扈辄环视秦军阵营,内心纷乱。

  本欲暗中护送韩王至赵国,借韩王之力对抗秦帝国,计划须隐秘施行。

  “备战!严防死守!”

  扈辄拔剑高呼,赵军迅速列阵,守护韩王车驾。

  车内韩王惊恐万分:“将军,为何有秦军?我们不是已安全了吗?”

  扈辄镇定答道:“韩王勿惧,末将定护您平安抵达赵国。”

  此时秦军人多势众,若要突出重围,需集中全力强攻或击杀秦军主帅。

  屠睢与章邯立于主营,眼中闪烁狂喜之光:“真是意外之喜,赵部竟在此。”

  “将军,此战必胜,活捉敌军首领,功名可期!”

  “若仅是剿灭他们,何须如此兴师动众?守住他们后方的马车,才是我的目标。”

  赵迟冷笑着,目光炽烈。

  “马车?”

  屠睢和章邯看向车内。

  隐约可见一名身披王袍的男子。

  见此情景,两人顿时明白。

  “是韩王!”

  “他竟从新郑逃脱了。”

  “那么,生擒或击毙韩王的功劳,岂不归我军?”

  两人眸中燃起热切光芒,满怀期待望向赵迟。

  “正是如此,这是灭韩的最后机会。”

  赵迟笑道。

  “难怪将军先前不争先锋之职,原来早料到韩王会逃,已遣探子在外围搜寻。”

  “将军英明!”

  “末将钦佩!”

  屠睢和章邯兴奋异常。

  此前得知部属未能担任先锋时略有失落,如今却化作欢喜。

  相较破城之功,捕获或击杀君主的功劳显然更重要。

  这一切源于赵迟的先见之明,令人折服。

  领帅年少,却勇武智谋远超同辈。

  “备箭。”

  赵迟举手下令。

  “风,风,风。”

  “大风。”

  被困的秦军精锐接令后调整阵形,弓箭手居前,骑兵步卒随后。

  “不好!”

  “秦军要放箭!”

  扈辄面色骤变,立即举剑高呼:“赵国将士听令,护送韩王突围!随我冲锋!”

  “杀!”

  扈辄怒吼一声,纵马疾驰向前。

  身后一千多名赵军紧随其后,赶车的车夫也挥鞭催马,韩王及其全族车队急速前行,直奔赵迟而去。

  此刻,扈辄深知轻重缓急。

  若让秦军弓箭手齐射,他们将无还手之力,唯有强攻突围是唯一出路。

  “杀!”

  见扈辄率军突围,赵迟面不改色,只吐出一字。

  若让到手的猎物逃掉,他岂非过于愚蠢?

  “杀!”

  旗下将士齐声怒吼,数千弓箭手同时放箭。

  嗖嗖嗖,箭矢如雨,直射赵军。

  瞬息之间,赵国骑兵突入阵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不少战士中箭倒地,却依旧未停。

  他们迅速自背后取弓搭箭,弯弓指向秦军。

  这是赵国骑兵引以为豪的胡服骑射之技,能在瞬间转化为远程攻击者。

  ……

  “杀!”

  “突围!”

  扈辄高呼,千名赵国骑兵同时拉满弓弦,万箭齐发,直指秦军。

  “结盾阵!”

  屠睢低喝,前方弓箭手退后,步兵上前持盾,外挡内举。

  一番交锋后,多数箭矢被盾牌阻隔,仅少数伤及秦军锐士,但这点损伤微不足道。

  “赵国的胡服骑射果然名震天下。”

  “在同等条件下,我军骑兵确实难以匹敌他们的骑射之术。”

  “但如今我军人多势众,他们必败无疑。

  唯有依靠我军骑兵与战车方能彻底压制胡服骑射。”

  赵迟观察着赵国骑兵的战力,心中暗自权衡。

  在历史的洪流中,战国时期最强的骑兵实属赵国的胡服骑射,并非对秦的贬低,而是事实。

  胡服骑射确实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身为大秦万人将的赵迟,肩负重任。

  战场上,扬长避短方能制胜。

  “放箭!”

  随着赵军一阵齐射,屠睢再次下令。

  大秦军阵随之变换。

  随即,数千箭矢似潮水般倾泻而下。

  转眼间,上千赵军便被乱箭击倒大半。

  护送的十余辆战车也被冲散,惨叫四起。

  “救命!将军,救我!”

  “我不想死!”

  “将军……”

  韩王目睹车夫遇难,惊恐呼叫。

  此时,战场上的扈辄正挥矛冲击秦军阵线,无暇顾及韩王,赵军骑兵亦紧随其后迅猛推进。

  然此突袭仿若蚍蜉撼树,秦军箭雨连绵不绝。

  一拨又一拨赵国骑兵相继倒下。

  在包围之中,密集箭雨下,这些精锐赵军仿佛置身炼狱,承受着秦军的围剿。

  “将士们!”

  “莫顾韩王!”

  “随我杀出重围,否则必死无疑。”

  扈辄大喊,挥矛拨落乱箭,见身后只剩百余士兵,眼中掠过不甘。

  “赵国将领,技艺不凡。”

  “切莫令我失望。”

  赵迟取出系统所赐的十石弓,自马背抽箭。

  他镇定地拉开那张非人力可挽的强弓,直至弓成满月。

  赵迟目光锁定扈辄。

  轰!

  十石巨弓发出震天声响。

  嗖!

  一道暗影划破长空。

  扈辄全力疾驰时,前方骤现暗影。

  不及反应。

  嗤的一声。

  “嗯……”

  扈辄痛苦低吼,胸口中箭,身体被劲矢之力掀飞,重重摔在地上。

  “将军!”

  赵国骑兵们见状无不胆寒,原本整齐的冲锋队形瞬间溃散。

  “真是勇猛无匹!”

  屠睢与章邯惊叹不已,赵迟的箭术远超他们的想象。

  百丈之外,一箭便夺了赵国主帅性命。

  “一个不留。”

  赵迟声音冰冷。

  “遵命!”

  屠睢与章邯同时怒吼。

  箭雨倾泻,冷酷地夺取敌人性命,不分赵军、韩军还是秦军。

  箭雨过后,战场上只剩下稀疏的活人。

  “出击!”

  屠睢与章邯下令。

  弓箭手停止射击,阵列分开,八千秦军铁骑迅速冲出,直逼残敌。

  步卒推进,围剿残部。

  “莫杀我!我是韩王!”

  “愿投降秦帝国!”

  韩王在车内惊恐呼喊。

  然而,赵迟已经锁定了目标。

  “取韩王首级的赏赐不该让我失望。”

  “即便投降,将来也可能反叛,扰乱我的治理计划。”

  寒光闪过赵迟的眼眸,他再次从马旁取下一支箭,瞄准韩王。

  劲矢疾驰而出。

  “吾乃韩王……”

  话音戛然而止。

  锐箭穿膛,钉入马车。

  韩王气息渐弱,目光暗淡。

  不久后,魂归黄泉。

  处理完韩王,赵迟拔剑出鞘,宣布:“降者不杀,顽抗者,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