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一行人自江州登船西行,算算时日,已近一月。江风裹着水汽吹了数十日,船只载着众人穿过三峡险滩,经过夔州城郭,终于缓缓驶向万州。船家一边忙活着,一边对围上来的旅客笑道:“诸位放心,到了这万州,再行一段水路便到渝州,那便是咱们此行的终点了。”
这日午后,客船平稳行驶在江心,两岸青山如黛,云影悠悠。然而,众人渐渐察觉到一丝异样——江面上竟不见一艘顺流而下的船只,整条大江仿佛只剩下逆流而上的船只在前行。
突然,船头的船工大喊一声:“水里有东西!”
众人闻声,纷纷跑到船舷边,凭栏向下望去。只见江水中先是飘过一块小小的木片,接着又是一块稍大的木板,随后第三块、第四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起初众人还只是疑惑,可当一块巨大的船只残骸从船侧缓缓漂过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残骸上,还依稀可辨一扇破碎的窗户,窗棂断裂,漆色犹新。
甲板上鸦雀无声,唯有江水哗哗流淌,两岸猿啼鸟鸣依旧,却衬得此刻更加诡异。
忽然,一名女子尖叫出声,声音尖锐刺耳,像是被眼前的景象吓破了胆。原来漂浮的残骸上,一具尸体在残骸尾部,而这具尸体,只有上半身,胸腔的内脏滑落在船只的残骸上,而下半身已经不知道去了何处。
青鸟立刻侧身,挡在清韵代和王秀荷身前,低声道:“你们先回船舱,我一会儿就来。”他又看向王仙君,“你也回去,关好门窗,等我们回来。”
清韵代三人依言退回船舱,甲板上其他旅客也纷纷惊慌失措地躲回舱内,眼中满是恐惧。
只有青鸟、樊铁生和石室三人与与几个胆子较大的旅客和船家等人留在甲板上。船老大眉头紧锁,喃喃自语:“怪了……若是触礁,夷陵那段险滩都没事,怎会到了这里才出事?”
正思忖间,江面上又漂来更多碎片,而这一次,碎片之间竟裹挟着四具尸体!那些尸体随波浮沉,身上的伤口狰狞可怖,有的深可见骨,有的皮肉翻卷,鲜血早已被江水冲刷殆尽,只余惨白的皮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青鸟凝视着这些尸体和残骸,心中惊疑更甚——这些碎片分明是刚刚才沉没的船只,而且数量之多,至少数艘船同时遭难!可同一时间数艘船沉没,这绝非寻常事故。
若是战事,船只或许会被击沉,但绝不可能被破坏成如此细碎的残骸,更不可能毫无预警地出现在这平静的江段。
他眉头紧锁,目光扫向远处的江面,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这江下,恐怕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话音刚落,江面上忽然又漂来一堆破碎的船板,木屑与断裂的绳索混在一处,在浪里打着旋儿。而这一次,残骸四周竟围着十余具尸体 —— 有的浮在水面,面色青紫,衣衫被撕扯得不成样子;有的半截沉在水里,只露出一只僵直的手臂,指节还死死攥着碎木。
好几具尸体的死状格外恐怖,胸腔凹陷、肢体扭曲,分明是被巨力硬生生挤压致死,看得甲板上的人纷纷别过脸,不忍再看。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惨烈的氛围中时,青鸟的目光突然一凝 —— 他瞧见一根断裂桅杆,斜斜横亘在几块较大的残骸之间,桅杆上缠着凌乱的绳子。而在那桅杆上,竟还趴着一个人!
那人背上有一道伤口,鲜血还在汩汩流出,格外醒目。鲜血浸透了衣料,在江水里晕开淡淡的红雾,好在伤口似乎并未伤及要害。他双臂死死环住桅杆,脑袋无力地搭在桅杆上,头发散开被江水泡得贴在脖颈上,随着残骸在浪里起起伏伏,不知是生是死。
青鸟目光紧锁在桅杆上那人的胸口,隐约还能看到微弱的起伏。他立刻转头对船家喊道:“快救人!那人还活着!”
船家闻言,迅速从船舷处取下一根长竹竿,竿头绑着锋利的铁钩。他俯身将竹竿探入水中,铁钩在江面上划出一道银光,几次试探后,终于勾住了那人的腰带。
船家用力一扯,可那人只是微微晃动,仍死死抱着桅杆不放。
樊铁生见状,大步上前,沉声道:“我来!”他接过竹竿,臂上肌肉绷紧,猛地发力一拽——
“哗啦!”水花四溅,那人终于被扯离桅杆,身体随着竹竿的收回而逐渐浮出水面。船家和一名船工早已等在船舷边,待那人靠近,立刻伸手抓住他的衣襟,合力将他拖上甲板。
那人浑身湿透,面色惨白,嘴唇因寒冷而泛着青紫。
石胜迅速蹲下身,手指探向他的颈侧,确认脉搏尚存后,又仔细检查伤势——背上有一道不深的划伤,额头则因撞击肿起一大块,除此之外并无致命伤。
“还活着。”石胜沉声道,随即撕开男子湿透的衣衫。一名船工递来干布,石胜用布擦干他身上的水渍,又从怀中取出药粉,撒在伤口上。布条撕成长条,简单包扎后,石胜拍了拍男子的脸颊,连唤数声,可对方依旧昏迷不醒。
“先抬进去好生照料。”石胜吩咐道。船工们立刻抬起男子,小心翼翼地送入舱内。
青鸟凝视着男子的装束——粗布短衫,腰间系着麻绳,分明是船工的打扮。看来他是在船只碎裂时被重物击中,慌乱中抓住了桅杆,这才侥幸活命。
这时,一名船工走到船家身旁,低声问道:“老大,我们是继续前行,还是停船?”
船家眉头紧锁,目光扫过江面上越来越多的残骸,又望向远处幽深的江面。水波荡漾,看似平静,却仿佛暗藏杀机。
“这江上……怕是出大事了。”船家喃喃道,声音里透着不安。
船尾的船楼顶上,一名船工扯着嗓子朝船家喊道:“老大!后面的船打旗语问咱们出了什么事,要不要停船?”
船家摸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一时踌躇不定。青鸟见状,上前一步道:“船家,前方沉船惨剧刚发生不久,或许还有生还者亟待救援,需早做决断。”
船家叹了口气,皱纹里夹着忧虑:“老朽自然明白,可这一船人的安危,我也得顾及啊……”
樊铁生抱臂而立,沉声道:“既然如此,不如问问大家的意见——是继续前行救人,还是停船等待?”
船家思索片刻,点头道:“此法可行。”
他转身走向船舱,几名船工立刻去各舱唤人。不多时,乘客们陆续聚集在船舱中央,脸上或惊或疑,低声议论着方才所见。
船家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客人,想必大家已知道江上发生了何事。老朽就直说了——前方江面情况不明,但极可能有落水者需救援。如今老朽难以独断,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是停船等待消息,还是继续前行?”
此言一出,船舱内瞬间炸开了锅。
一名中年文士恳切道:“自然该向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岂能见死不救?”
他话音刚落,角落里一名富商模样的男子便冷笑反驳:“说得轻巧!前方情况不明,若咱们的船也沉了,谁来救我们?别人的命要紧,自己的命就不值钱了?”
一名妇人紧紧搂着孩子,颤声道:“不如……不如报官吧?等官府派人来处置……”
“等官府?”一名粗布短打的汉子嗤之以鼻,“等那帮官老爷慢悠悠晃过来,落水的人早喂鱼了!要救就得现在!”
“你逞什么英雄?”富商怒目而视,“你要送死别拉上我们!”
“贪生怕死的东西!”汉子反唇相讥。
船舱内吵作一团,有人拍桌,有人跺脚,声音越来越高,几乎要掀翻甲板。
“大家静一静!”船家站在中间朝众人摆手,他左看右看,花白的胡子气得直抖,却压不住众人的争执。
青鸟站在舱门边,目光扫过众人涨红的脸,又望向窗外漂浮的残骸。江风穿过窗缝,带着一丝腥气,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什么。
“住口——!”
一声断喝如惊雷炸响,震得船舱内霎时一静。众人愕然转头,只见一名锦衣郎君大步走到船家身旁,眉宇间凝着不容置疑的肃然。正是青鸟。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静却字字铿锵:“救人贵在争分夺秒,但诸位的安危亦不可轻忽。”他略一停顿,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焦躁或犹疑的面孔,“不如折中而行——船继续向前一段,若见事发处便停下,不贸然靠近,只放小船探查。若有生还者,立即施救;若情况凶险,则退回等待官府。此法诸位以为如何?”
船舱内先是一寂,继而响起低低的议论声。那文士率先抚掌:“此法周全!既不负仁义,又不至涉险!”
富商拧着眉头,却也不得不点头:“若只是远远停下……倒也可行。”
船家见众人意见渐趋一致,当即拍板:“便依郎君之言!”他转身对船工高声道,“升半帆,缓速前行!备好救生小船!”
