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出殡-《民间赌王》

  中国人的传统,向来重视红白喜事。

  多少年的恩怨化不开,有时因为一场丧事,对方来了,竟然化开了。

  丧事的力量很大。

  所以人死报丧,是很讲究的事,该报给谁,不该报给谁,需要老人掂量。

  钱六爷作古了,肯定得给陈三爷报丧,且不说昨天刚刚握手言和、共同做生意,就是依然处于仇敌状态,也得报丧。

  这是道上规矩。

  至于陈三爷去不去,是自己去,还是派人去,还是捎个份子钱去,那都另当别论,但礼节绝对不能少。

  要说邢二、杨五、钱六,这也是在北平沉浮大几十年的风云人物,从晚清过来的同辈,哪一个不认识京城三宝?

  尽管后期邢二爷中风了,夹不住屁,钱六爷肢节肥大症,脖子无限增长,但这并掩盖不了他们曾经的辉煌。

  东交民巷里有二人的身影,陕西巷里有二人的欢声,前门楼子、东四西单、德胜门前看景山,豆汁、猫耳、驴打滚儿,拎笼、喂鸟、斗蛐蛐,胡同里一声吆喝,浓浓的京味儿。

  驮爷坐镇,贝勒爷撑腰,黑白两道倍儿有面儿。

  能忽悠,能铲事,狐朋狗友一大帮。

  要不是1933年遇到陈三爷,他们不会元气大伤。

  陈三爷做梦也没想到,昨天刚在北平见了面、吃了饭,今天就接到电报:钱六爷殁了。

  人生无常,阴阳一瞬间。

  这种有名在号的汉奸,日本方面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准备给钱六爷开个悼念会。

  再怎么说,驮爷还在,不看死的看活的,面子上也得过得去。

  否则会寒了维持会其他汉奸的心。

  天津这边,村上花子携陈三爷一同奔赴北平,参加葬礼。

  那时的葬礼,都是在自家举行,搭灵堂、扯大孝、挂挽联、堆花圈。

  挽联多是“驾鹤西游、浩气长存”、“亲人一恸绝千古,凄风冷雨万年愁”云云。

  吃饭也是在自家院子里吃,招待前来出殡的亲朋好友。

  专门设一伙房,几个伙师傅蒸馒头、炒菜,因为参加葬礼的人员众多,为了节省时间,一般是猪肉炖粉条。

  几乎家家都这样。

  大户人家也不例外。

  丧乐队请的都是通县有名的班子,吹唢呐、敲皮鼓、铜拔铜铙一起响。

  纸人纸马都是南城有名的师傅亲手扎的,红红绿绿,栩栩如生。

  大棺材停在灵堂之内,四周白布围苫,儿子女儿在灵前跪着,迎接各路英豪。

  陈三爷本来不想露面,托辞公司业务繁忙,以厚礼代替,他也怕驮爷缓过味来找麻烦,万一双方把持不住,葬礼上吵起来,说秃噜了嘴,被村上花子听到,所有计划都泡汤了。

  但没办法,村上花子执意让他随行。

  钱六爷有排面,葬礼规模不输邢二爷。

  浩浩荡荡,黑白两道,大大小小的痞子都来了。

  很多就是凑热闹的,来蹭顿饭,蹭点烟酒而已。

  主家这个时候不会在意这点浪费,一辈子就这一次,越热闹越好,让逝者走得风风光光。

  钱六爷儿子钱景身披大孝,哭得泪水涟涟,这个日子,装哭也得哭,旁边的人都看着呢,你爹死了,你不哭,还了得?

  其实钱景早就烦透了,钱六爷这个“肢节肥大症”不是一天两天了,太堵心人了,吞咽苦难,厉害的时候只能吃流食,你吃肉,他喝粥,他能高兴吗,经常就是一拍桌子,不吃了!

  把脑袋伸出窗外,看风景。

  钱景拿他没办法:“爹,好歹吃两口。”

  “你就是盼着我死!”钱六爷大发雷霆。

  “我没有!”

  “不孝!”

  “爹,我还能怎么孝啊?屋顶上打的都是洞,就是为了您能把脑袋随时伸出去,一下雨,就漏雨,全家跟着遭殃。”

  现在,钱六爷归西了,钱景再也不用尽孝了。

  自古葬礼上有个仪式:在一片蓝瓦上,用毛笔写一个大大的“孝”字,起灵入葬之前,儿子跪在灵前,高高举起这片瓦,啪地在石头上摔碎,这个“孝”字也分崩离析,从此代表阴阳相隔,再也无法尽孝。

  钱景哭着将蓝瓦摔碎,主事人大喊一声:“起棺——”

  周人近亲便抬起棺材,所有人跟着队伍走向墓地。

  墓地里已经挖好了坑,到那里把棺材放进去,再圆坟。

  然后烧纸钱,唢呐一吹,这就算完了。

  一个人的一生,就此落幕。

  马太太也来了,槐花陪着她。

  毕竟这是邢二爷的好哥们儿,彼此太熟了。

  刚才在葬礼上时,陈三爷已经和老太太亲切握手:“老太太,注意身体啊,待会儿送葬时,您就别去了,我们小字辈的去行了。”

  马太太摇摇头:“我送六爷一程。”

  槐花在一旁扶着老太太,泪眼洇洇,好歹得挤出两滴眼泪来,出殡呢,眼神却止不住偷瞄陈三爷。

  陈三爷不想节外生枝,就像不认识她似的,一个眼神都不给她,从头到尾,没搭理槐花。

  槐花心里不解:什么意思?假装不认识我?上次还握着我的手寒暄呢,这次连看都不看我?

  送葬回来时,驮爷一拍陈三爷的肩膀:“三爷,借一步说话。”

  两人来到一个旮旯。

  驮爷问:“上次的事,没水分吧?”

  陈三爷一愣:“嘛事啊?”

  “刚过了两天就忘了?你从我这里拿了70万。”

  “没水分啊。一切顺利进行。”

  “你不会耍猫腻吧?”

  “叔,您说啥呢?咱别开这种玩笑行吧?”

  “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儿呢?”

  “有啥不对劲儿的?”

  “你不会自己把这70万黑起来,不认账吧?”

  “叔——你如果不放心,我现在就回天津,把银票给你带回来!不干了!干啥呢这是?你这是对我人品的巨大侮辱!”

  驮爷一愣,微微一笑:“逗你呢。兄弟们起疑心,我就说你没问题。”

  “什么兄弟啊?兄弟都下葬了。叔,您要是这么想我,咱俩可真没法处了,你知道多险吗,村上花子昨天问我这件事,你以为她这么好骗啊?我费尽心思才瞒过去,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再往后,我可要入账了,你不干,我联系保定的烟贩子干,这事我一定干成!”

  驮爷呵呵一笑:“你急啥啊,逗逗你。”

  “你们聊什么呢?”村上花子从背后走来。

  陈三爷赶忙说:“唉——聊六爷生前的病情,这个病啊,可真折磨人,走了也好,解脱了。”

  驮爷附和:“是啊,是啊。一会儿六爷的家人谢客,我们移步松鹤楼,这是习俗,望花子小姐不要拒绝。”

  村上花子笑道:“入乡随俗。”

  “请——”

  “请!”

  三人继续跟随队伍回府。

  陈三爷一扭头,发现槐花在不远处正扶着马太太上马车,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似哀怨,似埋怨。

  陈三爷还是不搭理她,径直离去。

  可把槐花气坏了!你不搭理我,你当初撩扯我干什么?!还送我表?

  不搭理拉倒!谁怕谁啊!哼!

  哎呀,怎么忍不住想他呢?

  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