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他一个了么-《本来种田就烦,他们还抢着入赘》

  压下某些涌起的记忆,她问:“这是哪?”

  如意瞥了眼远去的身影,不甚在意地收回视线。

  待她口齿伶俐解释完,李贵妃才知道自己一行走错了路。

  远远看到这山庄恢弘,谁能想到竟坐落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里。

  她还以为快到望县府衙附近了呢。

  得知进城还有起码一个时辰的路,娇生惯养的李贵妃甚是心烦。

  好在偶遇的小姑娘有份热心肠,将香包送给了她。

  李贵妃用帕子包着香包摁在鼻子底下,让嬷嬷送了谢礼。

  “姨姨家厨娘做的一手好点心,请你吃。”

  把东西交给如意他们就走了,等马车重新朝官道离开她打开食盒一看,发现里头竟是两只活灵活现的小金鱼——金子做的。

  这行事风格怎么有些似曾相识呢?

  如意失笑,在骑着逐月去追和收下礼物之间选择了后者。

  都说了,她是个愿意接收别人好意的人。

  她蹭蹭跑去刚建好没多久的药方,把小金鱼分了一只给华仲景。

  “师兄,这是你教的香囊换来的。”

  “喏,见者有份。”

  走远的马车里,嬷嬷好奇问:“娘娘喜欢方才那姑娘?”

  李贵妃摁着香包大吸一口:“瞧着面善,隐约觉得和家中哪个小辈长得有点像。”

  反正怪可爱的。

  这香包的味道也好,比宫里那些老太医做的好多了。

  在太阳落山之前,李贵妃的车架紧赶慢赶踩着点停在了裴府门外。

  容奕闻讯来迎的时候还当自己在做梦。

  “母妃,您真来了啊?”

  李贵妃扬手就拍他后脑勺,只是抬臂时的掌风半途就散了个干净。

  “要不是被那疫症耽搁,早就到了。”

  就算她不顾自个儿,这一车车的姑娘也冒不得险。

  容奕看着自家亲娘风尘仆仆的模样,还没来得及心疼,就听见一声声莺莺燕燕的——

  “见过八殿下!”

  容奕:……

  头大!!!!

  一大群女眷住进了裴府,难得的是惯来不近女色的裴大人居然没有生气,也没有赶人。

  李贵妃暗自窃喜。

  这么一大堆姑娘当然不全是为儿子选的。

  裴子清这个小倔驴也是时候该娶妻,不然她表姐头发都要愁白了。

  原以为他会抗拒,没曾想……

  莫非他也已经松动了?

  这想法只存在了短短一个晚上。

  第二日休沐,她想找裴子清问问喜好,却得知勤勉的裴大人根本不在府中。

  “他去哪儿了?”

  容奕眼神飘忽:“不造啊。”

  嘤嘤嘤他也想去!

  表哥最近到底为什么这么喜欢往锦绣山庄跑啊!

  裴府住的人太多,还都是些女眷,何清风本来也觉得不便,那该死的裴子清还把他住处挪到最偏的角院。

  这分明是仗着贵妃的势明晃晃折辱他?

  何无为来找过他一次:“大人,咱们的计划还要继续么?”

  何清风用看傻子的表情看他。

  诚然他们原本是打算借这疫症之事彻底扳倒裴子清,即便那病莫名其妙就被治好,也可以人为地给他增加些麻烦。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官场谁人不懂?

  可李贵妃来了。

  这位娘娘出行的排场向来奢华,由于此行女眷众多,陛下还特许让她带上了几乎所有的玄衣卫。

  此时横生枝节,难免惹祸上身。

  “天原门那些废物已经走了,怎么,你要代替他们动手?”

  何无为讪讪退下。

  也是,没了替罪羊,总不能亲自动手。

  何清风做事但求一个“稳”字,见计不可行,也懒得继续留在裴府受气,当即便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京。

  这一次,他定要这裴子清好看!

  何清风还没抵达京城,参“肖家将粮食当做儿戏”和“县令玩忽职守”的折子,就已经被送到了皇帝案前。

  彼时,他已经秘密召见过齐威等人,并且听说了天原门的所作所为,以及高家或许和天原门勾结的事。

  高世兰进了刑部大牢,但皇帝却迟迟没有让人去审。

  齐威等人焦心不已,他们不懂。

  “证据确凿,陛下为何还不发落高家?”

  这事连护一都看得明白。

  “还不就是那些勾心斗角的权衡之术。”

  萧将军失踪之后,大夏的边关是高家人在守。

  皇帝怕是舍不得动高家。

  齐威独自生了几天的闷气后,去找了他家老太爷。

  巍峨冷清的观星阁中,白发身影坐在期盼前,和自己下完一盘棋后,他将几封密信派了出去。

  次日早朝,皇帝得到了望县疫症大好的消息。

  “好,好,天佑我大夏!”

  “何清风这趟差事办的不错。”

  朝中不乏有人撇嘴。

  治病的是神医谷,管事的是裴子清,关何清风什么事?

  报信的小兵瞧着是个憨货,礼数不通,只会嘿嘿傻笑。

  送信回京城的路上他糟了贼,信丢了,好在内容都已经背全,不耽误正事。

  皇帝龙颜大悦地顺口问了句:“可还有别的消息要奏?”

  “哦,对了,”那小兵像是才想起来似的,扯着嗓门喊。

  “禀陛下,望县疫症并非天灾,乃是天原门下毒所致。”

  朝堂立刻吵嚷起来,有人越众而出:“陛下,沐国狼子野心超然若揭!”

  有人痛心疾首:“果然都是些背信弃义的小人,明面上签了降书,背地里依旧干着无耻勾当!”

  在这纷乱中,忽然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

  “那些天原门人是怎么进入大夏的?”

  大家都安静下来。

  是啊,边关有数十万大军镇守,沐国和大夏之间还有绵延不绝的天然险峻阻隔,他们怎么来的?

  那边关……不是高家在守吗?

  朝臣们忽然就沉默下来。

  虽然说话的声音不多,但皇帝看着他们眼神对碰的模样,仍觉得眼皮子狂跳。

  他能怎么说。

  选中高家戍边是他的决定,难道要他自己打脸?

  此时有人越众而出。

  “说起来,高将军也许久不曾回京,与家人分别久已,眼看年关将至,是不是该让他回来探亲?”

  朝堂就是一个巨大的辩论班子,文大学士刚提完意见就有人开始反驳。

  “那边关不就无人驻守了?”

  文大学士好脾气地看他笑,那神色就像是在看自家不懂事的后辈。

  下一刻,皇帝不满的声音响起。

  “怎的,赵大人是觉得我大夏只有他高岩一个武将了么?”