甲板上立刻忙碌起来。水手们收缆的收缆,备船的备船。青鸟等人站在船头,江风掀起众人的衣袂,猎猎作响。
樊铁生与石胜并肩立在船头一侧,目光紧紧锁着前方江面,眉头微蹙。两人心中都暗自祈愿,前方若真有变故,最好只是船只触礁的寻常事故,千万不要再生出其他岔子。甲板上的几位旅客见此情形,也纷纷围了过来,有人攥着船舷,有人捋起衣袖,都想着若有需要,能搭把手帮些小忙。
船楼顶的旗手早已将众人商议的决定,通过旗语告知了后方的其它船只。没过多久,后方船只便回了信号 —— 他们也愿一同上前,帮忙搭救落水之人,还特意叮嘱,若有任何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
船工将这消息传给船家时,甲板上响起一阵低低的感叹,先前因未知变故生出的紧绷,此刻竟被一丝暖意冲淡:“看来这世间,终究还是好人多啊。”
青鸟始终凝望着前方,随着船只靠近,水面上的残骸愈发密集,断裂的船板、散落的木箱在江面上漂浮,像极了被撕碎的纸片。忽然,他目光一凝 —— 一块染着水渍的碎裂船板上,赫然搭着半截苍白的手臂,指节僵直地垂在水中,随波轻轻晃动。再往远处的残骸堆里看去,更有不少残缺的尸身混在其中,顺着水流缓缓漂来。甲板上的喧闹瞬间消散,众人皆沉默地望着这一幕,唯有江风卷着水汽扑面而来,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只能暗自期盼,还能有更多幸存者。
船只继续缓缓前行,途中又救起三人。前两人被捞上船时已陷入昏迷,船工急忙按压他们的胸口排水;最后救起的是位女子,上船时虽还清醒,却被吓得魂不守舍,嘴里反复念叨着 “怪”“黑影” 之类零碎的字眼,语无伦次,任凭众人如何询问,也探不出半点有用的消息。
就在这沉闷的氛围里,船只又航行了大半个时辰。突然,桅杆顶上了望台的船工猛地探出头,朝着甲板下方高声大喊:“看见了!前方三百丈处,有好多船只损毁了!” 这一嗓子像惊雷般炸响,甲板上的人瞬间神经紧绷,纷纷踮起脚朝前方望去 ——果然见远处的江面上,散落着不少船只的残骸 ,只是此刻距离尚远看不清细节,也辨不出是否还有幸存者的身影,只能隐约望见那一片狼藉的轮廓,在粼粼波光里透着几分死寂。
船只又向前航行了百余丈,船家当机立断下令停船。旗手立刻挥动旗帜,用旗语将 “前方停船探查” 的消息传给后方船只,江面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水波拍击船身的声响。
就在这时,两岸陡峭的石壁下,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边的石壁下站着二十余人。而另外一边的岸上,乱石之间有十几人正朝着船只用力摇手,有人还举起了衣衫挥舞 —— 原来竟还有这么多幸存者!
青鸟仔细打量着两岸的人: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除了穿着短打的船工,还有些人身着锦缎或粗布长衫,瞧着该是乘船的旅客;更显眼的是几位穿着甲胄的士兵,只是他们身上的甲胄大多已不见踪影,显然是落水时为了减轻重量、避免沉入水中,仓促间脱了去,只剩手腕和腿上还挂着几块零散的护甲,有两三个人甚至连最后一点甲胄都脱得干干净净,只穿着贴身的里衣。
这些人见船只驶来,呼喊声愈发急切,不少人眼中已泛起泪光,那是劫后余生的狂喜,混着对生的渴望,在江风里格外动人。
待船只稳稳停住,船工们立刻行动起来。旗手站在船尾高处,挥动彩旗向后方船只传递讯息。不多时,后续船只也陆续靠近,在安全距离抛锚停泊。
青鸟向沉船处凝神细看,这才看清眼前的景象 —— 江心几乎被船只残骸堵得严严实实,断裂的船身、散落的桅杆与木箱层层叠叠,在水面铺成一片狼藉的 “陆地”。有几处残骸堆叠得极高,半截船板与断裂的船梁探出水面,像一座歪斜的小山,在江风里微微晃动;还有些残骸大半沉在水下,只露出零星的船舷或木桶边缘,在水波中时隐时现,透着藏在水下的凶险。
更显眼的是不远处的一根桅杆,斜斜地指向天空,顶端还挂着半截残破的船帆 —— 帆布被撕裂得七零八落,边缘卷着,在江风里 “哗啦” 作响,像在无声诉说着方才的灾难。
靠近北岸的浅水区,几块刚从山崖上滚落的大石赫然矗立在水中 —— 石身还带着新鲜的凿痕与土屑,棱角锋利未被江水磨圆,冷硬的灰黑色表面在阳光下泛着沉滞的光。它们与周围漂浮的断船板、歪斜的桅杆缠在一处,硬生生在江面织成一道天然屏障,断口狰狞的礁石与残破的船体交错,别说行船,便是小木筏想从缝隙里穿过,都要担心被锋利的石棱划破、被残骸勾住船底。
再看江岸的泥泞滩涂,十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地散着:有的仰面朝天,发丝黏在颊边;有的脸朝下埋在泥里,只露出半截湿透的衣摆;还有几具裹着残破的甲胄,甲片崩落得四处都是,甲胄缝隙里还凝着暗红的血渍。
江水一波波漫上滩涂,又裹着泥沙退去,这些尸体便跟着水流一会儿被推得微微飘起,四肢在水波中无意识地晃动,一会儿又重重砸回泥泞里,溅起细碎的泥点,那副狼狈又骇人的模样,任谁看了都忍不住攥紧衣角,后背窜起一阵寒意。
青鸟的目光从滩涂移开,望向更远处的上游 —— 粼粼波光里,隐约能瞧见四五艘船只的轮廓,它们的船帆都已齐齐落下,船身静静泊在江心,既没有往前挪动的迹象,也没有掉头退走的动作。显然,这些船上的人早就瞧见了前方的大石与残骸,知道此路不通,只能暂时停在原地,等着看是否有别的出路。江面上一时间只剩水波拍击船身的声响,透着几分滞涩的沉寂。
甲板上,船工们迅速放下所有小船。其中两艘准备前往江心探查沉船情况,其余则驶向岸边救援幸存者。
青鸟见状,抬脚便要跃上小船,却被樊铁生一把拦住:"不可!这次由我和其他人去,你留在船上等候消息。"
青鸟刚要开口争辩,石胜已上前一步按住他的肩膀:"让老樊他们去吧,我们在船上接应。"
青鸟见两人态度坚决,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也知多说无益,只得无奈作罢。他转头望向波光粼粼的江心,眉梢掠过一丝惋惜,轻声感叹:“可惜我如今不能动用法力,不然只需放出傀儡灵,便能与你们保持消息畅通,无论前方发生何事,也能有个及时照应。”
“这有何难!” 樊铁生闻言,当即朗声一笑,说着便伸手探入怀中,摸出两个鸡蛋般大、酷似青蛙的铜制物件。与寻常青蛙不同的是,这两只 “青蛙” 竟生着六条腿,中间两条腿比前后四条要长出近一倍,通体泛着温润的铜光,唯独没有眼睛,只在本该是眼部的位置,刻着一道弯弯的纹路,像极了一抹含笑的嘴。
青鸟接过樊铁生递来的一只,指尖触到冰凉的铜身,眼中满是疑惑:“这物件看着新奇,却是何用处?”
“此乃‘千里蟾’,一公一母成对儿用。” 樊铁生指着自己手中的那只,解释道,“佩戴者即便相隔数百丈,也能通过这千里蟾相互说话,比送信、传讯方便多了。”
“哦?” 青鸟眼中顿时生出几分好奇,指尖摩挲着铜蟾的纹路,轻声叹道,“竟有此等神物!比我们以往用的傀儡灵便捷太多 —— 傀儡灵只能传递预设的文字消息,可做不到这般实时对谈。”
说着,他将两只千里蟾并在一处比对,果然见一只背脊微微隆起,头顶还立着两个圆溜溜的小铜角;另一只则通体平滑,既无隆起也无铜角,分明是雌雄有别。
樊铁生抬手将自己手中的千里蟾往衣领处一放,那铜蟾竟似活了一般,六条细腿瞬间张开,死死抓住衣领边缘,稳稳贴在布料上,再不动弹,仿佛原本就长在那里。
青鸟见状,也依样照做,将手中的千里蟾往自己衣领处放去 —— 铜蟾的细腿刚触到布料,便立刻牢牢攀住,稳稳当当的,没有半分松动。
“你若要与我说话,只需摸一下它这‘嘴’。” 樊铁生指着铜蟾脸上那道弯纹,补充道,“你这边开口,我那边便能听得清清楚楚。”
青鸟了然点头,正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樊铁生已转身跟着几个船工,顺着干舷垂落的绳梯,一步步下到了小船上。
目送樊铁生与几名船工驾着小船渐渐驶向江心沉船处。他又转头看向另一侧救援的小船——岸边十几名幸存者翘首以盼,有人双手合十似在祷告,有人相互搀扶着站立,眼中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后方船只也放下小艇,正驶向对岸接应其他幸存者。
青鸟收回目光,再次望向樊铁生远去的小船。身旁的船家眉头深锁,脸上写满忧虑。
"船家,前方是何地界?"青鸟问道。
船家轻抚花白胡须,幽幽道:"那沉船处再往前,便是与南集渠的交汇口。"他顿了顿,眼中浮起深深的困惑:"此处既无暗礁,水流也缓,这些船只怎会无故沉没?实在蹊跷......"
江风掠过,吹皱一江青碧。远处樊铁生的小船已靠近沉船区域,如一片柳叶浮在粼粼波光中。众人屏息凝望,只见他纵身跃上一块半浮的残骸,又在倾斜的船板上几个起落,最终停驻在一艘船头沉没、船尾斜翘出水的破船上。
他忽地定住身形,如石雕般面朝对岸。青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岸边浅滩处,赫然半埋着一截断裂的船体!乌黑的船身从中裂开,狰狞的断口处木刺嶙峋,像是被巨兽利齿生生咬断。船尾整个瘫在岸上,船头却不知所踪。更令人心惊的是,残骸四周散落着无数身穿甲胄的士兵尸体。和破碎的木板、撕裂的帆布混在一起,甚至还有半截锈迹斑斑的青铜撞角深陷泥沙。看那船体形制,分明是水师战船!
