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泗水为誓-《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然而让臧霸有些惊讶的是,这车驾并未在郡守府停留,而是直接穿城而过,继续向南驶去。

  与此同时,泗水河畔,春日的河风吹拂着两岸的柳丝,波光粼粼的河面倒映着湛蓝的天空。

  荀攸奉刘瑁之命,在此布置一番,待刘瑁与臧霸来此时,众人皆已到场,静静等候着二者的到来。

  自陛下抵达下邳,并决定在泗水河畔与臧霸会面后,荀攸便亲自负责了此次会面的所有细节布置。

  他深知此番会面非同小可,陛下欲一举收服臧霸,更要借此机会向天下彰显大汉的诚意与胸襟。

  因此,所有的安排都必须周密细致,既要体现天子之尊,又要营造出推心置腹、坦诚相待的氛围。

  荀攸亲自勘察,选定了一处背风向阳、视野开阔的河湾。

  此处地势平坦,春柳依依,河水清澈,距离下邳城有一些距离,又不至于过于偏僻,便于安全戒备。

  此后他又他下令工匠在此搭建了一座简易的凉亭,亭内未设华丽的屏风,亦无繁复的装饰,仅有两张主案并列于堂前,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泗水。

  主案之后,则依序摆放着席座,供随行将领入座……

  为了确保会面的顺利进行,安全方面。荀攸更是做了最严密的部署。

  他并未在主堂周围布下重兵,以免刺激到臧霸,但以赵云所率的精锐禁卫,化整为零,散布于河畔柳林之中,远看如寻常巡逻,实则暗中严密戒备。

  同时,河道之上也有轻舟巡弋,确保水路的安全。

  所有的内侍和侍卫,都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和培训,务必做到举止得体,不发一言,不露一丝异样,以免引起臧霸的不安。

  当一切布置妥当,荀攸站在河畔,望着平静流淌的泗水,心中也泛起一丝波澜。

  他知道今日的会面将决定徐州乃至整个东南的未来走向。

  臧霸其人虽为降将,但其麾下泰山军素有悍勇之名,且在青徐之地深耕多年,威望甚高。

  若能彻底收服臧霸,不仅能稳固徐州,更能为大汉后续的统一大业,拔除一根深刺,添上一臂之力。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看今日会面的情况了,到底是杀是留尽在刘瑁的一念之间……

  待刘瑁抵达泗水河畔,便在荀攸的安排下,分宾主落座。刘瑁坐于主位,又命荀攸与臧霸对案而坐,赵云、张任等将则分列其后。

  “宣高,朕知道,你心中或有疑虑。”

  刘瑁的目光直视着臧霸,开门见山地说道。

  “朕也知道,秣陵城下,发生了什么。”

  臧霸闻言,瞳孔骤然一缩,握着酒杯的手,猛地攥紧。

  “孙观将军乃忠义之士。”

  刘瑁的声音变得低沉,带着一丝感叹,转头看向孙观。

  “他为保全部曲,力战不退,被我军俘获,愿归附大汉。而曹真以大局为名,行卖友自保之实,曹丕更是猜忌成性,将你这等为曹氏流血拼命的功臣,闲置于蓟城,明珠暗投……

  他们视忠义如敝履,视袍泽如草芥,这样的朝廷,如何能得天下人心?又如何能让天下英雄甘心为其效死?”

  一番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了臧霸心中最柔软、也最痛的地方。他眼眶瞬间红了,胸中那股积攒了数年的怨气、悲愤与不甘,在这一刻,被刘瑁轻而易举地勾了出来。

  “陛下……”

  “宣高,朕与曹丕不同。”

  刘瑁看着他的反应,知道火候已到,语气也随之一变!

  “朕说过,要封你为徐州牧,总管一州军政!今日,朕便当着我大汉诸将之面,正式下诏!”

  说罢,刘瑁对着身后的内侍官一点头。

  内侍官立刻展开一卷早已拟好的明黄诏书,朗声宣读。

  “诏曰:平东将军臧霸,性秉忠贞,心怀大义……今特拜为镇东将军、徐州牧,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总管一州军政!州内官吏,可自行辟除,上报中枢即可!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整个大堂之内,一片肃然。

  徐州牧!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

  这每一个词,都代表着无上的权力与信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封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裂土分疆,将整个徐州的军政大权完完全全地交到了臧霸的手中!

