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只需再进一步便可踏入先天境界-《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赵迟作为秦帝国派往韩国的统帅,对赵国虚实早已了然于胸。

  凭借大秦的情报网络和少量线索,他轻松推算出赵国各地的兵力分配。

  \"幸而年少时于乡间习得各国文字,否则面对这些军事情报,定会迷茫不解。”赵迟合上军报,唇角含笑。

  身为重生者,赵迟深知此世武力重要,学问亦不可或缺。

  他不仅通晓本国文字,还能熟练运用赵、韩诸国语言,这让他在刺探情报时占据极大优势。

  \"系统,清算战功奖励。”回过神来的赵迟下达指令。

  \"指令接收完成。”

  \"开始清算。”

  \"恭喜主君麾下将士屡立战功,收获海量经验。”

  \"当前经验已达标升级条件,是否提升?\"

  \"立刻升级!\"赵迟毫不犹豫地回应。

  瞬间,金光笼罩全身,内力与体力迅速增长。

  片刻后,赵迟成功进阶。

  查看属性界面:

  姓名:赵迟

  段位:后天第十重

  内力值:——

  体能值:——

  修炼术法:初级基础内功

  习得武功:基础剑法圆满(一剑出剑气无形)、中品黄级《猛虎拳》(出拳有虎啸,能激发三倍体魄之力)、上品玄级《神箭术》(箭箭命中,连珠箭具备特殊效能)。

  携带兵刃:霸王戟、精钢剑、护体铠甲、十石弓

  持有的宝物:将心

  特质:主将威仪(部属皆心悦诚服)

  升级需求:

  审视自身属性表,感受到体内充沛的内力,赵迟嘴角微扬。

  \"目前处于后天巅峰状态。”

  \"只需再进一步便可踏入先天境界。”

  \"达到先天层次,才算真正进入武道之门,届时真气可外放,甚至碎石裂金,即便面对箭雨也能安然无恙。”

  \"这种境界,方具真正的保命能力,即便对上王侯权贵,我也无所畏惧。”赵迟心潮涌动。

  若非系统赐予《九阳神功》,赵迟可能会遇到瓶颈。

  毕竟基础内功已达圆满,欲入先天境界,原有方法显然不够。

  如今,他已经掌握突破的关键,只待积累足够经验便可更进一步。

  \"将军。”

  殿外传来众将声音。

  赵迟麾下将领齐聚门外。

  \"进来吧。”

  赵迟清醒过来,挥手示意他们入内。

  屠睢、章邯以及多位统率万人的将领依次入内。

  \"末将拜见将军。”

  众人行礼完毕各自坐下。

  此次战役进展迅速且顺利,城内除了军营外没有遭到破坏。

  晋阳城内府库等重要设施得以完整保存。

  \"多谢将军。”

  众人致谢并按官职高低依次就座。

  屠睢与章邯分坐两侧,其余将领陆续归位。

  \"情况如何?\"赵迟目光扫向二人询问。

  \"禀报将军。”

  \"城内仍有抵抗势力,但末将遵照将军指示,将顽固分子全部处理,投降者则免除一死,现已被拘押在旧军营,所有武器均已收缴。”

  此战我军仅有少数将士因敌军反击受伤,无人阵亡。

  共斩杀五千余名顽抗之敌,俘虏四万多人,赵国残余势力已被全部囚禁于营内,等待您的裁决。

  屠睢详细汇报战况。

  将军,是否可以参照处理韩境降卒的方式,将南阳一役及之前投降者编入军中,为秦效力?章邯稍作思索后问道。

  赵迟斜视他一眼,摇头说:“此计虽好,却难以实行。”

  “为何?”

  章邯满脸困惑。

  韩境十几万降卒虽然平定了叛乱,增强了秦军实力,但时过境迁,情况已大不相同。

  “韩境归属秦之后,再无反叛可能。

  然而赵魏仍在抗争,未曾屈服。”

  “赵魏降卒难道没有亲人?若两方得知他们背叛,岂不会连累家人?即便纳入军中,又怎能全心效忠秦帝国?”

  “章邯啊,谋划事情要周全考虑,切勿草率行事。”

  赵迟语重心长地说。

  听罢此言,章邯恍然大悟,脸上露出惭愧之色:“多谢将军指点,我已明白。”

  “南阳降卒现在何处?”

  赵迟追问。

  “回将军,八万余人已被押至阳城拘押。

  那里有我军数万精兵驻守,周围城邑也有兵力戒备,若他们胆敢妄动,必会受到重创。”

  屠睢立刻回答。

  “此次南阳之战,我十五万大军全部在此。”

  “韩境另有八万大军,足以应对降卒事务。”

  赵迟沉思片刻,对晋阳四万降卒已有安排。

  显然,这些降卒不能留在晋阳,这支奇袭部队无法长时间看管俘虏。

  “李雄。”

  “末将在!”