忽然,一块碗口大的碎木从峭壁上 “哗啦” 坠落,带着碎石砸在地面。青鸟的视线猛地向上一抬,呼吸骤然停滞 ——
十丈高的峭壁顶端,一具庞大的船首竟斜插在巉岩之间!那船头高高昂起,仿佛濒死巨兽最后的挣扎。整段船身被挤压得扭曲变形,船板爆裂翻卷,裸露出断裂的肋骨架。最骇人的是船腹处,一道触目惊心的裂缝贯穿两侧,边缘碎木如獠牙倒竖,在风中簌簌剥落,不时还有木屑坠入峭壁之下。那残骸仿佛随时会轰然解体,将悬崖下的一切碾为齑粉!
樊铁生站在摇晃的船尾上,死死盯着峭壁的巨影。江风掀起他沾满泥渍的衣摆,猎猎作响。他的身影在广阔的江天之间,渺小得像一粒投向深渊的石子。
青鸟目光刚落,便见那几艘负责救援的小船已载着幸存者,在江浪里摇摇晃晃地划近。小船刚一贴住大船船身,幸存的几人便急着抓住垂在干舷的绳梯,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 有人衣襟还在滴水,攀爬时不住打滑;有人手臂受了伤,每向上挪一步,都要咬着牙强忍疼痛,却没人敢松半分力气,只一心想着抓紧绳梯,爬向这处能带来生机的甲板。
船工们小心地将人扶上大船。他快步上前,伸手稳稳扶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 老人浑身湿透,衣襟滴着水,连花白的胡须都黏在下巴上,脚步虚浮得几乎站不稳。
青鸟半扶半搀,将他引到一旁堆放的木箱边坐下,又顺手帮老人拢了拢湿透的衣襟,低声安抚:“老人家莫慌,已安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石胜快步上前,稳稳扶住一个双脚发软的中年男子 —— 那人浑身水湿,裤脚还在滴着江水,刚踏上甲板便踉跄着要栽倒,脸色白得像纸。石胜粗粝的手掌托着他的胳膊,将人半扶半架到一旁的桅杆边。
刚靠上冰凉的桅杆,那男子便猛地攥住石胜的手腕,双手合十不住晃动,声音里还带着未平的喘息:“多,多谢壮士!多谢壮士!” 说着便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脊背骤然垮下来,整个人顺着桅杆缓缓滑坐下去,最后干脆摊在甲板上,胸口随着粗重的呼吸起伏,连手指都懒得再动一下,显然是耗尽了所有力气。
两人又转身去扶其他幸存者:有个年轻妇人抱着襁褓里的孩子,指尖还在不住发抖;还有位中年男子腿部受了伤,血水混着江水往下直淌。
两人一一帮着稳住身形,指引他们在甲板上找地方歇息。不过片刻,甲板上便聚集了十几人,湿漉漉的衣衫在晨风里泛着冷意,显然都是刚从江水里救上来的。
甲板上的其他人也没闲着,各自动了起来:有几个旅客,连忙跑进船舱,寻找能替换的干净衣裳;负责烧火的船工扛着水桶快步走来,桶里的温水冒着袅袅热气,挨着给人递上粗瓷碗;还有人忙着清理甲板上的水渍,或是将甲板上的木箱搬到幸存者身边,让他们得以坐下歇息。
一时间,脚步声、叮嘱声、水桶碰撞声交织在一处,看似有些热闹的混乱,却处处透着章法 —— 谁管衣物、谁管饮水、谁管安置,无需多言便各归其位,反倒显出一种临事时的井然有序来。
这些幸存者脸上的惊惶还未散去,有人紧攥着拳头,有人不住地搓着发冷的手,身体仍控制不住地颤抖。就在这时,清韵代带着王秀荷与几位女子走上甲板,每人手里都捧着叠得整齐的干净衣裳,见着浑身湿透的女眷,便轻声上前搀扶:“姐姐莫怕,随我们去里面换身干衣,暖和些就好了。” 说着便引着几位女子往船楼走去,裙摆扫过甲板上的水渍,留下浅浅的印记。
另一边,原先跑进船舱的几个男子也抱来衣物,对着幸存的男人们道:“诸位随我们去船楼,先换衣裳,稍后再寻些热食来。” 众人连忙应声,跟着往船舱走去,甲板上的慌乱渐渐被有序的安顿取代。
青鸟抬头望向江面,只见后方船只的小船已经划到岸边,崖壁下的幸存者正扶老携幼,陆续登上小船,再由小船转运到大船上。江风依旧吹着,却不再似先前那般冷冽,晨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一张张劫后余生的脸上,添了几分暖意。
就在这时,衣领处的千里蟾忽然传来细微的震动,樊铁生的声音裹挟着江风的粗粝,清晰地传了过来:“青鸟,看来有些麻烦。”
青鸟心中一凛,当即快步走到船首,目光投向远处沉船聚集的江面,沉声问道:“阿兄,那边发生了何事?”
石胜也听见了千里蟾里的声音,连忙跟着凑到船边,顺着青鸟的目光望向远方。可等了片刻,却没听见樊铁生的回话 —— 远处江面上,樊铁生的身影还立在一截船的残骸上,似乎正俯身查看什么,却迟迟没有回应。
青鸟皱了皱眉,正想再问,身旁的石胜忽然拍了拍他的胳膊,提醒道:“忘了?得先摸千里蟾的嘴,不然老樊那边听不见你说话。”
青鸟这才恍然,方才情急之下竟忘了使用法子,连忙用指尖轻轻碰了碰铜蟾脸上那道弯纹,将问题又清晰地重复了一遍:“阿兄,到底出了什么事?”
话音刚落,青鸟衣领处的千里蟾便传来一阵轻微震动,樊铁生的声音裹着江风的凛冽,清晰地传了过来,语气里满是挥之不去的凝重:“青鸟,你那边仔细听着 —— 这些船根本不是触礁沉的!我刚才在残骸里查探过,船身的裂痕都是被巨力冲击后压碎的,边缘还带着扭曲的痕迹。虽说江水冲掉了不少线索,但我在几块较完整的船板上,仍摸到了残留的法力波动,绝非自然事故能解释!”
他顿了顿,似是俯身又查看了些什么,声音里添了几分笃定:“还有,这沉没的船只里,十有八九都是水师的船 —— 船板比寻常商船厚一倍,还刻着水师专用的榫卯记号,错不了。”
说到此处,樊铁生的语气骤然沉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你现在赶紧去问问幸存者里的那些士兵,别管他们一开始愿不愿说,务必问清楚 —— 他们这一路拼死护送的,到底是什么人?能让对方动用这么大的手笔,布下这等杀局,绝不可能是普通人!”
青鸟心头的疑云愈发浓重——为何水师士兵会出现在这里?沉船之祸又缘何而起?他与石胜穿过拥挤的船舱,寻到那几名缩在角落的士兵。
舱内角落里,几名士兵围着一张矮案蜷缩着身子,膝盖抵着膝盖蹲成一圈。他们双手还在不住颤抖,捧着的粗瓷碗里,热水随着指尖的晃动不断泼溅出来,在刚换上的干净布衫上晕开一片片深色水渍,可没人顾得上擦拭。
几双眼睛空洞地盯着地面,瞳孔里没有半分神采,仿佛还陷在沉船的惊惧里没缓过神来。舱内不时有人走动、交谈,脚步声与话语声在狭小的空间里交织,可这些动静落在他们眼里,竟恍若不存在一般,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诸位阿兄。” 青鸟放缓脚步走近,见舱内嘈杂,只能稍稍提高声音唤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温和的试探。
可那群士兵依旧眼神茫然地望着前方,对青鸟的呼喊毫无反应 —— 方才的声响像是被他们自动隔绝在外,唯有指尖瓷碗里晃动的热水,还在无声地诉说着未散的惊悸。
青鸟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人群中一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身上 —— 这人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瞧着是这群士兵里年纪最长的,神色虽也恍惚,却比旁人多了几分沉稳。他当即弯下腰,伸手在汉子眼前轻轻一晃,又提高声音唤了一声:“阿兄 ——!”
黝黑汉子这才从怔忡中回过神,手里的瓷碗猛地一晃,热水 “哗啦” 洒出来不少,险些脱手摔在地上。他慌忙稳住碗,抬眼看向青鸟,连忙撑着案沿站起身,粗糙的手掌胡乱拍了拍衣襟上的水渍,指尖还在微微发颤。
他朝青鸟拱手行了一礼,嗓音嘶哑得像砂纸在摩擦,每说一个字都带着艰涩:“多、多谢诸位搭救之恩……”
“路见危难,寻常人都会出手相助,阿兄不必如此客气。” 青鸟轻轻摆手,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转而压低声音问道,“不知阿兄可否告知在下,此行你们乘船而下,究竟是在护送何人?”
黝黑汉子闻言,忍不住上下打量了青鸟一番 —— 见对方身着质地精良的锦衣,身后还跟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气质瞧着非同一般,眼中顿时闪过几分疑惑。可他终究不敢追问对方身份,只是面露难色地拱了拱手,语气带着几分无奈:“郎君恕罪,我等是奉军令行事,上头有严令,此事绝不可外泄…… 实在不便告知您。”
青鸟眸中的疑惑愈发浓重,眉头不自觉地拧起。他想起方才江面上那些堵塞水道的沉船残骸 —— 能造成这般大规模的毁灭,绝非偶然,那被护送之人,必定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
念头闪过的瞬间,他倏然探手入怀,指尖一翻,一块镌刻着繁复纹路、泛着冷光的令牌已握在掌心,正是当朝国师的令牌。
“原、原来是国师特使!” 黝黑汉子瞥见令牌的刹那,瞳孔骤然收缩,身体控制不住地晃了晃,双手抖得比先前更厉害,连声音都带上了颤音。
他连忙躬身,头垂得极低:“恕在下方才失言,竟未认出上官身份,多有冒犯,还请上官海涵!”
