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陆游陆游
休息好了,韩复来继续码字。
但坐了半天,有点思路不顺了。
辛弃疾写到这里就马上完了,只用一两章的篇幅了。
现在韩复来纠结的是,陆游这个人物。
陆游和辛弃疾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那他还有必要写吗?
显然是没有了。
陆游的经历,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和老婆离婚的那段。
陆游是什么经历呢。
韩复来仔细想了想……
陆游比辛弃疾大十来岁,是在靖康之变前就出生的。
靖康之变之后,就跟着家里人一起逃难,但显然,人家是贵公子,逃难也不像是一般流民那种,他还能读书,还能学习,吃得饱穿得暖。
到了南宋,他读了书,就要去考科举。
像陆游这种历史留名的人,读书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考的很好,省试第一。
第二年殿试……殿试没参加。
因为秦桧的孙子省试第二,所以第一的他就不应该存在!
后来终于当官了,也是个县主簿,这个官很小,大概就是个副县长。
当了没几年,他一个县主簿要去参与讨论北伐的事,这是你能乱讨论的吗?
你还主战,你是个谁啊你就主战,然后就被罢官了。
罢官了好啊,那就隐居,写田园诗……这几乎是每一个诗人的标配了。
按照一般逻辑发展,罢官之后又会复起的。
陆游也不例外,到了蜀中当通判去了,还比之前的官大了不少。
通判当的没意思,陆游这个主战派,直接跟着四川宣抚使王炎,投身军旅,筹划北伐去了。
这个时候,正是辛弃疾做官做到最大的时候。
一名伟大的诗人,一次罢官隐居是不够的。
所以,陆游又被罢官了。
罢官的原因好像是嘲讽什么的,反正不是具体的罪,就是乱说话,或者文字狱那种。
这次罢官之后,就再没复起,一直到写下了示儿。
这个经历,简直就是诗人的标准经历。
这段历史基本写出来了,陆游的经历又没什么特别曲折出彩的地方,再写,就完全没必要了。
主要还是陆游的诗词。
陆游的诗词,和辛弃疾的词,从大体范围来看,也都是一个风格和路子。
首先,就是抗金北伐的遗憾和盼望。
其次,就是隐居时候的悠闲和惬意。
最后,就是感慨了,感慨岁月如梭,感慨自已老了,感慨北伐无望之类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个,嗯嗯。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陆游的诗是好诗,词是好词,但韩复来决定还是不写了。
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种类型的诗词,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就够了,再写,也没有那么震撼了。
但这诗词也不能给别人用,就先放着吧,或许等很多年后,还能用到。
田园诗确实很棒的,这个得想办法用起来。
韩复来最看好陆游的,还是那首红酥手黄縢酒的这一段爱情故事啊……这个,韩复来想了半天,也想出来了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随便写个短篇,历史年代直接模糊掉算了,就写个短短的爱情悲剧。
也不枉费那两首好词。
甚至还可以把梁祝的故事给嫁接到后半段去……这个再议吧,写不好的话直接毁了两个故事,有点冒险。
现在,就是《示儿》了,要不就给辛弃疾吧,反正陆游也不写了。
辛弃疾的儿子也挺多……
但是,要不要让陆游和辛弃疾碰个面呢?
这个故事里,就辛弃疾一个角色,其他的小配角,除了陈亮有个两三场戏份,其他的全都是日抛。
现在辛弃疾六十六岁,陆游已经八十岁了。
这两人虽然出生差了十来年,但死亡时间倒是接近,只差了三年,还是陆游后面死的。
又是一个活了八十多的人。
现在两人都是隐居状态,要不碰个面,出首诗,再结束?
