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离开太阳系开始流浪。
极限超进化者更能进入雾气空间,确定宇宙中存在其他文明,且数量众多。
人类便在南北极冰盖之下,修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庞大的中微子探测阵列。
主要用于探测地外文明的存在。
其原理是,核聚变反应时,可能泄露中微子。
中微子质量极小,且不携带电荷,仅仅参与弱力相互作用,也就是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松穿过蓝星。
探测难度也极大!
蓝星离开了太阳系,没有恒星的干扰,中微子探测阵列的精度大大提升。
尤其确定共享者文明舰队方向后,更进一步缩小难度。
蓝星来到这片空间的第三年,便检测到来自‘前’方的不少中微子,科学家判断来源于共享者文明的活动。
共享者文明应该还在使用可控核聚变。
如果他们掌握更高级获取能量的方式,就没必要保留过多可控核聚变设备,并保持运行。
在宇宙空间流浪,还离开了母星,且不在恒星系中,资源稀缺。
核燃料释放的能量比例,肯定不如更高级的能源技术。
与其携带大量核燃料,不如储存更多更先进技术燃料。
“300万亿吨?!”
蓝星接收到来自风筝号的信息,科学家们大为震惊。
“300万亿吨的飞船就有三艘,还有数量过百的,超过20万亿吨的……总共3000万亿吨的舰队总质量?”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和我们的估计差太远了!”
“章廖东计算出错的可能性更大……”
一众科学家情绪激动,挥舞纸和笔完全不能相信。
人类确定共享者文明舰队规模,从多个角度考量。
首先是中微子探测阵列的数据,检测到的中微子数量,反推其舰队总能量。
其次是根据共享者文明舰队发给人类的资源需求量与技术名录。
单就共享者文明需求的那些资源全部加一起,对于3000万亿吨总质量规模的舰队来说,也就九牛一毛。
要的太少了!
而拿出来交换的技术又非常先进!
价值似乎不对等……
难道说,共享者文明联盟,真就和他们宣称的那样慷慨,愿意如此无私的帮助其他流浪文明?
“技术,只是一些数据,复制一份分享出去似乎也无伤大雅。
更何况我们是流浪文明,今次插肩而过,未来再难相见,我们的技术进步对他们造不成任何影响。
反之人类如果因为这份慷慨选择加入共享者文明的联盟,则又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科学家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现场一片嘈杂。
很快,重新计算的结果出炉,令得众人哑口无言,最后一丝希望落空。
章廖东计算的没错。
共享者文明的舰队确实无比的庞大。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可以理解。”
冷静后,一位科学家说道,
“我们不知道共享者文明流浪了多久,又下了多大决心离开母星,他们可以在很漫长的时间中,一点点搬空母星,建造庞大的舰队。
此外,不是还有另外两个文明吗?
凑合凑合,组成这种大规模舰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学家们的思维天马行空,进而想到另外一种可能。
这片星空,最近的天象-b星系,距离共享者文明其实不遥远,但他们却没有选择殖民。
对此人类早年有过很多猜测。
而今似乎有了个更好的答案。
相对于殖民,默默发展,待在这条航线上,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流浪文明。
他们可以从路过的流浪星球上交换到足够维持联盟运转的资源。
文明的交流,促进技术的进步。
相比殖民天象-b,待在原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我还是持怀疑态度,这样的舰队规模,太骇人了!”