其余士兵本还沉浸在迷茫中,听见汉子的话,纷纷抬眼望去。待看清青鸟手中的令牌,众人脸色骤变,骇然之下,手中的瓷碗 “哐当哐当” 撞在案桌上,有的甚至直接摔落在地,碎裂声在舱内格外刺耳。他们像是被惊雷劈中一般,瞬间从恍惚中惊醒,齐刷刷地站起身,对着青鸟躬身行礼,连大气都不敢喘。
青鸟连忙扫了眼四周 —— 舱内本就乱作一团,有人忙着分发衣物,有人围着幸存者询问情况,喧闹声裹着水汽在空间里打转,倒真没几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他松了口气,随即抬手朝众士兵摆了摆,温声道:“诸位阿兄不必拘谨,先坐下歇息。我与这位阿兄单独问几句话,很快便好。”
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还带着几分未散的惶恐,一时没人敢动。沉默片刻,才有个年轻些的士兵试探着往前挪了挪,缓缓在案边坐下;其余人见状,也才跟着陆续落座,只是双手仍不自觉地攥着衣角,显得有些局促。
青鸟将令牌收回怀中,目光重新落回黝黑汉子身上,锐利的眼神里添了几分凝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压低声音问道:“还请阿兄如实告知,你等此行护送的究竟是何人?”
黝黑汉子深吸一口气,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快速扫过四周穿梭的人影与嘈杂的声响,随即朝青鸟躬身拱手,声音压得更低:“上官,此处人多耳杂,难保没有外人听去,恐生变数。可否随在下移步到僻静处,容在下细说?”
青鸟心中一动 —— 确实,舱内人来人往,即便声音再小,也怕被旁人听了去。他当即点头:“也好,便去船楼细说。” 说着便引着黝黑汉子往舱外走,石胜见状,也默默跟了上来。
刚踏上船楼的走廊,便见里面同样热闹 —— 不少乘客聚在廊下透气,还有船工扛着杂物匆匆走过,喧闹声丝毫不比下层船舱轻。青鸟不再多耽搁,带着几人径直往自己的客舱走去。
刚走到舱门口,舱门便 “吱呀” 一声从里打开,王仙君探着脑袋走出来,见着青鸟,连忙迎上前:“师父!外面乱成一片,我刚才瞧见阿姐她们领着好些受了惊的女子去了她们客舱,正想找你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还没说完,青鸟便抬手轻轻止住了他,目光扫过身旁的黝黑汉子,压低声音吩咐:“这里有要事要谈,你在门口守着,无论谁来,都莫让旁人进来。”
王仙君虽还有些疑惑,却也知道事态重要,立刻重重点头:“师父放心!” 说罢便乖乖退到舱门外,挺直身子站定,像棵小树苗般守在门口。
青鸟这才领着黝黑汉子走进舱内,反手将舱门轻轻合上。门外的喧闹与脚步声顿时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江风卷着水汽撞在舷窗上,发出 “呜呜” 的低啸,像是谁在暗处低声呜咽。舱内没什么暖意,反倒像被江水浸透般透着股阴冷,连呼吸都似带着凉意。
三人在靠窗的矮凳上坐下,黝黑汉子刚坐稳,额头便渗出细密的冷汗,他攥紧了衣襟,喉结滚动了好几次,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艰难碾出,声音压得极低:“我等…… 护送的是颖王殿下。殿下此次是奉了陛下密旨,南下暗查圣灵教的动向。”
“圣灵教?” 石胜在一旁猛地拧起眉头,眼中闪过几分凝重,下意识转头看向青鸟,眼神里满是惊疑。
青鸟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料,心中也掀起波澜:听这汉子所言,朝廷暗中派人查探圣灵教,可此前从未听闻半点风声,看来朝堂内部怕是早已生了分歧,有人想动这教派,却又不愿声张。
他压下心中思绪,目光重新落回黝黑汉子身上,语气沉了几分:“既然是护送颖王殿下,那你们方才在江上,究竟遭遇了何事?为何会有那般多船只沉没?”
黝黑汉子猛地抬手捂住脸,指节用力得泛出青白,粗重的喘息从指缝间不断溢出,似要将胸腔里的惊惧都咳出来。待他终于放下手,再抬头时,眼底还翻涌着未散的惊涛,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石磨过,每一个字都裹着颤音:“…… 我们一共十六艘船,从渝州顺流而下,前几日都还风平浪静。可谁知今日刚行到这一带 ——”
他的咽喉剧烈滚动了一下,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呼吸,语气陡然变得急促:“整条江!好好的江面,竟被一座黑漆漆的‘石山’拦腰截断!那‘山’又高又陡,江水漫过石顶,直接冲成了一道瀑布!我们的船被水流推着往‘山’上撞,只能拼命逆流后退,偏巧这时南集渠方向又冲出来两艘客船,直直撞进我们的船队里 —— 瞬间就乱作一团了!”
“石山拦江?” 青鸟听到此处,后背突然寒毛倒竖,指尖下意识攥紧了衣摆。江心出现巨石、漫江瀑布、突然出现的南集渠客船……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像是偶然发生的意外?他猛地想起方才樊铁生通过千里蟾传来的话 —— 沉船处有法力波动的残余。
一个念头骤然在脑海中浮现:难不成,是有人故意设下的局?分明是要将这二十六艘护送颖王的船只,连人带船一并毁在江上!
青鸟的目光落在黝黑汉子身上,只见他此刻已完全陷入癫狂的回忆,双目圆睁,瞳孔死死盯着前方虚空,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翻涌的江水之中。
“眼看船队要被瀑布卷走,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失控的嘶哑,“颖王殿下身边的几位道长当即踏上船舷,纷纷掐诀做法 —— 霎时间江面上刮起好大的风,硬生生推着船帆往反方向走,我们都以为能脱险了!可谁能想到……”
他猛地一顿,双手死死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随即便狠狠砸向桌面!“哐当” 一声脆响,案上的瓷碗被震得剧烈晃动,汤水泼溅出来,在桌面上淌出蜿蜒的水痕。
“那江心的黑石山,竟突然‘轰’地一声从水里跃了起来!带着滔天的水花,又重重落回江中!” 他的声音里满是惊惧,仿佛那恐怖的景象就在眼前,“江水瞬间就像开了闸的猛兽,巨浪裹着我们的船队,直直撞向那东西!等船被浪推着靠近了,我们才看清 ——”
他喉咙里发出 “嗬嗬” 的抽气声,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咽喉,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痛:“哪、哪里是什么石头!那东西…… 那东西布满黑鳞的头颅,大得能装下整间屋舍!头上还长着七八根石笋似的犄角,直直刺向天空!它一张巨口,露出的獠牙…… 比咱们船上的桅杆还要粗!”
他突然抬起手,僵硬地模仿着猛兽的动作,手臂却抖得像风中的枯枝,连指尖都在不受控地抽搐:“最前面的那艘船,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它一爪子拍成了碎木!我们乘坐的大船拼尽全力想绕开,可它竟猛地探过脑袋,一口咬住了船腰!”
舱内瞬间陷入死寂,连窗外江风呜咽的声音都似被这恐怖的描述凝滞。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黝黑汉子脸上,映得汉子脸上的冷汗愈发清晰。
“咔 —— 嚓 ——!” 汉子突然嘶吼出一声刺耳的碎裂声,那声音尖锐得像是真的有木头在耳边断裂,“龙骨断了!那声响震得人肝胆都要裂开!船头被它甩得撞向悬崖,船尾…… 船尾直接翘了起来!” 他死死盯着自己青筋暴起的手背,眼神涣散,语无伦次,“我不知被什么东西撞飞了出去,等醒过来时,半个身子还泡在江边的浅滩里…… 一抬眼就看见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到此处,他突然像被烫到一般猝然抱紧双臂,牙齿 “格格” 打颤,声音里满是濒临崩溃的恐惧:“那石怪正叼着半截大船在江心里发狂甩动!江面掀起的浪头,比城墙还要高,直直往我这边压过来!我拼了命抠住崖壁上的岩缝,才没被浪卷回江里……”
最后的尾音湮灭在他剧烈的战栗中。他整个身子佝偻着蜷缩起来,后背的衣衫被冷汗浸透,指甲深深抠进船板的缝隙里,留下几道弯月形的白痕,仿佛仍置身于那片地狱般的江涛漩涡里。
"之后呢?还发生了何事?"青鸟沉声追问。
黝黑汉子喉结滚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说来也怪,那石怪突然调转方向,竟弃了我们往上游追去!"他瞳孔微缩,仿佛又看见那骇人景象,"就在它转身的刹那,我透过它躯体的缝隙,瞧见一艘小船——船帆吃满了风,那怪物就是追着它去了。"
"帆吃满了风?"青鸟眉头一皱,若有所思地追问,"那船有多快?"
"快!快得邪门!"汉子声音发颤,"简直是在水面上飞!"
青鸟眸中精光一闪,心中已然明了——那风是法力驱使,船才能这般快速的在江面行驶。
就在此时,青鸟衣领处突然传来樊铁生低沉的声音:"看来颖王就在那条船上。"
"什——"黝黑汉子猛地瞪大眼睛,惊疑不定地望向青鸟的衣领,"我、我方才是不是听见了什么声音?"
