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逻辑链,迅速在李唐的脑海中缓缓构建成型。
第一,吐蕃希望大唐内乱,以便他们能从西北王府的军事高压获得喘息之机,甚至寻觅可乘之机。刺杀大唐太子,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第二,吴元济也希望大唐内乱。因为只有朝廷陷入混乱,皇帝李纯才无力对他用兵,他的淮西镇才能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和战略空间。
第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吐蕃和吴元济,这对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势力,在“搞乱大唐”这个核心诉求上,拥有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那么,他们的合作模式很可能就是:
吐蕃方面利用其成熟的间谍网络和资源,负责策划和执行刺杀行动。而吴元济方面,则利用其身处大唐内部的便利,为刺杀行动提供本土化的支持,比如情报、人员掩护,甚至是……关键的内应。
“一场‘里应外合’的政治谋杀。”
李唐冷冷地吐出八个字。
这个推论,让整个事件的危险等级再次飙升。
如果仅仅是吐蕃的外部行动,以靖安卫的能力,尚可轻松化解。
可一旦牵扯到大唐中原拥兵自重的内部藩镇,问题就变得棘手起来。吴元济的人在西北必然经营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绝非一个粟特商人可比。
“星辰。”
李唐缓缓开口说道:“以‘姜青山’为新的关键词,对他进行深度关联分析。我要知道,他在西北期间,都接触过哪些人,去过哪些地方,尤其是……和朝中哪些官员有过来往。”
“指令收到,开始进行多维数据交叉分析……模型建立中……关联路径搜索中……”
星辰的声音响起,庞大的数据流开始围绕“姜青山”这个新节点疯狂运转。
半分钟后,一张更为庞大、更为触目惊心的关系网,呈现在李唐面前。
姜青山,这个来自淮西的门客,其活动范围和社交圈子,远比那个粟特商人阿斯兰要广泛得多。
他的关系网中,不仅有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有长安城内的地头蛇,甚至还出现了几个身穿绯色官袍和紫色官袍的身影。
其中一个名字,让李唐的瞳孔猛地一缩。
——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
吐突承璀,唐宪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手掌禁军神策军,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家奴。
此人贪婪狡诈,权欲熏心,与朝中许多大臣和地方藩镇都有着不清不楚的利益往来。
如果说,吴元济是养不熟的恶犬,那吐突承璀就是藏在皇帝身边的毒蛇。
现在,这条毒蛇,竟然和恶犬的使者,有了交集。
“校长,数据显示,姜青山在三个月内,曾两次秘密拜访过吐突承璀。虽然他们掩饰得很好,但我们的高空无人侦察机,捕捉到了他的身形轮廓,经过步态和体征比对,确认为姜青山本人。”
李龙的声音适时响起,为数据提供了现实佐证。
李唐闭上了眼睛,整个棋局的全貌,已经在他脑中彻底清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刺杀,而是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
吐蕃、淮西叛镇、朝中权宦,三方势力,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形成了一个邪恶的同盟。
他们的目标,直指太子李桓。
他们的目的,是引爆大唐的统治核心,让这个庞大的帝国从内部开始崩塌。
届时,吐蕃可以趁机收复被李唐夺走的失地;吴元济可以趁机扩大地盘,甚至问鼎中原;而吐突承璀,则可以在拥立新君的动荡中,攫取更大的权力。
好一招连环计!
如果自己没有建立起龙巢基地这套跨越时代的信息监控体系,恐怕大唐帝国真的会在这三方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龙。”李唐再次睁开眼,眼神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平静。
“在。”
“放弃对阿斯兰的直接抓捕。他只是一个棋子,动了他,只会打草惊蛇。”
“明白。”
“将监控重心,全部转移到姜青山和吐突承璀身上。我要知道他们每一次接触的细节,他们的资金往来,他们调动的每一个人。
同时,启动对李桓及其周边所有人的全天候、全频段监控。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是。”
“最后!”
李唐的语气变得森然,沉声说道:
“通知‘幽灵’小队做好准备。既然这些老鼠自己钻了出来,那就别想再回到洞里去了。这一次,本王要亲自执刀,帮本王那位皇兄,清理一下他那肮脏的后院!”