说来奇怪,辛弃疾和陆游这两个文坛巨匠,在历史上,似乎并没有什么交集。
史料上没有一点点记载。
但是呢,这两个人又同时有朱熹这个好友。
按理说,两个文坛巨匠,同时也都是主战派,同时也都是稳健的主战派,反对韩侂胄的冒险激进北伐。这么算下来,两个人怎么也应该是惺惺相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感觉。
但就是没有任何留存下来的书信往来,或者会面记录。
这就奇了怪了……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人的文学重心其实不相同。
陆游是专门写诗的,辛弃疾是专门写词的。
可能是诗坛和词坛,这两个圈子不同,不能相融吧。
像朱熹,人家是做学问的,哪里都能融。
具体怎么写,愁的韩复来头痒。
既然不知道怎么写,那就先不写了。
出去玩玩再说吧。
两辈子了,韩复来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喝。
不嫖不赌。
作为一个西北人,他最爱吃海鲜……或许是因为从小见的少吧。
但是他吃海鲜,又喜欢那种爆炒的,辣的。
这段时间和白芷之两个人经常逛,总算是找了几家不错的海鲜饭馆。
……
抱歉抱歉,本来想的是今天就能把辛弃疾的故事完结的,但一直纠结陆游的事。
陆游确定是不写了,原因上面也说了。
爱情的片段也交代怎么写了。
不写陆游,陆游的一些诗词就需要……算了,还是不安排给别人了,可以通过后面的文天祥来回忆陆游,把陆游的诗词写出来。
文时习是文天祥的爷爷。
其实,毛德胜爷爷的很多词,也是可以给别人的。毕竟他的故事这本小说里面是没法写的。
打算给辛弃疾一首。
嘿嘿。
示儿要不要给辛弃疾,我还要再考虑一下。
大家的意见可以在这里评论。
因为每个故事我都希望结尾的时候有种美感,用一首诗词结尾,或者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对话来结尾。
辛弃疾的结尾,不太好结。
但我突然有了灵感了……嘿嘿,示儿不用也行。
今天的更新内容有些拉跨,再次抱歉了。
明天辛弃疾的故事就完结了,后面再写谁呢?大家可以在这里评论。
还有韩复来的现实世界生活要不要多写点?类似于都市神豪、装逼打脸的那种情节,大家可以在这里评论。
最后,再次郑重抱歉!
原谅作者菌的可以在这里评论。
嘿嘿。
还得郑重抱歉一次。
之前写的情节有些血腥了……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正常人,好人,自然是很看不惯现在很多坏人,恶行的。总觉得以暴制暴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
有书友提示,这种情节有教唆的嫌疑,吓了我一跳,赶紧改了。
感谢感谢!
抱歉抱歉!
休息好了,韩复来继续码字。
但坐了半天,有点思路不顺了。
辛弃疾写到这里就马上完了,只用一两章的篇幅了。
现在韩复来纠结的是,陆游这个人物。
陆游和辛弃疾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那他还有必要写吗?
显然是没有了。
陆游的经历,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和老婆离婚的那段。
陆游是什么经历呢。
韩复来仔细想了想……
陆游比辛弃疾大十来岁,是在靖康之变前就出生的。
靖康之变之后,就跟着家里人一起逃难,但显然,人家是贵公子,逃难也不像是一般流民那种,他还能读书,还能学习,吃得饱穿得暖。
到了南宋,他读了书,就要去考科举。
像陆游这种历史留名的人,读书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考的很好,省试第一。
第二年殿试……殿试没参加。
因为秦桧的孙子省试第二,所以第一的他就不应该存在!
后来终于当官了,也是个县主簿,这个官很小,大概就是个副县长。
当了没几年,他一个县主簿要去参与讨论北伐的事,这是你能乱讨论的吗?