喜欢天人幽冥
这日午后,客船平稳行驶在江心,两岸青山如黛,云影悠悠。然而,众人渐渐察觉到一丝异样——江面上竟不见一艘顺流而下的船只,整条大江仿佛只剩下逆流而上的船只在前行。
突然,船头的船工大喊一声:“水里有东西!”
众人闻声,纷纷跑到船舷边,凭栏向下望去。只见江水中先是飘过一块小小的木片,接着又是一块稍大的木板,随后第三块、第四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起初众人还只是疑惑,可当一块巨大的船只残骸从船侧缓缓漂过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残骸上,还依稀可辨一扇破碎的窗户,窗棂断裂,漆色犹新。
甲板上鸦雀无声,唯有江水哗哗流淌,两岸猿啼鸟鸣依旧,却衬得此刻更加诡异。
忽然,一名女子尖叫出声,声音尖锐刺耳,像是被眼前的景象吓破了胆。原来漂浮的残骸上,一具尸体在残骸尾部,而这具尸体,只有上半身,胸腔的内脏滑落在船只的残骸上,而下半身已经不知道去了何处。
青鸟立刻侧身,挡在清韵代和王秀荷身前,低声道:“你们先回船舱,我一会儿就来。”他又看向王仙君,“你也回去,关好门窗,等我们回来。”
清韵代三人依言退回船舱,甲板上其他旅客也纷纷惊慌失措地躲回舱内,眼中满是恐惧。
只有青鸟、樊铁生和石室三人与与几个胆子较大的旅客和船家等人留在甲板上。船老大眉头紧锁,喃喃自语:“怪了……若是触礁,夷陵那段险滩都没事,怎会到了这里才出事?”
正思忖间,江面上又漂来更多碎片,而这一次,碎片之间竟裹挟着四具尸体!那些尸体随波浮沉,身上的伤口狰狞可怖,有的深可见骨,有的皮肉翻卷,鲜血早已被江水冲刷殆尽,只余惨白的皮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青鸟凝视着这些尸体和残骸,心中惊疑更甚——这些碎片分明是刚刚才沉没的船只,而且数量之多,至少数艘船同时遭难!可同一时间数艘船沉没,这绝非寻常事故。
若是战事,船只或许会被击沉,但绝不可能被破坏成如此细碎的残骸,更不可能毫无预警地出现在这平静的江段。
他眉头紧锁,目光扫向远处的江面,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这江下,恐怕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话音刚落,江面上忽然又漂来一堆破碎的船板,木屑与断裂的绳索混在一处,在浪里打着旋儿。而这一次,残骸四周竟围着十余具尸体 —— 有的浮在水面,面色青紫,衣衫被撕扯得不成样子;有的半截沉在水里,只露出一只僵直的手臂,指节还死死攥着碎木。
好几具尸体的死状格外恐怖,胸腔凹陷、肢体扭曲,分明是被巨力硬生生挤压致死,看得甲板上的人纷纷别过脸,不忍再看。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惨烈的氛围中时,青鸟的目光突然一凝 —— 他瞧见一根断裂桅杆,斜斜横亘在几块较大的残骸之间,桅杆上缠着凌乱的绳子。而在那桅杆上,竟还趴着一个人!
那人背上有一道伤口,鲜血还在汩汩流出,格外醒目。鲜血浸透了衣料,在江水里晕开淡淡的红雾,好在伤口似乎并未伤及要害。他双臂死死环住桅杆,脑袋无力地搭在桅杆上,头发散开被江水泡得贴在脖颈上,随着残骸在浪里起起伏伏,不知是生是死。
青鸟目光紧锁在桅杆上那人的胸口,隐约还能看到微弱的起伏。他立刻转头对船家喊道:“快救人!那人还活着!”
船家闻言,迅速从船舷处取下一根长竹竿,竿头绑着锋利的铁钩。他俯身将竹竿探入水中,铁钩在江面上划出一道银光,几次试探后,终于勾住了那人的腰带。
船家用力一扯,可那人只是微微晃动,仍死死抱着桅杆不放。
樊铁生见状,大步上前,沉声道:“我来!”他接过竹竿,臂上肌肉绷紧,猛地发力一拽——
“哗啦!”水花四溅,那人终于被扯离桅杆,身体随着竹竿的收回而逐渐浮出水面。船家和一名船工早已等在船舷边,待那人靠近,立刻伸手抓住他的衣襟,合力将他拖上甲板。
那人浑身湿透,面色惨白,嘴唇因寒冷而泛着青紫。
石胜迅速蹲下身,手指探向他的颈侧,确认脉搏尚存后,又仔细检查伤势——背上有一道不深的划伤,额头则因撞击肿起一大块,除此之外并无致命伤。
“还活着。”石胜沉声道,随即撕开男子湿透的衣衫。一名船工递来干布,石胜用布擦干他身上的水渍,又从怀中取出药粉,撒在伤口上。布条撕成长条,简单包扎后,石胜拍了拍男子的脸颊,连唤数声,可对方依旧昏迷不醒。
“先抬进去好生照料。”石胜吩咐道。船工们立刻抬起男子,小心翼翼地送入舱内。
青鸟凝视着男子的装束——粗布短衫,腰间系着麻绳,分明是船工的打扮。看来他是在船只碎裂时被重物击中,慌乱中抓住了桅杆,这才侥幸活命。
这时,一名船工走到船家身旁,低声问道:“老大,我们是继续前行,还是停船?”
船家眉头紧锁,目光扫过江面上越来越多的残骸,又望向远处幽深的江面。水波荡漾,看似平静,却仿佛暗藏杀机。
“这江上……怕是出大事了。”船家喃喃道,声音里透着不安。
船尾的船楼顶上,一名船工扯着嗓子朝船家喊道:“老大!后面的船打旗语问咱们出了什么事,要不要停船?”
船家摸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一时踌躇不定。青鸟见状,上前一步道:“船家,前方沉船惨剧刚发生不久,或许还有生还者亟待救援,需早做决断。”
船家叹了口气,皱纹里夹着忧虑:“老朽自然明白,可这一船人的安危,我也得顾及啊……”
樊铁生抱臂而立,沉声道:“既然如此,不如问问大家的意见——是继续前行救人,还是停船等待?”
船家思索片刻,点头道:“此法可行。”
他转身走向船舱,几名船工立刻去各舱唤人。不多时,乘客们陆续聚集在船舱中央,脸上或惊或疑,低声议论着方才所见。
船家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客人,想必大家已知道江上发生了何事。老朽就直说了——前方江面情况不明,但极可能有落水者需救援。如今老朽难以独断,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是停船等待消息,还是继续前行?”
此言一出,船舱内瞬间炸开了锅。
一名中年文士恳切道:“自然该向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岂能见死不救?”
他话音刚落,角落里一名富商模样的男子便冷笑反驳:“说得轻巧!前方情况不明,若咱们的船也沉了,谁来救我们?别人的命要紧,自己的命就不值钱了?”
一名妇人紧紧搂着孩子,颤声道:“不如……不如报官吧?等官府派人来处置……”
“等官府?”一名粗布短打的汉子嗤之以鼻,“等那帮官老爷慢悠悠晃过来,落水的人早喂鱼了!要救就得现在!”
“你逞什么英雄?”富商怒目而视,“你要送死别拉上我们!”
“贪生怕死的东西!”汉子反唇相讥。
船舱内吵作一团,有人拍桌,有人跺脚,声音越来越高,几乎要掀翻甲板。
“大家静一静!”船家站在中间朝众人摆手,他左看右看,花白的胡子气得直抖,却压不住众人的争执。
青鸟站在舱门边,目光扫过众人涨红的脸,又望向窗外漂浮的残骸。江风穿过窗缝,带着一丝腥气,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什么。
“住口——!”
一声断喝如惊雷炸响,震得船舱内霎时一静。众人愕然转头,只见一名锦衣郎君大步走到船家身旁,眉宇间凝着不容置疑的肃然。正是青鸟。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静却字字铿锵:“救人贵在争分夺秒,但诸位的安危亦不可轻忽。”他略一停顿,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焦躁或犹疑的面孔,“不如折中而行——船继续向前一段,若见事发处便停下,不贸然靠近,只放小船探查。若有生还者,立即施救;若情况凶险,则退回等待官府。此法诸位以为如何?”
船舱内先是一寂,继而响起低低的议论声。那文士率先抚掌:“此法周全!既不负仁义,又不至涉险!”
富商拧着眉头,却也不得不点头:“若只是远远停下……倒也可行。”
船家见众人意见渐趋一致,当即拍板:“便依郎君之言!”他转身对船工高声道,“升半帆,缓速前行!备好救生小船!”