一场针对大唐帝国储君的惊天阴谋,在李唐的洞察之下,被提前揭开了冰山一角。
而随着他的意志开始转动,一张由更高维度技术编织而成的天罗地网,也正悄无声息地,朝着西北、吐蕃、南昭、中原四个方向,缓缓笼罩而下。
棋局,已经布好。
接下来,就看是猎人,还是猎物,先沉不住气了。
李唐沉吟了一会儿,像是突然想到什么,对空说道:
“星辰,调出西北总商会长安分部的画面。”
“好的,主人。”
很快,远隔千里之外的西北总会商长安分部的监控画面呈现在李唐眼前。
望着画面中长孙玥那张明显有些憔悴的玉容,拓跋尼孜不禁轻声叹息道:
“玥妹妹的性子,真的太倔了。不撞南墙不回头,可若是真撞她把南墙撞塌了,怕是也要把自己碰得头破血流。”
“玉不琢,不成器。”
李唐的视线也盯着长孙玥的脸蛋,不动声色地缓缓说道:
“我需要的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能独当一面,为我开疆拓土的帅才。商业是战争,金融更是。
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丝毫不亚于真刀真枪的战场。她想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就必须先学会流血,哪怕流的是心血。”
说完后,李唐话锋忽转:“不过,你说得也对。南墙可以撞,但不能让她真的撞塌了。”
……
三天后,西北总商会长安分部。
此时此刻,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商业机构的指挥中心,不如说是一个即将崩溃的战场。
巨大的厅堂内,数百名账房先生和书记官在如山的账册、货单和各地送来的简报中埋头苦干。
算盘的噼啪声密集如雨,墨汁的香气混合着汗水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凉州分部的三千匹丝绸,为何还滞留在武威车站?契约上写明了十日前就该运抵长安西市!”
“回禀总管,是驼队!我们雇佣的驼队被粟特商人以三倍价钱临时撬走了!现在整个河西走廊的运力都紧张到了极点!”
“速去联络飞马镖局,不计代价,必须在三日内把货送到!”
“不行啊总管!飞马镖局的运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他们的运力,七成都被我们自己占了!”
另一头,争吵声更加激烈。
“这笔账对不上!新龟兹那边送来的账目,黄金入库量比我们这边记录的少了三十七斤!这可是价值上万贯的大窟窿!”
“他们用的是吐蕃人的度量衡,我们这边用的是大唐官制,换算的时候肯定有差错!我已经派人去核实了!”
“从长安到新龟兹最快也要十天!等你核实完,黄花菜都凉了!这期间的资金周转怎么办?王爷定下的规矩,日清月结,这个月眼看就要到底了!”
整个大厅,就像一个高速运转却又濒临散架的巨大机械,每一个零件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
第一,吐蕃希望大唐内乱,以便他们能从西北王府的军事高压获得喘息之机,甚至寻觅可乘之机。刺杀大唐太子,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第二,吴元济也希望大唐内乱。因为只有朝廷陷入混乱,皇帝李纯才无力对他用兵,他的淮西镇才能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和战略空间。
第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吐蕃和吴元济,这对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势力,在“搞乱大唐”这个核心诉求上,拥有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那么,他们的合作模式很可能就是:
吐蕃方面利用其成熟的间谍网络和资源,负责策划和执行刺杀行动。而吴元济方面,则利用其身处大唐内部的便利,为刺杀行动提供本土化的支持,比如情报、人员掩护,甚至是……关键的内应。
“一场‘里应外合’的政治谋杀。”
李唐冷冷地吐出八个字。
这个推论,让整个事件的危险等级再次飙升。
如果仅仅是吐蕃的外部行动,以靖安卫的能力,尚可轻松化解。
可一旦牵扯到大唐中原拥兵自重的内部藩镇,问题就变得棘手起来。吴元济的人在西北必然经营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绝非一个粟特商人可比。
“星辰。”
李唐缓缓开口说道:“以‘姜青山’为新的关键词,对他进行深度关联分析。我要知道,他在西北期间,都接触过哪些人,去过哪些地方,尤其是……和朝中哪些官员有过来往。”
“指令收到,开始进行多维数据交叉分析……模型建立中……关联路径搜索中……”
星辰的声音响起,庞大的数据流开始围绕“姜青山”这个新节点疯狂运转。
半分钟后,一张更为庞大、更为触目惊心的关系网,呈现在李唐面前。
姜青山,这个来自淮西的门客,其活动范围和社交圈子,远比那个粟特商人阿斯兰要广泛得多。
他的关系网中,不仅有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有长安城内的地头蛇,甚至还出现了几个身穿绯色官袍和紫色官袍的身影。
其中一个名字,让李唐的瞳孔猛地一缩。
——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
吐突承璀,唐宪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手掌禁军神策军,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家奴。
此人贪婪狡诈,权欲熏心,与朝中许多大臣和地方藩镇都有着不清不楚的利益往来。
如果说,吴元济是养不熟的恶犬,那吐突承璀就是藏在皇帝身边的毒蛇。
现在,这条毒蛇,竟然和恶犬的使者,有了交集。
“校长,数据显示,姜青山在三个月内,曾两次秘密拜访过吐突承璀。虽然他们掩饰得很好,但我们的高空无人侦察机,捕捉到了他的身形轮廓,经过步态和体征比对,确认为姜青山本人。”
李龙的声音适时响起,为数据提供了现实佐证。
李唐闭上了眼睛,整个棋局的全貌,已经在他脑中彻底清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刺杀,而是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
吐蕃、淮西叛镇、朝中权宦,三方势力,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形成了一个邪恶的同盟。
他们的目标,直指太子李桓。
他们的目的,是引爆大唐的统治核心,让这个庞大的帝国从内部开始崩塌。
届时,吐蕃可以趁机收复被李唐夺走的失地;吴元济可以趁机扩大地盘,甚至问鼎中原;而吐突承璀,则可以在拥立新君的动荡中,攫取更大的权力。
好一招连环计!
