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外部觊觎,暗流涌动-《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小山的归来和献策,如同一面清晰的镜子,让张大山更加看清了家族未来的道路。

  正当他准备采纳小山的建议,进一步稳固根基、低调发展之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们张家这棵在青石村里显得过于茁壮的大树,终究还是引来了四面八方觊觎的狂风。

  最先传来消息的,是赵四海。

  这日,他特意派了最心腹的管事,快马加鞭地赶到青石村。

  带来的,除了新一批的订单和货款,还有一封赵四海的亲笔信。

  张大山接过那封信,信封上是赵四海龙飞凤舞的字迹。

  他掂了掂,知道里面事关重大。

  他将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展开。

  堂屋里,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父亲。

  张大山逐字逐句地读着,他脸上的神情,也随着信上的内容,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眉头,从舒展到微蹙,最后紧紧地锁成了一个川字。

  他将信纸看完,沉默了片刻,才将其重重地拍在桌上。

  “都过来看看。”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压抑的火气。

  “赵掌柜说,有大麻烦了。”

  石头和小山立刻凑上前,拿起信纸,快速地阅览起来。

  信中,赵四海的言辞恳切,却也透着一股凝重。

  他提到,张家出产之精麻布、丝绸、明镜等物,在府城乃至省城,皆已声名鹊起。

  但也因此,动了江南最大的丝绸商帮“锦绣行”的奶酪。

  “锦绣行”已派人至南阳府,不仅在商场上处处模仿和打压“青石优品”。

  其背后更有江南织造府乃至京中某些贵人的影子。

  他们已多次向赵四海施压,意图探寻“青石优品”的来源与秘法。

  信的最后,赵四海再三叮嘱,望他早做准备,千万小心。

  “锦绣行?江南织造府?”

  石头看完信,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爹,这可不是刘员外那种地头蛇能比的了。”

  “这是真正的过江龙啊。”

  “他们要是铁了心跟咱们抢生意,怕是……不好对付。”

  张大山没有说话,脸色阴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二天,一辆华贵的马车,竟然直接驶到了青石村的村口。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管家服饰的中年人,手持名帖,指名道姓要见张大山。

  张大山接过名帖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南阳知府内弟,王氏商号”。

  这便是府城里,上次与石头争抢宝镜失败的那位夫人的娘家商号。

  来者态度倒是客气,先是送上了一份厚礼。

  然后便转达了自家主人的“善意”。

  “张先生,我家主人对您那巧夺天工的琉璃和明镜之术,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我家主人说了,此等神技,若只偏安于这小小山村,实在是明珠暗投,太过可惜。”

  “他愿出资一千两白银,再送上府城三间旺铺。”

  “只求……能与张先生合作,共同经营这琉璃明镜的生意。”

  “或者,若是先生愿意将这秘法‘转让’,价格……一切都好商量。”

  这番话,说得虽然客气。

  但那“合作”与“转让”的背后,所隐藏的强取豪夺之意,却已是昭然若揭。

  这哪里是合作,分明就是想用钱和势,来买断张家的核心技术。

  张大山滴水不漏地,用“技术不熟,产量有限,不敢耽误贵人发财”的理由,婉言谢绝了。

  那管家虽然面带微笑,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

  留下礼物,说了几句“我家主人随时恭候先生回心转意”的场面话后,便转身离去了。

  送走这位“笑面虎”,还没等张大山喘口气。

  铁牛和柱子又从后院的工坊区,神色紧张地跑了过来。

  “爹,出事了。”

  铁牛手里拿着几件奇形怪状的小铁器。

  “俺们今天早上检查高炉和水力锻锤的时候,在墙角发现了这些东西。”

  张大山接过来一看,眉头锁得更紧了。

  那是几件极其精巧的、他从未见过的工具。

  有能探入极小缝隙的细长铁钩,有能撬动门栓的薄钢片,甚至还有一小筒似乎是用来复制钥匙模型的软泥。

  “俺们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琉璃窑和咱们住的院子,几处不起眼的窗沿和门缝上,都有被这些工具探过的细微痕迹。”

  柱子也补充道,脸上带着后怕。

  “还好咱们听了您的话,把核心的作坊都加了高墙,晚上还有人轮流守夜。”

  “不然……怕是真要让人摸进去了。”

  商业打压,权贵觊觎,技术间谍……

  一时间,各种威胁如同乌云一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张大山知道,随着自家实力的增强和名声的远扬。

  他们这棵大树,终于还是招来了最猛烈的狂风。

  当晚,张家再次召开了最高级别的家庭会议。

  堂屋里灯火通明,气氛却异常凝重。

  张大山将这几日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向家人和盘托出。

  “锦绣行的打压,王氏商号的逼迫,还有这来历不明的探子……”

  “这一切都说明,咱们家,已经被好几头狼给盯上了。”

  “而且,这些狼,远比刘员外和张有德要凶狠得多,也狡猾得多。”

  “稍有不慎,咱们这个家,就可能被他们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他的话,让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爹,那咱们咋办?”石头焦急地问道,“要不……咱们先避避风头?把生意都停了?”

  “停了?”张大山摇摇头,“停了生意,就等于自断臂膀。他们只会觉得咱们怕了,会更加得寸进尺。”

  “咱们不能退。”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

  “不仅不能退,还要在守好自家根基的同时,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

  他看向小山。

  “小山,你明日便修书一封,送往县衙,再托人转呈知府大人。”

  “就说,青石村感念皇恩,愿献上改良之‘琉璃秘法’,以充实国库,利国利民。但此法工艺复杂,材料难寻,需官府派员督造,统筹管理。”

  “这是‘阳谋’,也是‘护身符’。”

  他又看向石头。

  “石头,你即刻启程,再去一趟府城。但这次不是去送货,是去‘诉苦’。”

  “你就去找赵掌柜,将‘锦绣行’和‘王氏商号’如何联手打压咱们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他。”

  “记住,要说得惨一些,让他们觉得咱们已经被逼到了绝路。”

  “赵四海是聪明人,他知道,咱们要是倒了,他也就断了一条重要的财路。唇亡齿寒,他不会坐视不理。”

  最后,他看向铁牛和柱子。

  “家里的防卫,要提到最高等级。”

  “工坊区的围墙,连夜再加高三尺,上面布满荆棘和碎瓦。”

  “咱们请来帮忙护院的张河他们,也要多加巡逻。”

  “从今晚起,再加一班人手,彻夜巡逻。”

  “俺倒要看看,是哪路的神仙,敢来闯咱们张家的龙潭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