甲板上立刻忙碌起来。水手们收缆的收缆,备船的备船。青鸟等人站在船头,江风掀起众人的衣袂,猎猎作响。
樊铁生与石胜并肩立在船头一侧,目光紧紧锁着前方江面,眉头微蹙。两人心中都暗自祈愿,前方若真有变故,最好只是船只触礁的寻常事故,千万不要再生出其他岔子。甲板上的几位旅客见此情形,也纷纷围了过来,有人攥着船舷,有人捋起衣袖,都想着若有需要,能搭把手帮些小忙。
船楼顶的旗手早已将众人商议的决定,通过旗语告知了后方的其它船只。没过多久,后方船只便回了信号 —— 他们也愿一同上前,帮忙搭救落水之人,还特意叮嘱,若有任何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
船工将这消息传给船家时,甲板上响起一阵低低的感叹,先前因未知变故生出的紧绷,此刻竟被一丝暖意冲淡:“看来这世间,终究还是好人多啊。”
青鸟始终凝望着前方,随着船只靠近,水面上的残骸愈发密集,断裂的船板、散落的木箱在江面上漂浮,像极了被撕碎的纸片。忽然,他目光一凝 —— 一块染着水渍的碎裂船板上,赫然搭着半截苍白的手臂,指节僵直地垂在水中,随波轻轻晃动。再往远处的残骸堆里看去,更有不少残缺的尸身混在其中,顺着水流缓缓漂来。甲板上的喧闹瞬间消散,众人皆沉默地望着这一幕,唯有江风卷着水汽扑面而来,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只能暗自期盼,还能有更多幸存者。
船只继续缓缓前行,途中又救起三人。前两人被捞上船时已陷入昏迷,船工急忙按压他们的胸口排水;最后救起的是位女子,上船时虽还清醒,却被吓得魂不守舍,嘴里反复念叨着 “怪”“黑影” 之类零碎的字眼,语无伦次,任凭众人如何询问,也探不出半点有用的消息。
就在这沉闷的氛围里,船只又航行了大半个时辰。突然,桅杆顶上了望台的船工猛地探出头,朝着甲板下方高声大喊:“看见了!前方三百丈处,有好多船只损毁了!” 这一嗓子像惊雷般炸响,甲板上的人瞬间神经紧绷,纷纷踮起脚朝前方望去 ——果然见远处的江面上,散落着不少船只的残骸 ,只是此刻距离尚远看不清细节,也辨不出是否还有幸存者的身影,只能隐约望见那一片狼藉的轮廓,在粼粼波光里透着几分死寂。
船只又向前航行了百余丈,船家当机立断下令停船。旗手立刻挥动旗帜,用旗语将 “前方停船探查” 的消息传给后方船只,江面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水波拍击船身的声响。
就在这时,两岸陡峭的石壁下,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边的石壁下站着二十余人。而另外一边的岸上,乱石之间有十几人正朝着船只用力摇手,有人还举起了衣衫挥舞 —— 原来竟还有这么多幸存者!
青鸟仔细打量着两岸的人: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除了穿着短打的船工,还有些人身着锦缎或粗布长衫,瞧着该是乘船的旅客;更显眼的是几位穿着甲胄的士兵,只是他们身上的甲胄大多已不见踪影,显然是落水时为了减轻重量、避免沉入水中,仓促间脱了去,只剩手腕和腿上还挂着几块零散的护甲,有两三个人甚至连最后一点甲胄都脱得干干净净,只穿着贴身的里衣。
这些人见船只驶来,呼喊声愈发急切,不少人眼中已泛起泪光,那是劫后余生的狂喜,混着对生的渴望,在江风里格外动人。
待船只稳稳停住,船工们立刻行动起来。旗手站在船尾高处,挥动彩旗向后方船只传递讯息。不多时,后续船只也陆续靠近,在安全距离抛锚停泊。
青鸟向沉船处凝神细看,这才看清眼前的景象 —— 江心几乎被船只残骸堵得严严实实,断裂的船身、散落的桅杆与木箱层层叠叠,在水面铺成一片狼藉的 “陆地”。有几处残骸堆叠得极高,半截船板与断裂的船梁探出水面,像一座歪斜的小山,在江风里微微晃动;还有些残骸大半沉在水下,只露出零星的船舷或木桶边缘,在水波中时隐时现,透着藏在水下的凶险。
更显眼的是不远处的一根桅杆,斜斜地指向天空,顶端还挂着半截残破的船帆 —— 帆布被撕裂得七零八落,边缘卷着,在江风里 “哗啦” 作响,像在无声诉说着方才的灾难。
靠近北岸的浅水区,几块刚从山崖上滚落的大石赫然矗立在水中 —— 石身还带着新鲜的凿痕与土屑,棱角锋利未被江水磨圆,冷硬的灰黑色表面在阳光下泛着沉滞的光。它们与周围漂浮的断船板、歪斜的桅杆缠在一处,硬生生在江面织成一道天然屏障,断口狰狞的礁石与残破的船体交错,别说行船,便是小木筏想从缝隙里穿过,都要担心被锋利的石棱划破、被残骸勾住船底。
再看江岸的泥泞滩涂,十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地散着:有的仰面朝天,发丝黏在颊边;有的脸朝下埋在泥里,只露出半截湿透的衣摆;还有几具裹着残破的甲胄,甲片崩落得四处都是,甲胄缝隙里还凝着暗红的血渍。
江水一波波漫上滩涂,又裹着泥沙退去,这些尸体便跟着水流一会儿被推得微微飘起,四肢在水波中无意识地晃动,一会儿又重重砸回泥泞里,溅起细碎的泥点,那副狼狈又骇人的模样,任谁看了都忍不住攥紧衣角,后背窜起一阵寒意。
青鸟的目光从滩涂移开,望向更远处的上游 —— 粼粼波光里,隐约能瞧见四五艘船只的轮廓,它们的船帆都已齐齐落下,船身静静泊在江心,既没有往前挪动的迹象,也没有掉头退走的动作。显然,这些船上的人早就瞧见了前方的大石与残骸,知道此路不通,只能暂时停在原地,等着看是否有别的出路。江面上一时间只剩水波拍击船身的声响,透着几分滞涩的沉寂。
甲板上,船工们迅速放下所有小船。其中两艘准备前往江心探查沉船情况,其余则驶向岸边救援幸存者。
青鸟见状,抬脚便要跃上小船,却被樊铁生一把拦住:"不可!这次由我和其他人去,你留在船上等候消息。"
青鸟刚要开口争辩,石胜已上前一步按住他的肩膀:"让老樊他们去吧,我们在船上接应。"
青鸟见两人态度坚决,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也知多说无益,只得无奈作罢。他转头望向波光粼粼的江心,眉梢掠过一丝惋惜,轻声感叹:“可惜我如今不能动用法力,不然只需放出傀儡灵,便能与你们保持消息畅通,无论前方发生何事,也能有个及时照应。”
“这有何难!” 樊铁生闻言,当即朗声一笑,说着便伸手探入怀中,摸出两个鸡蛋般大、酷似青蛙的铜制物件。与寻常青蛙不同的是,这两只 “青蛙” 竟生着六条腿,中间两条腿比前后四条要长出近一倍,通体泛着温润的铜光,唯独没有眼睛,只在本该是眼部的位置,刻着一道弯弯的纹路,像极了一抹含笑的嘴。
青鸟接过樊铁生递来的一只,指尖触到冰凉的铜身,眼中满是疑惑:“这物件看着新奇,却是何用处?”
“此乃‘千里蟾’,一公一母成对儿用。” 樊铁生指着自己手中的那只,解释道,“佩戴者即便相隔数百丈,也能通过这千里蟾相互说话,比送信、传讯方便多了。”
“哦?” 青鸟眼中顿时生出几分好奇,指尖摩挲着铜蟾的纹路,轻声叹道,“竟有此等神物!比我们以往用的傀儡灵便捷太多 —— 傀儡灵只能传递预设的文字消息,可做不到这般实时对谈。”
说着,他将两只千里蟾并在一处比对,果然见一只背脊微微隆起,头顶还立着两个圆溜溜的小铜角;另一只则通体平滑,既无隆起也无铜角,分明是雌雄有别。
樊铁生抬手将自己手中的千里蟾往衣领处一放,那铜蟾竟似活了一般,六条细腿瞬间张开,死死抓住衣领边缘,稳稳贴在布料上,再不动弹,仿佛原本就长在那里。
青鸟见状,也依样照做,将手中的千里蟾往自己衣领处放去 —— 铜蟾的细腿刚触到布料,便立刻牢牢攀住,稳稳当当的,没有半分松动。
“你若要与我说话,只需摸一下它这‘嘴’。” 樊铁生指着铜蟾脸上那道弯纹,补充道,“你这边开口,我那边便能听得清清楚楚。”
青鸟了然点头,正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樊铁生已转身跟着几个船工,顺着干舷垂落的绳梯,一步步下到了小船上。
目送樊铁生与几名船工驾着小船渐渐驶向江心沉船处。他又转头看向另一侧救援的小船——岸边十几名幸存者翘首以盼,有人双手合十似在祷告,有人相互搀扶着站立,眼中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后方船只也放下小艇,正驶向对岸接应其他幸存者。
青鸟收回目光,再次望向樊铁生远去的小船。身旁的船家眉头深锁,脸上写满忧虑。
"船家,前方是何地界?"青鸟问道。
船家轻抚花白胡须,幽幽道:"那沉船处再往前,便是与南集渠的交汇口。"他顿了顿,眼中浮起深深的困惑:"此处既无暗礁,水流也缓,这些船只怎会无故沉没?实在蹊跷......"
江风掠过,吹皱一江青碧。远处樊铁生的小船已靠近沉船区域,如一片柳叶浮在粼粼波光中。众人屏息凝望,只见他纵身跃上一块半浮的残骸,又在倾斜的船板上几个起落,最终停驻在一艘船头沉没、船尾斜翘出水的破船上。
他忽地定住身形,如石雕般面朝对岸。青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岸边浅滩处,赫然半埋着一截断裂的船体!乌黑的船身从中裂开,狰狞的断口处木刺嶙峋,像是被巨兽利齿生生咬断。船尾整个瘫在岸上,船头却不知所踪。更令人心惊的是,残骸四周散落着无数身穿甲胄的士兵尸体。和破碎的木板、撕裂的帆布混在一起,甚至还有半截锈迹斑斑的青铜撞角深陷泥沙。看那船体形制,分明是水师战船!
