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忍不住瞥了一眼。
瞥一眼就完了。
结果眼角余光一滑,她那一缕尚未系好的发丝刚好顺着耳后垂下来,发梢半湿,搭在锁骨上。白得耀眼的肩胛像是从热水里蒸出来的,泛着一层湿雾,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浅了几分。
宁时耳根“嗡”的一声烧了起来。
要命。
她想:兴许见得多了也没用,根本不会“习惯”。
她垂眸咬着下唇,装作自己对窗边的一缕风景颇感兴趣,眼睛定定地望着那扇纸窗,恨不得能把窗纸看出花来。
可惜她定力有限,耳朵又太诚实。
那边水声轻响,帕巾搅动着温水,哗啦啦一声,跟催命似的。
“姐姐,”宁殊晴忽然唤了一声,声音轻得像从雾气里飘出来,“你真的画得不好看吗?”
宁时一僵,强笑了一下:“还行。”
“那你为什么抖得这么厉害?”
“我哪有。”她死不承认。
“那你是不是......不想给我画?”宁殊晴语调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委屈,缓缓起身,背对着她用帕子拭着脸,“还是你不愿意陪我?”
宁时张了张嘴,半天没发出声音。
她感觉自己喉头发紧,一时词穷得很,只能勉强吐出一句:“你想多了。”
“可我真的没想多呀。”宁殊晴转过身来,唇边还带着些水珠未干的光泽,水气氤氲地从她眼尾缠下来,一点点往下坠。
那一刻,她不是刻意魅惑的——
却偏偏美得过分,仿佛整个人都被这午后的光柔和过,清清淡淡的一副模样,叫人心头发麻。
宁时手扶着妆台边沿,指节泛白。
“我去一趟前院。”
她声音很轻,却下意识起了身,几乎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殊晴怔了一下,没追,只目送她背影匆匆掠出门槛。
轻轻叹了口气,眸光幽幽深深,好一会儿才招呼了几个小婢女过来吩咐事情。
所说的事情无非是库房内务之事,太过危险的活计宁某是断断不肯让她去做的。
......
这头宁时落荒而逃X2之后,刚拐过花廊,差点跟人撞个满怀。
“姑娘。”对方及时侧身避让,语声清淡。
宁时一抬眼,来着不是旁人,倒是之前给宁时撞破“春宫”的那位知杏。
知杏今日着一身灰蓝布衣,身量纤细,一双眼极亮极静,眉目虽不浓,却生得极端清秀。
自那件事之后,俩人一见面本该有些尴尬忸怩之情。
但不知怎的,自从前些日子大破敌军救民水火,解了知杏等一干人的倒悬之急之后,那点小尴尬全都让位于这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般的恩情了说是。
宁姑娘的恩情还不完啊。
宁姑娘的恩情利滚利,千秋万代还不完。
“你怎么跑这儿来了?”宁时率先出声。
知杏不疾不徐地屈身行礼:“听说姑娘今晨来过,谢大人留我候在廊下。见姑娘和晴姑娘往这边走了,便想着或许要回主院,故而等在此地。”
她这话说得公事公办得很,宁时不觉起了好奇心:“听你的意思是谢大人找我?”
知杏点了点头,弯了弯眉眼:“姑娘破敌如有神助,直捣逆贼黄龙,有功在先,如今诸事落定,谢大人此番自然是为此事问您。”
她的话语轻快了不少,只是声音放轻了很多。
一点点有点出格的亲昵之意。
宁时点点头,问道:“那谢大人现在怎么样了?”
于是只见知杏又道:“谢大人尚在书房,自辰时起便未出过门。用了一碗白饭半块干饼,如今只叫芝蔻温着茶。”
芝蔻?
又是哪来的芝蔻?
谢禛你身边的人怎么这么多?
不察间眉头已经拧了拧,这点微妙的情绪变动自然是没躲过自幼察言观色的知杏的眼眸。
宁时挑眉:“芝蔻?”
知杏点头,一本正经道:“便是谢大人身边那位老婢。茶泡得好,手脚也快。”
勾石。
我上我也行。
而知杏就像看穿了她的心思,语气平静道:“姑娘若不放心,不如亲自去温一盏?”
宁时:“......”
别搞!
哪有,哪能抢了人家的工作呢。
宁时垂了垂眼眸——
画眉尚且手抖,这等体贴人的活计莫非自己真做不了么?
她指不定哪天手又一滑,茶又给人倒衣袖上了。
“这倒不必了,”宁时轻咳一声,仿佛想掩去那点细不可察的心虚,“我去看看谢大人去。”
话音刚落,刚要绕过她,便听知杏又道:“姑娘近日来得频繁,小厨房中已嘱人多备了一份方糕。”
方糕?
