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不尽心事-《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

  比如此刻......

  上官凝着一袭石青宫装,外罩鹅黄色软纱,衣摆微曳,发间嵌着一支墨玉蝉簪,笑时目光转盼,显得整个人艳而不俗、妩媚多姿。

  只见她玉立在堂前,目光所至处,是宾客满座,皆为晋阳本地官绅、文士权贵,交头接耳,窃语未歇,可她只略略一转眸,便使人下意识地闭了嘴。

  “谢大人自幼喜清静,不喜宴乐,是下官唐突了。”她手中执盏,朝谢禛略略一笑,“可贵妃娘娘命下官顺道来一趟晋阳,若空手而至,倒也不合适,便厚着脸皮,讨个欢喜。”

  她抬手轻轻一摆。

  不多时,一箱一箱漆器整整齐齐地被抬上来,盖布一揭,光华四射。

  “这是谢贵妃托下官带来的。”上官凝语气从容而亲昵,目光也温柔,“她说谢大人素不喜铺张,如今晋阳雪重,便不亲来叨扰了,托下官代为问候,略备薄礼,权当贺寿。”

  她轻轻一顿,补了一句:“谢大人与贵妃自幼相熟,这份心意,想来您也能明白。”

  “这一册,是李首辅以家藏手抄《离骚集解》所制,字墨并重,原件存于藏书阁,副本仅此一份。”

  “此是陇西沈老先生寄来之书函,附赠一块石田旧墨......谢大人曾随他习书法,怕是记得这味。”

  “再者,乃是京中文士所共录一篇诗集,言谢大人年少曾击节之作,今集百家之墨,敬祝风华长在。”

  ....

  言罢,似乎是意犹未尽,她转身抬手,轻轻一挥。

  帘后传来一阵细碎脚步,不多时,几名仆从分批抬上锦箱,每一口皆雕花镶金,封钤严整,沿途铺着绛红绣毯,步步沉稳。

  “这几匣,乃是上京内务坊特赐所出之工巧之物,皆为年末御库所藏。”她语调平稳,“贵妃殿下曾言,谢大人素不爱珠翠脂粉,故所选皆偏于文雅静物,不涉脂粉风月。”

  第一匣开,是一对景泰蓝鎏金诗画屏风,盈尺而立,画上题的是“雪夜孤鸿图”,下有前朝旧年间名家手题小楷。

  灯光一照,华光流动,细节精绝,众人几乎未见过此物,仅听过传闻。

  第二匣是南海夜明珠一对,拳大,温润如脂,光可映物,一现便叫堂中诸人哗然。

  “此珠先在永安公府,后入御库,贵妃殿下曾戏言,此后谢大人归京华,夜行不需灯火,佩此便足。”

  再后一箱,是并州沉香雕玉笔筒,旧年书法大家梁存所用,笔筒之上密密缠绕浮雕苍松古藤,有暗香萦绕,一开盖便有冷香散出,直沁心脾。

  更有一箱,乃是江南织造送来的云锦整匹,纹样皆为订制图纸,乃谢家旧藏拓本中节录再制,只为谢大人一人定制。

  “这一匹名‘飞霜照影’,织成已四年,今始完工。”她语声轻柔,带着说不出的气派和华彩。

  席间众人皆惊。

  虽非朝贺大典,但此刻这排场已是半宫廷规格,所受之礼不止于权贵赏识,更似士林共誉,一时无二。

  而叙事的重心的那位,始终不曾多言,唯独目光淡淡望着那一箱箱送来、展开的物什,时而颔首,时而轻笑,不拒斥也不甚欢喜,只静静坐在光影中央,如雪山梅枝。

  清贵不待言说。

  可便是这样的态度,却看得座下之人心神黯黯,怅惘失神起来。

  不尽心事。

  .......

  谢禛生辰之日,钦差府中自然设宴。

  这场生辰宴自腊月十五便开始筹备,观其用心程度,府中上下竟是比小年夜还要上心些的。

  此时晋阳风雪方歇,夜寒如冰。

  风轻月淡,漫天灯火将谢府照得通明一片,府中院落临时搭了半亭半棚,彩纱如帘,琉璃灯盏层层叠叠,竟胜过元夕。

  席设七八桌,并不张扬,但从摆设到陈设皆是由上官凝一手把控。

  颇费心思,器皿一律仿汝窑,热汤之上撒着金箔,细如蝉翼。

  灯火之下,流光泻地,满堂宾客皆衣冠楚楚,谈笑风生。

  中间正席之上,谢禛今日着了极淡一色衣裳,素缎如雪,襟口微绣暗纹,愈显她清清冷冷的气质,一坐下便仿佛是冰上梅枝,无需多言,便叫人将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她身上。

  宁时自然也是受邀出席之宾客,

  她来得略早,入厅时席尚未满,她心心念念的女子却已端坐主位,雪衣鹤氅,貌若神仙。

  谢禛依旧如往日一般举止温和,不急不徐,与客言笑晏晏,风姿卓然。

  宁时一眼望去,却觉得四周的人啊都仿佛瞧不见了一般。

  一见那人,只觉心里某个弦被轻轻拨动了下,随后紧接而到的便是如火烧身般的喜悦和痛苦情绪。

  哪怕她的疲劳已经到了临界点,她已经心力交瘁到懒于奉承应酬,只要谢禛在这里。

  她那双清冷无情绪的双眸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便顿时有了整个世界的安全感。

  ......

  在这里见到上官凝,她不太自在。

  一点都不自在的。

  可与那点不自在相比,是更多的不愿意离开的情绪。

  她只愿意和谢大人相伴,然后希望这些时候能够绵延久长,如此而已。

  ......

  她此番来宴席,看着诸位宾客大献殷勤,奉上各种珍奇之物,却只是冷眼旁观而已。

  尽管她眼下也算颇有家财,可这次确实没有备下什么黄白之物的礼物,也不知道到底送什么最好。

  不过她几日前便问过谢大人,记得她说,“若能偷得半日清闲,与人共坐煮雪烹茶,便已足矣。”

  她当然铭记不忘。

  她这几日虽然仍旧在帮着大小官僚处理军政要事,可是却从不遗余力地从各位老油条口中套得了谢禛喜欢的茶水的类型,哪家茶水最好云云,更是废了不少劲儿去收录。

  她想着这头的宴席结束后便拉着谢大人一同去暖阁再对坐。

  煮雪烹茶,很是风雅。

  可是此时此刻......

  此时此刻,那排山倒海一般的生辰贺礼,那些“珍奇之物”、“孤本”,却看得她有些晃神了。

  这些东西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这些东西完美地切合了“士大夫”的身份与品味。

  她不懂这些的时候,她确实可以买,可以各种手段拿来。

  可是她并不是士大夫,也不可能去做什么士大夫。

  本来她可以把这些东西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抛到一边。

  可她刚刚在台下,真真切切瞧见谢禛眼底的笑意了。

  是的,她不愿意知道的是,这些“俗物”,谢禛真心喜欢。

  她不免恐怖地想到。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代表着共同阶级与学识背景的礼物,兴许才是她真正需要的吧......

  一种没由来的燥郁冲上喉间心头,她蹙眉看向眼前案几上,那是谢禛知她不胜酒力、特意替她换的晋源银针,不知怎么笑了一笑,举起茶盏,将名贵的茶水全倒在了地上。

  喜欢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