忽然,一块碗口大的碎木从峭壁上 “哗啦” 坠落,带着碎石砸在地面。青鸟的视线猛地向上一抬,呼吸骤然停滞 ——
十丈高的峭壁顶端,一具庞大的船首竟斜插在巉岩之间!那船头高高昂起,仿佛濒死巨兽最后的挣扎。整段船身被挤压得扭曲变形,船板爆裂翻卷,裸露出断裂的肋骨架。最骇人的是船腹处,一道触目惊心的裂缝贯穿两侧,边缘碎木如獠牙倒竖,在风中簌簌剥落,不时还有木屑坠入峭壁之下。那残骸仿佛随时会轰然解体,将悬崖下的一切碾为齑粉!
樊铁生站在摇晃的船尾上,死死盯着峭壁的巨影。江风掀起他沾满泥渍的衣摆,猎猎作响。他的身影在广阔的江天之间,渺小得像一粒投向深渊的石子。
青鸟目光刚落,便见那几艘负责救援的小船已载着幸存者,在江浪里摇摇晃晃地划近。小船刚一贴住大船船身,幸存的几人便急着抓住垂在干舷的绳梯,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 有人衣襟还在滴水,攀爬时不住打滑;有人手臂受了伤,每向上挪一步,都要咬着牙强忍疼痛,却没人敢松半分力气,只一心想着抓紧绳梯,爬向这处能带来生机的甲板。
船工们小心地将人扶上大船。他快步上前,伸手稳稳扶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 老人浑身湿透,衣襟滴着水,连花白的胡须都黏在下巴上,脚步虚浮得几乎站不稳。
青鸟半扶半搀,将他引到一旁堆放的木箱边坐下,又顺手帮老人拢了拢湿透的衣襟,低声安抚:“老人家莫慌,已安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石胜快步上前,稳稳扶住一个双脚发软的中年男子 —— 那人浑身水湿,裤脚还在滴着江水,刚踏上甲板便踉跄着要栽倒,脸色白得像纸。石胜粗粝的手掌托着他的胳膊,将人半扶半架到一旁的桅杆边。
刚靠上冰凉的桅杆,那男子便猛地攥住石胜的手腕,双手合十不住晃动,声音里还带着未平的喘息:“多,多谢壮士!多谢壮士!” 说着便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脊背骤然垮下来,整个人顺着桅杆缓缓滑坐下去,最后干脆摊在甲板上,胸口随着粗重的呼吸起伏,连手指都懒得再动一下,显然是耗尽了所有力气。
两人又转身去扶其他幸存者:有个年轻妇人抱着襁褓里的孩子,指尖还在不住发抖;还有位中年男子腿部受了伤,血水混着江水往下直淌。
两人一一帮着稳住身形,指引他们在甲板上找地方歇息。不过片刻,甲板上便聚集了十几人,湿漉漉的衣衫在晨风里泛着冷意,显然都是刚从江水里救上来的。
甲板上的其他人也没闲着,各自动了起来:有几个旅客,连忙跑进船舱,寻找能替换的干净衣裳;负责烧火的船工扛着水桶快步走来,桶里的温水冒着袅袅热气,挨着给人递上粗瓷碗;还有人忙着清理甲板上的水渍,或是将甲板上的木箱搬到幸存者身边,让他们得以坐下歇息。
一时间,脚步声、叮嘱声、水桶碰撞声交织在一处,看似有些热闹的混乱,却处处透着章法 —— 谁管衣物、谁管饮水、谁管安置,无需多言便各归其位,反倒显出一种临事时的井然有序来。
这些幸存者脸上的惊惶还未散去,有人紧攥着拳头,有人不住地搓着发冷的手,身体仍控制不住地颤抖。就在这时,清韵代带着王秀荷与几位女子走上甲板,每人手里都捧着叠得整齐的干净衣裳,见着浑身湿透的女眷,便轻声上前搀扶:“姐姐莫怕,随我们去里面换身干衣,暖和些就好了。” 说着便引着几位女子往船楼走去,裙摆扫过甲板上的水渍,留下浅浅的印记。
另一边,原先跑进船舱的几个男子也抱来衣物,对着幸存的男人们道:“诸位随我们去船楼,先换衣裳,稍后再寻些热食来。” 众人连忙应声,跟着往船舱走去,甲板上的慌乱渐渐被有序的安顿取代。
青鸟抬头望向江面,只见后方船只的小船已经划到岸边,崖壁下的幸存者正扶老携幼,陆续登上小船,再由小船转运到大船上。江风依旧吹着,却不再似先前那般冷冽,晨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一张张劫后余生的脸上,添了几分暖意。
就在这时,衣领处的千里蟾忽然传来细微的震动,樊铁生的声音裹挟着江风的粗粝,清晰地传了过来:“青鸟,看来有些麻烦。”
青鸟心中一凛,当即快步走到船首,目光投向远处沉船聚集的江面,沉声问道:“阿兄,那边发生了何事?”
石胜也听见了千里蟾里的声音,连忙跟着凑到船边,顺着青鸟的目光望向远方。可等了片刻,却没听见樊铁生的回话 —— 远处江面上,樊铁生的身影还立在一截船的残骸上,似乎正俯身查看什么,却迟迟没有回应。
青鸟皱了皱眉,正想再问,身旁的石胜忽然拍了拍他的胳膊,提醒道:“忘了?得先摸千里蟾的嘴,不然老樊那边听不见你说话。”
青鸟这才恍然,方才情急之下竟忘了使用法子,连忙用指尖轻轻碰了碰铜蟾脸上那道弯纹,将问题又清晰地重复了一遍:“阿兄,到底出了什么事?”
话音刚落,青鸟衣领处的千里蟾便传来一阵轻微震动,樊铁生的声音裹着江风的凛冽,清晰地传了过来,语气里满是挥之不去的凝重:“青鸟,你那边仔细听着 —— 这些船根本不是触礁沉的!我刚才在残骸里查探过,船身的裂痕都是被巨力冲击后压碎的,边缘还带着扭曲的痕迹。虽说江水冲掉了不少线索,但我在几块较完整的船板上,仍摸到了残留的法力波动,绝非自然事故能解释!”
他顿了顿,似是俯身又查看了些什么,声音里添了几分笃定:“还有,这沉没的船只里,十有八九都是水师的船 —— 船板比寻常商船厚一倍,还刻着水师专用的榫卯记号,错不了。”
说到此处,樊铁生的语气骤然沉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你现在赶紧去问问幸存者里的那些士兵,别管他们一开始愿不愿说,务必问清楚 —— 他们这一路拼死护送的,到底是什么人?能让对方动用这么大的手笔,布下这等杀局,绝不可能是普通人!”
青鸟心头的疑云愈发浓重——为何水师士兵会出现在这里?沉船之祸又缘何而起?他与石胜穿过拥挤的船舱,寻到那几名缩在角落的士兵。
舱内角落里,几名士兵围着一张矮案蜷缩着身子,膝盖抵着膝盖蹲成一圈。他们双手还在不住颤抖,捧着的粗瓷碗里,热水随着指尖的晃动不断泼溅出来,在刚换上的干净布衫上晕开一片片深色水渍,可没人顾得上擦拭。
几双眼睛空洞地盯着地面,瞳孔里没有半分神采,仿佛还陷在沉船的惊惧里没缓过神来。舱内不时有人走动、交谈,脚步声与话语声在狭小的空间里交织,可这些动静落在他们眼里,竟恍若不存在一般,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诸位阿兄。” 青鸟放缓脚步走近,见舱内嘈杂,只能稍稍提高声音唤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温和的试探。
可那群士兵依旧眼神茫然地望着前方,对青鸟的呼喊毫无反应 —— 方才的声响像是被他们自动隔绝在外,唯有指尖瓷碗里晃动的热水,还在无声地诉说着未散的惊悸。
青鸟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人群中一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身上 —— 这人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瞧着是这群士兵里年纪最长的,神色虽也恍惚,却比旁人多了几分沉稳。他当即弯下腰,伸手在汉子眼前轻轻一晃,又提高声音唤了一声:“阿兄 ——!”
黝黑汉子这才从怔忡中回过神,手里的瓷碗猛地一晃,热水 “哗啦” 洒出来不少,险些脱手摔在地上。他慌忙稳住碗,抬眼看向青鸟,连忙撑着案沿站起身,粗糙的手掌胡乱拍了拍衣襟上的水渍,指尖还在微微发颤。
他朝青鸟拱手行了一礼,嗓音嘶哑得像砂纸在摩擦,每说一个字都带着艰涩:“多、多谢诸位搭救之恩……”
“路见危难,寻常人都会出手相助,阿兄不必如此客气。” 青鸟轻轻摆手,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转而压低声音问道,“不知阿兄可否告知在下,此行你们乘船而下,究竟是在护送何人?”
黝黑汉子闻言,忍不住上下打量了青鸟一番 —— 见对方身着质地精良的锦衣,身后还跟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气质瞧着非同一般,眼中顿时闪过几分疑惑。可他终究不敢追问对方身份,只是面露难色地拱了拱手,语气带着几分无奈:“郎君恕罪,我等是奉军令行事,上头有严令,此事绝不可外泄…… 实在不便告知您。”
青鸟眸中的疑惑愈发浓重,眉头不自觉地拧起。他想起方才江面上那些堵塞水道的沉船残骸 —— 能造成这般大规模的毁灭,绝非偶然,那被护送之人,必定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
念头闪过的瞬间,他倏然探手入怀,指尖一翻,一块镌刻着繁复纹路、泛着冷光的令牌已握在掌心,正是当朝国师的令牌。
“原、原来是国师特使!” 黝黑汉子瞥见令牌的刹那,瞳孔骤然收缩,身体控制不住地晃了晃,双手抖得比先前更厉害,连声音都带上了颤音。
他连忙躬身,头垂得极低:“恕在下方才失言,竟未认出上官身份,多有冒犯,还请上官海涵!”