如果自己没有建立起龙巢基地这套跨越时代的信息监控体系,恐怕大唐帝国真的会在这三方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龙。”李唐再次睁开眼,眼神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平静。
“在。”
“放弃对阿斯兰的直接抓捕。他只是一个棋子,动了他,只会打草惊蛇。”
“明白。”
“将监控重心,全部转移到姜青山和吐突承璀身上。我要知道他们每一次接触的细节,他们的资金往来,他们调动的每一个人。
同时,启动对李桓及其周边所有人的全天候、全频段监控。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是。”
“最后!”
李唐的语气变得森然,沉声说道:
“通知‘幽灵’小队做好准备。既然这些老鼠自己钻了出来,那就别想再回到洞里去了。这一次,本王要亲自执刀,帮本王那位皇兄,清理一下他那肮脏的后院!”
一场针对大唐帝国储君的惊天阴谋,在李唐的洞察之下,被提前揭开了冰山一角。
而随着他的意志开始转动,一张由更高维度技术编织而成的天罗地网,也正悄无声息地,朝着西北、吐蕃、南昭、中原四个方向,缓缓笼罩而下。
棋局,已经布好。
接下来,就看是猎人,还是猎物,先沉不住气了。
李唐沉吟了一会儿,像是突然想到什么,对空说道:
“星辰,调出西北总商会长安分部的画面。”
“好的,主人。”
很快,远隔千里之外的西北总会商长安分部的监控画面呈现在李唐眼前。
望着画面中长孙玥那张明显有些憔悴的玉容,拓跋尼孜不禁轻声叹息道:
“玥妹妹的性子,真的太倔了。不撞南墙不回头,可若是真撞她把南墙撞塌了,怕是也要把自己碰得头破血流。”
“玉不琢,不成器。”
李唐的视线也盯着长孙玥的脸蛋,不动声色地缓缓说道:
“我需要的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能独当一面,为我开疆拓土的帅才。商业是战争,金融更是。
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丝毫不亚于真刀真枪的战场。她想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就必须先学会流血,哪怕流的是心血。”
说完后,李唐话锋忽转:“不过,你说得也对。南墙可以撞,但不能让她真的撞塌了。”
……
三天后,西北总商会长安分部。
此时此刻,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商业机构的指挥中心,不如说是一个即将崩溃的战场。
巨大的厅堂内,数百名账房先生和书记官在如山的账册、货单和各地送来的简报中埋头苦干。
算盘的噼啪声密集如雨,墨汁的香气混合着汗水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凉州分部的三千匹丝绸,为何还滞留在武威车站?契约上写明了十日前就该运抵长安西市!”
“回禀总管,是驼队!我们雇佣的驼队被粟特商人以三倍价钱临时撬走了!现在整个河西走廊的运力都紧张到了极点!”
“速去联络飞马镖局,不计代价,必须在三日内把货送到!”
“不行啊总管!飞马镖局的运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他们的运力,七成都被我们自己占了!”
另一头,争吵声更加激烈。
“这笔账对不上!新龟兹那边送来的账目,黄金入库量比我们这边记录的少了三十七斤!这可是价值上万贯的大窟窿!”
“他们用的是吐蕃人的度量衡,我们这边用的是大唐官制,换算的时候肯定有差错!我已经派人去核实了!”
“从长安到新龟兹最快也要十天!等你核实完,黄花菜都凉了!这期间的资金周转怎么办?王爷定下的规矩,日清月结,这个月眼看就要到底了!”
整个大厅,就像一个高速运转却又濒临散架的巨大机械,每一个零件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