宁时脚下顿了一顿。
她当然记得,那东西——
她每次来谢禛那儿,都能在书案旁角落里瞥见一只不甚起眼的细瓷碟子,里头规规矩矩放着几块白糯糯的小方糕,边角切得极整齐,不繁复甚至还透着简净。
又吃你们金陵style的方糕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禛,你这个嗜甜的家伙......
也是真不怕蛀牙啊。
所以这下不得不推荐推销一下自己和曹观澜研发的软毛牙刷了,反正你堂妹用了可是赞不绝口的。
咱就姑且当你也喜欢罢。
于是宁时脚步一顿:
“有心了。”
却听知杏开口道:
“方糕是谢大人喜食之物,她不喜咸口,嗜甜,偏爱糖霜厚重。香料一概不碰,尤其厌芫荽。”
知杏一派从容,语调平平静静地,一条条念了出来,像是背书,又像是下棋,落子有声,步步不差。
“她常饮冷茶,四季如一,喜净水初泡的清香,眼下却是不甚好弄。不甚好酒,易醉。大醉则心悸头痛,话少易怒。”
“大人的生辰在腊月二十五,临近年关,大人看重姑娘,姑娘若是有心,可以早日替大人准备些生辰贺礼,到时候我们钦差府上下也会忙碌起来。”
“毕竟,她不喜聒噪,却喜欢姑娘来。”
这句语气依旧平淡,语尾却像搁了一撮轻灰,淡得过分,轻得过分,但意味莫名其妙地深长得很,叫人不由得细听一遍。
什么叫“喜欢我来”。
宁时才褪却红意的耳侧又有点微红起来了。
......你这话说得不对劲啊。
她当然知道自己这些日子来得勤些,倒不是有意——
疫区防治、诊疗之事悉数都要和谢禛探讨后才能做决策,谢禛自己也病着,她也得顺带着给人看看病症,理所当然......
可被知杏这一口气念完,怎么忽地听着自己这么像是“日日登门、天天在谢禛眼前献殷勤”的没安好心的怪人一样?
她刚要为自己申辩点什么,便听知杏又慢悠悠补了几句:
“谢大人身弱体寒,春秋之时也要披着薄毯,姑娘夜深更重时记得劝谢大人早日安寝。”
“她夜里多梦,睡不安稳。若姑娘有意留宿,记得备点柚子香,最安神。”
......
我说停停。
有必要说得那么详细吗?
还有,谁说要留宿了......
不过这些信息,说真的吧,倒不是她真的暗恋人家,本来知道得多也算是多多益善吧(?)
宁时:“......”
喜欢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
瞥一眼就完了。
结果眼角余光一滑,她那一缕尚未系好的发丝刚好顺着耳后垂下来,发梢半湿,搭在锁骨上。白得耀眼的肩胛像是从热水里蒸出来的,泛着一层湿雾,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浅了几分。
宁时耳根“嗡”的一声烧了起来。
要命。
她想:兴许见得多了也没用,根本不会“习惯”。
她垂眸咬着下唇,装作自己对窗边的一缕风景颇感兴趣,眼睛定定地望着那扇纸窗,恨不得能把窗纸看出花来。
可惜她定力有限,耳朵又太诚实。
那边水声轻响,帕巾搅动着温水,哗啦啦一声,跟催命似的。
“姐姐,”宁殊晴忽然唤了一声,声音轻得像从雾气里飘出来,“你真的画得不好看吗?”
宁时一僵,强笑了一下:“还行。”
“那你为什么抖得这么厉害?”
“我哪有。”她死不承认。
“那你是不是......不想给我画?”宁殊晴语调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委屈,缓缓起身,背对着她用帕子拭着脸,“还是你不愿意陪我?”
宁时张了张嘴,半天没发出声音。
她感觉自己喉头发紧,一时词穷得很,只能勉强吐出一句:“你想多了。”
“可我真的没想多呀。”宁殊晴转过身来,唇边还带着些水珠未干的光泽,水气氤氲地从她眼尾缠下来,一点点往下坠。
那一刻,她不是刻意魅惑的——
却偏偏美得过分,仿佛整个人都被这午后的光柔和过,清清淡淡的一副模样,叫人心头发麻。
宁时手扶着妆台边沿,指节泛白。
“我去一趟前院。”
她声音很轻,却下意识起了身,几乎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殊晴怔了一下,没追,只目送她背影匆匆掠出门槛。
轻轻叹了口气,眸光幽幽深深,好一会儿才招呼了几个小婢女过来吩咐事情。
所说的事情无非是库房内务之事,太过危险的活计宁某是断断不肯让她去做的。
......