一些科学家表示难以接受,如此规模,有点挑战他们的认知。
这处会议室吵吵嚷嚷,分析章廖东传回的数据。
李前跟着另外几名领导,进入旁边的会议室,这里也有几名科学家,还穿着工作服。
见到李前进入,全部起立,看过来的神情热切。
这些都是引力研究所的研究员。
该研究所由李前组建,资助,几乎要什么有什么。
更调拨三名极限超进化者随时配合研究,在幻象空间突破精神上限的李晨他们,也偶尔来坐坐,配合实验。
这些年,他们研究进度却缓慢,主方向上几乎卡住。
但相关的分支领域却获得不少的成果。
比如自引力探测技术,便在哨骑兵探测器组发挥显着效果。
“李先生,几位院长,我们的技术肯定没问题,那些数据我们也看了,确定探测器组全部正常运作。”
一名研究员先向李前等人汇报道。
共享者文明舰队的消息,他们也知道了。
“嗯,你们做的很好。”
李前旁边,科学院的一位院长点头,称赞道。
“李先生时间宝贵,直入正题吧。”
李前另一边坐着的院长说道。
“好的。”
研究员点点头,一本正经道:
“自我们进入战备状态后,所里也参与了针对共享文明的探测任务,根据长时间的跟踪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没等有人给他捧哏,研究员继续道:
“我们发现,蓝星受到的,来源于‘前’方的宇宙引力正在增长,增速缓慢且非常微弱,但真实存在,持续增长。”
研究员拿出一堆数据资料。
当然这里没人细看这些数据。
几位院长表情无比严肃,皱眉深思。
关于蓝星航行的,都是必须重视的大事件。
他们不是搞引力相关研究的,不太理解,思索无果等着研究员解释。
李前则端正了身姿。
研究员道:
“引力的速度是光速,而宇宙中恒星无数,从理论的角度讲,一颗恒星的引力范围是无限的,随着距离增加,影响力无限接近于零,但不等于零。
不过宇宙环境复杂,恒星众多,过于遥远的距离,引力影响微弱。
宇宙的引力环境处在混沌的平衡状态。
因此即便满天星斗,到处都是恒星,蓝星也依然稳定,不受影响。
但是现在我们航行的正前方宇宙引力正在缓慢增强……”
“重力井?”
一名领导询问,他纯最不懂技术,只能类比尝试理解。
“不,完全不一样。”
研究员坚决摇头:
“重力井的引力源,其实是蓝星本身的引力场扭曲造成。
而现在检测到的宇宙引力增长,来自蓝星之外。”
领导似懂非懂的点头。
一名院长道:
“航道前方某处,发生了极其恐怖的宇宙大事件,超新星爆发,或者其他什么。”
“是的,我们推测也是这样。”
研究员道。
能造成大范围引力扰动,至少是超级行星,乃至恒星碰撞的级别。
如果是恒星碰撞,引发超新星爆炸,人类应该能观测到。
但是没有,也就是说大事件在蓝星来到这片空间前就已经发生,其造成的各种光速现象,早就掠过这里,蓝星来迟了,恰好没看到。
然而这个大事件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
引力不断增强……
几位院长,乃至李前的面色,已变得无比严肃,甚至唰地站起。
无他,这种范围的影响,可能是……
一个名词悄然浮现在他们脑海:黑洞!
蓝星的航道前方,出现了黑洞?!
极限超进化者更能进入雾气空间,确定宇宙中存在其他文明,且数量众多。
人类便在南北极冰盖之下,修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庞大的中微子探测阵列。
主要用于探测地外文明的存在。
其原理是,核聚变反应时,可能泄露中微子。
中微子质量极小,且不携带电荷,仅仅参与弱力相互作用,也就是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松穿过蓝星。
探测难度也极大!
蓝星离开了太阳系,没有恒星的干扰,中微子探测阵列的精度大大提升。
尤其确定共享者文明舰队方向后,更进一步缩小难度。
蓝星来到这片空间的第三年,便检测到来自‘前’方的不少中微子,科学家判断来源于共享者文明的活动。
共享者文明应该还在使用可控核聚变。
如果他们掌握更高级获取能量的方式,就没必要保留过多可控核聚变设备,并保持运行。
在宇宙空间流浪,还离开了母星,且不在恒星系中,资源稀缺。
核燃料释放的能量比例,肯定不如更高级的能源技术。
与其携带大量核燃料,不如储存更多更先进技术燃料。
“300万亿吨?!”
蓝星接收到来自风筝号的信息,科学家们大为震惊。
“300万亿吨的飞船就有三艘,还有数量过百的,超过20万亿吨的……总共3000万亿吨的舰队总质量?”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和我们的估计差太远了!”
“章廖东计算出错的可能性更大……”
一众科学家情绪激动,挥舞纸和笔完全不能相信。
人类确定共享者文明舰队规模,从多个角度考量。
首先是中微子探测阵列的数据,检测到的中微子数量,反推其舰队总能量。
其次是根据共享者文明舰队发给人类的资源需求量与技术名录。
单就共享者文明需求的那些资源全部加一起,对于3000万亿吨总质量规模的舰队来说,也就九牛一毛。
要的太少了!
而拿出来交换的技术又非常先进!
价值似乎不对等……
难道说,共享者文明联盟,真就和他们宣称的那样慷慨,愿意如此无私的帮助其他流浪文明?