其余士兵本还沉浸在迷茫中,听见汉子的话,纷纷抬眼望去。待看清青鸟手中的令牌,众人脸色骤变,骇然之下,手中的瓷碗 “哐当哐当” 撞在案桌上,有的甚至直接摔落在地,碎裂声在舱内格外刺耳。他们像是被惊雷劈中一般,瞬间从恍惚中惊醒,齐刷刷地站起身,对着青鸟躬身行礼,连大气都不敢喘。
青鸟连忙扫了眼四周 —— 舱内本就乱作一团,有人忙着分发衣物,有人围着幸存者询问情况,喧闹声裹着水汽在空间里打转,倒真没几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他松了口气,随即抬手朝众士兵摆了摆,温声道:“诸位阿兄不必拘谨,先坐下歇息。我与这位阿兄单独问几句话,很快便好。”
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还带着几分未散的惶恐,一时没人敢动。沉默片刻,才有个年轻些的士兵试探着往前挪了挪,缓缓在案边坐下;其余人见状,也才跟着陆续落座,只是双手仍不自觉地攥着衣角,显得有些局促。
青鸟将令牌收回怀中,目光重新落回黝黑汉子身上,锐利的眼神里添了几分凝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压低声音问道:“还请阿兄如实告知,你等此行护送的究竟是何人?”
黝黑汉子深吸一口气,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快速扫过四周穿梭的人影与嘈杂的声响,随即朝青鸟躬身拱手,声音压得更低:“上官,此处人多耳杂,难保没有外人听去,恐生变数。可否随在下移步到僻静处,容在下细说?”
青鸟心中一动 —— 确实,舱内人来人往,即便声音再小,也怕被旁人听了去。他当即点头:“也好,便去船楼细说。” 说着便引着黝黑汉子往舱外走,石胜见状,也默默跟了上来。
刚踏上船楼的走廊,便见里面同样热闹 —— 不少乘客聚在廊下透气,还有船工扛着杂物匆匆走过,喧闹声丝毫不比下层船舱轻。青鸟不再多耽搁,带着几人径直往自己的客舱走去。
刚走到舱门口,舱门便 “吱呀” 一声从里打开,王仙君探着脑袋走出来,见着青鸟,连忙迎上前:“师父!外面乱成一片,我刚才瞧见阿姐她们领着好些受了惊的女子去了她们客舱,正想找你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还没说完,青鸟便抬手轻轻止住了他,目光扫过身旁的黝黑汉子,压低声音吩咐:“这里有要事要谈,你在门口守着,无论谁来,都莫让旁人进来。”
王仙君虽还有些疑惑,却也知道事态重要,立刻重重点头:“师父放心!” 说罢便乖乖退到舱门外,挺直身子站定,像棵小树苗般守在门口。
青鸟这才领着黝黑汉子走进舱内,反手将舱门轻轻合上。门外的喧闹与脚步声顿时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江风卷着水汽撞在舷窗上,发出 “呜呜” 的低啸,像是谁在暗处低声呜咽。舱内没什么暖意,反倒像被江水浸透般透着股阴冷,连呼吸都似带着凉意。
三人在靠窗的矮凳上坐下,黝黑汉子刚坐稳,额头便渗出细密的冷汗,他攥紧了衣襟,喉结滚动了好几次,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艰难碾出,声音压得极低:“我等…… 护送的是颖王殿下。殿下此次是奉了陛下密旨,南下暗查圣灵教的动向。”
“圣灵教?” 石胜在一旁猛地拧起眉头,眼中闪过几分凝重,下意识转头看向青鸟,眼神里满是惊疑。
青鸟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料,心中也掀起波澜:听这汉子所言,朝廷暗中派人查探圣灵教,可此前从未听闻半点风声,看来朝堂内部怕是早已生了分歧,有人想动这教派,却又不愿声张。
他压下心中思绪,目光重新落回黝黑汉子身上,语气沉了几分:“既然是护送颖王殿下,那你们方才在江上,究竟遭遇了何事?为何会有那般多船只沉没?”
黝黑汉子猛地抬手捂住脸,指节用力得泛出青白,粗重的喘息从指缝间不断溢出,似要将胸腔里的惊惧都咳出来。待他终于放下手,再抬头时,眼底还翻涌着未散的惊涛,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石磨过,每一个字都裹着颤音:“…… 我们一共十六艘船,从渝州顺流而下,前几日都还风平浪静。可谁知今日刚行到这一带 ——”
他的咽喉剧烈滚动了一下,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呼吸,语气陡然变得急促:“整条江!好好的江面,竟被一座黑漆漆的‘石山’拦腰截断!那‘山’又高又陡,江水漫过石顶,直接冲成了一道瀑布!我们的船被水流推着往‘山’上撞,只能拼命逆流后退,偏巧这时南集渠方向又冲出来两艘客船,直直撞进我们的船队里 —— 瞬间就乱作一团了!”
“石山拦江?” 青鸟听到此处,后背突然寒毛倒竖,指尖下意识攥紧了衣摆。江心出现巨石、漫江瀑布、突然出现的南集渠客船……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像是偶然发生的意外?他猛地想起方才樊铁生通过千里蟾传来的话 —— 沉船处有法力波动的残余。
一个念头骤然在脑海中浮现:难不成,是有人故意设下的局?分明是要将这二十六艘护送颖王的船只,连人带船一并毁在江上!
青鸟的目光落在黝黑汉子身上,只见他此刻已完全陷入癫狂的回忆,双目圆睁,瞳孔死死盯着前方虚空,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翻涌的江水之中。
“眼看船队要被瀑布卷走,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失控的嘶哑,“颖王殿下身边的几位道长当即踏上船舷,纷纷掐诀做法 —— 霎时间江面上刮起好大的风,硬生生推着船帆往反方向走,我们都以为能脱险了!可谁能想到……”
他猛地一顿,双手死死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随即便狠狠砸向桌面!“哐当” 一声脆响,案上的瓷碗被震得剧烈晃动,汤水泼溅出来,在桌面上淌出蜿蜒的水痕。
“那江心的黑石山,竟突然‘轰’地一声从水里跃了起来!带着滔天的水花,又重重落回江中!” 他的声音里满是惊惧,仿佛那恐怖的景象就在眼前,“江水瞬间就像开了闸的猛兽,巨浪裹着我们的船队,直直撞向那东西!等船被浪推着靠近了,我们才看清 ——”
他喉咙里发出 “嗬嗬” 的抽气声,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咽喉,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痛:“哪、哪里是什么石头!那东西…… 那东西布满黑鳞的头颅,大得能装下整间屋舍!头上还长着七八根石笋似的犄角,直直刺向天空!它一张巨口,露出的獠牙…… 比咱们船上的桅杆还要粗!”
他突然抬起手,僵硬地模仿着猛兽的动作,手臂却抖得像风中的枯枝,连指尖都在不受控地抽搐:“最前面的那艘船,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它一爪子拍成了碎木!我们乘坐的大船拼尽全力想绕开,可它竟猛地探过脑袋,一口咬住了船腰!”
舱内瞬间陷入死寂,连窗外江风呜咽的声音都似被这恐怖的描述凝滞。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黝黑汉子脸上,映得汉子脸上的冷汗愈发清晰。
“咔 —— 嚓 ——!” 汉子突然嘶吼出一声刺耳的碎裂声,那声音尖锐得像是真的有木头在耳边断裂,“龙骨断了!那声响震得人肝胆都要裂开!船头被它甩得撞向悬崖,船尾…… 船尾直接翘了起来!” 他死死盯着自己青筋暴起的手背,眼神涣散,语无伦次,“我不知被什么东西撞飞了出去,等醒过来时,半个身子还泡在江边的浅滩里…… 一抬眼就看见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到此处,他突然像被烫到一般猝然抱紧双臂,牙齿 “格格” 打颤,声音里满是濒临崩溃的恐惧:“那石怪正叼着半截大船在江心里发狂甩动!江面掀起的浪头,比城墙还要高,直直往我这边压过来!我拼了命抠住崖壁上的岩缝,才没被浪卷回江里……”
最后的尾音湮灭在他剧烈的战栗中。他整个身子佝偻着蜷缩起来,后背的衣衫被冷汗浸透,指甲深深抠进船板的缝隙里,留下几道弯月形的白痕,仿佛仍置身于那片地狱般的江涛漩涡里。
"之后呢?还发生了何事?"青鸟沉声追问。
黝黑汉子喉结滚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说来也怪,那石怪突然调转方向,竟弃了我们往上游追去!"他瞳孔微缩,仿佛又看见那骇人景象,"就在它转身的刹那,我透过它躯体的缝隙,瞧见一艘小船——船帆吃满了风,那怪物就是追着它去了。"
"帆吃满了风?"青鸟眉头一皱,若有所思地追问,"那船有多快?"
"快!快得邪门!"汉子声音发颤,"简直是在水面上飞!"
青鸟眸中精光一闪,心中已然明了——那风是法力驱使,船才能这般快速的在江面行驶。
就在此时,青鸟衣领处突然传来樊铁生低沉的声音:"看来颖王就在那条船上。"
"什——"黝黑汉子猛地瞪大眼睛,惊疑不定地望向青鸟的衣领,"我、我方才是不是听见了什么声音?"
喜欢天人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