  臧霸呆住了,他身后那些以孙观为首的泰山旧部将领们,更是个个面露狂喜之色。

  他们原以为,投降之后,能保住性命与旧职,便已是万幸,万万没想到,刘瑁竟会给予如此破格的恩宠!

  “陛下!此恩……此恩霸愧不敢当!”

  臧霸霍然起身,再次对刘瑁拜伏于地,但这一次,并不是感激,而是后怕,毕竟他老刘家祖传的就是卸磨杀驴!

  因此这等封赏不仅没有让臧霸安心,反而将他的不安彻底激发了出来……

  “有何不敢当!”

  刘瑁似乎没有感受到臧霸的不安一般,再次将他扶起,神情肃然。

  “徐州乃四战之地,非骁勇善战、威望素着之良将不能守!

  放眼天下,能为朕镇守此地者,唯有宣高你一人!朕将徐州托付于你,非是恩宠,而是重任!朕信你,便如信子龙、汉升他们一般!”

  随后,刘瑁缓缓起身,走到泗水旁,指着脚下奔流不息的泗水,对着身旁的臧霸,以及在场的所有人,朗声说道!

  “昔年,光武皇帝围雒阳,曾于洛水之上与朱鲔盟誓,今日,朕愿效仿光武帝,就在这泗水与宣高盟誓!”

  只见他从腰间猛然拔出佩剑,剑尖直指泗水,声音清晰地落入每个人的耳中。

  “朕,大汉皇帝刘瑁,以此泗水为证,对天盟誓!只要朕在位一日,臧霸,便永为我大汉之徐州牧!

  朕,绝不另派一官一吏,干涉徐州之政!绝不另下一诏一令,掣肘将军之权!你臧宣高,便是我大汉在东南方向,永不倒塌的铁壁长城!”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所有人都被刘瑁这泗水盟誓的内容震撼得无以复加!

  此时司马懿的雒水为誓还未发生,而刘瑁为了安臧霸之心,仿照刘秀指泗水为誓可谓意义极重!

  而臧霸更是浑身剧震,他呆呆地望着刘瑁,众所周知,朱鲔可是史书中明确记载善终的大臣,而在司马懿雒水未出的时代,这个就是终极的大杀器!

  “陛下……”

  臧霸虎目含泪,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刘瑁的这份信任,这份推心置腹,彻底击溃了他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噗通!”

  臧霸猛地单膝跪地,右手抚胸,用泰山军中最为庄重的礼节,沉声立誓:“陛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臣臧霸及麾下泰山数万将士,愿为陛下效死!此生此世,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他身后,所有的泰山军将士,亦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之声,响彻云霄!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刘瑁望着跪倒一片的众人,望着泪流满面的臧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徐州之地,才算真正地归属于汉。而臧霸这头猛虎,也终于被他彻底收服,心甘情愿地为大汉镇守东门。

  《新汉书·卷一·中祖昭武帝纪第一》

  三月,帝既定冀州,遂南下徐州。

  至下邳,抚纳降将臧霸,嘉其献城之功,深悯其见抑于魏室,乃拜霸为镇东将军、徐州牧,假节钺,委以东南之任。

  霸初怀忧惧,恐蹈鸟尽弓藏之辙。

  帝察其诚,亦欲昭信义于天下,遂引霸及文武群臣临于泗水之滨。

  帝仰思光武皇帝雒水旧典,慨然指泗水为誓,声震川野,告于皇天后土曰:

  “霸在,则徐州牧在!朕御宇一日,此诺不移!州政兵权,悉付宣高,永无猜贰!”

  (汉裴松之注: 时人闻此誓,莫不感帝推诚至公,遂比类光武雒水之盟,共誉曰“泗水之誓”。

  后世史臣论曰:此誓既宣,青徐豪杰倾心归附,后徐州数叛,百姓却愿为汉军臣属,启昭武混一之基,诚千古君臣遇合之懿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