  李雄迅速回应。

  “率领一万兵士,将晋阳降卒押送到新郑拘押。

  抵达后,你即驻守韩境,持我的将令,若有变故,迅速调兵平乱。”

  赵迟下达指令给李雄。

  “末将领命,定当遵行。”

  军令如山,不容违背。

  “将军。”

  “晋阳既被攻克,我军下一步该往何处?”

  屠睢满怀期待地望向赵迟。

  控制晋阳,就等于掌控了进入赵国腹地的关键。

  “拿地图来。”

  李青站在一旁,立刻从怀中取出一幅地图,正是赵国地形图。

  尽管不够精细,但大致方位已经标出。

  “都靠近些。”

  诸将立即围到赵迟身边,众人屏息凝神盯着地图,静静等待命令。

  “这是晋阳,我们目前所在的位置。”

  赵迟用手点着地图,从晋阳指向邯郸。

  “北行五十里就是邯郸,赵国的都城。”

  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邯郸城,赵迟手下将领眼中闪烁着炽热光芒。

  今日晋阳一战,秦军未损一兵一马便攻进城池,控制了局势,并迅速展开布局。

  若能顺势挥师直指邯郸,赵国必然措手不及;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夺取邯郸城。

  若是还能活捉*,这将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将军,我军接下来如何行动?但听将军指示。”

  屠睢激动地说道。

  “遵命!”

  众将齐声响应。

  \"自晋阳出兵攻打邯郸,途中仅有一座名曰安阳的小城阻挡,城中兵力不过数千。

  趁消息未传开,我军宜用奇袭之策。”

  \"若能顺利夺取安阳最好,不然便强攻,速战速决拿下邯郸。”赵迟手指在地图上游移,最终停留在邯郸城上。

  \"将军,末将有一疑问。”章邯毕恭毕敬地发问。

  \"讲。”赵迟答道。

  \"本可先攻魏国,那样或许更直接有效,将军为何要绕道攻打赵国?此次出征既未上报朝廷,也未获大王许可。

  万一大王反对攻赵,我军被困于赵地,必陷孤立无援之境。”章邯直言心中疑虑。

  简言之,赵迟所领十五万大军乃孤军,亦为奇兵。

  一旦秦廷或大王改变初衷,欲攻魏而非赵,这支孤军将陷入绝境,难以逃脱被赵国围剿的命运。

  章邯提出异议,殿内诸将皆注视这位受人敬重的将军。

  \"我确信,\"赵迟从容说道,\"大王定会先伐赵国,我国也势必先灭赵而非魏。”

  面对章邯的困惑,赵迟语气坚决地回应。

  见众将惊愕,赵迟满怀信心地说:\"我知道大王心思,大王也会明了我的考量。”

  \"南阳之战后,我军大败赵魏,两国元气大伤。

  赵魏不知南阳失败,凭大王智谋,他定料到我会顺势追击。

  至于为何选赵国,因我认为大王不会放过这个灭赵良机。”

  \"诸位,可愿与我共担风险?\"

  \"若我军攻下邯郸,赵国必亡,我秦必胜。”

  \"我军若破邯郸,便是头功。

  邯郸一破,赵国边境之军必乱,肯定回援。

  边境赵军回援时,我秦王翦上将军必有所动。”

  \"我秦必将调动百万大军,灭赵国。”

  赵迟豪迈地说着,话语间满溢无畏气概:\"诸位,可愿共创如此旷世奇功?\"

  听闻此言,殿内诸将热血沸腾。

  随即,众将齐齐跪拜,高呼:\"末将愿追随将军,至死不渝。”

  \"好!\"

  赵迟满意点头,目光锁定地图上的邯郸,眼中尽显坚定。

  千古一帝秦始皇,绝不会错失此灭赵良机。

  今日,我率十五万精兵而来,搏它一搏。

  \"秦王,你应该清楚我的立场,我也相信你同样理解我。”

  \"愿你永远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千古一帝。”

  赵迟内心思索,他相信秦始皇,也坚信秦始皇对他有信心。

  虽未曾见面,但两年来彼此的气势想必已使对方深感其意。

  赵迟深知秦王心意,秦王也必定理解赵迟的想法。

  ……

  邯郸,赵国都城,权力核心位于龙台宫,掌控全局。

  相较于强盛的秦帝国,赵国虽国力渐衰,但仍有不容小觑的实力,核心将领依旧健在,这使得*偃并未感受到过多威胁。

  然而,*偃绝非庸碌之辈,而是一位胸怀壮志的君主。

  若非秦帝国以军威威慑,燕国或许早将赵国吞并,而*偃也可能成为开拓疆土的一代明君。

  然而,与秦王祖龙身处同一时代,或许是*偃的不幸,也是其他诸侯国君主的不幸。

  “臣等拜见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赵国永固昌盛。”

  朝堂之上,赵国文武百官手持笏板,俯身行礼。

  中原各国虽文化各异,但礼仪大致相同。

  “平身。”

  *偃端坐龙椅,举手示意众人起身。

  “谢大王。”

  众臣齐声回应。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侍立一旁的宦官高声宣布。

  “启禀大王,如今赵国与秦帝国交战,军费消耗巨大,臣认为应加征一成赋税,方能缓解军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