你还主战,你是个谁啊你就主战,然后就被罢官了。
罢官了好啊,那就隐居,写田园诗……这几乎是每一个诗人的标配了。
按照一般逻辑发展,罢官之后又会复起的。
陆游也不例外,到了蜀中当通判去了,还比之前的官大了不少。
通判当的没意思,陆游这个主战派,直接跟着四川宣抚使王炎,投身军旅,筹划北伐去了。
这个时候,正是辛弃疾做官做到最大的时候。
一名伟大的诗人,一次罢官隐居是不够的。
所以,陆游又被罢官了。
罢官的原因好像是嘲讽什么的,反正不是具体的罪,就是乱说话,或者文字狱那种。
这次罢官之后,就再没复起,一直到写下了示儿。
这个经历,简直就是诗人的标准经历。
这段历史基本写出来了,陆游的经历又没什么特别曲折出彩的地方,再写,就完全没必要了。
主要还是陆游的诗词。
陆游的诗词,和辛弃疾的词,从大体范围来看,也都是一个风格和路子。
首先,就是抗金北伐的遗憾和盼望。
其次,就是隐居时候的悠闲和惬意。
最后,就是感慨了,感慨岁月如梭,感慨自已老了,感慨北伐无望之类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个,嗯嗯。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陆游的诗是好诗,词是好词,但韩复来决定还是不写了。
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种类型的诗词,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就够了,再写,也没有那么震撼了。
但这诗词也不能给别人用,就先放着吧,或许等很多年后,还能用到。
田园诗确实很棒的,这个得想办法用起来。
韩复来最看好陆游的,还是那首红酥手黄縢酒的这一段爱情故事啊……这个,韩复来想了半天,也想出来了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随便写个短篇,历史年代直接模糊掉算了,就写个短短的爱情悲剧。
也不枉费那两首好词。
甚至还可以把梁祝的故事给嫁接到后半段去……这个再议吧,写不好的话直接毁了两个故事,有点冒险。
现在,就是《示儿》了,要不就给辛弃疾吧,反正陆游也不写了。
辛弃疾的儿子也挺多……
但是,要不要让陆游和辛弃疾碰个面呢?
这个故事里,就辛弃疾一个角色,其他的小配角,除了陈亮有个两三场戏份,其他的全都是日抛。
现在辛弃疾六十六岁,陆游已经八十岁了。
这两人虽然出生差了十来年,但死亡时间倒是接近,只差了三年,还是陆游后面死的。
又是一个活了八十多的人。
现在两人都是隐居状态,要不碰个面,出首诗,再结束?
说来奇怪,辛弃疾和陆游这两个文坛巨匠,在历史上,似乎并没有什么交集。
史料上没有一点点记载。
但是呢,这两个人又同时有朱熹这个好友。
按理说,两个文坛巨匠,同时也都是主战派,同时也都是稳健的主战派,反对韩侂胄的冒险激进北伐。这么算下来,两个人怎么也应该是惺惺相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感觉。
但就是没有任何留存下来的书信往来,或者会面记录。
这就奇了怪了……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人的文学重心其实不相同。
陆游是专门写诗的,辛弃疾是专门写词的。
可能是诗坛和词坛,这两个圈子不同,不能相融吧。
像朱熹,人家是做学问的,哪里都能融。
具体怎么写,愁的韩复来头痒。
既然不知道怎么写,那就先不写了。
出去玩玩再说吧。
两辈子了,韩复来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喝。
不嫖不赌。
作为一个西北人,他最爱吃海鲜……或许是因为从小见的少吧。
但是他吃海鲜,又喜欢那种爆炒的,辣的。
这段时间和白芷之两个人经常逛,总算是找了几家不错的海鲜饭馆。
……
抱歉抱歉,本来想的是今天就能把辛弃疾的故事完结的,但一直纠结陆游的事。
陆游确定是不写了,原因上面也说了。
爱情的片段也交代怎么写了。
不写陆游,陆游的一些诗词就需要……算了,还是不安排给别人了,可以通过后面的文天祥来回忆陆游,把陆游的诗词写出来。
文时习是文天祥的爷爷。
其实,毛德胜爷爷的很多词,也是可以给别人的。毕竟他的故事这本小说里面是没法写的。
打算给辛弃疾一首。
嘿嘿。
示儿要不要给辛弃疾,我还要再考虑一下。
大家的意见可以在这里评论。
因为每个故事我都希望结尾的时候有种美感,用一首诗词结尾,或者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对话来结尾。
辛弃疾的结尾,不太好结。
但我突然有了灵感了……嘿嘿,示儿不用也行。
今天的更新内容有些拉跨,再次抱歉了。
明天辛弃疾的故事就完结了,后面再写谁呢?大家可以在这里评论。
还有韩复来的现实世界生活要不要多写点?类似于都市神豪、装逼打脸的那种情节,大家可以在这里评论。
最后,再次郑重抱歉!
原谅作者菌的可以在这里评论。
嘿嘿。
还得郑重抱歉一次。
之前写的情节有些血腥了……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正常人,好人,自然是很看不惯现在很多坏人,恶行的。总觉得以暴制暴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
有书友提示,这种情节有教唆的嫌疑,吓了我一跳,赶紧改了。
感谢感谢!
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