这头宁时落荒而逃X2之后,刚拐过花廊,差点跟人撞个满怀。
“姑娘。”对方及时侧身避让,语声清淡。
宁时一抬眼,来着不是旁人,倒是之前给宁时撞破“春宫”的那位知杏。
知杏今日着一身灰蓝布衣,身量纤细,一双眼极亮极静,眉目虽不浓,却生得极端清秀。
自那件事之后,俩人一见面本该有些尴尬忸怩之情。
但不知怎的,自从前些日子大破敌军救民水火,解了知杏等一干人的倒悬之急之后,那点小尴尬全都让位于这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般的恩情了说是。
宁姑娘的恩情还不完啊。
宁姑娘的恩情利滚利,千秋万代还不完。
“你怎么跑这儿来了?”宁时率先出声。
知杏不疾不徐地屈身行礼:“听说姑娘今晨来过,谢大人留我候在廊下。见姑娘和晴姑娘往这边走了,便想着或许要回主院,故而等在此地。”
她这话说得公事公办得很,宁时不觉起了好奇心:“听你的意思是谢大人找我?”
知杏点了点头,弯了弯眉眼:“姑娘破敌如有神助,直捣逆贼黄龙,有功在先,如今诸事落定,谢大人此番自然是为此事问您。”
她的话语轻快了不少,只是声音放轻了很多。
一点点有点出格的亲昵之意。
宁时点点头,问道:“那谢大人现在怎么样了?”
于是只见知杏又道:“谢大人尚在书房,自辰时起便未出过门。用了一碗白饭半块干饼,如今只叫芝蔻温着茶。”
芝蔻?
又是哪来的芝蔻?
谢禛你身边的人怎么这么多?
不察间眉头已经拧了拧,这点微妙的情绪变动自然是没躲过自幼察言观色的知杏的眼眸。
宁时挑眉:“芝蔻?”
知杏点头,一本正经道:“便是谢大人身边那位老婢。茶泡得好,手脚也快。”
勾石。
我上我也行。
而知杏就像看穿了她的心思,语气平静道:“姑娘若不放心,不如亲自去温一盏?”
宁时:“......”
别搞!
哪有,哪能抢了人家的工作呢。
宁时垂了垂眼眸——
画眉尚且手抖,这等体贴人的活计莫非自己真做不了么?
她指不定哪天手又一滑,茶又给人倒衣袖上了。
“这倒不必了,”宁时轻咳一声,仿佛想掩去那点细不可察的心虚,“我去看看谢大人去。”
话音刚落,刚要绕过她,便听知杏又道:“姑娘近日来得频繁,小厨房中已嘱人多备了一份方糕。”
方糕?
宁时脚下顿了一顿。
她当然记得,那东西——
她每次来谢禛那儿,都能在书案旁角落里瞥见一只不甚起眼的细瓷碟子,里头规规矩矩放着几块白糯糯的小方糕,边角切得极整齐,不繁复甚至还透着简净。
又吃你们金陵style的方糕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禛,你这个嗜甜的家伙......
也是真不怕蛀牙啊。
所以这下不得不推荐推销一下自己和曹观澜研发的软毛牙刷了,反正你堂妹用了可是赞不绝口的。
咱就姑且当你也喜欢罢。
于是宁时脚步一顿:
“有心了。”
却听知杏开口道:
“方糕是谢大人喜食之物,她不喜咸口,嗜甜,偏爱糖霜厚重。香料一概不碰,尤其厌芫荽。”
知杏一派从容,语调平平静静地,一条条念了出来,像是背书,又像是下棋,落子有声,步步不差。
“她常饮冷茶,四季如一,喜净水初泡的清香,眼下却是不甚好弄。不甚好酒,易醉。大醉则心悸头痛,话少易怒。”
“大人的生辰在腊月二十五,临近年关,大人看重姑娘,姑娘若是有心,可以早日替大人准备些生辰贺礼,到时候我们钦差府上下也会忙碌起来。”
“毕竟,她不喜聒噪,却喜欢姑娘来。”
这句语气依旧平淡,语尾却像搁了一撮轻灰,淡得过分,轻得过分,但意味莫名其妙地深长得很,叫人不由得细听一遍。
什么叫“喜欢我来”。
宁时才褪却红意的耳侧又有点微红起来了。
......你这话说得不对劲啊。
她当然知道自己这些日子来得勤些,倒不是有意——
疫区防治、诊疗之事悉数都要和谢禛探讨后才能做决策,谢禛自己也病着,她也得顺带着给人看看病症,理所当然......
可被知杏这一口气念完,怎么忽地听着自己这么像是“日日登门、天天在谢禛眼前献殷勤”的没安好心的怪人一样?
她刚要为自己申辩点什么,便听知杏又慢悠悠补了几句:
“谢大人身弱体寒,春秋之时也要披着薄毯,姑娘夜深更重时记得劝谢大人早日安寝。”
“她夜里多梦,睡不安稳。若姑娘有意留宿,记得备点柚子香,最安神。”
......
我说停停。
有必要说得那么详细吗?
还有,谁说要留宿了......
不过这些信息,说真的吧,倒不是她真的暗恋人家,本来知道得多也算是多多益善吧(?)
宁时:“......”
喜欢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