“技术,只是一些数据,复制一份分享出去似乎也无伤大雅。
更何况我们是流浪文明,今次插肩而过,未来再难相见,我们的技术进步对他们造不成任何影响。
反之人类如果因为这份慷慨选择加入共享者文明的联盟,则又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科学家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现场一片嘈杂。
很快,重新计算的结果出炉,令得众人哑口无言,最后一丝希望落空。
章廖东计算的没错。
共享者文明的舰队确实无比的庞大。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可以理解。”
冷静后,一位科学家说道,
“我们不知道共享者文明流浪了多久,又下了多大决心离开母星,他们可以在很漫长的时间中,一点点搬空母星,建造庞大的舰队。
此外,不是还有另外两个文明吗?
凑合凑合,组成这种大规模舰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学家们的思维天马行空,进而想到另外一种可能。
这片星空,最近的天象-b星系,距离共享者文明其实不遥远,但他们却没有选择殖民。
对此人类早年有过很多猜测。
而今似乎有了个更好的答案。
相对于殖民,默默发展,待在这条航线上,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流浪文明。
他们可以从路过的流浪星球上交换到足够维持联盟运转的资源。
文明的交流,促进技术的进步。
相比殖民天象-b,待在原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我还是持怀疑态度,这样的舰队规模,太骇人了!”
一些科学家表示难以接受,如此规模,有点挑战他们的认知。
这处会议室吵吵嚷嚷,分析章廖东传回的数据。
李前跟着另外几名领导,进入旁边的会议室,这里也有几名科学家,还穿着工作服。
见到李前进入,全部起立,看过来的神情热切。
这些都是引力研究所的研究员。
该研究所由李前组建,资助,几乎要什么有什么。
更调拨三名极限超进化者随时配合研究,在幻象空间突破精神上限的李晨他们,也偶尔来坐坐,配合实验。
这些年,他们研究进度却缓慢,主方向上几乎卡住。
但相关的分支领域却获得不少的成果。
比如自引力探测技术,便在哨骑兵探测器组发挥显着效果。
“李先生,几位院长,我们的技术肯定没问题,那些数据我们也看了,确定探测器组全部正常运作。”
一名研究员先向李前等人汇报道。
共享者文明舰队的消息,他们也知道了。
“嗯,你们做的很好。”
李前旁边,科学院的一位院长点头,称赞道。
“李先生时间宝贵,直入正题吧。”
李前另一边坐着的院长说道。
“好的。”
研究员点点头,一本正经道:
“自我们进入战备状态后,所里也参与了针对共享文明的探测任务,根据长时间的跟踪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没等有人给他捧哏,研究员继续道:
“我们发现,蓝星受到的,来源于‘前’方的宇宙引力正在增长,增速缓慢且非常微弱,但真实存在,持续增长。”
研究员拿出一堆数据资料。
当然这里没人细看这些数据。
几位院长表情无比严肃,皱眉深思。
关于蓝星航行的,都是必须重视的大事件。
他们不是搞引力相关研究的,不太理解,思索无果等着研究员解释。
李前则端正了身姿。
研究员道:
“引力的速度是光速,而宇宙中恒星无数,从理论的角度讲,一颗恒星的引力范围是无限的,随着距离增加,影响力无限接近于零,但不等于零。
不过宇宙环境复杂,恒星众多,过于遥远的距离,引力影响微弱。
宇宙的引力环境处在混沌的平衡状态。
因此即便满天星斗,到处都是恒星,蓝星也依然稳定,不受影响。
但是现在我们航行的正前方宇宙引力正在缓慢增强……”
“重力井?”
一名领导询问,他纯最不懂技术,只能类比尝试理解。
“不,完全不一样。”
研究员坚决摇头:
“重力井的引力源,其实是蓝星本身的引力场扭曲造成。
而现在检测到的宇宙引力增长,来自蓝星之外。”
领导似懂非懂的点头。
一名院长道:
“航道前方某处,发生了极其恐怖的宇宙大事件,超新星爆发,或者其他什么。”
“是的,我们推测也是这样。”
研究员道。
能造成大范围引力扰动,至少是超级行星,乃至恒星碰撞的级别。
如果是恒星碰撞,引发超新星爆炸,人类应该能观测到。
但是没有,也就是说大事件在蓝星来到这片空间前就已经发生,其造成的各种光速现象,早就掠过这里,蓝星来迟了,恰好没看到。
然而这个大事件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
引力不断增强……
几位院长,乃至李前的面色,已变得无比严肃,甚至唰地站起。
无他,这种范围的影响,可能是……
一个名词悄然浮现在他们脑海:黑洞!
蓝星的航道前方,出现了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